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詩級併購的背後,半導體產業在經歷什麼?

2021-01-07 騰訊網

回顧2020年,整個半導體產業可謂波瀾壯闊、跌宕起伏——年初,開局一場疫情席捲全球,在短暫受挫後全球半導體產業呈現逆勢上揚,隨之而來的是晶圓代工、封測產能嚴重吃緊,整個產業鏈陷入「缺貨」恐慌......

與此同時,「併購」亦成為2020年半導體行業的重要關鍵詞。下半年大型併購案接踵而至,亞德諾、美信、英偉達、Arm、SK海力士、英特爾、AMD、賽靈思、美滿、Inphi、環球晶圓、世創,這些在各自細分領域極具影響力的企業,如今共同攪動產業風雲,讓2020年的半導體產業更添「魔幻」色彩。

01

「巨頭+巨頭」 規模破千億美元

據筆者的不完全統計(見下表),2020年宣布的半導體行業併購案數量並不算多,但是多起交易涉及金額龐大,僅下半年發生的6起併購案交易金額已超千億美元(1195億美元)。

來源:全球半導體觀察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這6起併購案的收購方和被收購方均為半導體行業巨頭,多次上演了「巨頭對對碰」,包括亞德諾210億美元收購美信、英偉達400億美元收購Arm、SK海力士90億美元收購英特爾NAND快閃記憶體業務、AMD 350億美元收購賽靈思、美滿100億美元收購Inphi、環球晶圓45億美元收購世創。

亞德諾收購美信

2020年7月13日,亞德諾宣布將以全股交易方式收購美信,交易價值約210億美元,合併後公司總市值超過680億美元。

根據協議條款,交易結束後,ADI的當前股東將持有合併後公司大約69%的股份,而美信股東將持有大約31%的股份。本次交易將加強ADI的模擬半導體領導地位。

亞德諾是全球領先的高性能模擬技術公司,美信亦致力於開發創新的模擬和混合信號產品與技術。相關數據顯示,在2019年全球模擬晶片廠商排名榜上,亞德諾排名第二、美信則排名第七。

英偉達收購Arm

2020年9月14日,英偉達宣布將以400億美元的價格從軟銀收購Arm。英偉達指出,此次合併,旨在打造人工智慧時代首屈一指的計算公司;增強Arm的研發能力。

英偉達是全球排名前列的半導體公司,而Arm作為全球領先的半導體IP公司,已出貨超過1800億個基於Arm的晶片,兩者的合併引起業界擔憂。

英偉達承諾,加入英偉達後,Arm將繼續運營其開放授權模式,同時保持全球客戶中立性。交易完成後,英偉達計劃保留Arm的名稱及品牌標識,並擴建其在劍橋的總部。

SK海力士收購英特爾NAND快閃記憶體業務

2020年10月20日,SK海力士宣布將以90億美元收購英特爾的NAND快閃記憶體及存儲業務。

在獲取相關許可後,SK海力士將通過支付第一期70億美元對價從英特爾收購NAND SSD業務以及大連工廠。此後,預計在2025年3月份最終交割時,SK海力士將支付20億美元餘款從英特爾收購其餘相關資產。

英特爾將保留其特有的英特爾傲騰TM業務,並將繼續在大連快閃記憶體製造工廠製造NAND晶圓,並保留製造和設計NAND快閃記憶體晶圓相關的智慧財產權(IP),直至最終交割日。

AMD收購賽靈思

2020年10月27日,AMD宣布已與賽靈思達成最終協議,將以350億美元的全股票方式收購賽靈思。

AMD股東將擁有合併後公司約74%股權,賽靈思股東擁有約26%股權,交易預計在2021年底完成。

AMD表示,通過收購賽靈思,AMD將有能力提供高性能處理器技術產品組合,結合CPU、GPU、FPGA、自適應SoC和軟體專業知識,為雲、邊緣和終端設備提供領先的計算平臺。合併後的公司將共同挖掘數據中心、遊戲、PC、通信、汽車、工業等行業的發展機會。

