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兒》是日本大文豪夏目漱石的一部著名的中篇小說,大抵講述了主人公哥兒,即「我」(日本小說多喜歡採用第一人稱的敘述角度)從東京到偏遠的城鎮執教的一段經歷——有趣的是,眾所周知,夏目漱石本人也是一名教師。
小說的開篇鋪墊了一大段哥兒的個人身世描寫,與家人不大和睦,但和傭人(阿清)倒是關係親密友好,而重點是,突出了自身生性魯莽的性格特徵。也正是這樣的真性情,他才有了後來一連串的曲折的遭遇。
這段故事的發生主要源於人物之間的矛盾。出於同一所學校的幾位老師,他們的性格特點各異:圓滑的校長(狸貓),陰險的教務主任(紅衣變態),善於阿諛奉承的美術老師(小丑),還有逆來順受的英文老師古賀(南瓜),豪爽的數學主任崛田(豪豬)。在這些教師之間,爆發了一系列的衝突(如同時下的宮鬥劇或是職場劇一樣,不斷地明爭暗鬥)。
耿直的哥兒被紅衣變態和小丑欺騙,和崛田翻臉,結下了梁子。哥兒逐漸認清了他們的卑鄙面目後,和崛田冰釋前嫌,並聯手教訓了紅衣變態和小丑一頓,然後「離開了這塊是非之地」,頗有「事了拂衣去」的豪俠氣概。
關於哥兒與崛田不和,書中有一段情節是:由於剛相識時崛田為哥兒介紹房子,請他喝過一杯冰水,因此,當後來哥兒受紅衣變態和小丑的蠱惑,以為崛田是一個小人,便和他絕交,並固執地要把一分五釐(冰水的價錢)還給對方。
美國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在她那部有名的研究日本的著作《菊與刀》中,特意以此為例,用以說明日本人的道德觀念。
相關閱讀
夏目漱石《我是貓》,以貓的視角自述的幽默諷刺小說
夏目漱石《草枕》,一個青年畫家旅途中的思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