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生活 |「蓮花」象徵著什麼?蓮花與佛教的關係

2021-01-14 妙吉寺


  蓮花與佛教的關係十分密切,也可以說蓮花就是佛的象徵。


  走進佛教寺廟,隨處可看到蓮花形象。大雄寶殿中,佛祖端坐在蓮花寶座之上,慈眉善目,蓮眼低垂;西方三聖的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也端坐在蓮花之上。其餘的菩薩,有的手執蓮花,有的腳踏蓮花,或作蓮花手勢,或向人間拋灑蓮花狀。寺廟牆壁、藻井、欄杆、神帳、桌圍、香袋、拜墊之上,也到處雕刻、繪製或縫繡各種各色美好的蓮花圖案。


  蓮花代表聖潔、美好。在佛教故事中,釋迦牟尼的母親,長著一雙蓮花般美麗清亮的大眼睛。悉達多太子降生時,皇宮御苑中出現了八種瑞相,其中之一,便是池中長出大如車輪的白蓮花。



  佛教中,以蓮為喻的詞語數不勝數。佛座稱為「蓮座」或「蓮臺」;西方極樂世界,比作清淨不染的蓮花境界,故稱「蓮邦」;《阿彌陀經》描寫西方極樂世界如是:「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池中蓮花大如車輪。」故稱佛國為「蓮花國」;佛教廟宇稱為「蓮剎」。「剎」為梵語,即淨土之意,以蓮花為往生之所託,故稱「蓮剎」;念佛之人稱結「蓮胎」,比喻住在蓮花之內,如在母胎之中;佛眼稱為「蓮眼」,以青蓮花比喻佛眼之好妙;胸中之八葉心蓮花稱為「蓮宮」,即心中的蓮花般的境界;釋迦牟尼的手稱為「蓮花手」;僧尼受戒稱「蓮花戒」;僧尼之袈裟稱「蓮花衣,謂清淨無雜之義;五智中的妙觀察智稱為」「蓮花智」;稱善於說法者為「舌上生蓮」;謂苦行而得樂為 「歸宅生蓮」;佛經《妙法蓮花經》簡稱《法華經》,都是以蓮花為喻,象徵教義的純潔高雅;東晉東林寺慧遠大師創立的我國最早的佛教結社稱為「蓮社」;佛教淨土宗主張以修行來達到西方的蓮花淨土,故又稱「蓮宗」。


 佛教為什麼如此推崇蓮花呢?


  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佛教產生於印度,印度地方氣候炎熱。荷花盛開於夏,給人們帶來涼爽和美的享受。在印度文學作品中,蓮花都是美好、善良、聖潔、寬容、大度的象徵。如《蓮花王子的故事》,便將道德高尚、善良、正直、奉行為王十法的好國花比作蓮花。故事說蓮花王子為了拯救百姓的饑荒,跳進恆河之中,變成一條大赤魚,告訴百姓割他的肉吃,他的肉割了以後又生起來,這樣堅持了十二年,他用自己的肉供養全國百姓,度過長達十二年之久的災荒。《鹿母蓮花夫人故事》說鹿母蓮花夫人每走一步,腳後立即現出一朵美麗的蓮花,她一胎生下五百個童男,個個都是俊美的大力士、保衛國家的英雄,因此鹿母蓮花夫人成了能多生美男的象徵。


  二、是蓮花的品格和特性與佛教教義相吻合。佛教是著重尋求解脫人生苦難的宗教,將人生視作苦海,希望人們能從苦海中擺脫出來,其解脫的途徑是:苦海——修行——彼岸(淨土)。即從塵世到淨界,從諸惡到盡善,從凡俗到成佛。這和蓮花生長在汙泥濁水中而超凡脫俗,不為汙泥所染,最後開出無比鮮美的花朵一樣。


  佛教教義之一,是慈悲眾生。修到很高層次的覺者(菩薩以上境界),會自然生出對眾生的慈悲。慈悲,是指「無緣之慈,同體之悲」。慈心是希望、幫助他人得到快樂;悲行是希望、幫助他人拔除痛苦。對眾生,不計善惡、不分人畜,都慈悲善待。對種種惡行,都容忍和寬宥,用慈悲心去幫助、感化作惡之人,使之向善,結出善果;還要身處汙濁的塵世而不為其汙染。用以表達這種美好思想情操的就是蓮花。


