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玉溪
近日來,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動態牽動了全國14億人的心,每天不斷攀升的確診數字讓我們心驚膽戰,好多人都躲在家中不敢出門,感嘆世事無常,生命可貴。「關注健康,珍惜生命」這個永恆的話題再次被人們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01 新型冠狀病毒帶給我們的健康啟示
前些天剛好看完,32歲海歸女博士于娟在病危之際寫下的一本書——《此生未完成》。31歲的于娟被確診為乳腺癌晚期,由於癌細胞已經大面積骨轉移,她只剩下一年半的時間。病榻上的她將生病後的生命感悟寫成了這本《此生未完成》,這本書給無數人帶來了關於生命的啟示和思考。 她在書中說:「同為世人,若是有人能從我這份罪裡得到無畏,那麼我這份痛也算沒有白痛。」
在這本書裡,有一篇《「為啥是我得癌症」的非學術報告》,她在書中說:「做這件事對我並無任何意義,但是對周圍的人可能會起到防微杜漸的作用。我在癌症裡整整掙扎了一年,人間極刑般的苦痛,身心已被摧殘到無可摧殘的境況,我不想看到這件事在任何一個人身上發生。」
在這份分析報告裡,于娟總結了四點可能導致她患癌症的原因,其中第一點就是「飲食習慣」,瞎吃八吃、暴飲暴食、嗜葷如命都是吞噬健康的致命毒藥。
于娟說,她是一個從來不會在餐桌上拒絕嘗鮮的人,她吃過很多不該吃的東西,比如孔雀、海鷗、鯨魚、河豚、梅花鹿、羚羊、熊、麋鹿、馴鹿、麂子、錦雉、野豬、五步蛇等,諸如此類,不勝枚舉。而上述這些食材似乎和網上流行的一份武漢野味海鮮市場的報價單不謀而合。
人類天生的獵奇心理,導致我們總是對新鮮的事物更感興趣,即使知道可能有危險也願意去嘗試,不然的話又怎麼會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這個典故。但是我們在追求新鮮刺激的同時,更應該相信我們祖先的聰明智慧。他們篩選了那麼長的時間,遠遠超過我們壽命時間的無數倍,才最終鎖定了我們現在的食材,並在遠古時代就對它們進行馴養,這無疑是有道理的。如果孔雀真的比雞好吃,那麼現在雞就是孔雀,孔雀就是雞。所以,適當控制我們的獵奇心理,有所吃,有所不吃,才能遠離病毒、接近健康。
此外,暴飲暴食、嗜葷如命也都是健康的大忌。以動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會導致慢性疾病的發生,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最有利於健康,也最能有效地預防和控制慢性疾病。所以,健康不是等到病毒出現了才去重視,才去警惕,而是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開始做起,防微杜漸。
02 人只有在病床上,才深知生命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是浮雲
很多人應該還記得,2003年曾經轟動一時的非典事件,距今短短十餘年時間,悲劇便再一次發生了。正如人們常說的那樣,人只有在病床上,才深知生命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是浮雲。可是等到病好了以後,又把生命拋在腦後,去追逐浮雲。
我想,這樣的現象只能說明:病得還不夠重,痛得還不夠深。在《基督山伯爵》復仇記裡,堂泰斯曾經說過:「世界上無所謂幸福,也無所謂不幸。只有一種境況與另一種境況相比較。只有那些曾經在大海裡抱著木板經受悽風苦雨的人,才能體會到幸福有多麼的可貴。我們只有體驗過死的痛苦,才能體會到生的快樂。」
于娟曾在她的書中寫道:「我儘量不去寫苦難,因為現在的我,內心深處依然有那麼一點試圖迴避回憶苦痛的懦弱,雖然我可以大聲說我已足夠堅強,但是,那種黑暗的疼痛實在太可怕了,我不敢不能也不想去把它化為文字。」「CT引導下的骨髓穿刺,痛入我生命的最深處,使我幾近喪命。原諒我,我至今不能面對這段回憶。」
于娟的話,至今讀來,依然痛入肺腑。這番話不禁勾起我六年前的一段痛苦記憶。
六年前的冬天,我被一輛小汽車撞成重傷,全身多處粉碎性骨折,差一點就成了殘廢。我被送到急救中心搶救,在重症監護室待了二十多天,經歷了兩次大手術才得以死裡逃生,從那時起,我才知道什麼是地獄,什麼是生不如死。記憶中,每天午夜時分的一劑止痛針,是我一天中最大的慰藉,因為藥物的麻醉終於可以使我不再那麼痛苦,不再那麼清醒,睡上兩三個小時。但醒來以後才發現,自己還是只能盯著天花板流淚,還是像廢人一樣一動也不能動!
疾病的痛苦容易讓人們警醒,警醒人生的無常,生命的可貴。但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又何嘗不是,失去之前的熟視無睹,失去以後的悔恨交加。或許只有經歷過生與死的錘鍊,從鬼門關走上一遭,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到「健康」二字的分量。
03 你的信念,就是化解恐懼最強大的武器
新型冠狀病毒雖然來勢洶洶,但其傳播能力和致死率均遠低於SARS,更不用說和癌症相比了。所以我們根本沒有必要那麼恐懼。真正的恐懼,或許不是來源於病毒的傳播,更多的是源於人們心理素質的脆弱。
《此生未完成》裡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身患癌症的年輕母親放棄了放化療的最佳時機,冒死生下了一個健康可愛的女兒,最終醫治無效,香消玉殞。那位母親曾經含著淚說:「我是覺得,有孩子,我做女人才完整。否則活著和死了沒有太大區別。」這不禁又讓我想起《人間世》中26歲的抗癌媽媽張麗君,張麗君說:「我一直在愛裡活著,所以我希望把孩子帶到這個充滿愛的世界,看一看。」
不同的母親,相同的選擇。正因為她們心中有著一股強大的信念,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才會有這種一命換一命的勇氣。每個人的出生,或許都有一個只有媽媽才知道的感人故事,雖是不同的情節,但卻是同樣的苦痛。
車禍後的我,曾經因為長期臥床,腿部肌肉嚴重粘連、萎縮,而無法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和行走。那時的我,每天忍受著極刑般的痛苦堅持康復,那時的哭聲,連自己也不敢想像有多麼悽慘。當時我的心中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往後餘生,我不要成為一個廢人,一定要像正常人一樣活著!功夫不負苦心人,經歷了一年的「魔鬼訓練」,我終於從病魔的手中逃了出來。
人的一生,不論身處何種境遇,我們都要積極爭取,可以失敗,但不能放棄。面對疾病,面對恐慌,唯有堅定信念,才能迎來最後的曙光。如果你想做一個讓兒女驕傲的父親、母親,如果你想做一個讓父母安心的兒子、女兒,如果你想做一個永不後悔的自己,就請坦然面對!
世變無情風挾雨。長夜漫漫,何日開晴午。
當你感覺仿佛在鋼絲上行走,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不知道光明何時才能到來,請長舒一口氣,抬起頭看看天空,那顆遙遠的啟明星,是不是已經越來越近,越來越亮了……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收藏,美文小說、走心故事持續更新,敬請關注!你若不離不棄,我必堅持到底,以報答這份萍水相逢的珍貴緣分,玉溪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