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詩詞,真沒想到會說到《水滸傳》上,具體如何?且看:
念奴嬌·天南地北明代:施耐庵天南地北,問乾坤,何處可容狂客?借得山東煙水寨,來買鳳城春色。翠袖圍香,絳綃籠雪,一笑千金值。神仙體態,薄倖如何消得?想蘆葉灘頭,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連八九,只待金雞消息。義膽包天,忠肝蓋得,四海無人識。離愁萬種,醉鄉一夜頭白。
只道梁山好漢,便熱血沸騰,殊不知被道作野莽草寇,終是名不正則言不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宋江接受招安是必然,萬千種種皆可於該詞中顯現。也可以說這首詞在《水滸傳》中起了非常關鍵的轉折。
宋江入汴梁,得知李師師後,便已心有打算。一切的前後安排,皆為此而鋪路,借師師之口言己心聲。話說,宋江、柴進與李師師對坐飲酒,被李逵闖入,圓睜怪眼,怒以為宋江只顧喝花酒,重色輕友,直瞅其中。一番言語化解後,李師師獻唱蘇軾「大江東去」詞,宋江乘酒興,索紙來,磨濃墨,遂成該詞。雖說在進一步的交談下險被宋徽宗撞見,但宋江在此次對李師師過程之中的表現可謂「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員而行欲方」。有守有為,為下一步的招安之路開啟了契機。
在這一回之前,宋江還特意地搞了一個《菊花之會》,填了一首《滿江紅》來剖白自己,其有句:「中心願,平虜保民安國。日月常懸忠烈膽,風塵障卻奸邪目。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句式明晰,一讀便可知宋江之意,不再贅述。
大體了解背景後,再回頭看這首詞。宋江這時的處境在前面說了,是非常尷尬的,他需要獲得一個身份,一個對等的談判機會。但手下之人懂宋江的少,懂打打殺殺的多,幾千年來為國盡忠,實現理想抱負的情結是不可磨滅的。宋江亦深知「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十牖之開,不如一戶之明。」如果再繼續下去,和草莽、匪寇有何區別。所以宋江要被招安,要集星光為皓月,以自己的勢鋪個臺階給對方,得兩者之全,成萬家之榮。
所以宋江不怨天,不憂人,以狂客自述,以一個「借」字突出,所有的迫不得已皆無奈之舉,這是給朝廷的臺階,也是給自己的臺階。然後再陡然一筆,從李師師的衣飾著手,讚頌一番,「翠袖」「絳綃」甚至將李師師等價到楊玉環身上,「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此時的李師師也確實可比楊玉環,最起碼話語的分量在宋徽宗那裡是很重的。再進一步,誇李師師為神仙體態,引杜牧「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此處亦有自比,是說凡夫俗子與李師師無緣相會之意。
下闋轉回到自己身上,寂寞之心無人理解,忠肝義膽四海不識,唯盼望皇帝招安,這種愁緒已為心結,焦慮之下,一夜白頭。可以說這是重中之重,莊周有言:「人莫鑑於流水,而鑑於止水。」宋江清晰的認知下,意識到了困局,要走出困局,則要謙遜、恭謹,不再沉醉於虛無縹緲的事物上,為一眾人的未來而甘願低頭。
也可以說,《水滸傳》前期的一系列「被迫」都是在為招安而鋪路,為好漢的情結來鋪路,是為了最終的保民安國,實現心中大義。假如說,宋江不接受招安,自霸一方,最終的結果只會是生靈塗炭,毀滅一方,這是自私、自利的行為,與公義將失之交臂,更無英雄情結可言。所以說,招安是必然,也是最好的結果。
作者簡介:
邢建建,字晏如,《詩刊》社中國詩歌網編輯。被老婆戲稱為邢「賤」「賤」,故為「賤」說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