  蓮生於汙泥之中,猶如人生在濁塵的世界,會受到許多邪惡汙穢的侵擾。佛教要求人們不要受世間邪惡汙穢的侵擾和影響。像蓮花一樣「出汙泥而不染」,開出潔美的鮮花,是最美好的象徵。佛經常將蓮性比佛性。《大智度論·釋初品中戶羅波羅蜜下》說:「比如蓮花,出自汙泥,色雖鮮好,出處不淨。」 《從四十二章經》說:「我為沙門,處於濁世,當如蓮花,不為汙染。」拯救世界的大梵天王也是坐在千葉金色妙寶蓮花上出生。佛、菩薩也都端坐蓮臺上,或手執蓮花,表達佛出自塵世而潔淨不染的境界。


  人要修到出自塵濁而不為汙染的境界,不是易事,需要很高的覺悟和定力,這就需要不斷修持去充實佛性,修去魔性。


  蓮花,也代表一種智慧的境界,即所謂「開悟」。《無量壽軌》說:「是菩薩作是思維,一切有情身中,具有此覺悟蓮花,清淨世界不染煩惱。」《大藏經圖像·白寶口抄》云:「論凡夫心如合蓮花,聖人心似開蓮花。問:『何故眾生心性譬蓮花乎?』答:『《秘藏記》云:蓮花部吾自身中,有淨菩提心清淨之理,此理雖經六道四生界死泥中流轉,而不染不垢,乃名蓮花部。』《疏十二》云:『觀蓮花不觀餘花耶?』此亦有意,如世蓮花處汙泥之中,生處雖說惡,而蓮花體性清淨,妙色無比,不為諸垢所染。凡夫變復如是,雖種種不盡三毒過患無量無邊,亦此蓮花三昧甚深,果實皆生其中,即是如來平等大慧之光也。」


  佛教說「花開見佛性」。這花即指蓮花,花開即指修者達到一定智慧的境界。比喻人有了蓮的心境,就會顯現佛性。


  真正修行人也明白,當修持達到很高境界時,他可能看到,自身腹部會生出很小的蓮花般的蓮臺(其實不是蓮臺,人間沒有這種對應的祥瑞之花,以蓮比喻而已),同時修出那個很小的佛體(金剛不壞之體)端坐在蓮臺上;隨著修行境界的提高,這個金剛不壞之體越長越大,蓮臺也隨之長大;最後修成時,那個金剛體就與自己的肉身一般大,合二為一。這時,有的特異功能人士能看到修行人身體裡有兩個身體。這是佛教用蓮花來象徵修佛和比喻修佛人的根本原因。

想要更多的了解妙吉寺!

請登錄妙吉寺官網

www.miaojisi.cn

了解洛桑陀美上師!

請點擊「閱讀原文」吧!

溫馨提示 免責聲明:

  本文轉載網絡,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經檢索無法確定原創者,故未標明作者。本公眾號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網際網路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無商業用途。如涉著作權事宜請聯繫小編更正。

