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為啥喝國產葡萄酒」,威龍孫硯田:國產品牌有三大競爭力|雲酒...

2020-12-15 新浪財經

來源:雲酒頭條

文 | 雲酒團隊(ID:YJTT2016)

國產葡萄酒「爬坡上坎」的關口,一場重磅會議,為國產酒崛起吶喊助威。

6月10日,由中國酒業協會、國家葡萄產業技術體系主辦,多地酒協、葡萄酒管理機構、葡萄酒酒企參加的「中國風土世界品質——中國人喝中國葡萄酒」直播論壇上線。

論壇期間,威龍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孫硯田進行了發言。他表示,國產葡萄酒的復興關鍵是品質,在市場競爭中,國產品牌正「彎道超車」,並形成三大競爭力。

國產葡萄酒為何更適合中國消費者,威龍市場自信的底氣又何在?

葡萄酒「國潮」興起

2020年1-3月,受市場和疫情影響,國產葡萄酒產銷量下降,遭遇「倒春寒」。

中國作為葡萄種植大國,種植面積位列世界第三,葡萄酒產量排名世界前十,是世界第五大葡萄酒消費國。而今,關於如何看待國產葡萄酒的現狀和未來,出席論壇的領導和專家紛紛發表意見。

2019年,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曾在寧夏提出「國人喝國酒」倡議。在論壇期間,他通過視頻闡釋了「國人喝國酒」理念:「一是倡導大家都喝國產葡萄酒;二是希望中國葡萄酒行業在一、二、三產業領域,努力滿足廣大消費者在質和量方面的需求」。

中國酒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王琦表示,中國人喝國產葡萄酒,可以找到三個理由:

一是經過多年發展,中國葡萄酒品質得到極大提升;

二是中國葡萄酒已經初步實現酒種多樣化、產品結構以及價格體系合理化的目標;

三是中國葡萄酒產業勇於承擔社會責任,葡萄酒產業覆蓋一、二、三產業融合超長產業鏈,為西部地區社會發展,精準扶貧和美麗鄉村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為何看好國產葡萄酒?在孫硯田看來,中國地域面積廣大,氣候地形條件多樣,可以滿足較好的釀酒葡萄種植。

同時,中國仍然是終端為王和渠道驅動的市場,只有國產酒可以在全國範圍建立起網絡。葡萄酒行業利潤水平不錯,可以在全國範圍內穩定培育品牌,形成強勢產品。

▲威龍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孫硯田

孫硯田同時表示,國產葡萄酒已經具備不輸於競爭對手的品質。據他介紹,從2004年開始,威龍一直堅持品質路線,將品質至上放在首位。服務也是中國葡萄酒品牌的一大優勢,他號召國產葡萄酒幾大企業抱團發力,讓更多的消費者走進企業,為培養國產葡萄酒市場做出貢獻。

由此看出,中國人喝國產葡萄酒逐漸成為趨勢,葡萄酒「國潮」興起,前景廣闊。

國產葡萄酒三大競爭力

葡萄酒「國潮」興起,相比競品,其具備哪些優勢?孫硯田總結出三點。

葡萄酒屬於健康飲品,面臨消費升級風口。

「西方人為啥吃飯要喝葡萄酒?主要原因還是跟飲食結構相關,西方人的主食是牛肉,而葡萄酒中的單寧、酚類物質,可以解油膩、助消化」,孫硯田表示。

2018年,我國人均GDP接近1萬美元,消費者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飲食結構也發生變化。解膩、助消化的葡萄酒成為趨勢,葡萄酒還具備健康元素,作為佐餐酒走進千家萬戶完全可能。

而在中國經濟不斷發展的同時,我國人均葡萄酒消費量全球排名較低,疊加消費升級風口,中國葡萄酒市場潛力巨大。

國產葡萄酒主流品牌,釀酒技術設備整體不輸競爭對手。

如果將釀酒技術設備比為葡萄酒基礎設施,歐洲的葡萄酒產業發展較早,生產仍以傳統設備居多。

「中國葡萄酒產業起步較晚,世界上什麼設備最先進,就使用什麼設備」,孫硯田認為,在釀酒設備整體水平上,主流國產葡萄酒品牌比進口酒先進。

▲威龍甘肅沙漠綠洲有機葡萄莊園

國產葡萄酒品牌人才、技術、基地建設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

孫硯田表示,國產葡萄酒名企的人才、技術以及基地建設,國際化水平越來越高。以威龍為例,公司聘請的國際大師團隊有10多人,從育苗師、肥料師、農藝師、釀酒師、調酒師等,不少都有外國專家,從葡萄種植到釀酒全過程,國際大師團隊與威龍技術團隊全程配合,工藝水平已與國際接軌。