美滿收購Inphi

2020年10月30日,美滿宣布將以大約100億美元的「現金+股票」交易方式收購晶片製造商Inphi。合併後整體企業價值將達約400億美元。

據了解,美滿專注提供全套寬帶通信和存儲解決方案,2016年開始向數據基礎設施的半導體解決方案轉型,而Inphi是一家美國晶片製造商,專門研究光電互連。

美滿表示,將美滿的銅纜乙太網PHY系列產品與Inphi光電產品相結合,將創建一個行業領先的高速數據互連平臺,為企業、運營商、數據中心和汽車市場服務。

環球晶圓收購世創

2020年11月29日,環球晶圓表示,與世創正在就達成商業合併協議進行最終階段的協商。12月10月,雙方籤訂商業合併協議,總收購價約45億美元。

環球晶圓承諾,將保留世創於德國Burghausen生產基地作為世創的主要研發中心;確保有足夠的資本支出以支應現有的晶圓生產線;在2024年年底前不得進行裁員或關閉世創於德國的任何據點。

據了解,環球晶圓和世創分別為全球第三大和全球第四大半導體矽片廠商,兩者成功合併後,環球晶圓將有望成為半導體矽片行業的領先巨頭。

滑動查看更多

除了上述幾起重磅收購案外,還有如戴濼格收購Adesto,Synaptics收購博通無線物聯網業務、聯發科收購英特爾電源管理晶片業務等亦備受業界關注。

02

2015年& 2020年:兩大併購高峰期

事實上,半導體行業的併購之風從未曾停過,但目前看來,2015年與2020年,成為了半導體行業史上的兩大併購高峰期。

回想2015年,半導體行業發生了多起百億美元級併購案,包括安華高以370億美元收購博通、威騰電子以190億美元收購閃迪、英特爾以167億美元收購Altera、恩智浦以167億美元(含債務)收購飛思卡爾等,上述4起併購案的交易金額已近900億美元。

此外,2015年的半導體行業併購案還有如中國財團以19億美元收購豪威科技、高通以24億美元收購CSR、安森美以24億美元收購仙童半導體等。

與2015年類似,2020年半導體行業亦發生了多起重磅併購案。對比2015年與2020年,我們不難發現,這兩個年份的半導體併購案,均存在交易雙方行業影響力大、單個交易涉及金額龐大的特點。無論是2015年的安華高、博通、威騰電子、閃迪、英特爾、恩智浦等,亦或是2020年的英偉達、Arm、AMD、賽靈思等,均為半導體行業巨頭,併購金額亦多為百億美元級別。

來源:全球半導體觀察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不過相比之下,2020年的單個併購案所涉金額更加龐大大,如僅英偉達收購Arm、AMD收購賽靈思兩起交易的金額已達750億美元。排除已然終止的博通收購高通、高通收購恩智浦兩大併購案,全球前五大規模半導體併購案中2020年已佔三席,其中以英偉達400億美元收購Arm交易金額最高。

此外,2020年半導體併購案在時間上亦顯得更加集中,來得更加突然且猛烈——上半年風平浪靜,7月亞德諾率先拉開了這一場併購大戲的序幕,接著在短短四個月時間裡,涉及多個半導體行業巨頭的重磅併購案接二連三砸來,10月份更是官宣了3起。

目前而言,2020年已超越2015年成為半導體行業有史以來併購金額最大的一年,但是幾大併購案仍在進行中,尤其併購金額最大的英偉達併購Arm這一起交易是否能夠順利通過全球政府監管機構批准仍未可知。

集邦諮詢分析師姚嘉洋表示,過去的半導體併購案大多是「以大吃小」,但併購金額不斷升級,今年主要還是有資金市場的加持才有此表現,由於位居前位的半導體業者的營收規模皆不斷升級的情況下,未來若還有半導體併購案,在資金面允許的情況下,恐怕還會有「大吃大」的天價收購金額出現。

因此,2020年或許在現階段是併購案的最大年,但未來有可能會被取代。

03

這一波半導體併購巨浪背後...

目前,2020年半導體併購巨浪已高高掀起,雖然最終結果尚未可知,但是已有不少人在思考:這一波巨浪背後的推動力是什麼?併購案若完成又將給行業帶來哪些影響?