相關焦點

  • 佛教中象徵吉祥的花
    根據佛教典籍,佛教有「五樹六花」的說法。所謂五樹六花,指佛經中規定寺院裡必須種植的五種樹和六種花。五樹:菩提樹、高榕樹、貝葉棕樹、檳榔樹和糖棕樹;六花:指荷(蓮)花、文殊蘭、黃姜花、雞蛋花、緬桂花和地湧金蓮。
  • 五濁惡世開金蓮,極樂世界生白蓮,為何蓮花在佛教如此殊勝?
    蓮花的殊勝蓮花是一種非常特殊的植物,不僅在佛家,就算在儒家也很有地位,比如宋朝大儒周敦頤就曾經寫過一篇著名的《愛蓮說》來進行讚頌。只不過儒家看重的植物還有很多,比如松梅竹這歲寒三友等等,而佛家的蓮花卻是至高無上,因為蓮花本身就是佛法的最好闡述。
  • 佛理智慧:蓮花代表什麼?
    我自幼受母親影響,喜歡佛經,學佛修行二十多年,對佛法感悟頗深,希望把我的心得感悟與大家一起分享。在佛教中,蓮花常用來表法,代表著清淨。蓮花生在泥土裡,花開在水面上。把泥土比喻六道,六凡法界,用水代表聲聞、緣覺、菩薩、佛,四聖法界。花,透過十法界,開在水面上,代表一真法界。
  • 蓮花水景、盆栽、藝術創作,古代「中國蓮」有著怎樣的精神含義?
    建築雕刻當中也可以看見關於蓮花的雕塑作品,這主要就和佛教有很大的關係,因為蓮花象徵著佛法以及佛祖的清靜。最為著名的就像在敦煌石窟當中的蓮花飛天藻井,就是以蓮花作為原型進行的雕刻藝術創作。二、中國蓮在中華大地上具有豐富多彩的精神內涵首先是蓮花與生殖崇拜相結合的民俗文化,因為蓮花在民俗當中寓意著多子多福,而且也是一種吉祥的象徵,自然從這個維度就可以讓人們去追捧蓮花所代表的精神內涵,象徵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佛教為什麼選擇「蓮花」為「教花」?
    周敦頤在《愛蓮說》中讚嘆蓮花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以其華美的語言,讓人記住了香遠益清的蓮花。佛教也以為蓮花,雖出淤泥,體常清淨,一切不著,自樂天真,常比喻為修行人隨在世間五濁惡世之中,而能獨守淨心,一意前行,不著染垢,這樣的品格和蓮花的性質如此相似,因此蓮花是佛教中的「教花」。
  • 市民宗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高飛到佛教蓮花禪寺調研
    11月30日,市民宗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高飛率宗教一處、市佛教協會相關人員,會同番禺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鄧耀棋,以及番禺區政協港澳臺僑外事和民族宗教委主任陳建輝、區民宗局局長陳錦雲等相關領導和工作人員,赴番禺佛教蓮花禪寺,就該寺去除商業化問題後的規範化建設和管理問題,進行了現場調研檢查
  • 3大奇特蓮花,很少有人全見過,第3種顏色金黃,是佛教「聖物」
    蓮花是自然界裡,十分常見的一類花朵,而且它的名氣也是相當的大。在古代就有不少的文人墨客願意寫出種種歌頌蓮花的名篇佳句,而蓮花的種類其實是相當多的,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之中,就只能夠見到最普通的一種蓮花,就是那紮根於河裡,相互簇擁生長起來的蓮花,花朵呈現白色與粉紅色,葉片寬大,莖幹修長,呈現碧綠色。
  • 佛教中的五樹六花是什麼?為什麼寺院裡必須要種這些植物呢
    因為佛教中關於寺院植物有著明確的規定,這個規定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五樹六花」。因為佛祖釋迦牟尼是在一株無憂花樹下降生,而最終得道成佛則是在一株菩提樹下。由此,佛教與植物就有著十分親密的關係,隨著佛學的逐步發展,對於寺院中栽種的植物,也就有了「五樹六花」的規定。
  • 我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有「蓮花佛國」之稱 成世界地藏信仰的聖地
    九華山 ,一個以佛教文化所聞名的遊覽勝地。它帶著與生俱來的奇秀風景。許多人來到這裡,在蓮花的禪意裡滋生夢境的想像,他們常常會忘記自己身為過客的迷惘。九華山的人文禪理亦濡染了整個徽州大地,讓似水蓮花盛開在每個古意闌珊的角落。
  • 佛教:爾等皆有一顆無塵心
    這是古代弘一法師對蓮花的讚美之詞,他有一把扇子,上面畫了一朵白蓮,可見法師對於蓮花的高度評價和無比熱愛。蓮花,是佛典中經常出現的詞彙,佛門眷戀青蓮,似乎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在《楞嚴經》中有云:「爾時世尊,從內髻中,湧百寶光,光中湧出,千葉寶蓮,有花如來,坐寶蓮上……」」《大正藏》經典說,蓮花有四德,一香、二淨、三柔軟、四可愛。其實,許多花都柔軟、乾淨,充滿香氣,只是蓮花有一特殊的生態是其他植物沒有的,因此承擔了佛教的象徵使命。
