佛教為什麼選擇「蓮花」為「教花」?

2020-12-12 尚思修善學佛

周敦頤在《愛蓮說》中讚嘆蓮花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以其華美的語言,讓人記住了香遠益清的蓮花。

佛教也以為蓮花,雖出淤泥,體常清淨,一切不著,自樂天真,常比喻為修行人隨在世間五濁惡世之中,而能獨守淨心,一意前行,不著染垢,這樣的品格和蓮花的性質如此相似,因此蓮花是佛教中的「教花」。

佛教的教花:蓮花

學佛人在凡夫地,於現實中,難斷能斷。修真了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阿彌陀佛名號,期待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九品寶蓮花中。

如果能一心稱名,則臨命終時,感應道交,蒙佛接引,即得往生。永遠離開世間的八苦,常享四德,隨阿彌陀佛既諸聖眾,聞法受記,證得無生法忍。

《佛說阿彌陀經》中說,在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裡:「池中蓮華(花)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這些蓮花其實都是我們的清淨念佛心在阿彌陀佛淨土裡的顯現。

池中蓮花大如車輪

我們在此「因地」念佛,西方極樂世界的七寶池中就生蓮花一朵。如果能精進念佛,蓮花就逐漸長大;如果退惰,蓮花就漸漸萎靡。

我們念佛,就在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淨土掛上號了,有了自己的位置。西方極樂淨土就像是大明經,一切外物,都能攝入,我們在此地用清淨心念佛,彼處就能攝受我們純真之心性,為我們開出蓮花來對應。

根據我們的不同願力,以及我們修行的功德之力,就會有九品往生。

花開見佛

九種品類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觀無量壽經》說上品上生至下品下生,為九品,也稱九輩。

其往生稱為九品往生,其來迎為九品來迎。上品上生者,發三心,又慈心不殺,修諸戒行,誦讀大乘方等經典,修行六念,往生即時悟無生法忍。

阿彌陀佛持金蓮花前來接引

上品中生者,必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往生以後,經一小劫,得無生忍。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經一小劫,住歡喜地。

中品上生者,持五戒八戒等,不造眾惡,即時得阿羅漢道。

中品中生者,持一日一夜八戒齋,又持沙彌具足戒,威儀無缺,往生即得須陀洹,經半劫成阿羅漢。

中品下生者,孝養父母,行世之仁慈,命終時,聞阿彌陀佛之本願及國土之樂事,經一小劫成阿羅漢。

阿彌陀佛接引

下品上生者,雖不誹謗方等經典,而多造眾惡,無有慚愧,命終時,聞大乘十二部經之首題名字,又稱南無阿彌陀佛,除多劫之罪,經十小劫入於初地。

下品中生者,毀犯五戒八戒具足戒,偷僧祇物,不淨說法無有慚愧,命終時,聞阿彌陀佛之十力威德,罪滅往生,經六劫花開,發無上道心。

下品下生者,造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命終時,至心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經十二大劫而花開,發菩提心。

念佛就能在西方極樂世界開一朵蓮花

這九品往生,要看我們在世間的修行力,品位越高得到的好處就越大。下品中生和下品下生者,要到佛教的「教花」蓮花內接受蓮花六劫和十二劫的燻洗,把你身心經過蓮花的薰染才能祛罪消業,這要經過好長時間啊!

我們不但自己如是,倘若能具大慈悲,發大誓願,廣修眾善,普化一切,以此功德,奉為父母祖宗回向,亦得承斯善利,同生西方。

又況既生西方,證無生法忍,則成無上道,獲大涅槃,乃決定必得之事,這個榮耀,又有什麼再超過的呢?

