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治《人間失格》裡影響最深的五句話,我想送給你們,以此共勉

2020-12-05 小星星的情感觀

《人間失格》這本書有點喪,不對,應該是很喪。喪到很多人都沒有辦法讀完它。它的每一個章節都很壓抑,內容充斥著厭世、欺詐、抑鬱、墮落等等人世間非常糟糕的事情,總之你在這本書裡看不到幸福就對了,所以很多人讀不下去,無法在書中找到共情之處。

至於人間失格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一點理解就是失去了做人的資格,融不進人類世界,或者不願意融入社會的邊緣人的故事,是那種將「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為人生信條的人,也是那種碰到棉花會受傷,害怕得到幸福的人。

老實說,我第一次讀《人間失格》的時候也覺得這部小說是沒有光的,一點人性的光輝都沒有,直接當成懸疑小說看完了,不過沒講什麼大道理,也沒有什麼人生啟迪,我就只是單純的讀完了。

後來,是一個粉絲私信我能不能給她講一講《人間失格》這本書,我又看了一遍,可能是我經歷是我有了一點人生閱歷吧,我似乎能理解「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那句話了。不過在《人間失格》這本書裡,對我影響最深的不是這一句話,而是以下五句話:

一、相互輕蔑卻又彼此來往,並一起自我作賤——這就是世上所謂「朋友」的真面目

什麼是朋友之間的自我作賤?簡單理解就是朋友沒有把你當成朋友,經常做對不起我們的事情,但是你卻還是依舊要和當朋友,相信有一天朋友總能知道你的心意。結果等到有一天朋友把我們害慘了,我們才知道自己有多麼的作賤,從一開始就知道這樣的朋友不值得交,卻三番五次說服自己,他是我朋友。

多個朋友多條路,這是很多人交友的初衷,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確實可以把認識人多當成人脈,但是也有很多人是說說笑笑可以、吃吃喝喝可以,卻不能當成朋友來依靠。很負責任地說,大多數的朋友屬於後者。

黃景瑜之前採訪的時候曾說過朋友這個話題,他說自己在爆紅的時候發的每條朋友圈都有很多人評論、點讚,大家好像都特別喜歡你,圍著你有著說不完話。

但後來他的事業沉寂了,朋友圈給你點讚的人也就慢慢少了,發消息也開始有人不回復了。

其實黃渤在早年間採訪中也對此深有感觸,當他還是一個小演員的時候,在劇中經常被忽視,可是當他有了一點名氣之後,迎接他的全都是笑臉。

」成名後發現這個世界上都是好人,身邊都是對你洋溢著笑臉的人。「

你越是風光,越是容易被社交圈蒙蔽雙眼;越是落魄,越是能看到身邊誰是朋友。其實,有些朋友的存在只是錦上添花,牆倒眾人推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

所以,想要判斷自己和朋友之間的關係,無非就兩點:

在你最低落的時候,在你最無助的時刻陪在你身邊不離不棄的人,是誰?

你們雖然平時不常聯繫,聊天也絕不是秒回,甚至都不是每一條都會回復的人,是誰?

你們不會特意在朋友圈裡點讚,平日裡也沒有刻意的問候和關心,但卻在最需要彼此的時候永遠都在身後,這樣的朋友,才是真正配得上你的餘生。

二、日日重複同樣的事,遵循著與昨日相同的慣例,若能避開猛烈的狂喜,自然也不會有悲痛來襲。

賈平凹曾說:真正的從容,不是躲避紛爭與喧囂,而是平靜地面對困惑與煩惱。人生的旅途,苦與樂總是相隨,經得住多少曲折,才配得上多少幸福。

一直都說我的夢想就是成為楊絳先生那樣的女人,淡泊名利、從容優雅,每每想到她就是「歲月靜好」的形象。

提到楊絳先生,眾人都會感嘆,她是「最才的女,最賢的妻」。她的文學素養自然是不必多說了,由她翻譯的《堂吉訶德》被世界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作品。

