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啃老師陪你喝一杯
ID|kenlaoshiheyibei
作者|啃老師
自2005年,李宇春在「超級女聲」走紅之後,素人一夜成名似乎不再是神話故事,接下來十年裡,各個衛視湧出諸如「加油!好男兒」、「夢想中國」、「好聲音」等等此類選秀節目超過了200檔。中國的選秀的也正是在那些年打下了基礎。
隨著網絡綜藝高速發展的時代到來,近兩年選秀節目形式開始向韓國、日本靠攏,連帶著偶像團體也成為了非常火熱的市場。從偶像元年至今,男團女團的發展已經有三年左右。
前有「創造101」、「偶像練習生」,今年又紅了「青春有你2」,少男少女們通過一檔檔的選秀節目華麗變身,成為新生代偶像,一夜之間身價暴漲。而我們看選秀,除了消遣打發時間,一般也是想選擇值得喜歡的偶像。
威士忌也有「選秀」,每年各種各樣的評比和獎項揭榜之時,都會有威士忌因此一鳴驚人甚至逆風翻盤。
當然了,給全球威士忌評選冠亞軍,難度不輸於讓畢卡索、梵谷和達文西的作品一決高下。威士忌具備的豐富屬性讓審美(口味)偏好成為定奪榜單的關鍵因素,卻也註定了評選結果難以受到所有人的認可。
但是儘管如此,選秀的結果還是讓這些值得喝的威士忌從千千萬萬的威士忌裡脫穎而出,減少了我們的篩選成本。雖然未必完全值得信賴,但貴在提供了一種選酒標準和依據。
所以,七大威士忌「選秀節目」了解一下,隨時關注,無論是自己喝還是投資,別錯過好酒。
IWSC - 國際葡萄酒暨烈酒競賽
International Wine & Spirit Competition
「酒界奧林匹克大賽」,從1969年至今,已經有51年歷史,每年大概7月公布獎項,是業界歷史最悠久、最權威的酒類競賽,涵蓋全酒水品類。評審團大約400人,來自30個國家,報名參賽的品牌來自全球約90個國家。
這個比賽100分制,評比分兩層。一是盲品,盲品環節非常嚴格,設置專門的品鑑室、溫度控制的永久酒窖,評審專家們要在此進行7個月的評審。
除此之外還有個環節,是化學成分和微生物分析,因為這個大賽的創始人Anton Massel是個葡萄酒化學家,所以對更微觀層面的東西非常在意。如果這個分析結果不符合歐盟法規,即便前一個環節表現出色,也會與大獎失之交臂。
主要設置三大常規獎項:金獎、銀獎和銅獎
也正是因為這樣科學嚴謹的態度,這個比賽的權威性才確立起來。大家都想拿這個比賽獎項,拿了就是最高榮譽。
去年,威士忌類除了評選出常規的金銀銅獎外,還公布了8款優勝獎「Trophy winners」:最佳世界威士忌、最佳桶強、最佳調和、最佳波本,和不同年份區間的4款最佳單一麥芽「無年份、15年以下、15-25年、26年以上」,以及一些評分也很高的「Gold Outstnding -傑出金獎」酒款。
今年的IWSC由於各種原因推遲了評選和頒獎時間,目前烈酒(除蘇格蘭威士忌)已於8月7日公布了結果,因為不含蘇格蘭,所以獲獎的威士忌裡,除了美國、愛爾蘭外,更是出現了印度、德國、加拿大、法國等威士忌的身影。
目前看,其中最大贏家當屬「Teeling -帝霖」和「Kavalan -噶瑪蘭」。讓我們期待9、10月份蘇格蘭威士忌的評選結果和威士忌優勝獎的發布吧!