相關焦點

  • 佛法生活 |「蓮花」象徵著什麼?蓮花與佛教的關係
    「剎」為梵語,即淨土之意,以蓮花為往生之所託,故稱「蓮剎」;念佛之人稱結「蓮胎」,比喻住在蓮花之內,如在母胎之中;佛眼稱為「蓮眼」,以青蓮花比喻佛眼之好妙;胸中之八葉心蓮花稱為「蓮宮」,即心中的蓮花般的境界;釋迦牟尼的手稱為「蓮花手」;僧尼受戒稱「蓮花戒」;僧尼之袈裟稱「蓮花衣,謂清淨無雜之義;五智中的妙觀察智稱為」「蓮花智」;稱善於說法者為「舌上生蓮」;謂苦行而得樂為 「歸宅生蓮」;佛經《妙法蓮花經
  • 市民宗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高飛到佛教蓮花禪寺調研
    11月30日,市民宗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高飛率宗教一處、市佛教協會相關人員,會同番禺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鄧耀棋,以及番禺區政協港澳臺僑外事和民族宗教委主任陳建輝、區民宗局局長陳錦雲等相關領導和工作人員,赴番禺佛教蓮花禪寺,就該寺去除商業化問題後的規範化建設和管理問題,進行了現場調研檢查
  • 3大奇特蓮花,很少有人全見過,第3種顏色金黃,是佛教「聖物」
    蓮花是自然界裡,十分常見的一類花朵,而且它的名氣也是相當的大。在古代就有不少的文人墨客願意寫出種種歌頌蓮花的名篇佳句,而蓮花的種類其實是相當多的,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之中,就只能夠見到最普通的一種蓮花,就是那紮根於河裡,相互簇擁生長起來的蓮花,花朵呈現白色與粉紅色,葉片寬大,莖幹修長,呈現碧綠色。
  • 佛教中的五樹六花是什麼?為什麼寺院裡必須要種這些植物呢
    菩提樹這個大家都理解,因為佛祖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參禪得道,並且將菩提樹與佛骨舍利、佛像定為世間應受禮拜的三種器物。被佛教徒稱為「聖樹」的菩提樹,當然應該在五樹之列。糖棕樹蓮花蓮花所以稱為六花之一,也是有兩個原因。
  • 佛教中象徵吉祥的花
    根據佛教典籍,佛教有「五樹六花」的說法。所謂五樹六花,指佛經中規定寺院裡必須種植的五種樹和六種花。五樹:菩提樹、高榕樹、貝葉棕樹、檳榔樹和糖棕樹;六花:指荷(蓮)花、文殊蘭、黃姜花、雞蛋花、緬桂花和地湧金蓮。
  • 蓮花山寺:大連市內最大的佛教寺院,坐落在獨特的蓮花狀構造上
    蓮花山寺位於遼寧省大連市西崗區迎春路60號,是大連市區內最大的佛教寺院,坐落於著名的大連蓮花山蓮花狀地質構造上(據聞,該構造是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在大連療養期間發現的。蓮花狀構造又稱環狀構造,是由若干大致同心的、近直立的弧形橫衝斷裂面或褶皺軸面組合成的一種漩渦狀環形構造,整體呈圓形或橢圓形,形如蓮花)。蓮花山寺便坐落在這個巨大的蓮花的花蕊之中,三面青山環抱,自然景色秀麗,與規模宏大的寺院古建築群互為映襯,成就了一處人文與自然合一的佳景!
  • 【佛教故事】金色蓮花
    南泉嘆口氣說:「這是我修行還未到家,所以才會被鬼神看到呀!」 若鬼神可見,則仍在「有」裡,要「空」到鬼神不見才是極處。 處輝真寂禪師就任方丈那一天,一位和尚問他:「釋迦牟尼佛說法時,地上常常開出金色蓮花,今天你就職方丈,我們可以看到什麼祥瑞呢?」 真寂說:「我只是掃卻門前雪罷了!」
  • 我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有「蓮花佛國」之稱 成世界地藏信仰的聖地
    九華山 ,一個以佛教文化所聞名的遊覽勝地。它帶著與生俱來的奇秀風景。許多人來到這裡,在蓮花的禪意裡滋生夢境的想像,他們常常會忘記自己身為過客的迷惘。九華山的人文禪理亦濡染了整個徽州大地,讓似水蓮花盛開在每個古意闌珊的角落。
  • 強扭的蓮花雙盤式,小心讓膝關節「雪上加霜」!
    蓮花式,也叫盤蓮花,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佛教寺廟裡的很多佛像會被雕塑成盤著雙蓮花的姿態,而道家的修行者在冥想時也會採用雙盤蓮花的姿勢,瑜伽中亦是如此,盤雙蓮花是冥想的終極體式,高級瑜伽修行者後期的修煉很多就 是通過雙盤蓮花冥想來完成的。
  • 佛教:爾等皆有一顆無塵心
    這是古代弘一法師對蓮花的讚美之詞,他有一把扇子,上面畫了一朵白蓮,可見法師對於蓮花的高度評價和無比熱愛。蓮花,是佛典中經常出現的詞彙,佛門眷戀青蓮,似乎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在《楞嚴經》中有云:「爾時世尊,從內髻中,湧百寶光,光中湧出,千葉寶蓮,有花如來,坐寶蓮上……」」《大正藏》經典說,蓮花有四德,一香、二淨、三柔軟、四可愛。其實,許多花都柔軟、乾淨,充滿香氣,只是蓮花有一特殊的生態是其他植物沒有的,因此承擔了佛教的象徵使命。