但我最喜歡的是她在《一百歲感言》裡說的: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楊絳先生一生不爭不搶,面對女兒和丈夫的離世,她沒有過度的渲染悲傷,而是沉穩堅強。她一直洞察著生活中的人情冷暖,而這些溫暖的不僅僅是她自己,更是整個世界。

我喜歡她說的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和從容。從容並不代表著隨波逐流,只是讓自己更加沉澱一點,默守初心,才能成為真正的自己。

如同太宰治說的:日重複同樣的事,遵循著與昨日相同的慣例,若能避開猛烈的狂喜,自然也不會有悲痛來襲。

人生真正的意義是在於淡定從容地過這一生。

三、真正的大師,能以主觀力量,在平淡無奇的事物中創造出美,或許醜陋的事物令他們隱隱作嘔,但仍無法遮蔽他們的興趣,大師們沉浸在表現事物的喜悅中。換言之,他們不被他人的想法所左右。

心理學有一個研究現象稱為「韋奇定律」,主要你說你已經有了自己的主見,但如果你有10個朋友的看法和你相反,那麼你很難不受到動搖。

其實這個定律就是告訴我們你有了自己的想法,如果受到太多人質疑,就很難堅持自己的決定。但如果你可以獨立思考,堅定自己將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想想馬雲,決定做網際網路的時候曾邀請24位朋友到家裡商討,結果介紹完之後有23個人反對,他們都說國家還沒有搞的事情,我們怎麼搞?結果只有一個人說可以試一試,馬雲想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決定還是要幹,哪怕24個人都反對也要幹,結果才有了阿里巴巴。

馬雲提起這段經歷的時候,他說這是勇氣,而不是眼光。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標,但是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也是不一樣的,所以你一旦決定了自己的方向就不要輕易用別人的眼光來衡量自己的價值,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堅持不懈的努力,你總能到彼岸。

就像《人間失格》裡說的,大師們沉浸在表現事物的喜悅中,換言之,他們不被他人的想法所左右。

我們可能還沒有成為大師,但依舊有選擇生活的權利,不要做任何事之前就想著別人會怎麼評論你,因為你就是你,任何不了解你的人都沒有資格評論你的為人處世。

四、我仍然認為向人訴苦不過是徒勞,與其如此,不如默默承受。

生活中有無數個欣喜若狂的瞬間,也會有無數個讓人崩潰大哭的瞬間。一個人在遇到好事的時候有多高興,在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就有多崩潰。可能上一秒他還在開開心心的大笑,下一秒已經埋頭痛哭了。

人長大了,顧及的東西就會變多,生活中各種壓力撲面而來,我們越是覺得自己不容易的時候,越是想要找人傾訴,但哪怕這個世界上有一個懂你的人,他也很難做到感同身受。

太宰治在《人間失格》一書裡面寫到:「我仍然認為向人訴苦不過是徒勞,與其如此,不如默默承受。」

這個世界上,不存在一個人能夠完全懂得另外一個人,就像找不到完全一樣的兩片葉子一樣。

曾經王源在《我是唱作人》的舞臺唱過一首歌——《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唱著唱著他就忍不住捂臉大哭起來,隨後他問粉絲:「你們看舞臺上的我是不是亮的?」粉絲說:「對」。王源說:「我看你們是暗的。」

那首歌裡有句歌詞:「世上沒有真的感同身受,面對其實只有一個人,一個人在夜裡哭著,哭到頭痛直到睡著......"

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魯迅說過的一句話:」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最近發生的一些事,讓我對「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這句話感觸特別深。

我一個表妹被確診為了抑鬱症,姨父姨母都急壞了,他們覺得現在生活環境這麼好了,為什麼還能抑鬱呢?親戚朋友更甚,他們都表示,才經歷一點事情就要死要活的,現在的年輕人就是脆弱。

很多時候,真的不存在感同身受這件事,哪怕是你很親近的家人,也沒有辦法完全理解你。

所以,我們也不要強求別人能夠感同身受,也不要強求別人理解你。當你覺得自己心情不好,或是難過的時候,實在想找人傾訴,確實也應該發洩出來,哪怕那個人不能夠跟你」感同身受「,但至少你說出來會比憋在心裡好受一些。

