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深化監管體制改革 促進招標投標活動法治化、規範化、透明化

2020-12-08 重慶市人民政府

近日,《中國營商環境報告2020》公開出版發行,重慶市深化招標投標監管體制改革這一典型經驗做法被收錄於該報告「以評促改——最佳實踐篇」。

一、夯實招標投標領域營商環境法治化基礎

1.集中統一監管

市級層面,新組建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局,整合分散的招標投標活動監督、管理、執法等職責,對市級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活動實施統一監管,並指導協調區縣招標投標工作。區(縣)級層面,成立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局,在發展改革部門或其他部門加掛「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牌子或設置內設機構,對區(縣)級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活動實施統一監管。

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加掛「重慶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牌子。

2.統一制度規則

印發《關於深化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改革的意見(試行)》。形成以《重慶市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為主線,9個暫行辦法為重要支撐的招標投標監管制度體系。

3.統一平臺交易

市政府及其項目投資主管部門審批、核准項目以及上報國家審批、核准的項目,兩江新區、重慶高新區審批、核准項目,其招標投標活動進入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交易;區縣、萬盛經開區審批、核准、備案的項目,進入本地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交易,招標人徵求項目行政監督部門同意後,可進入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交易。

4.統一服務標準

明確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應當提供的服務項目、範圍、內容和方式,對原有服務流程、服務制度等進行全面清理和立改廢,定期對標準規範進行應用評估和修訂完善。

編制並推行覆蓋不同交易對象、多種合同類型、不同項目規模的標準招標文件和合同示範文本。貨物和服務類標準招標文件根據使用情況適時進行修改完善。編制完成《重慶市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標準施工招標文件(試行版)》。

5.統一信息管理

建立「一網」(重慶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網)、「一庫」(重慶市公共資源交易綜合專家庫)、「一體系」(重慶市工程項目招標投標信用體系)。升級上線全市統一建設、終端覆蓋區縣的電子招標投標系統,同步上線電子投標保函系統。

重慶市公共資源交易網截圖。

建成規則統一、終端覆蓋市和區縣的公共資源交易信息系統,向市場主體、社會公眾和行政監督部門提供信息服務,與投資項目在線服務監管平臺和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的信息共享共用。

6.加強協同監管

強化統籌指導。重慶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局負責組織擬訂招標投標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以及全市招標投標交易政策,指導和協調全市招標投標活動,建立相關監督管理制度並對執行情況實施監督檢查。

強化分工協作。招標投標行政監督部門按照法定職責對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活動實施監管。行業主管部門分別負責本行業合同履約管理,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強化執法聯動。探索建立招標投標行政監督部門、行業主管部門與紀檢監察機關、公安機關等單位的協作配合機制,全方位開展對招標投標活動中違法犯罪、違規、違紀行為的查處。

二、營造接軌國際的招標投標領域營商環境

1.優化辦事流程

梳理招標投標領域營商環境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形成擬改革後的辦事全流程圖。印發實施《關於全面實施招標採購項目網上辦件的通知》,將市場主體現場提交紙質原件調整為全部網上辦理。推行國際通行的經評審的最低投標價法,建立低價中標風險擔保制度。

2.集中宣傳培訓

通過開設政策解讀專欄、召開新聞發布會、開展集中培訓等多種方式加大宣傳培訓力度,編發《重慶市深化公共資源交易監管改革政策措施150問》。

3.開展專項整治

對照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委聯合印發的《工程項目招投標領域營商環境專項整治工作方案》要求,對現行涉及工程項目招標投標的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規範性文件及其他政策文件進行全面自查,對納入整治範圍的招標投標項目進行隨機抽查,對涉及整治內容的投訴舉報進行重點核查。

三、提升招標投標領域營商環境便利化水平

1.提升服務質量

根據招標人需要提前介入服務,在招標文件備案前提供諮詢指導。制定《市場主體信息登記操作手冊》《CA數字證書辦理指南》《重慶市電子招投標系統操作指引》等系列操作指引,並在公共資源交易網公開發布。在交易平臺開展「減環節、減時間、減材料、減跑動、減成本」和「強化服務、強化監督、強化保障」專項行動。實施電子化交易和網上辦件,壓縮保證金退還等環節辦理時限。

