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汽車網技術頻道】緊湊型SUV一直是市場上熱門的車型品類,這也反映了有很大一部分人是鍾情於空間充裕、視野廣闊的SUV車型。除了這兩點,更多的消費者還對其通過性有著很高的要求。SUV其實是從越野車演化過來的,也因此有不少消費者覺得,買一臺SUV是不是也要買四驅版本呢,所以本篇文章將從技術角度分析主流品牌的四驅系統,看看四驅在實際的用車環境中是否真有必要。
DTV 4WD是豐田針對2.0L燃油版車型首創的四驅系統,它的中文全稱為「動態扭矩矢量控制四驅系統」。這套系統基於前驅平臺開發,當車輛行駛順暢時,系統將會通過前軸的爪型離合器切斷與後軸的連接,從而實現更加經濟的兩驅模式。
相反,如果車輛處於相對激烈的駕駛環境下,那麼系統則會做出判斷,並在瞬間切換至四驅模式。此時,爪型離合器將會閉合,恢復前後軸之間的動力傳輸。同時,位於後軸的雙電磁連軸器也會打開,它的作用相當於是一把差速鎖,可以通過電腦計任意分配左右兩輪的扭矩。當車輛出於高速過彎時,系統會降低內側輪的動力分配,將更多的動力傳輸至外輪,保證了其過彎的穩定性。而在相對極限的越野環境下,如果出現單側輪陷入的局面,雙電磁聯軸器可以將動力傳輸至附著力更大的一側,幫助車輛完成脫困。
而這套系統結合豐田的智能四驅管理系統(Integrated Management ,AIM),相比於目前豐田的適時四驅系統,系統損耗大幅下降,同時四驅性能也得到了提升。
E-Four電四驅系統相比於上面的適時四驅系統則變化要小一些。E-Four電四驅系統實際上是發動機只負責提供前軸動力,而後軸的動力完全由電機提供,所以豐田E-Four電四驅系統的車型並沒有中央傳動軸。新的E-Four電四驅系統同樣保持了這個設計,但優化了扭矩分配以及動力輸出。
在結構方面,E-Four採用了高減速齒輪來減小後電機的尺寸,實現了前後輪扭矩分配從「100:0-40:60」到「100:0-20:80」。除此之外,新加入的限滑功可以在越野場景中切斷打滑一側的動力,並隨之向另外一側轉移,幫助車輛完成脫困。
而這套四驅系統實際車型配置方面,傳統燃油版車型是2.0L自然吸氣發動機匹配的四驅系統,排量小動力輸出弱是其最大的缺陷,帶動複雜的四驅系統算是較大的負擔,動態矢量扭矩分配系統也因動力較弱的原因,實際效果並不明顯。在此小編也給出一點購車建議,喜歡RAV4的四驅,還是選混動版,傳統燃油版還是老老實實選兩驅吧。
4×4-i智能全模式四驅三種模式
2WD模式:前輪驅動狀態,適合於平整高速公路或城市道路行駛,表現出更佳的燃油經濟性。
AUTO智能動力分配模式:車輛根據行駛狀態及路況智能判斷,實時動態調整前後輪扭矩分配比例。
LOCK模式:前後輪扭矩的分配固定在50: 50。通過恆定的前後輪扭矩分配,確保車輛在惡劣路況下的通過性。
當車輛行駛於沙地、積雪很深等惡劣路況之時,將智能全模式四驅調整至 LOCK模式(此時VDC系統必須打開),系統自動將前後輪扭矩分配保持在50: 50左右,輕鬆擺脫各種惡劣路況的困擾。
當車輛行駛於沙地、積雪很深等惡劣路況之時,將智能全模式四驅調整至 LOCK模式(此時VDC系統必須打開),系統自動將前後輪扭矩分配保持在50: 50左右,輕鬆擺脫各種惡劣路況的困擾。
Haldex扭矩分配單元結構圖如上圖所示。其核心部件就是電液控制的多片式離合片。當電控單元檢測到前後軸出現轉速差達到一定程度時便會壓緊多片離合器的離合片把動力傳遞到後軸上。
總結:相對於一般的人來說,如果你選購的SUV只是在市區行走,為了底盤稍微高點,空間稍微大點,僅作為上班的代步交通工具的話,就不必糾結於四驅了,選兩驅車就已足夠,因為就算你選擇的是四驅的,基本上也不會用到,那麼四驅系統就是一個擺設功能罷了。如果你除了作為代步交通工具外,偶爾也會到郊外遊玩看下田園風光或跑跑西藏什麼的,你倒可以考慮一下四驅車。當然也並不是必然的,因為即使是兩驅,已經能應付絕大部分的道路情況和天氣情況,上西藏跑新疆的公路也很好,兩驅足夠。四驅的目的並不是平常「用」,而是為了「以防萬一」,畢竟只要那麼一次使用讓你脫離險境,也就值回票價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