雖然很多時候我們做不到感同身受,卻可以選擇傾聽別人。哪怕是真的只是一點點的鼓勵,也會讓別人心裡有點安穩地和溫暖。

我並不建議大家把任何事都放心裡,因為心裡裝的東西多了,心會累,會生病。如果可以選擇相信,我願意做一個樹洞,傾聽你們。哪怕做不到感同身受,也能帶來一絲安慰吧。

五、我急切地盼望著可以經歷一場放縱的快樂,縱使巨大的悲哀將接踵而至,我也在所不惜。

海倫·凱勒寫過一句話:把活著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後一天。

其實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明天將會發生什麼,唯有珍惜的就是珍惜今天,珍惜當下,痛苦也是一天,快樂也是一天,那和不就盡情的放縱快樂呢?

餘華在《活著》裡說,活著就是快樂的事,活著也是艱辛的事!一個人的生命從孕育到出生到成長需要經過父母漫長的滋養和培育才能讓你我成人,能夠健康的活著本身已是一件幸運的事,可是生活中有部分人,一遇到人生的挫折就想不開,喜歡鑽牛角尖,從不把眼光放遠一點,以致於自私的了結自己的餘生,給家人留下永遠的痛!

生活本就是艱難的,可就是因為每一個人都在努力的活著,才會讓這個世界豐富多彩,再難走的路,只要你堅持不懈的走下去,邁開那道坎,最終都會守得雲開見日升。

一個人之所以不快樂,不是因為生活過不下去,而是想得要多,最後還想不開。其實我們都應該活得明白一點,想不通的事情不想,看不透的事情不看,得不到的東西不要。活著已經很不容易了,簡單快樂才是最重要的。

