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營商環境報告2020》公開出版發行,重慶市深化招標投標監管體制改革這一典型經驗做法被收錄於該報告「以評促改——最佳實踐篇」。
一、夯實招標投標領域營商環境法治化基礎
1.集中統一監管
市級層面,新組建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局,整合分散的招標投標活動監督、管理、執法等職責,對市級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活動實施統一監管,並指導協調區縣招標投標工作。區(縣)級層面,成立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局,在發展改革部門或其他部門加掛「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牌子或設置內設機構,對區(縣)級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活動實施統一監管。
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加掛「重慶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牌子。
2.統一制度規則
印發《關於深化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改革的意見(試行)》。形成以《重慶市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為主線,9個暫行辦法為重要支撐的招標投標監管制度體系。
3.統一平臺交易
市政府及其項目投資主管部門審批、核准項目以及上報國家審批、核准的項目,兩江新區、重慶高新區審批、核准項目,其招標投標活動進入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交易;區縣、萬盛經開區審批、核准、備案的項目,進入本地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交易,招標人徵求項目行政監督部門同意後,可進入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交易。
4.統一服務標準
明確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應當提供的服務項目、範圍、內容和方式,對原有服務流程、服務制度等進行全面清理和立改廢,定期對標準規範進行應用評估和修訂完善。
編制並推行覆蓋不同交易對象、多種合同類型、不同項目規模的標準招標文件和合同示範文本。貨物和服務類標準招標文件根據使用情況適時進行修改完善。編制完成《重慶市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標準施工招標文件(試行版)》。
5.統一信息管理
建立「一網」(重慶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網)、「一庫」(重慶市公共資源交易綜合專家庫)、「一體系」(重慶市工程項目招標投標信用體系)。升級上線全市統一建設、終端覆蓋區縣的電子招標投標系統,同步上線電子投標保函系統。
重慶市公共資源交易網截圖。
建成規則統一、終端覆蓋市和區縣的公共資源交易信息系統,向市場主體、社會公眾和行政監督部門提供信息服務,與投資項目在線服務監管平臺和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的信息共享共用。
6.加強協同監管
強化統籌指導。重慶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局負責組織擬訂招標投標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以及全市招標投標交易政策,指導和協調全市招標投標活動,建立相關監督管理制度並對執行情況實施監督檢查。
強化分工協作。招標投標行政監督部門按照法定職責對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活動實施監管。行業主管部門分別負責本行業合同履約管理,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強化執法聯動。探索建立招標投標行政監督部門、行業主管部門與紀檢監察機關、公安機關等單位的協作配合機制,全方位開展對招標投標活動中違法犯罪、違規、違紀行為的查處。
二、營造接軌國際的招標投標領域營商環境
1.優化辦事流程
梳理招標投標領域營商環境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形成擬改革後的辦事全流程圖。印發實施《關於全面實施招標採購項目網上辦件的通知》,將市場主體現場提交紙質原件調整為全部網上辦理。推行國際通行的經評審的最低投標價法,建立低價中標風險擔保制度。
2.集中宣傳培訓
通過開設政策解讀專欄、召開新聞發布會、開展集中培訓等多種方式加大宣傳培訓力度,編發《重慶市深化公共資源交易監管改革政策措施150問》。
3.開展專項整治
對照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委聯合印發的《工程項目招投標領域營商環境專項整治工作方案》要求,對現行涉及工程項目招標投標的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規範性文件及其他政策文件進行全面自查,對納入整治範圍的招標投標項目進行隨機抽查,對涉及整治內容的投訴舉報進行重點核查。
三、提升招標投標領域營商環境便利化水平
1.提升服務質量
根據招標人需要提前介入服務,在招標文件備案前提供諮詢指導。制定《市場主體信息登記操作手冊》《CA數字證書辦理指南》《重慶市電子招投標系統操作指引》等系列操作指引,並在公共資源交易網公開發布。在交易平臺開展「減環節、減時間、減材料、減跑動、減成本」和「強化服務、強化監督、強化保障」專項行動。實施電子化交易和網上辦件,壓縮保證金退還等環節辦理時限。
重慶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服務大廳。
2.實現交易現場管理智能化
重慶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開發場地智能綜合管控平臺,集成13套場地管理子系統,通過3D可視化控制實時遠程管理2000多個智能化終端以及區域人流、業務進展。
3.建立全市統一的市場主體信息庫
統一市場主體信息登記標準,匯集市場主體交易信息和信用信息等,實現市場主體「一處登記、全市共享」。
4.實現CA數字證書全市互認
統一CA數字證書技術標準,搭建CA互認平臺,實現CA數字證書「一地辦理、全市通用」。
案例啟迪
推進標準化、電子化建設,建立統一監管規則,推進招標投標統一平臺交易和交易集中統一監管。以加強交易監管為重點,構建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橫向協調、縱向聯通的監管格局。通過靠前服務、信息共享等方式不斷提升招標投標領域營商環境便利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