回望過去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歷史長河,我們不難發現,併購一直是半導體企業發展壯大的重要手段,然而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全球蔓延,全球經濟以及半導體行業上下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卻還發生了如此大規模的併購,這讓不少業界人士感到疑惑。

對此,業界認為今年美國寬鬆的貨幣政策或是重要推力。

姚嘉洋表示,以2020年下半年的收購案來看,大多是美系半導體業者發動收購,究其原因,仍是美國政府採取寬鬆貨幣政策,使得資本市場位處高點,在諸多半導體大廠都有擁有充沛的現金下,採取收購以強化本身的產品線之不足會是十分合理的選擇。

以AMD收購賽靈思為例,姚嘉洋指出,AMD不論是在車用、AI、5G等應用領域,相較於英特爾與英偉達而言,AMD的話語權幾近為零,然而今年AMD表現出色,再加上美國資本市場的驅動,自然就會有採取收購的策略發生。

另有業內人士表示,從被收購方角度看,2020年不少半導體廠商股價不斷攀升、整體市值變高,有的廠商整體市值甚至翻了數倍,被收購方選擇在2020年出售亦有望實現更大估值。我們可以看到,這幾起大型併購案多採取了「股票+現金」的交易方式,其中AMD收購賽靈思更是採取了全股票的交易方式。

那麼,這幾起「巨頭+巨頭」併購案若成功,將對半導體行業帶來什麼影響?

姚嘉洋指出,首先,收購方對於上下遊的議價能力將提升,在此情況下,成本結構的優化將對中小型半導體企業帶來威脅。

姚嘉洋進一步表示,英偉達收購Arm、AMD收購賽靈思、美滿收購Inphi這幾起併購案若完成,都會對英特爾造成直接或間接的威脅,他們的競爭場域主要在5G與數據中心等相關基建上,未來數據中心與網通基礎建設的半導體業者將成高度集中化的態勢。

他認為,未來若還有相關併購案,恐怕還會與數據中心等領域相關,因為數據中心與5G基建都是穩定成長的應用市場,長期來看應不至於有衰退表現,從追求營收成長的角度來看,這將是半導體廠商們的競逐目標之一。

04

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影響與啟示

正所謂巨頭跺一跺腳,全球半導體產業都要抖上幾抖,更何況多個巨頭齊跺腳。作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中國半導體產業正在迅速發展,恐怕難以避免會受到這次併購巨浪的衝擊,那麼對於中國半導體產業有何影響?

姚嘉洋指出,現今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主要還是以政策引導為主、民間資金與市場為輔,這種態勢短時間內應該不會有所改變。目前中國半導體產業優先因應國內市場需求為主,國際大廠的併購案所衍生的效應,應該會對中國半導體企業往數據中心與5G基建領域的發展形成一道高牆,短時間內恐怕難以跨越。

在姚嘉洋看來,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已有一段時間,在政策上或許應可逐漸回到正常市場機制,讓規模較大的半導體企業在無需政策介入的情況下,可與國際大廠直接競爭,藉此修正中國半導體企業的產品策略等發展路徑;同時,在中國半導體發展蓬勃的情況下,也必須要形成良幣驅逐劣幣的正常循環。

他預估,2021年開始,或許會陸續發生中國國內的半導體收購案,這對於中國半導體企業面對國際大廠來說,應能有正面效果。

亦有業內人士表示,他關於這幾起大型併購案的思考是,中國半導體產業應該在加強自主發展的同時,也尋求機會併購優質資產。「對於中國企業而言,除了做好自己的事情外暫時無他法,畢竟還不是一個量級的。」

版權聲明:所有來源標註為「TrendForce集邦諮詢」的內容與數據版權均屬TrendForce集邦諮詢所有,若您需要引用、轉載,煩請註明來源及出處;如涉及大面積轉載,請來信告知,獲取授權。