重慶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服務大廳。

2.實現交易現場管理智能化

重慶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開發場地智能綜合管控平臺,集成13套場地管理子系統,通過3D可視化控制實時遠程管理2000多個智能化終端以及區域人流、業務進展。

3.建立全市統一的市場主體信息庫

統一市場主體信息登記標準,匯集市場主體交易信息和信用信息等,實現市場主體「一處登記、全市共享」。

4.實現CA數字證書全市互認

統一CA數字證書技術標準,搭建CA互認平臺,實現CA數字證書「一地辦理、全市通用」。

案例啟迪

推進標準化、電子化建設,建立統一監管規則,推進招標投標統一平臺交易和交易集中統一監管。以加強交易監管為重點,構建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橫向協調、縱向聯通的監管格局。通過靠前服務、信息共享等方式不斷提升招標投標領域營商環境便利化水平。

相關焦點

  • 一體推進「三項改革」,不斷提高紀檢監察工作規範化法治化水平...
    原標題:一體推進「三項改革」,不斷提高紀檢監察工作規範化法治化水平——將改革制度優勢切實轉化為治理效能 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 堅持和加強黨對反腐敗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是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的根本目的。
  • 付芳: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促經濟穩健發展
    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推進  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近年來,我國不斷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國有企業改革、金融體制改革、財稅體制改革等,就是為了著力解決市場體系不完善、政府干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問題。一系列改革舉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經濟持續穩健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 深化三項改革 提升治理效能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強調,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加強上級紀委監委對下級紀委監委的領導,推進紀檢監察工作規範化、法治化。一年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黨對紀檢監察工作的全方位、全過程領導,一體推進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紀檢監察機構改革,不斷推動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 ...制定出臺《淮北市建設工程項目招標投標活動異議處理暫行辦法...
    近期,為進一步規範建築工程招標投標活動異議及投訴工作,建立公平、公正、高效的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活動異議及投訴處理機制,淮北市城鄉建委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出臺《淮北市建設工程項目招標投標活動異議處理暫行辦法》、《淮北市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活動投訴處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 張有立:全面深化改革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全會這一論述為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從而構建更加系統完備、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指出了改革的目標和方向。二是積極穩妥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建立有別於國有獨資、全資公司的治理機制和監管制度。三是穩步推進自然壟斷行業改革。民營經濟是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要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激發民營經濟活力,需要在以下兩方面發力:一是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二是加強產權保護制度建設。  要完善宏觀經濟治理體制。
  • 江門:新會區榮獲全國首批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
    近年來,江門市認真貫徹落實「十六字」治水思路,積極踐行新時代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制定江門補短板強監管任務書,以改革為抓手,全力推動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化規範化,不斷推動水利工程保安全惠民生上新水平新臺階。近日,江門新會區被水利部評為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市、區),形成了可複製可推廣的管護模式,成為全國小型水庫管護榜樣。一、納入河長制考核,高位部署抓統籌。市水利局高度重視小型水庫管護工作,將水庫管護和安全納入市、區兩級河長制考核,全力爭創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
  • 何黎明會見中國招標投標協會會長任瓏一行
    12月7日下午,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會見了中國招標投標協會會長任瓏一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餘平參加會見,並參與兩協會的工作會談。她希望雙方後續加強合作,深入探討,形成機制,更好地為我國的招標採購事業貢獻力量。
  • 水利部公布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市、區)名單...
    人民網北京11月23日電(記者 餘璐)記者從水利部獲悉,近日,水利部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工作,對第一批申報的縣(市、區)進行了現場評估和專家評審。河北省鹿泉區等47個縣(市、區)改革成效突出,形成了多種可複製可推廣的管護模式,被確定為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名單附後)。水利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樣板縣積極探索創新小型水庫管護模式,積累了寶貴的改革經驗。從總體情況來看,樣板縣管護模式主要有3種:一是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管護服務,二是成立事業單位或基層機構進行管護,三是大中型水利工程管理單位代管小型水庫。
  • 創新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定遠模式」
    近年來,該縣認真貫徹落實水利部「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總基調,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務實推進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示範縣創建,在理順管理體制、激活運行機制等方面堅持「打硬仗」、「破難題」,形成了一系列可複製、可推廣的小型水庫改革創新「定遠經驗」,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取得顯著成效。
