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2016年大選的兩倍多——被金錢綁架的民主玷汙了「民主」二字

2021-01-19 雲南網

原標題:2020年直接用於美國總統和國會議員選舉的費用將超過140億美元,是2016年大選的兩倍多——被金錢綁架的民主玷汙了「民主」二字

激烈程度堪比貼身肉搏的美國2020年總統和國會選舉雖已塵埃落定,但餘波遠未平息,除兩黨纏鬥仍在繼續外,競選背後的巨額開支也讓人質疑所謂「民主」選舉的「含金量」。

2020年直接用於美國總統和國會議員選舉的費用將超過140億美元,是2016年大選的兩倍多。除此之外,一些利益團體的助選資金也很驚人。據民間組織「回應政治研究中心」測算,僅2020年10月份各利益集團助選的花費就高達12億美元。金錢政治的真面目在本次大選中再次顯露無遺。

統計顯示,競選捐款僅有約20%為普通民眾的小額捐款。動輒上億的大額捐款不是來自華爾街金融大鱷和矽谷科技巨頭,就是其他巨富大佬。他們的捐助當然不是出於「民主」理念,而是扶持未來能夠對自己有利的人,好把捐出去的錢加倍收回來。

競選只是美國金錢政治的一個方面。雖然美國名義上有一套嚴格的防腐敗法規,但同樣也有眾多合法的權錢交易「暗道」。最典型的要數遊說現象。各利益集團通過說服政策制定者來為自己謀取利益,而作為回報,自然少不了政治獻金或者暗箱操作的其他交易。因此,美國一些「奇葩」政策的出臺也就不難理解了。

以毒品和槍枝為例。據官方統計數據,美國吸毒及濫用藥物的成年人有1970多萬人,每年造成的損失高達7400億美元。儘管如此,近年來各州大麻合法化以及放鬆對阿片類藥物管控的政策卻不斷出臺,聯邦層面的管控也是越來越松。這背後,是毒品生產和經營者賺的盆滿缽滿。槍枝泛濫早就是美國一大社會問題,每年因槍擊死亡人數平均都在三萬以上,2020年死於槍枝暴力者更是高達4萬多。但就因為以全國步槍協會為代表的擁槍團體的政治獻金和遊說,控槍成為一個難解的死結。

還有一個被稱為供政客們在政商兩界華麗轉身的「旋轉門」。每次兩黨政權交接後,都有大批原政府官員赴企業擔任高管,而一旦所屬黨派重新掌權,他們又紛紛回歸政府崗位,甚至權力範圍直接涵蓋原任職企業,箇中「奧妙」不言而喻。

從政府要職離任的官員還有一個名正言順的撈錢渠道:到企業或者機構演講,出場費動輒幾十上百萬美元,真是把「餘熱」發揮得淋漓盡致。付錢者要麼是為曾經得到的關照償還人情債,要麼就是看中了官員們從政多年積累起來的影響力和人脈。

說到底,所謂的美式民主根本不是什麼普羅大眾的民主,而是權貴富豪們的金錢遊戲。擔任競選法律中心聯邦競選改革項目主任的布倫丹·費希爾說:「不同政治立場的選民都受夠了金錢政治和財大氣粗的做法。」耗費巨資才在喬治亞州艱難贏得參議院席位的喬恩·奧索夫在他的競選網站上說:「只要政治影響力可以用金錢買到,我們政府的政策就會優待最有勢力的特殊利益者。」

一個名為「共同事業」的無黨派草根組織在其官網上寫道:「我們需要一個代表所有人聽取所有人呼聲的民主——和一個為所有美國人而不僅僅是少數富人服務的政府。」

美國國內對金錢政治有清醒認識的人和機構不在少數,普通公眾也為自己的呼聲不被傾聽而憤怒,但早已經被金錢綁架的美式民主積重難返,更何況政客們根本無意去改變。這樣的所謂民主,實在是玷汙了「民主」二字。

)(新華社)