封面圖片來源:拍信網

相關焦點

  • 【芯視野】環球晶併購Siltronic 半導體矽片產業格局生變
    矽片產業常年保持較為穩定的格局,整體規模一直保持在110億美元左右,在全球波動周期中,作為大宗產品的半導體矽片領域,對於生產經營的壓力不小。 同時,半導體矽片產業以及半導體產業鏈一直呈現出向日本、韓國、臺灣、等東亞國家和地區的轉移之勢,目前美國已經沒有半導體矽片生產廠商,身處歐洲的世創在經營發展上也愈發遭遇到挑戰。
  • 點評|海外併購不斷,國內半導體依舊大眾創業;未來一兩年半導體產業...
    集微點評:海外半導體併購不斷,國內半導體依舊大眾創業,希望整合的時代快點到來。芯聚能周曉陽:電動車是碳化矽的「殺手級應用」,但對封裝提出了新挑戰無論在消費、工業還是汽車領域,目前氮化鎵都已有了成熟應用的案例。
  • 請回答2020:晶片巨頭併購潮究竟意味著什麼?
    今年下半年,腦極體開始系統性地關注半導體晶片(IC)產業的發展,也在專注智能科技生態的極術社區中分享了我們對IC產業相關技術、公司、地區的突圍法則的研究。而就在這段時間裡,我們也注意到全球IC產業迎來再一次短暫而劇烈的產業大併購,從7月份開始,短短四五個月時間,全球幾大晶片巨頭髮起的五起併購,其規模已經超過2015年一整年併購規模。
  • 解構半導體|產業政策要專業務實
    澎湃新聞·智庫報告推出「解構半導體」 專欄,希望從宏觀到微觀,剖析半導體產業鏈,探尋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半導體產業崛起之路。今年的新冠疫情,讓我們看到了公共衛生領域專業人做專業事,專業人管理專業領域的重要性。發展半導體同樣也要專業人士。尤其我們的產業政策要專業務實。
  • 2020年度全國產業併購基金投資盤點:全年已完成169起
    中商情報網訊: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統計整理,2020年全國共發生產業併購基金事件388起,從完成情況來看,2020年全國產業併購基金已完成169起,佔比44%;有213起尚在進行中,佔比超過五成;另外有6起已停止實施。
  • 「芯視野」新增2萬家半導體初創企業背後的「冰與火之歌」
    短短幾個月,就出現2萬多家IC企業,這一「速度與激情」的背後到底折射了什麼?在高門檻、高風險、長周期的半導體業,未來這些企業會等到「中流擊水」嗎?數字背後半導體儼然已是最熱的「風口」。儘管半導體產業目前處於產業風口上,但是一下子湧現出這麼多IC企業,是不現實的。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或許直面這一數字背後的衝擊更具現實意義。
  • 聞泰科技、韋爾股份百億跨境併購背後:一場沒有硝煙的股權爭奪戰
    2016年,建廣資產為主導的中國財團以約181億元成功收購了恩智浦剝離的標準件業務——安世半導體,歷經4年,這一半導體巨頭登陸國內資本市場終於畫上完美句號。全球半導體併購市場在經歷了前期的併購浪潮後已經基本定型,市場上優質的併購標的極為稀少,因而稀缺標的在資本市場炙手可熱。
  • 這一年,半導體行業風雲變幻
    汽車行業也正在經歷著歷史的變革,智能化、電動化、網聯化成為汽車產業不可逆轉的趨勢。這些都是驅動車用半導體市場成長的關鍵。拓墣產業研究院預估,2020年全球車用晶片產值可達186.7億美元;2021年將達到210億美元,年增長率12.5%。
  • A股最勵志半導體公司!17億撬動379億併購,市值暴漲50倍,中興「打工...
    聞泰科技的成功,帶有典型的中國產業升級印記:靠低價策略左右逢源,最終借大勢站穩腳跟;而後在晶片尋求國產替代的大背景下,敢下重注,堅定選擇風險最高、收益最大的路徑,向技術壁壘更高的產業鏈上遊延伸,以高槓桿收購晶片商安世半導體,成功晉級。在這場金額超過300多億元的併購中,聞泰科技自有出資僅17億元,其他均通過借款+股份支付的方式籌得。
  • 松禾龍達參與太龍照明定增 向半導體產業拓展
    太龍照明5月23日發布定增預案稱,擬以13.23元/股的價格,向控股股東莊佔龍及松禾龍達募資不超過4.2億元,用於收購「博思達資產組」,從而進入半導體分銷及應用方案設計領域,實現上市公司「商業照明+半導體分銷」雙主業發展格局。
  • 比亞迪半導體和斯達半導體為國產車規級IGBT的發展增添實力
    充分發揮產業集群要素資源集聚、產業協同高效、產業生態完備等優勢,利用好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等開放平臺,促進形成新的區域增長極。   在聚焦重點產業投資領域中,該指導意見也涉及了不少有關於半導體領域的內容。
  • 上海至純蔣淵:經歷「沙、土、林」的沉澱,中國半導體設備產業黃金...