  • 王昌林: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新發展階段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目標  回顧我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發展歷程與取得的輝煌成就,很重要的經驗就是始終堅持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發展市場經濟,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不斷深化對市場和政府關係的理論認識並在實踐中更好地處理兩者關係。黨的十四大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
  • 《深圳市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活動異議和投訴處理辦法》政策解讀
    《深圳市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活動異議和投訴處理辦法》(深建規〔2020〕16號,以下簡稱《處理辦法》)經市司法局審查,現正式發布,自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深圳市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活動異議和投訴處理辦法》(深建規〔2015〕2號)同時廢止。
  • 四川招標文件房建_2020年四川招標文件房建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招標人) :1、我公司全面研究了四川能投攀枝花業主營地一期建築工程的監理招標文件及相關資料(如有時),我們將遵照招標文件的要求承擔本招標工程的實施、完成及結算審核的全部監理工作。 內容簡介 投標文件編制及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更好地完成分公司投標文件的編制工作,使分公司投標報價工作走向程序化
  • 深化「三項改革」推動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
    今年,山西省紀委監委將對表對標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持續深化改革創新,不斷完善監督執紀執法業務規範,提升紀檢監察工作運行質效,以自身運行的規範化法治化保障反腐敗工作的規範化法治化。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繼續推進黨對反腐敗工作全過程領導制度機制創新。
  • 對評標結果有異議,可重新招標!原投標人不得參加投標!
    來源: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  自2020年9月1日起,上海市住建領域強化對工程招投標的監管。    投標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與招標項目或者招標活動有直接和間接利益關係的法人、其他組織和自然人),認為工程項目招標投標活動不符合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可向本市建設工程招投標監管部門提出相關請求和主張。
  • DRC專家系列解讀①丨王微:新時代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是三大基礎性...
    值得注意的是,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還需要「準入不準營」等方面的問題,為此,《意見》還對打破國有資本對金融、交通、電信和公用事業等領域的過度壟斷,加大社會服務業的市場化改革,放寬民營經濟進入社會服務業的門檻,進一步深化「放管服」和推動公共服務供給方式的多元化等方面的改革進行部署,有利於形成以負面清單制度建設為牽引、各項改革協調推進的格局,更好地促進改革紅利的加快釋放。
  • 馬一德:聚焦「八字方針」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我國經濟運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給側結構性的,必須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更多採取改革的辦法,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在「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個字上下功夫。這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了航向。
  • 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招標公告
    子課題負責人須具有副高級(含)以上職稱,在本批次招標中只能參與一個投標課題,課題組成員最多參與兩個投標課題。在研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重大研究專項項目和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的負責人,不得作為子課題負責人參與本次投標。4.首席專家和子課題負責人必須有豐富的、與投標課題相關的前期研究成果。
  • 渝富在本輪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改革中形成了新的公司特徵
    新華網:圍繞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改革,近年重慶國有資本的管理和運營呈現出哪些趨勢和變化?具體來講:  國資委的監管思路從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監管重點是管好國有資本布局、規範資本運作、提高資本回報、維護資本安全。  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逐步從「國資委-出資企業」兩級架構向「國資委-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出資企業」三級架構轉變。  推動國有資本合理流動優化配置。
  • 石門入選全國首批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
    尚一網訊(記者 侯碧海 通訊員 陳正)近日,水利部公布全國首批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市)區名單,全國47個縣(市)區被授予該稱號,我市石門縣成功入選。湖南省僅2個縣獲此殊榮,另一個是長沙縣。近年來,該縣高度重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示範縣創建工作,採用「行政首長負責制」,成立了以分管副縣長為組長,縣水利、發改、財政等相關部門和鄉鎮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縣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加強對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的領導,取得了顯著成效。石門縣對全縣所有小型水庫建立了產權明晰、責任明確的工程管理體制。
  • 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再提速
    這使我國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偉大歷史轉變,極大調動了億萬人民的積極性,極大促進了生產力發展,極大增強了黨和國家的生機活力。  不過,我們必須清醒看到,推動高質量發展還有不少體制性障礙,還存在要素流動不暢、資源配置效率不高、微觀經濟活力不強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