相關焦點

  • 從美國大選看美國民主制度
    在這種社會環境中,總統候選人的功勳和美德漸漸失去競爭力,取而代之的是財富或金錢。另外,競選需要宣傳,而宣傳就需要金錢。於是,參選總統的人都是有錢人或得到有錢人資助的人。從這個意義上講,美國總統的大選已經從道德聲望的比拼異化為金錢財富的比拼。民主、自由、人權等政治口號已變成遮掩「金錢遊戲」的面紗。
  • 「金錢政治」,美國民主失敗的禍根
    沸沸揚揚的2020年美國大選至今還時不時冒出一些「插曲」,似乎沒到真正塵埃落定那天,就尚存變數。這場大選似乎又點燃了國內一些「美分黨」的熱情,他們開始熬製某些政客的「勵志雞湯」,再度跪拜美國的民主制度。事實又如何呢?且不說「驢象之爭」已經成為美國民主選舉的固定套路,單就「民主選舉」本身而言,在美國也早就變了味。
  • 專家:美國大選暴露出美式民主的體制性弊病
    美國今年總統選舉的初選過程,十分明顯地暴露出美國民主選舉體制的虛偽性和局限性,它加深了美國選民的對立,造成了美國社會的分裂。    一、兩黨領導人暗中操縱選舉。    二、「金錢政治」已成為美國選舉的不治之症。    美國最高法院取消選舉獻金的上限之後,金錢在美國民主選舉中的投入越來越多,選舉受金錢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據美國媒體預測,美國今年大選花費的資金將超過以往各屆。從理論上講,任何美國人都可以參加競選總統。
  • 緬甸迎來2020年全國大選投票日 執政黨全國民主聯盟優勢明顯
    民盟黨主席翁山蘇姬進行提前投票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高佳義):今天(8號),緬甸全國大選開始投票,這是緬甸政治體制改革以來第二次全國大選,翁山蘇姬領導的執政黨全國民主聯盟將迎來他們執政5年來的首次考驗。目前,有91個政黨在聯邦選舉委員會註冊並參加本次大選,全緬甸約3800萬選民將選出1171名聯邦議會和各省邦議會議員。2015年翁山蘇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簡稱民盟)在大選中取得了壓倒性勝利並正式上臺執政,5年之後,他們能否繼續取得民眾的支持呢?
  • 日本民主黨參院大選海報遭狠批 或難逃「被斃」厄運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時事通信社1月28日報導,圍繞日本民主黨2016年夏季參院大選製作的「自虐型」海報一事,日本民主黨參院議員總會向執行部提出嚴厲批評,稱「那樣的東西根本無法張貼」。據報導,日本民主黨1月27日公布了其2016年參院選舉海報,海報上寫有這樣的標語,「雖然心存厭惡,但民主黨仍願守護民主主義」。
  • 拜登正式贏得大選後發表講話:「我們的民主得以倖存」
    拜登 環球網 圖當地時間12月14日,美國選舉人團投票確認民主黨人拜登贏得美國大選後,拜登當晚在德拉瓦州威爾明頓發表講話。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拜登14日晚表示:「民主的火焰很久以前就在這個國家燃起,我們現在知道,哪怕是疫情或是濫用職權,任何事物都不能熄滅這火焰。」
  • 原標題:美媒:因祝賀其他國家大選民主,蓬佩奧被群嘲了……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美媒:因祝賀其他國家大選民主,蓬佩奧被群嘲了……&nbsp&nbsp&nbsp&nbsp參考消息網11月23日報導 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11月21日報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對數位外國領導人最近在選舉中獲勝表示祝賀
  • 美大選意外不斷,疫情控制一塌糊塗,假民主遮羞布被無情撕了下來
    美國作為如今世界上的超級大國,可以說今年真是出盡了洋相,不僅是新冠疫情在世界上面屢創新高,而總統大選更是淪為了全球的一個笑話,所謂的民主,所謂的自由,如今聽起來更像是一個諷刺。這是將所謂的民主選舉制度按在地上摩擦嗎?
  • 選舉亂象折射美式民主制度之殤
    原標題:選舉亂象折射美式民主制度之殤 美國2020年大選的政治僵局令人印象深刻,但卻不算意外。畢竟選舉前夜,共和民主兩黨就都已經做好指控大選不公的準備。民主黨瞄準川普任命的郵政局長德喬伊拆除郵箱的舉措,認為這是要增加民主黨支持者郵寄選票的難度;現任總統則指控郵寄選票將帶來大規模的舞弊。
  • 美媒:拜登驚呼美國民主被毆打 川普粉絲衝進國會大鬧打斷大選...
    川普支持者進入國會大廳美國媒體報導,當選總統拜登針對川普支持者衝入國會大廈、破壞進行中的國會審議選舉人團票會議發表電視聲明,他說:「此時,我們的民主制度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襲擊。這是對國會的襲擊,對民意代表、宣誓保護他們的警察,以及在我們共和國心臟工作的公務員的襲擊,是對法治的襲擊,是對美國神聖事業:從事人民事業的襲擊。」
