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我軍《關於進一步規範基層工作指導和管理秩序若干規定》明確指出,「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前提下,軍隊人員在課外活動時間、休息日、節假日等個人支配的時間,可以使用手機(含智慧型手機),可以通過個人移動終端或者軍營網吧使用網際網路。具體辦法由師旅級單位結合實際制定。」
該規定實施以來,各單位結合實際,積極探索和創新方式方法,把手機使用管理這件官兵關注關心的事情辦好。具體落實過程中,各單位採用的方式方法有所不同,所取得的成效也各不一樣。第77集團軍某旅在智慧型手機管理方面探索「讓班長成為手機管理第一責任人」的做法值得思考。
第77集團軍某旅在所屬兩個營的試點中,讓班長成為「手機管家」,士兵使用手機更加方便了。李沛錦攝
連隊的「帳外機」終於消失了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雷兆強 通訊員 衛坤祥 牛譽曉
晚點名乾淨利落地結束了。
不知不覺間,第77集團軍某旅指揮通信連指導員王小斌,已經開始習慣晚點名不用給大家再反覆強調智慧型手機管理的事了。
就在不久前,每次晚點名王小斌還很頭痛,因為他總得拿出一段時間強調智慧型手機管理問題。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連主官是連隊手機管理的第一責任人,王小斌每天都得騰出不少精力抓智慧型手機管理。但是,效果並不明顯。管得一嚴,有的戰士在備案登記的「一機一卡」外,又私下裡買了一部手機用。這種「帳外機」隱患更大。
為了叫停「帳外機」,王小斌一度使出渾身解數,不僅晚點名三令五申講危害,而且接連搞了幾次突然襲擊式檢查。在被子中、床板下、大衣夾層裡,他都發現過「帳外機」,但連隊戰士們的藏法不斷「升級」……
改變,發生在今年3月的一天。
當時,旅機關把一份《手機管理規定改革試行方案》下發到王小斌所在營,開始試點由班長擔任第一責任人的手機管理制度。
「戰士手機由班長負責儲存、發放和登記……」看完新規定,營裡包括王小斌在內的幾個連主官將信將疑:班長能管住智慧型手機嗎?
如今,時間給了所有人答案。
有一天,一個班長跑來向王小斌匯報,班裡幾個士兵把他們的「帳外機」上交了,並準備抽時間寄回家去。之後,更多的班長收到了一些士兵的「帳外機」。
試點進行了一個月後,王小斌驚訝地發現,隨著一部部手機被士兵寄回家,該連的「帳外機」消失了。與此同時,士兵對班長負責手機管理的滿意度在增加,再沒出現過違規使用手機的情況。手機管理難的問題解決了!
對此,王小斌特別開心。一方面,是因為自己抓主要工作有了更多時間;另一方面,是因為他意識到,隨著試點經驗的總結推廣,將會有更多像他一樣的連隊主官從中受益,班長成為「手機管家」的做法將在更大範圍內產生積極影響。
班長成了「手機管家」
■曾勁猛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雷兆強 通訊員 聞蘇軼
放眼看世界,讓部隊的管理理念合上時代節拍
●手機已經成為現代人的生活必需品
●士兵對手機的正常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會自己「想辦法」
儲物櫃前,士兵們排著長隊等著領手機。這種場景對第77集團軍某旅修理二連連長王玉鵬來說,如今已經是「過去時」了。
按照以前旅裡的手機管理規定,士兵的手機平時由連隊集中保管。除了特殊情況,會在周二晚上、周六下午和周日全天這幾個時間段發放給大家使用。
「士兵們過來領手機,我得一一籤字確認。」王玉鵬說。因為按當時的規定,只有請領人和連隊主官共同在《連隊手機出入庫登記本》上簽字,才能領走手機。
發放手機需要時間,回收時還需要時間,一套流程下來相當費時費力。即使這樣,也總有戰士不滿意,因為後領的戰士使用手機時間明顯短些。