  • 佛教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包含深奧佛理,集中全部佛法精髓
    01開篇序佛教六字真言乃是「唵嘛呢叭吽」,起源於古印度對溼婆的林迦的讚美,僅從字面解釋,不過是「如意寶啊,蓮花喲!」唵嘛呢叭吽又被稱作六字大明陀羅尼,六字大明咒,更是民間最受人們尊敬的觀世音菩薩心咒,藏傳佛教將這六字視為一切根源,循環往復念誦,既能消災積德、功德圓滿。「但取其聲,不取其義」才是學習陀羅尼真言的正確法門,六字真言每一個字都代表觀世音菩薩的微妙本心,今天就來為大家分別介紹佛教六字真言中的:唵、嘛、呢、叭、、吽。
  • 李商隱禪詩:苦海蓮花,一一蓮花見佛身
    何當百億蓮花上,一一蓮花見佛身。」李商隱《送臻師》初衣解詩:39歲的李商隱,接到了一紙噩耗,妻子亡故,這是這年的春夏之交。過年的時候他還和妻子依依惜別,兩個人靠通信維持著家與天涯的聯繫。但命運回報給他的是什麼呢?失去父親,被拒絕進入仕途,別人唾手可得的,他要萬般的努力。被排擠被打壓,被汙名化。他唯一感到欣慰的是獲得了家庭和妻子的溫暖,這是他奮鬥的動力。但是聚少離多的歲月,來不及享受的溫馨溫柔,用夢來維持著憧憬,以期望一個安穩團圓。但是妻子不但等不來那一天,連平常的團聚都少,而且就這樣的離開了。
  • 強扭的蓮花雙盤式,小心讓膝關節「雪上加霜」!
    蓮花式,也叫盤蓮花,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佛教寺廟裡的很多佛像會被雕塑成盤著雙蓮花的姿態,而道家的修行者在冥想時也會採用雙盤蓮花的姿勢,瑜伽中亦是如此,盤雙蓮花是冥想的終極體式,高級瑜伽修行者後期的修煉很多就 是通過雙盤蓮花冥想來完成的。
  • 六字大明咒之蓮花部觀世音的真實言教(了脫六道輪迴)
    是藏傳佛教中最尊崇的一句咒語,密宗認為這是秘密蓮花部的根本真言,也即蓮花部觀世音的真實言教,故稱六字真言。「唵」表示「佛部心」,此字時要身、口、意與佛成為一體,才能獲得成就,「嘛、呢」二字,梵文意為「如意寶」,表示「寶部心」又叫嘛呢寶。據說此寶隱藏在海龍網的腦袋裡,便有了此寶,各種寶貝都會來聚會,故又叫「聚寶」。
  • 誰是蓮花一樣的朋友,誰擁有蓮花一樣的品德
    一件事,想了很久, 依然糾結於心,那就選擇放下;一些人,交了很久,依然感覺不到真誠, 那就選擇離開;一種生活方式,堅持了很久,依然感覺不到快樂,那就選擇改變。高僧大德曰:「言念佛正行者,各隨自己身份而立,不可定執法。」
  • 【佛教故事】金色蓮花
    南泉嘆口氣說:「這是我修行還未到家,所以才會被鬼神看到呀!」 若鬼神可見,則仍在「有」裡,要「空」到鬼神不見才是極處。 處輝真寂禪師就任方丈那一天,一位和尚問他:「釋迦牟尼佛說法時,地上常常開出金色蓮花,今天你就職方丈,我們可以看到什麼祥瑞呢?」 真寂說:「我只是掃卻門前雪罷了!」
  • 蓮花生不為人知的佛法深處
    關於倉央嘉措的上一世,除了藏傳佛教活佛轉生傳承中明確的前生五世達賴喇嘛洛桑嘉措以外,也有人說倉央嘉措的前生是密教尊者蓮花生大士。蓮花生大士是古印度高僧,也是西藏密教寧瑪派(紅教)的開山祖師。據《蓮花生大士本生傳》記載,蓮花生大士降生前八百年,佛祖曾告十大弟子之阿難,說自己涅粲之後八百年將有蓮花童子降生。所謂蓮花童子也就是蓮花花心之中將自生童子,接替佛祖,弘揚佛法,普度眾生。這個預言應驗於古印度烏仗那國。相傳烏仗那國三面環海在西南的達那郭嘯湖中,有一株被佛祖加持過的蓮花聖樹。
  • 大美純潔的蓮花在佛教中的象徵性意義
    淨土總是橫出,進入蓮花以後,很快進入極樂世界,通途法門是從竹子裡面一節一節往上爬,走走停停,需要無量劫才能成功!度化無限,重重無盡即使在夜色朦朧中,蓮花也非常美麗。人間蓮花六祖大師開悟後云:「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 細數與佛教有關的植物,幾乎都在這裡了
    植物雖然在佛法中屬無情眾生,但在大自然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植物都與佛教有著密切的關係,佛法無處不在,通過對植物的研習也能間接的了解與佛學有關的知識。下面對這些植物進行匯總。從佛陀降生腳下七步蓮花到如今寺廟中佛和菩薩座下的蓮花座,蓮花作為佛教的象徵從古流傳至今。1.佛陀降生
  • 娑婆詩.蓮花化生花開見佛(作者:善知識念佛人)
    宿世五戒得人身,善於供養佛法僧。善於布施貧窮人,今生得人身以後。才得富樂幸運命,宿世善守十善戒。今生為天身以後,才得衣食自來福。六欲天食勝人食,才得六欲諸天女。生而為人能淨信,佛法僧三寶功德。發願往生極樂界,在家善男善女人。發願往生極樂界,時常淨信勤念佛。孝敬父母雙親人,莫犯五逆謗三寶。隨其能供佛法僧,隨其能做世俗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