凡事都有好壞兩面,多看看好的那一面,放下壞的一面,只要心理平衡了,什麼都不是很重要了。哪怕有巨大的悲哀將接踵而至,還是應該要讓自己放縱的快樂。

很多人都覺得太宰治的《人間失格》太喪,不過在我看來總是有文字能夠深入到靈魂深處,看到的瞬間,心就被觸動了,讀著讀著,你就已經淚流滿面了。

人生是很艱難,但又何必勉強自己接受那些痛苦呢?讓人難過的是雪中送炭不常有,雪上加霜卻是人生常態。所以,喪一喪,就重新拾起勇氣迎接生活吧。

相關焦點

  • 《人間失格》最喪的20句話:「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不在其中
    要是論起喪文化,日本的太宰治才是真正的喪文化鼻祖,因為他的一生都是個悲劇。李誕不過是一個販賣喪文化的商人罷了。太宰治喪文化的代表作便是《人間失格》,意思就是失去了做人的資格。這本書是太宰治的半自傳體小說,在日本文壇頗有地位,近幾年在國內社交媒體上也十分流行。
  • 太宰治《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圖片來自《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我平時比較喜歡讀書,一年大概讀個100本左右,今天跟大家推薦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人間失格》可能很多朋友都聽過《人間失格》,這是日本著名作家太宰治最著名的作品,這本書寫成的當年,太宰治就投水自盡了。
  • 太宰治如何「人間失格」
    現在讀起來也不會覺得陳舊,以代表作《人間失格》為首。太宰治的作品至今仍受到年輕讀者的喜愛,原因之一是這些富有魅力的語句!在歲月奔流不息的長河裡,最為閃耀的是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太宰治的代表作《人間失格》以及他的殉情事件,常使人認為他是一個很喪、懦弱、灰暗的人。其實太宰治是一個認真、堅強、積極寫作的青年。
  • 太宰治:人間失格|所謂世間,不就是你嗎?
    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我的心裡非常訝異:這個人,把做人的資格看得非常的莊重,同時又多麼地憎恨自己。很快,我就知道這句話的原作者是日本作家太宰治。1948年,太宰治的遺書裡寫道:「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然後太宰治自殺身亡了。這已經是太宰治第五次自殺了,他終於成功地殺死自己了。在他死前,他的小說《人間失格》發表了。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出自太宰治的《人間失格》?
    「的用戶說聲對不起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很多人都以為出自太宰治的《人間失格》但實際上,這句話是出自太宰治的好友的表兄弟,日本詩人寺內壽太郎的作品《遺書》後來被太宰治拿來做《二十世紀旗手》的副標題。」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也是在網抑雲群體當中用的比較多的一句話,很多跟風的人群,都以為出自太宰治的《人間失格》。太宰治;日本小說家,主要作品有小說《逆行》、《斜陽》和《人間失格》等。他的作品,處處充滿了頹廢與墮落,這種風格,其實也是太宰治本人一生的投影。
  • 18年自殺5次,《人間失格》太宰治為死而生: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第一次知道太宰治,是因為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當時就在想:一個人得卑微到什麼程度,低落到什麼地步,才會覺得連做人都是一件應該道歉的事情。於是,我去仔細搜索了太宰治,翻閱了《人間失格》,卻都沒找到這句話。
  • 《人間失格》:小慄旬傾情演繹太宰治,再現人間失格創作歷程
    這部《人間失格》的陣容可謂豪華之極,憑藉兩部銀魂真人版,擁有亮眼票房成績的小慄旬飾演太宰治,又有宮澤理惠 、 澤尻英龍華 、 二階堂富美三位一線女優過來助演,尤其是二階堂富美更是大方露點,對於一個已經功成名就的女優來說,不可謂犧牲不大~本片全民
  • 太宰治是如何《人間失格》的?
    #「出生在這個世界,我很抱歉」,「富士和月見草很相配」,「不要絕望,再次告辭」,「只有人才有的東西那就是——秘密」,這些句子有些耳熟呢,這些都是作家太宰治作品中的句子。太宰治的作品《人間失格》至今仍受到年輕人的喜愛,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這些有魅力的話語吧!歷史是奔流不息的大河,其中閃耀的一滴被稱為秘話。
  • 《人間失格》與一生都在求死的太宰治
    網上曾流傳過一陣子日本文人的段子,關於太宰治的段子是這樣寫的:太宰治是芥川龍之介的腦殘粉,他後來還被公開了當年寫滿芥川龍之介名字的黑歷史筆記本,腦粉到拼命都想拿下芥川賞,卻被評審川端康成表示:「太宰治作為人類有很大缺陷。」太宰治一怒之下寫了恐嚇信給川端:「養小鳥、唱歌和跳舞就比較高尚嗎?我捅死你!」
  • 《人間失格》妻被欺,讓葉臧重陷深淵,太宰治的文筆也太細膩了
