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三國時期有哪些管姓人物?

2020-12-14 秉筆春秋呂書生

閒徵雅令窮經史,醉聽清吟勝管弦。開篇依然要提醒大家出行要做好防工作。經常能在史料中看到某些歷史人物出場時拖家帶口,有時候會提及其宗族,但留名史冊者寥寥。本篇來看看三國時期的管姓人物。

之前在寫管承的時候,就已經順帶提過了三國時期的管姓人物們,稍事增補列個名單:管寧、管邈miǎo、管貢、管輅lù、管孝國、管季儒、管辰、管統、管亥hài、管承、管篤。把這些人物挑出來是因為注意到其中大部分是來自青州,或者曾活躍在青州,也是考慮到他們可能有所關聯。

管寧、管邈、管貢這三人應該放在一起說,管寧是青州北海朱虛人,後人耳熟能詳的漢末名士,以德行與學識著稱。管寧、華歆、邴bǐng原被合稱「一龍」,曹魏數代君主的徵辟都被管寧拒絕了,因此也被稱為「獨行君子」。雖然管寧年少時家境貧寒,但管寧是有宗族的人,同族兄弟想要接濟還被他拒絕了。

「年十六喪父,中表愍其孤貧,鹹共贈賵,悉辭不受,稱財以送終」——《三國志·管寧傳》

漢末同宗之間有著很強烈的聯繫,各地方整個宗族叛亂屢見不鮮,這種時候他們就會被稱為「宗賊」、「宗部」、「宗伍」,比如劉表入主荊州後剿滅的那些。管寧雖然曾避難遼東,但回歸故土後也沒有和自己的同宗斷了聯繫,族人管貢就是他的鄰居,管貢是青州州吏,青州刺史程喜都是通過他了解管寧的近況。至於管邈,他是管寧之子,官至博士,想來也是飽學之士。

「寧有族人管貢為州吏,與寧鄰比,臣常使經營消息」——《三國志·管寧傳》

管輅、管孝國、管季儒、管辰四人也要放在一起提,管輅是青州平原郡人,管孝國是他的兄長,管季儒、管辰都是他的弟弟。顯然管輅也是有宗族的人,他以術筮聞名於世,再看看管輅結交的權貴們,不乏何晏、鍾毓這樣的名士,其中何晏是被他嫌棄的。

管統曾任東萊太守,依然東漢時期的「三互法」,基本可以排除管統是東萊郡人的可能性,但他是青州人的可能性還是有的。管承是東萊郡長廣人,他在漢末聚攏了三千戶人家作亂,被曹操擊敗後又退到海島上了,能聚集這麼多人作亂也是管承的本事了。

「長廣縣人管承,徒眾三千餘家,為寇害」——《三國志·何夔傳》

管亥曾率領黃巾圍攻北海郡,管亥的籍貫不明,而管寧就是北海郡人,兩人有著相同的姓,但作為卻截然相反,一個讓百姓不得安寧,一個教化百姓。還有個管篤,他曾作為使者被孫權派往遼東,此外就沒有更多信息了。順便,漢桓帝時期還有個中常侍管霸,《晉書·杜預傳》提到過一個牙門將管定。其實看到最多的是,管仲......