正是這三大競爭力,讓國產葡萄酒「國潮」運動,具備了市場和產品基礎。

威龍的底氣來自品質

論壇期間,孫硯田多次強調:「中國葡萄酒的復興,核心還是品質。」

威龍股份,正是以品質取勝國產葡萄酒代表。

自1982年成立以來,威龍酒業已走過38年的歷史。伴隨有機品牌戰略的實施,威龍相繼在中國釀酒葡萄黃金種植帶上,從東到西布局了三大葡萄基地——山東龍湖黃金海岸葡萄莊園、甘肅沙漠綠洲有機葡萄莊園、新疆冰川雪山葡萄莊園。

數據顯示,經過多年發展,威龍自有葡萄基地面積穩居全國第一,酒體品質獲得消費者高度認可。公司還通過了中國、美國、歐盟、瑞士四方認證與檢測,連續13年有機葡萄酒產銷量全國遙遙領先,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有機葡萄酒第一品牌。

除了基地建設領先,威龍還在技術層面不斷發力。公司不但承擔了國家科技部星火計劃重點項目「有機釀酒葡萄生產與加工關鍵技術開發與示範項目」,還是入選國家「十二五」農村領域科技計劃預備項目庫的首批企業;在產品層面,威龍有機產品頻頻閃耀國際賽事,多次在布魯塞爾國際葡萄酒大賽,以及帕耳國際有機葡萄酒大獎賽中獲獎。