    太宰治在《人間失格》裡說「我過得是一種充滿恥辱的生活」《人間失格》,人性的泥濘這本小說寫盡了人性的低迷,看著喪而頹廢,但這本書是能夠自我救贖和反省的,我相信不少人都是和文中的主人公葉藏一樣,從小就生活得小心翼翼地,從小就是討好型人格,為了成全別人而委屈自己。
  • 《人間失格》|葉藏的手札裡藏著太宰治對世界的最後一絲期待
    在《人間失格》裡,總會出現這樣的話:我這一生,儘是可恥之事。我從小就是一個不配為人的孩子。我喪失了做人的資格。1、《人間失格》裡藏著作者對這個世界的最後一絲期待《人間失格》寫於1948年,是日本作家太宰治生前的最後一部作品。他在抑鬱和病痛的雙重折磨下於同年六月自殺。太宰治一生求死,《人間失格》裡主人公葉藏身上就有很多他自己的影子。比如,他們都是家境優越的富二代;讀書的時候,成績都很好;都曾受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影響。
  • 《人間失格》作者太宰治究竟是文學巨匠還是社會廢人?
    點擊「關注」,讓我用最真心的文字,帶您感受人生!01你可能沒看過《人間失格》這本書,但是你一定聽說過。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糖都會受傷,有時還會被幸福所傷。這句就是來自《人間失格》裡的一句話,被很多人廣為傳頌,表達自己『喪』的情感。僅一夜之隔,我心竟判若兩人!這句在《人間失格》中也提到過,引自波斯古典詩人歐瑪爾·海亞姆的《魯拜集》。用這句做視頻文案的也不少。世人對《人間失格》作者太宰治的評判褒貶不一。
  • 《人間失格》和太宰治:既是文豪也是個渣男
    「我這一生,儘是可恥之事。」這是太宰治中篇小說《人間失格》中第一手札的第一句話。近些年,由於網絡喪文化的流行,作為喪文化的鼻祖,太宰治和他的名作《人間失格》被屢屢提及。儘管平時我自己也有點喪,但我還是覺得這都是因為社會壓力導致的,始終認為太宰治這樣的作家過於矯情了。直到最近看了一部電影《人間失格:太宰治和三個女人們》。為了做電臺節目,我查閱了不少有關太宰治的生平,才逐漸開始有些走近了這個人物。
  • 人間失格經典語錄
    二、我知道有人是愛我的,但我好像缺乏愛人的能力。從太宰治的文學作品中,我們也可以知道,這是一個純粹的悲觀主義者,對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會抱有什麼樂觀的想法,其在39歲就選擇跳崖自殺也證明了這一-點, 不知道為什麼,有的時候我竟會感到羨慕。其實很多人在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就想到了自己。
  • 太宰治《人間失格》15句經典語錄,句句扣人心弦,說進心坎裡
    回首前塵,我的人生儘是可恥之事。1948年,日本著名作家太宰治發表自傳體中篇小說《人間失格》;同年,太宰治自殺身亡。在這一刻,太宰治與《人間失格》中的葉藏「融為一體」,將自己的人生與理想共同埋葬在這本書中,喪失為人的資格。
  • 這部電影不是《人間失格》,而是太宰治和他生命中三個女人的故事
    日本作家太宰治的小說《人間失格》這幾年很紅。近三年連續高居噹噹圖書暢銷榜前五,其中2017、2019年更是高居榜首。但這部日本女導演蜷川實花拍的《人間失格:太宰治和他的三個女人》卻不是根據小說改編拍攝的電影,而直接講述了太宰治和他生命中三個最重要女人的故事。
  • 《人間失格》,太宰治的遺作,寫完就投水自盡,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人間失格》,太宰治的遺作,寫完就投水自盡,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是太宰治生前最後一部作品,是一部半自傳體的小說,書中的主角像他一樣,是個性格乖僻的知識分子,但是飽嘗世態炎涼
  • 所謂世人,不就是你嗎:《人間失格》這10句話,我明白得太晚了
    《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人間失格》是一部滴血的靈魂的自白。1. 我知道有人是愛我的,但我好像缺乏愛人的能力。2. 受人責備或怒斥時,或許沒有人能保持好心情。太宰治先生的《人間失格》,將人性裡的陰暗,敏感,懦弱,頹廢,墮落太赤裸的曝光,絕望之人寫出了這本絕望之書,能讓當今社會許多人都看見自己內心的陰暗面。《人間失格》,是一本在大膽講真話的書。
  • 《人間失格》太宰治十句語錄,讀懂他的內心: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四年前,我第一次讀太宰治,讀的是《人間失格》,讀完很長時間都沒緩過來。我記得我在本子上寫下一段話——讀完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整本書透露著悲觀主義色彩,太宰治和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齊名,感覺他的一生都在追求死亡,最終他投水,還是和一位女性。這情節就是小說中多次出現的。
  • 破碎絕美——太宰治《人間失格》
    同樣,太宰治的這本《人間失格》真真切切的顛覆了我對我看過的所有寫作風格的概念。想想看,自己多多少少也算讀了幾年書,大體上還算識得幾個字,腦中對於日本、美國、歐洲和英國小說風格也已有了既定印象,不可否認的是,國家對於個人邏輯和思維的影響絕對是流淌在血液中的。日本小說總是刻意營造一種疏離感,抑或親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