「時融以黃巾寇暴,出屯都昌,為賊管亥所圍」——《三國志·太史慈傳》

如有疏漏,還望指正。

相關焦點

  • 漢末三國時期有哪些諸葛姓人物?
    漢末時期各種人物輪番登場,也有同一家族的子弟在多個勢力效力的情況。本篇就來看看漢末三國時期的那些諸葛氏。 梳理了一下《三國志》中提及的諸葛姓人物們,列個名單:諸葛玄、諸葛均、諸葛珪、諸葛亮、諸葛瞻、諸葛喬、諸葛尚、諸葛攀、諸葛顯、諸葛京、諸葛瑾、諸葛恪、諸葛融、諸葛綽、諸葛竦sǒng、諸葛建、諸葛誕、諸葛靚、諸葛琬、諸葛衝、諸葛緒、諸葛原、諸葛璋、諸葛直、諸葛壹、諸葛虔qián。
  • 漢末三國時期有哪些梁姓人物?
    漢末三國時期重名的人物不多,姓氏相同的倒也有一些,他們未必相識卻同樣留名史冊。本篇就來看看漢末時期的梁姓人物們。梳理了《三國志》中的諸位梁姓人物們,列份名單:梁綱、梁紹、梁岐、梁鵠、梁興、梁習、梁施、梁幾、梁寬、梁雙、梁緒、梁虔、梁寓、梁廣、梁宏。
  • 漢末三國時期有哪些鄭姓人物?
    漢末三國時期人才俊彥如過江之卿,他們有些來自同一宗族,也有些獨自前行者。本篇就來看看漢末時期的鄭姓人物們。梳理了一下《三國志》中的鄭姓人物,列一份名單:鄭泰、鄭渾、鄭袤mào、鄭崇、鄭玄、鄭益恩、鄭小同、鄭遂、鄭甘、鄭衝、鄭徽、鄭像、鄭熙、鄭岐、鄭寶、鄭文信、鄭翼、鄭度、鄭綽、鄭泉、鄭胄、鄭禮、鄭嫗。
  • 漢末三國時期有哪些任姓人物?
    漢末時期有不少同一姓氏的人物,他們未必來自同一家族,也未必籍貫相同。本篇就來聊聊漢末時期的任性人物們。梳理了一下《三國志》中提及的任姓人物們,列份名單:任藩、任夔kuí、任福、任氏、任峻、任燠yù、任安、任旐zhào、任嘏gǔ、任岐、任光、任奕、任度。
  • 漢末三國時期有哪些樊姓人物?
    漢末時期人才輩出,曾有眾多豪傑賢士活躍在舞臺上,只是史料中未必有他們的名字。本篇就來看看漢末三國有哪些樊姓人物。梳理了《三國志》中提及的樊姓人物,列個名單:樊陵、樊稠、樊能、樊普、樊子昭、樊震、樊阿、樊建、樊氏、樊岐、樊正、樊友、樊伷。
  • 漢末三國時期有哪些呂姓人物?
    提及漢末時期的呂姓人物你會想起誰呢?顯然呂布、呂蒙都會出現在備選答案中。本篇就來看看漢末時期有哪些呂姓人物。「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三國志·武帝紀》註解【呂伯奢,各方史料中對於此事的是非有些爭議,莫衷一是】「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三國志·武帝紀》註解【呂布,這一句描述就夠了。
  • 漢末三國時期有哪些龐姓人物?
    漢末三國時期人才俊彥頗多,也不乏父子均有著出彩表現的記載,均被載入史冊。本篇就來看看漢末時期的龐姓人物們。 梳理了一下《三國志》中提及的龐姓人物們,列個名單:龐熙、龐德、龐會、龐季、龐迪、龐延、龐子夏、龐恭、龐義、龐氏、龐樂、龐統、龐德公、龐山民、龐林、龐宏、龐煥。
  • 漢末三國時期有哪些崔姓人物?
    漢末亂世中有眾多人物揚名,有人帶著家族一起走向興盛,有人則走向覆滅。本篇就來看看漢末時期的崔姓人物們。梳理了一下《三國志》中提及的崔姓人物們,列個名單:崔烈、崔琰、崔林、崔瑗yuàn、崔寔shí、崔贊、崔巨業、崔洪、崔鈞、崔均。
  • 漢末三國時期有哪些鄧姓人物?
    每個歷史時期都有一定豪傑俊彥出現,在歷史舞臺上各有各的精彩。本篇就來看看漢末時期的鄧姓人物們。 梳理了《三國志》中提及的鄧姓人物們,列個名單:鄧濟、鄧義(義)、鄧展、鄧賢、鄧艾、鄧忠、鄧朗、鄧千秋、鄧句、鄧升、鄧颺yáng、鄧由、鄧生、鄧靜、鄧芝、鄧良、鄧方、鄧龍、鄧當、鄧輔、鄧凱。
  • 漢末三國時期的歌謠中提及了哪些名士?
    漢末時期天下動蕩,也隨之產生了不少知名人物,世人們對於他們的事跡各有評定。本篇就來聊聊漢末時期那些歌謠中的人物。翻看《三國志》、《後漢書》可以看到一些「童謠」、「謠」、「諺」、「為之語」、「歌」、「謗」等詞,其後就會提及世人們對於某些人、某些事的評論。
  • 張郃 (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將)
    張郃 (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將) 張郃(?-231年),字俊乂,河間郡鄚縣(今河北省任丘市)人。漢末三國時期魏國名將。 早年參與鎮壓黃巾起義。歸屬袁紹後,擊破公孫瓚有功,遷寧國中郎將。參加官渡之戰,被曹洪擊退,隨後投降曹操,授偏將軍。