    作為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參與者、建設者和觀察者,上海至純又是如何看待中國的半導體產業的?中國半導體設備產業如何才能實現突圍?在第七期集微龍門陣之「突圍!晶圓製造大發展下的中國半導體設備」的直播中,上海至純潔淨系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蔣淵給我們做了解答。
  • 美股史詩級暴漲 背後發生了什麼?
    美股史詩級暴漲,道指狂飆2100點!背後發生了什麼?) 周二,全球股市發起大反攻,美股史詩級暴漲!道指狂飆2100點,恍如從熊市一下子進化到超級大牛市,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美股史詩級暴漲!
  • 浦科投資榮獲兩大「金牛獎」 堅定不移布局半導體裝備材料產業
    中證網訊(記者 吳科任)12月21日晚,專注於高科技產業領域跨境併購投資與整合的浦科投資發布消息稱,在日前中國證券報主辦的「中國智造的未來2020灣區發展大會暨金牛股權投資論壇」上,浦科投資榮獲「金牛獎年度創投機構優勝獎」,浦科投資董事長朱旭東榮膺「金牛創業投資精英」獎。
  • 韋爾股份併購「變身」
    記者了解到,韋爾股份今年業績猛增主要源於此前併購豪威科技等的財務並表,而韋爾股份股價暴漲主要因去年半導體市場火熱及收購豪威科技。「目前半導體賽道的投資已出現過熱現象,在股價高位套現離場是正常邏輯和現象。」一位行業分析師對記者表示。
  • 走進粵芯半導體 了解小晶片背後的大產業
    記者帶你走進粵芯半導體 了解小晶片背後的大產業在廣州市黃埔區中新知識城,有一家晶片製造企業——廣州粵芯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擁有廣州第一條12英寸晶片生產線,也是廣東省及粵港澳大灣區目前唯一進入量產的12英寸晶片生產平臺。昨日,記者採訪了粵芯半導體市場及營銷副總裁李海明博士。
  • 吳玲:未來五年將是我國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和產業飛速發展的重要窗口期
    本屆論壇由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CSA)與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CASA)主辦,南方科技大學微電子學院與北京麥肯橋新材料生產力促進中心有限公司承辦。論壇得到了國家科學技術部高新技術司、國家科學技術部國際合作司、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國家節能中心、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的大力支持。
  • DNF:魔界大戰也能掉落100級史詩?一陣雨親身經歷,真出了!
    想要快速100級畢業的途徑有很多種,可以通過刷深淵,刷每日3+3+2+2,又或者是打洞察之眼都能刷出100級史詩和神話快速畢業,但是,說魔界大戰也能掉落100級史詩,相信很多玩家都不相信。畢竟魔界大戰主要是讓玩家畢業CP護石的副本,除了掉落CP護石和翻出卡片外,根本不會掉落其他東西,更別說是掉落100級史詩裝備。但是,不管玩家相不相信,一陣雨親身經歷,真的在魔界大戰出了一把100級綠色面容史詩武器,這也是一陣雨第一次在魔界大戰出100級史詩。相信看到這裡,肯定有一些小夥伴心中有很多問號,為什麼同樣打魔界大戰從來沒見過100級史詩!
  • 併購女王劉曉丹,剛剛募完首支68億基金
    晨壹投資由中國「併購女王」劉曉丹與昔日老部下共同組建,背後股東也有紅杉的身影。創立晨壹前,劉曉丹擁有近20年輝煌的投行生涯。她畢業於北京大學,最早曾率領漢唐證券併購團隊闖下不菲聲名,之後率團隊進入聯合證券,後成為華泰聯合董事長。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68期:鬧烏龍!海瀾之家澄清造「芯」傳聞
    廣州力爭2022年打造千億級集成電路產業集群近日,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印發了《廣州市加快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若干措施》(簡稱《措施》)。到2022年,廣州市爭取納入國家集成電路重大生產力布局規劃,建設國內先進的晶圓生產線,引進一批、培育一批、壯大一批集成電路設計、封裝、測試、分析以及深耕智能傳感器系統方案的企業,爭取打造出千億級的集成電路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