多年來,通過打造有機葡萄酒,威龍已經塑造出有機葡萄酒第一品牌形象。同時,威龍提出「有機生活,健康中國」理念,既符合大健康趨勢,也滿足了消費者對健康生活的追求。

基地領先、有機生活,健康中國、品質第一,成為威龍助推中國葡萄酒復興的底氣和基石。

有了如此底氣,中國人為什么喝國產葡萄酒?答案已經揭曉。

相關焦點

  • 同樣是葡萄酒!國產和進口葡萄酒的差距在哪?行家道出真實緣由
    對比國外和國內的葡萄酒來說,國外的葡萄酒無論是酒的文化,或是酒的宣傳檔次都要高一層次,讓人聽完介紹都會被它細緻而深入的酒文化,所深深吸引。這也是國內葡萄酒相差的距離之處。國內葡萄酒並沒有一個系統的推廣宣傳,自然在宣傳推廣上不及國外的葡萄酒,由此留給國人的印象,留下的大多是國內的葡萄酒檔次低端,價格不便宜,重大場合更是不會作為他們的首選飲品。
  • 中國對澳葡萄酒實施臨時反傾銷 國產葡萄酒或將迎來新機遇
    澳大利亞葡萄與葡萄酒協會執行長巴塔格林表示:「中國對我們而言是一個很大的市場,然而現在,來自歐洲等地的主要競爭對手已經有了100%至200%的稅率優勢,這令我們的競爭力變得非常困難。」根據澳大利亞葡萄和葡萄酒協會的數據,在截至2020年9月的過去12個月中,出口到中國的葡萄酒佔澳大利亞葡萄酒出口總額的39豫。「澳大利亞約一半的葡萄酒通常會在每年的最後4個月銷往中國,但現在這些酒無處可去。」
  • 向澳洲葡萄酒加徵反補貼稅,對國產葡萄酒影響幾何?
    眾所周知,自從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葡萄酒進口逐年增加,進口額和進口量都有較大幅度的提高,中國已經成為葡萄酒進口大國。尤其是2010年後關稅的下調降低了葡萄酒進口成本,國內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葡萄酒消費需求增加,人民幣升值部分地抵消了葡萄酒進口價格提高的影響.這些因素導致葡萄酒進口激增,疊加2012年底開始的限酒令影響,導致國內葡萄酒產出持續下降,並強化了國內競爭,一度使國產葡萄酒行業陷入困境.過去這些年,國產葡萄酒廠商鮮有利潤豐厚的,即便是國產葡萄酒雙龍頭日子也沒那麼好過。
  • 張裕漲停:「內循環」機會來臨,國產葡萄酒如何發揮主場優勢
    繼2014年國產葡萄酒產量同比增速曲線首次與中國葡萄酒進口數量的同比增速曲線相遇以來,國產酒降幅在明顯收窄,且降速緩慢於進口酒。國產酒似乎已露出復甦跡象,疊加中國消費市場的復甦,國產葡萄酒量額觸底回升被抱予希冀。對此,張裕股份總經理孫健表示:「我們的銷售從5、6月起爬升,9月已基本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
  • 中糧長城、天鵝莊、王朝線上對談,聊一聊中國葡萄酒大單品
    在過去的一年,葡萄酒市場深度調整期,國產葡萄酒龍頭企業調整策略,聚焦大單品,進口葡萄酒也在向品牌和大單品聚集。未來在中國的葡萄酒市場,大單品或將成為主戰場。
  • 高地酒藏|進口葡萄酒排行前十的經銷品牌
    然而有這樣一種現象,世界人都在喝法國葡萄酒,而法國人卻在喝高加索地區的喬治亞葡萄酒。高加索地區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自然風光怡人的高加索地區,位於裏海和黑海之間,約44萬平方公裡。這裡群山環抱,重重疊疊,綿延深長。
  • 5月15日,天塞扣響發令槍,「新雷第一聲」開創中國葡萄酒新時代?|雲...
    來源:雲酒頭條文 | 雲酒團隊(ID:YJTT2016)天塞酒莊,再次吸引行業眼球。5月15日15:00整,「新疆天塞酒莊營銷有限公司成立暨2020年代戰略產品發布會」即將拉開帷幕,天塞酒莊,打響2020國產酒逆襲發令槍。
  • 1小時賣出1萬+箱,張裕多名利鎖定「入門級葡萄酒第一品牌」
    推動中國葡萄酒走向普世性,張裕怎麼做?  文 | 雲酒團隊(ID:YJTT2016)  當下,線上購物經濟持續火熱,席捲了各個領域,酒業也不例外。  「中國葡萄酒消費普及率徘徊不前,市場需要一款口感柔順、好喝不貴,可以隨時輕鬆暢飲的葡萄酒。」談及多名利產品的市場前景,有經銷商向雲酒頭條(微信號:雲酒頭條)介紹,該產品作為張裕旗下入門級葡萄酒的主力品牌,具備性價比優勢,能夠更好地向國人普及葡萄酒消費。
  • 邁榮紅酒禮盒丨「禮盒」——國產葡萄酒的「待客之道」
    但實際上,全世界基本上全部的頂尖好白酒十分重視包裝,僅僅因為文化藝術不一樣,海外紅葡萄酒和中國紅葡萄酒在包裝上「潛心」的方位稍有差別。現階段,中國的葡萄酒領域早已進到髙速發展趨勢的金子階段,中國葡萄酒在品牌和營銷推廣的運行上持續走向成熟,文化藝術、歷史時間、質量……每一個要素都很有可能協助顧客記牢品牌,但相對性於與別的原素,一個新奇有品位且精美的包裝更能造成目標客戶人群的留意。
  • 國產輪胎那麼便宜,為啥一些國人卻優先買米其林、普利司通等輪胎?
    國產輪胎那麼便宜,為啥一些國人卻優先買米其林、普利司通等輪胎?汽車輪胎和汽車都有一定的壽命,到時間就需要檢測更換新的輪胎,有時候我們購買新的輪胎都會選擇國外的品牌,例如米其林輪胎,但很少購買國內的輪胎,這主要是因為什麼呢?
  • 張裕榮獲「橄欖中國·餐廳大獎」年度中國葡萄酒大獎