這只是手機管理工作的一小部分內容。防失洩密、防網上亂交往、防網賭網貸等,更是讓像王玉鵬這樣的連主官操碎了心。「感到力不從心之外,更多的是擔憂,擔憂一不留神戰士在這些方面冒泡。」和王玉鵬一樣,很多連主官採取的對策是把手機管得更嚴,士兵要拿到手機變得更難。
令連主官們沒有想到的是,「帳外機」出現了,而且屢禁不止,牽扯了大家更多精力。
基層有所愁,黨委有所思。手機管理難,引起了該旅領導的注意。
今年3月初,一名旅領導得知某兄弟部隊正在探索將手機管理權限下放給班長的做法,心中陡然一亮。
次日交班會上,這名領導將心中所思說了出來:放眼世界,當今的智慧型手機已融入人們工作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軍營不可能與社會隔絕,對戰士日常生活中使用智慧型手機,不能一味地防範圍堵,而應該積極引導和規範,從更新理念上尋找新的突破點,讓部隊的管理理念合上時代節拍。
經過一番研究討論,該旅決定推行「讓班長成為第一責任人」的手機管理制度,先找兩個營試點,若效果明顯再推廣至全旅。很快,該旅部隊管理科拿出了試點方案。
這份僅4頁紙的方案讓班長成了「手機管家」: 士兵領取手機,只需向班長申請並籤字登記,不用再去排隊,省時又省力。士兵使用手機時間變得更加靈活,除了執行任務和進入一些重要區域,以及每日操課、教育、開會等正課時間外,午飯後、晚飯後、晚點名後等休息時間也可申領和使用手機。
方案一經推出,效果立竿見影,先期試點的兩個營官兵拍手叫好。尤其是一些昔日深藏不露的「帳外機」紛紛「浮出水面」,被士兵先後寄回了家。
為什麼會這樣?王玉鵬揣摩其中的緣由用了一段時間。
王玉鵬說,很多士兵在入伍以前就和智慧型手機結下了「不解之緣」,對手機的需求就如同吃飯一樣正常。入伍後,連隊對手機的管理很嚴格,士兵在手機使用上始終存在一種「飢餓感」。如果管理更嚴格,就如同三頓飯只給吃了一頓飯。士兵對手機的正常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會自己「想辦法」。
現在,士兵幾乎每天都可以接觸到手機,也就不會再想著冒被批評甚至處分的風險去購買和留存「帳外機」了。
班長變身第一責任人,成為管好手機的有效切入點
●在士兵心裡,向班長開口要比向幹部開口容易得多
●班長是戰士樂意接受和「安裝」的那道「防火牆」
午飯過後,中士郝文豪從鐵皮櫃中拿出一個透明塑料箱。箱子裡面整整齊齊放著6部手機。發放、登記,不到1分鐘,6部手機已經回到士兵手裡。
郝文豪是副班長,班長魏紅強正帶著班裡其他幾個人在外執行任務。這並不違規,新的手機管理方案規定,班長不在位時,副班長可以暫代班長行使手機管理權。
郝文豪明顯感到和班裡戰友溝通交流的話題多了,關係也更融洽了。
郝文豪還記得自己以前去連主官那裡領用手機的情形:當時,他有急事想和家裡聯繫,便去找連主官請領手機。已是大半夜,他站在門口猶豫了:「忙了一天,他們剛睡下,現在把他們吵醒了多不好!」
在郝文豪的7年軍旅生涯中,除非有特別緊急的情況,他一般不會主動去找連主官請領手機。
許多士兵的想法幾乎和郝文豪一樣。士兵王歡說,哪怕連主官再親,因為職務和年齡等方面的關係,大家心裡還是存有敬畏,不敢輕易去麻煩。
相比之下,士兵和班長之間卻有著一種「師徒兼兄弟」般的親近感。王歡參加新訓時,曾挨過新兵連指導員的批評,他記得那時一連好幾天心情低落,見到指導員就繞著走。但是,班長再怎麼批評他,他心裡還是能夠承受,第二天就跟沒事人一樣,該幹啥就幹啥。
「向班長開口要比向幹部開口容易得多。」說起新的手機管理制度,王歡表示,自己領取手機時,幾乎沒有心理壓力。
「班長是戰士樂意接受和『安裝』的那道『防火牆』。」指揮通信連指導員王小斌說。
士兵在跟什麼人聊天,有沒有發生網上大額資金交易,有沒有洩露涉密信息……按照以前的規定,收回士兵的手機時,連主官都會「過手」檢查一下。但一些士兵不想讓連主官知道自己的正常隱私,索性在交回手機前卸載了聊天軟體、恢復了出廠設置。這種情況,王小斌也碰到過。