  • 在史料中能看到哪些漢末三國時期的名馬?
    古時候行軍打仗需要準備的內容頗多,如士卒、兵器、軍糧、馬匹等,本篇就來看看漢末三國時期有哪些名馬。時人語曰:「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三國志·呂布傳》注引《曹瞞傳》【呂布的坐騎赤兔,不僅「赤兔」是個耳熟能詳的名字,「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也是時常被提起的一句話,兩者相得益彰】所乘馬名的盧,騎的盧走,墮襄陽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三國志·先主傳》
  • 如今的甘肅省天水市,在漢末三國時期屬於哪個郡,出過哪些名人
    三國時期的魏黃初初年,魏文帝曹丕對境內的州、郡、縣進行了一次調整、改革,將漢陽郡改回了天水郡,隸屬於雍州刺史部。 漢末三國時期,天水地區扼守著甘肅、四川、陝西三省的交通咽喉,是西北地區的軍事重鎮,具有極其重要的軍事價值和戰略地位。因此,此地也成了一塊必爭之地。
  • 漢末歌謠諺語中提及的那些人物
    漢末時期權臣、宦官、外戚悉數登場,在與他們對抗的過程中產生了諸多名士。本篇依然是漢末時期那些歌謠中的人物。上一篇文章中已經提及了一部分在各種謠、謗、諺中留名的漢末三國人物們,其中大部分是參與過黨錮之禍的士人,兩次黨錮之亂埋沒了無數俊彥,也讓一部分士子揚名。
  • 漢末三國時期,真正意義上十萬大軍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
    由此可見能夠出兵十萬的魏、蜀、吳三國中只有魏才有可能出兵十萬。而且是在最鼎盛的時期。接著跟著本人來一起分析漢末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中的出兵數量,以此來推斷歷史上的十萬軍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
  • 為什麼曹操不是三國時期人物?而劉備、孫權、諸葛亮卻都是
    他們怎麼可能不是三國人物?那麼,究竟正確答案是誰呢?正確答案是曹操!曹操不是三國時期人物?曹操不是三國時期人物!為什麼呢?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赤壁之戰發生在公元208年,所以這時候還不能算是三國時期。公元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定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歷史正式開始。曹魏是三國的第一個政權。次年劉備稱帝,定都成都,史稱蜀漢。
  • 煮酒論英雄之漢末群雄,公孫度篇(上)——遼東公孫氏的崛起
    漢末群雄系列之公孫度(上)煮酒論英雄,且談三國人物。很多人知道在三國時期除了魏蜀吳,其實還長期存在一個第四勢力,這就是遼東的公孫氏集團。公孫家族在以遼東為核心的我國東北南部及朝鮮北部統治長達五十餘年,歷經三代。
  • 「嚴鋒勁枝,摛鍔耀芒」,聊一聊漢末三國時期常見的兵器——手戟
    在漢末三國時期很是常見,曹操、劉備、孫策、太史慈、董卓、典韋等重要人物都使用過這種兵器。手戟的形狀首先從戟來說起。在一些影視作品中,戟可能是這個形狀:主體是一根長矛,旁邊掛著一個月牙形狀的刀刃,或者左邊右邊各一個。其實原先的戟並不長這樣。這種單邊的月牙刃的戟其實也不能算戟,而算作刀。
  • 太原市為何被譽為「天下肩背」,在三國時期出過哪些著名人物
    至東漢時期,太原郡內在新莽時期改革的縣名,重新恢復了西漢時的舊稱。同時,太原郡的轄境有所縮減,原平、廣武、葰人三縣劃歸雁門郡,上艾縣劃歸常山國,取消了汾陽縣的縣域。此時的太原郡境內下轄十六縣。至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繼位之後,在對州、郡、縣進行調整重設時,太原郡的轄縣再度發生變化,廢除了慮虒縣,茲氏、界休二縣劃歸西河郡,改晉陽縣為晉陽國。
  • 漢末三國為什麼喜歡給文官派武將的官職
    曹操做過的官職很多,從郎官開始到丞相,有十幾個之多,其中有的是文職,比如郎官、司空、丞相,有的是武職,比如典軍校尉、鎮東將軍,還有的是代理,比如奮武將軍、車騎將軍。就連諸葛亮一開始的職位是軍師中郎將,典型的武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