    「年度中國葡萄酒大獎」,成為唯一獲得此項大獎的中國葡萄酒品牌。  張裕股份公司總經理孫健向「橄欖中國·餐廳大獎」頒獎典禮發來視頻祝詞,他通過一組數據分析指出,去年全國每天大約打開了4200萬瓶的白酒,但每天只打開了350萬瓶的葡萄酒,包括進口葡萄酒在內。今年由於疫情原因,國產酒加上進口酒,大概每天只打開200萬瓶葡萄酒。按照兩個人喝一瓶計算,每天只有約400萬人在喝葡萄酒,這跟中國14億人口的龐大數字是極不相稱的。
  • 2020最受歡迎的10大葡萄酒品牌,奔富第二,法國酒黯然退場
    上榜品牌必須展現出有永續經營的能力、有持續提升產品質量的能力、有代表該產區或國家風土環境和人文特色的能力、有滿足消費則需求和口感的能力、有市場行銷和創新能力等。葡萄酒專家團成員來自48個不同國家和地區,每人必須在眾多酒廠中選出3個最欣賞的葡萄酒品牌,之後經過幾番評比,最終確定50個上榜名額。
  • 帕克2020百大葡萄酒榜單出爐,國產葡萄酒終於崛起?!
    現在蠻多葡萄酒專業雜誌和酒評家都喜歡出百大榜單,從《葡萄酒觀察家》(Wine Spectator)、詹姆斯·薩克林(James Suckling)到《葡萄酒愛好者》(Wine Enthusiast),今年 WA 也發布百大榜單了,他們的榜單有什麼不同呢?
  • 重磅|帕克團隊首次發布中國酒專輯,共評122款葡萄酒
    最近在葡萄酒圈,國產葡萄酒的討論度是越來越高了,不管是之前國家領導去視察寧夏,還是現在國產葡萄酒在國際上奪得越來越多的獎項,似乎都說明了國產葡萄酒十分光明的未來。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國產葡萄酒跟國外那些動輒幾百年的產區、名莊相比起來,根基還比較淺,沒有那麼深的底蘊。想從頭開始造一個酒莊,所需要的時間、金錢、人力成本也遠遠超過了一般人的想像。但是有目共睹的是,近些年來國產葡萄酒確實品質越來越高,在國際上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了。
  • 第十三屆蓬萊產區海岸葡萄酒新酒節落幕泉城
    蓬萊作為全國第二家取得小產區稱號的產區,先後榮獲「蓬萊葡萄」和「蓬萊海岸葡萄酒」兩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區域品牌價值達到77億元。而「蓬萊海岸葡萄酒」地理標誌的認定充分證明了產區對推動蓬萊海岸葡萄酒品牌建設,促進全區經濟發展、提高產區知名度和影響力、擴寬銷路、增加企業效益、規範葡萄酒企業的生產經營秩序、增強市場核心競爭力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一座座別具風格的精品酒莊促進了葡萄酒產區集群化方向的穩步發展。
  • 衝刺中國高端商務第一葡萄酒品牌,天鵝莊選擇「高鐵速度」?
    高鐵媒體則憑藉高品質、強影響力等特點,成為品牌傳播的新陣地。企業選擇冠名高鐵,對於擴大知名度、美譽度,提升品牌價值以及企業競爭力的增強,有極大的助力作用。此次,天鵝莊冠名滬寧線,旨在借力高鐵新營銷模式,提高品牌曝光度,樹立「天鵝莊·大使」中國高端商務葡萄酒品牌的形象,將天鵝莊的品牌理念傳遞給每一位高鐵乘客。
  • 葡萄酒的六個美麗的必看誤會
    誤解一 葡萄酒就是紅酒 很多人會把葡萄酒都稱為紅酒,相信有這種誤解的人應該不佔少數。 誤會二 喝紅酒加雪碧 國人由於習慣的問題一般都不太適應幹紅中的酸澀味道,我們經常會看到在餐桌上會有朋友在一瓶不錯的幹紅裡面加上很多的雪碧以調甜酒的口味
  • 貝瑪格雷創始人一生熱血,成就偉大的葡萄酒品牌
    貝瑪格雷創始人一生熱血,成就偉大的葡萄酒品牌) 每個冬天都不會有暖人的故事缺席。對於愛酒之人而言,伴隨一瓶美酒的開啟,故事也隨之被打開。
  • 國產葡萄酒火了?機構高呼:「幹就完了?」
    編輯:麥豐白酒漲了又漲,啤酒也漲了一輪,現在終於輪到葡萄酒閃亮登場了!為什麼呢?一是白酒板塊的上漲行情向著葡萄酒板塊擴散,第二則是借著我國對澳大利亞葡萄酒行業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的契機,國產葡萄酒可能再次迎來寶貴的發展機遇。
  • 佔據中國葡萄酒最高點?長城首發50億路線圖
    文 | 雲酒團隊(ID:YJTT2016)2020年是具有深遠意義的一年。在疫情衝擊、雙循環新格局的共同影響下,中國葡萄酒行業也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中國葡萄酒該以何種姿態應對,實現產業創新發展?中國酒業協會執行理事長王琦,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楊強,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副秘書長、葡萄酒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祖明,中國酒業協會葡萄酒分會秘書長火興三,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張頤武,李寧集團首席設計師孫京頤,李寧集團IP市場整合部負責人金春聿,林清軒品牌創始人孫來春,中國酒業協會常務理事、雲酒·中國酒業品牌研究院研究員、北京海納機構總經理呂鹹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