ISC - 國際烈酒挑戰賽
International Spirits Challenge
ISC到今年已經是第25個年頭,是一個完全屬於烈酒的國際競賽,涵蓋了威士忌、白蘭地、白酒、燒酒、金酒、伏特加、朗姆等等幾乎一切烈酒。
每年,它會從全球70個國家收到1500多份樣品,然後進行評審,大概5月份公布獲獎名單。這個比賽的評審標準沒上一個那麼變態,但也非常嚴格。
每一年ISC都會針對酒品和酒商分別頒發不同的獎項:品鑑獎、年度生產商、至高無上冠軍烈酒、最佳蒸餾廠、包裝設計獎、卓越表現獎。
而威士忌類則會分別頒發蘇格蘭和世界威士忌這2個年度生產商,其中DISTILLER OF THE YEAR最佳蒸餾廠會歸類在這個類別之下。
其中TASTING AWARDS品鑑獎由50多位口碑極佳和經驗豐富的專業認識組成的小組進行10天的盲評會評出,所有的樣品僅以編號體現,保證公正性。然後根據酒齡,地區和品種進行分類,然後分別頒發獎盃、金牌、銀牌和銅牌。
WWA - 世界威士忌大賽
World Whiskies Awards
這個大賽由全球最專業、在上百個國家發行的雜誌「Whisky Magazine」舉辦,從2007年開始,是全球範圍內威士忌這一烈酒類別裡最權威最專業的年度評選。堪稱威士忌界的奧斯卡、奧運會,份量也堪比奧運金牌。
WWA每年大概3月公布獎項,除了威士忌酒款的評比之外,也會評出最有人氣的酒廠、釀酒師之類。評委團也是全明星陣容,匯集了各路權威酒評人、烈酒鑑賞家、資深行業媒體人及威士忌產業精英人士,這也是其權威性和專業性的保證。
評選過程歷經四個多月,共分三輪。第一階段盲品先是挑選出所得分數足以進行第二階段的酒款,算是個預選;第二階段是分產區的盲品,挑選出各產區最佳威士忌。
最後再根據威士忌的分類選出最佳調和、最佳單麥、最佳穀物等威士忌等等,也就是「World's Best- 世界最佳威士忌」終極大獎。
每年與WWA一同發布的,還有Icons Of Whisky,年度各區最具人氣及盛名的酒廠、釀酒師及進口商等威士忌相關專業能力表揚的競賽,可以說是行業大獎
WWA是當之無愧的威圈風向標。獲獎後的酒廠、酒款就如同鍍金,價格水漲船高,一瓶難求了,比如白州25年、餘市20年、澳洲的Sullivans Cove12年。因為雜誌本身的影響力也很強悍,所以這個比賽也是年度盛事。
MMA - 麥芽狂人競賽
The Malt Maniacs Awards
麥芽威士忌狂人俱樂部成立於1997年,由各國單一麥芽威士忌瘋狂愛好者組成。而這個評選賽從2003年開始舉辦。
它非常獨立,游離於各路既得利益方之外,評審團完全由獨立、客觀的威士忌愛好者組成,所以可能評選出來的產品更符合用戶的需求。
2010年,輕井澤在MMA的比賽中拿走12面金牌中的三面
審查制度不是玩玩,參賽的酒款要裝成50ml的樣品,寫上編號寄到評審手中進行盲測。24位國際頂尖玩家作為評委,在三周之內,對盲飲酒評分,然後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平均之後,評出各個獎項。
為了保證公正性,這個比賽連贊助也不拿。
威士忌聖經
Jim Murray's Whisky Bible
很多朋友的入門選酒手冊。主編Jim Murray老爺子聲名遠播,他每年要喝上千種威士忌,有一年據說喝了4000多種…然後每款酒都寫上很詳細的品鑑,再綜合評分。
如果評分達到了98—100分的,那說明這款威士忌接近完美的;評分在94—97.5分的,說明這款威士忌令人驚嘆;而評分最低的在75—79.5分的,表面這款威士忌整體表現優良,但餘韻上稍有瑕疵。
原本是個記者的他,從1992年開始全職研究威士忌,並在2003年出版了第一本「威士忌聖經」,一直到現在,每年一本,全球銷量超過50萬。
不過老爺子也真是掀起了亞洲威士忌的狂潮,比如因山崎2013雪莉桶拿下2015年「威士忌聖經」的最高分,日本威士忌開始名聲大噪;在去年發布的「威士忌聖經2020」,臺灣Omar更是力壓眾多日本威士忌,一舉奪得2020最佳亞洲威士忌和2020最佳單桶威士忌。
但老爺子的口味有時候也讓人捉摸不透,比如格蘭冠18年在2017年和2018年連續兩年獲得「威士忌聖經」全球最佳單一麥芽威士忌,2019年又拿下全球亞軍單一麥芽威士忌…
不過可以理解,「威士忌聖經」本身就真的是很個人的東西啊。
SFWSC - 美國舊金山世界烈酒競賽
San Francisco World Spirits Competition
這個比賽前身是1915年開始舉辦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也稱舊金山博覽會),每年在美國舉辦一次。
威士忌部分,由美國最專業及知名的威士忌專家以公平公正之盲飲品評進行,是全美威士忌產業年度盛事,引各大威士忌酒廠皆前來參賽,比賽結果分為5個等級,雙金牌(96-100)、金牌(90-95)、銀牌(80-89)、銅牌(70-79)、不分類(50-59)。
2016年,「Kavalan -噶瑪蘭」在這個大賽上拿了11個大獎。
而且就在今年上半年前,「Mortlach -慕赫」12年還剛剛拿到了2020年舊金山烈酒大賽的雙金獎!
IWC - 國際威士忌大賽
International Whisky Competition
從2009年開始,每年都會在芝加哥舉辦的威士忌國際比賽,由專業品酒小組盲品和評分,評審專家有10名,每種威士忌單獨取樣,專家們有5分鐘的盲品時間,品完給分,採用百分制,該系統由葡萄酒行業改編而成。
評比結果會集成一本「International Whisky Guide」,仿佛就出道了。
雖然大賽創立時間較晚,規模也不大,但是根植於威士忌領域,貴在專一。而且,這個比賽除了評選威士忌佳作,還側重對人的獎勵。
帝亞吉歐的首席調配大師貝弗裡奇博士就在2016年連續第二年被IWC評為「年度最佳首席調配大師」;而格蘭傑的首席釀酒師梁思敦博士,更是IWC史上第一位四度獲得「年度釀酒大師」稱號的釀酒大師。
好了,幾個比較大型的威士忌「選秀節目」先介紹到這裡,以後會給大家陸續補充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