  • 傑拉爾德·瑟斯曼:西方如何「營銷」民主
    導讀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0月14日發布的推文內容引發熱烈討論: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不斷渲染炒作中國借智庫影響美國,但事實上,美國才是這一領域的開創者,將「民主」與國內政治權力鬥爭相脫鉤,並作為正式的迂迴手段,使超級大國的幹涉主義不斷擴大且合法化。下文節選自《西方如何「營銷」民主》,作者闡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建立邏輯,揭示其如何將民主公司化的過程。
  • 小國寡民,「全民」民主|從陶片放逐法,看雅典民主政治的兩面性
    隨後執政官開始點票,獲得票數最高的那個人會被放逐,十年後才可以返回雅典城邦。值得注意的是,陶片放逐法的執行有非常嚴苛的規定:首先,必須要有6000的雅典成年男性出席,多一個少一個,大會都不得召開。二、陶片放逐法的民主與過分民主從克裡斯提尼設立「陶片放逐法」的初衷來看,是為了維護民主政治,也是為了保護民主黨。因此,陶片放逐法是為了限制黨爭而問世的。
  • ...是2016年大選的兩倍,2008年選舉花費的3倍。據德國《明鏡》周刊...
    2020-11-06 00:33:28來源:FX168 【美國大選燒錢創紀錄】專門追蹤美國大選花銷的美國非政府組織敏感政治問題研究中心的最新評估顯示,今年的美國大選將再次刷新曆屆選舉的「燒錢」紀錄,最終花費將達到140億美元,是2016年大選的兩倍,2008年選舉花費的3倍。
  • 川普煽動支持者攻陷國會民主鬧劇淪國際笑話
    距離下臺不到兩星期,不忘操弄兩岸議題,後院失火,還要在海外放火,證明川普政府就是世界亂源,自詡民主典範的美國正上演一場貽笑大方的國際民主鬧劇。 不滿大選結果的川普支持者,6日在示威暴動中闖入國會山莊,並與警方發生衝突,造成4死數十人受傷、52人被捕,但一連串暴動背後正是由川普所鼓動,事後還假惺惺在推特呼籲示威者和平回家
  • 扭曲的臺灣民主,一把火燒出了真相
    這種媒體與名嘴集體噤聲的現象,就是臺灣民主的真實,這一把火,讓我們看到了真相。此一現象,並非錢櫃公司本領廣大,而是其老闆練臺生,也是年代與壹電視的老闆,簡單地說,就是媒體界的大亨。但事實不只如此,根據坊間雜誌報導資料顯示,練臺生與三立的老闆林昆海亦共同投資房地產。
  • 國際觀察:美式民主遭遇「民主」反噬
    新冠肺炎疫情,讓西方一直津津樂道的民主、自由、人權的價值觀,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人們仿佛看到一層層面紗被現實褪去,顯出諸多自相矛盾、雙重標準的內裡。如果在如此直白、通透、徹底的現實劇面前,還不能粉碎某些人關於西方民主、自由、人權的迷思和執念,那我們也只能姑且寄些希望於更理性的思辨:民主是手段還是目的或是兼及?
  • 「金錢政治」在今年美國大選中再次暴露無遺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投票已經結束一個月,對於此次選舉的反思已經開始。或許川普始終不能釋懷的是,他比2016年籌得更多的競選捐款,甚至得到更多的普選票支持,但仍然不能成功連任。從這個意義上講,美國大選已經成為燒錢的政治遊戲,而普通民眾在其中的發言權越來越小。  毫無疑問,美國的選舉政治實質上是圍繞金錢的政治遊戲。
  • 川普對彭斯的「忠誠審查」,也是對美國的民主測試
    儘管白宮幕僚再三向川普解釋,身兼參議院「議長」的彭斯,無法獨力推翻選舉人團的投票結果,川普仍堅持,彭斯應該拒絕這項包含選舉舞弊的總統大選結果,並暗示這是「忠誠檢查」;其實,這也是對美國民主的一次壓力測試。
  • 「要民主更要聯邦」:緬甸民盟勝選後能否開創民族和解未來?
    隨著緬甸聯邦選舉委員會11月14日公布聯邦議會選舉結果,緬甸2020年大選塵埃落定。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領導的民盟獲得壓倒性勝利,於476個聯邦議會席位中取得396席(人民院258席;民族院138席),可繼續執政。聯邦議會中,軍方背景的聯邦鞏固與發展黨(鞏發黨)僅獲33席,另一少數民族政黨撣族民主聯盟獲得了15席。
  • 川普1月7日發表全國講話:闖入國會者玷汙美國民主聖地(全文)
    據美媒當地時間2021年1月7日報導,美國現任總統川普周四當天在白宮向全美發表了一個新的視頻講話。這是他自周三他的支持者圍攻國會大廈後Twitter暫停他的帳戶以來的第一次。與周三下午發布的一段短視頻相比,他的語氣大為不同。因為上次視頻延續了他關於選舉舞弊的謊言,並導致他的推特帳戶被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