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滌綸長絲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差別化纖維主導市場

2020-12-15 華經情報網

一、滌綸長絲行業概況

滌綸可以分為滌綸長絲和滌綸短纖,均需要採用精對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MEG)作為原料,滌綸長絲主要作為服裝面料和內襯等,滌綸短纖主要和棉花等其他纖維進行混紡。滌綸生產環節位於產業鏈中遊,上遊主要是聚酯原料生產,下遊主要是紡織服裝生產環節。上遊產業中,PTA主要採用石腦油合成PX,然後經過氧化得到PTA;MEG主要由石腦油裂解產物乙烯製備,也可通過煤炭製備。

滌綸產業鏈示意圖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滌綸長絲需求端看,下遊主要集中在服裝、家紡和工業絲領域,分別佔比為52%、33%和15%。紡織服裝為最主要需求,滌綸長絲等在紡織服裝面料產品生產成本佔比較高,下遊紡服企業對滌綸長絲價格敏感度較高。

滌綸長絲下遊需求佔比(單位:%)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中國滌綸長絲產量

我國是紡織服裝生產大國,滌綸長絲作為紡服產業關鍵原料,主要以內需為主,據統計,2019年我國滌綸長絲產量達到3731萬噸,同比增長19.4%,截至2020年1-7月我國滌綸長絲產量為2039萬噸,同比下降0.06%。

2010-2020年7月我國滌綸長絲產量及增長

資料來源: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1-2026年中國滌綸長絲行業發展監測及投資戰略規劃研究報告》

三、中國滌綸長絲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國內聚酯滌綸行業經過三十多年的迅猛發展,技術、工藝已趨成熟,近幾年進入規模效應體現、上下遊產業鏈配套的發展階段。隨著煉化窗口打開,多家滌綸長絲龍頭企業都向上遊延伸發展,完善自身產業鏈供需結構,中小滌綸長絲企業與龍頭企業的差距被進一步拉大。在強者恆強的鐵律之下,中小滌綸長絲企業想實現對龍頭企業的彎道超車已經幾無可能。2019年我國滌綸長絲產能超過4000萬噸/年,近兩三年內新增產能基本來自龍頭企業。行業CR6由2017年的約44%提升至2019年的56%。

2019年滌綸長絲行業集中度(單位:%)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桐昆股份是滌綸長絲領域的領頭企業,自2009年以來穩居滌綸長絲行業全球第一的位置。桐昆股份每年以略高於行業增速的速度新增產能,2011至2019年,桐昆股份長絲銷量從152萬噸快速增長到574萬噸,年複合增速18.1%。在長絲結構的選擇上,桐昆股份產品以需求最大的POY為主,2019年POY、FDY和DTY的銷量比例為67:20:13。到2020年底,桐昆股份有690萬噸聚合、740萬噸滌綸長絲產能,滌綸長絲國內市場佔有率超過18%。

滌綸長絲產量前五的變遷(萬噸)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據統計,2020年下半年國內直紡滌綸長絲行業仍有7套新裝置計劃投產,均為主流大廠產能擴張,合計投產產能約240萬噸/年,其中恆逸100萬噸/年、新鳳鳴30萬噸/年、桐昆50萬噸/年、恆力60萬噸/年。建成投產之後預計行業CR6將繼續提升至59%左右,桐昆股份、恆逸石化、新鳳鳴的長絲產能規模優勢愈發明顯,而恆力石化、榮盛石化、盛虹集團則通過上遊煉化配套進行差異化競爭。

2020年下半年滌綸長絲新建產能規劃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滌綸長絲龍頭企業桐昆股份、新鳳鳴和東方盛虹開始拓展後向一體化產業鏈,紛紛布局上遊PTA、PX產品。民營煉化龍頭恆力石化、榮盛石化更加注重煉化產品下遊的擴張,紛紛擴張滌綸長絲產能,前向一體化布局打造全產業鏈。龍頭的「油頭絲尾」戰略將提升企業成本優勢,抵禦行業周期波動。隨著龍頭的一體化布局落地,滌綸長絲行業將邁入「煉油-PX-PTA-滌綸長絲」全產業鏈競爭階段。全產業鏈競爭將進一步提升產業投資成本壁壘,小型企業進入市場風險提升,生產單一產品的企業競爭力較弱,面臨退出市場風險。

滌綸長絲龍頭「後向一體化」和煉化龍頭「前向一體化」布局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四、滌綸長絲產品趨勢

為提升滌綸長絲的產品性能,生產滌綸長絲的過程通常需具備多元複合差別化、功能化、高附加化等條件,差別化滌綸長絲需求應運而生。根據差別化需求不同,滌綸長絲差別化可分為高仿真化(細旦、異界面、異收縮、易線密度)、新型功能化(阻燃絲、高強絲、導電絲)、高性能差別化(超仿毛、超紡棉、超紡麻等)。

主要差別化滌綸長絲種類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華經情報網隸屬於華經產業研究院,專注大中華區產業經濟情報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包括傳統及新興行業研究、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市場調研、專題報告、定製報告等。涵蓋文化體育、物流旅遊、健康養老、生物醫藥、能源化工、裝備製造、汽車電子等領域,還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費、新金融、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等新興領域。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