  • 蓮花山翠藏寶剎,郊野洞天,已成為聞名遐邇的佛教聖地和森林公園
    郊野洞天,鬧中取靜,已成 為聞名遐邇的佛教聖地和森林公園。蓮花山,據《龍巖州志》記載:「環巖皆山也。出治南四裡許, 突然挺秀,蓮山招提,在怪石叢薄中有若蓮瓣焉,故名之。」山上植被葳蕤,怪石嶙峋,在明代以前山腰就建有蓮山寺觀音堂,歷來香火鼎盛,遊客不斷。寺廟歷經滄桑,幾建幾毀,至今留有一塊高2米的古石碑,是傳世之寶。
  • 光輝印象:詮釋佛教文化 賦予蓮紋佛飾美好寓意
    佛經有云:人間的蓮花不出數十瓣,天上的蓮花不出數百瓣,而淨土的蓮花則有千瓣以上。作為佛教中代表再生、純潔和免受輪迴之苦的象徵,蓮花生長於汙泥,綻放於水面,有出汙泥而不染的含義,同時也表示著由煩惱而至清淨的一種境界。
  • 五濁惡世開金蓮,極樂世界生白蓮,為何蓮花在佛教如此殊勝?
    而作為佛門十宗之一的淨土宗,顧名思義就是要讓大家都能夠往生西方淨土(也就是極樂世界),這個宗門以「念佛」為最高法門,只要誠心誠意念誦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馬上就會生出一朵白色法蓮出來(梵音芬陀利華),上面也會標上你的名字和影像——換句話說,這等於就是為你打開了通往淨土的一道門縫
  • 佛理智慧:蓮花代表什麼?
    在佛教中,蓮花常用來表法,代表著清淨。蓮花生在泥土裡,花開在水面上。把泥土比喻六道,六凡法界,用水代表聲聞、緣覺、菩薩、佛,四聖法界。花,透過十法界,開在水面上,代表一真法界。用意非常深,教育我們對六凡法界不要染著,四聖法界也不要染著,也就是說,十法界都不要染著,要超越十法界,達到一真法界。
  • 細數與佛教有關的植物,幾乎都在這裡了
    蓮花寶座蓮花座,是寺院裡佛像以蓮花為寶座的名稱。據傳釋迦牟尼和觀世音菩薩頗愛蓮花,用蓮花為座,自此所有寺院裡的佛像都是以蓮花為寶座,稱之為蓮花座。3.以蓮花為法器帝釋天在佛教中是忉利天之主,信奉佛教,曾率諸天神以牛頭旃檀樹為佛祖及諸羅漢建造重閣講堂,並奉獻床榻、臥具及各種飲食供養佛陀和弟子。據《觀佛三昧海經》中記載,伊蘭與旃檀都生長在末羅山中,香妙無比的牛頭旃檀就生長在有惡臭的伊蘭叢中。
  • 為什麼鳩摩羅什自稱是臭泥中的蓮花,不願成為「佛陀第二」?
    鳩摩羅什,中國佛教八宗之祖,三藏法師第一人,被視為東土最接近佛陀的佛門聖者。民間傳言,他是佛陀上首大弟子、「智慧第一」舍利弗尊者轉世。跟舍利弗尊者一樣,在其年少之時,就已是名揚西域三十國的佛法大師。不過,佛教有一則著名的公案,弘始七年(405年),後秦君主姚興在長安專門為61歲的鳩摩羅什開闢「逍遙園」,在其中修建了著名的草堂寺。逍遙園不僅用來作為鳩摩羅什的譯經講法之地,同時也是他逍遙快活之地。
  • 大美純潔的蓮花在佛教中的象徵性意義
    淨土總是橫出,進入蓮花以後,很快進入極樂世界,通途法門是從竹子裡面一節一節往上爬,走走停停,需要無量劫才能成功!度化無限,重重無盡即使在夜色朦朧中,蓮花也非常美麗。人間蓮花六祖大師開悟後云:「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 中國最好的佛教景點,和世界佛教論壇的永久會址,共有6000萬遊客
    無錫靈山風景區位於江蘇省無錫市太湖之濱,自一千多年前的唐朝開始,就有關於靈山的記載和傳說,傳說這個地方最早是玄奘大師看重的,玄奘大師從西天取經歸來,認為「不比西方朱國獅鷲的勝利更好」,所以,小林山南麓的靈山大佛就鑄造在這裡,因此,它邁出了走出靈山佛教聖地的第一步。
  • 藍寶石中的蓮花Padparadscha
    Padparadscha寶石,直譯為「帕帕拉恰」寶石,也稱為蓮花剛玉或帕德瑪剛玉。最初發現於寶石的故鄉斯卡,而斯裡卡是佛教國家,Padparadscha此名源於梵語的Padma raga,其中「Padma」意指「蓮花」、「Raga」指「顏色」,意為「蓮花色的寶石」 ,因此被叫作蓮花剛玉,當地人則是稱為寶石之王(King of Sapphire),是宗教信徒心中的神聖之色。相傳佛祖誕生之初,腳踩七步,步步生蓮,帕帕拉恰即為其中代表著聖潔和生命之蓮。
  • 蓮花水景、盆栽、藝術創作,古代「中國蓮」有著怎樣的精神含義?
    像在宋朝時期的都城東京,有一條街稱之為天街,這條街在兩旁都有修築,以磚石砌成的河溝,在裡面種植了大量的蓮花,讓人們在春夏之際欣賞到如畫的美景。就連王羲之他在創作《蘭亭集序》的地方,也是江南地區一個著名的園林,而且園林當中也是種植了滿園的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