如今,這項檢查交由班長來做。一番了解後王小斌驚訝地發現,戰士在使用手機方面對班長几乎不設防——在交回手機前,沒人再對手機 「專項清理」了。
對此,王歡也仔細琢磨過。天天工作生活在一起,班長對每個人都很了解。在手機管理上同樣如此,誰在幹什麼,誰有什麼問題苗頭,都逃不過班長的眼睛。何況,班長差不多是同齡人,一些戰友有了喜悅或困惑,一般會與班長及其他戰友分享。
如今,在先行試點的兩個營,班長成為「手機管家」後的成效正在顯現。該旅部隊管理科參謀郭曉飛做過一次統計,在近期組織的幾次專項檢查中,擔任試點任務的兩個營所出現的手機安全問題,明顯比其他各營要少得多。
班長的素質水平直接決定著制度實施的成效
●手機管理無盲區,班長也在制度約束中
●原則有剛性,方法有彈性,兩者結合才能事半功倍
「並非一帆風順。」談到新手機管理制度的落實過程,該旅電子對抗連指導員孫明陽這樣說。
在試點工作展開初期,該連甚至因手機管理出現問題,對一個班長做出撤職處理。
那時,試點工作剛啟動。一些士兵拿到手機後,產生了「報復性消費」心理。
有位士兵在操課時間違規使用手機,連裡立即對他所在班的班長進行了批評。
讓人沒想到的是,兩天後,這個班又發生了違規使用手機的事,違規者甚至包括班長本人。
孫明陽調查發現,問題出在這位班長身上。這名班長看到手機歸自己管,便先對自己「大開方便之門」,甚至有時違規使用手機。上行下效,班裡的其他人有樣學樣,就把規章制度扔到了一邊。
「作為新制度確定的第一責任人,班長必須先要敬畏制度,負起責任。」最終,電子對抗連黨支部研究決定,撤銷了該名班長職務。
試點工作中出現的這一新情況引起了該旅領導的關注。「在一定程度上講,班長的素質水平直接決定著這項制度實施的成效。」旅領導要求部隊管理科查缺補漏,儘快研究出臺配套措施。
有針對性的相關補充規定隨之而來:連長和指導員不定期地抽查各班手機使用管理情況,並負責對班長的手機使用情況進行檢查;班長的手機管理成效納入班長考評範圍。
「手機管理無盲區,班長也處在制度約束中。」這一舉措,使該連的手機管理新制度回到了正常運轉的軌道上。
此外,該旅信息保障科還統一為官兵手機安裝了過濾軟體。該軟體具有自動屏蔽非法網站、過濾敏感信息等功能,使班長履行新職責更加高效、省力。
不僅如此,信息保障科還就班長監管日常手機使用組織技術培訓,賦予班長運用一定技術手段發現違規使用手機行為的能力。
該科參謀汪志敏說:「原則帶有剛性,堅決不能違反,若有違規行為,那就必須徹查到底。但在方法上,班長還是應該以先期預防和及時提醒為主,根據情況適時拉袖子,當松則松、應緊則緊。只有兩者結合,才能事半功倍。」
一連串的有力舉措,進一步規範了班長管理手機的職責與權限,也增強了擔任試點任務的兩個營官兵依規使用手機的自覺意識。班長變身「手機管家」的良好效果,開始更多地顯現出來。
隨著制度越來越完善,變化越來越大,該旅感覺時機逐漸成熟,準備將新的手機管理模式推廣至全旅。
在滿足士兵個人需求與方便手機管理之間取最大公約數
●收放有尺度,尺度取決於客觀規律
●目標是既要有利於官兵健康成長,更要有利於部隊戰鬥力提升
「不斷改進手機管理模式,為官兵訓練生活提供更多方便,這是時代進步的一個必然趨勢。」如今,這已成為該旅黨委成員的明確共識。
談到班長成為手機管理第一責任人的意義,該旅一名領導告訴記者,做出這種選擇絕非純粹地把手機使用 監管權力下放給基層,也並非預示著今後的手機管理放鬆了。一定程度上,這是在滿足士兵需求與方便手機管理之間取最大公約數。
對這一點,部隊管理科參謀吳濜心裡最清楚。自兩個營試點至今,當初起草的方案中,仍有一些規定未能「出籠」。
「比如,最初的方案中有這條規定:周末正常休息日允許士兵自己保存手機。」吳濜說,當初的出發點就是想著如何更加方便戰士使用,但這一規定最終還是沒有出現在新方案的條目列表中。
「收放要有尺度,尺度應取決於客觀規律。」合成四營教導員侯營解釋說,網絡上總有一些為人父母的朋友發文「常立志」,稱自己再也不會在孩子面前玩手機,但每次都沒忍住,玩後恨不得自己「剁手」。為人父母者在孩子面前的自控力尚且如此,處於成長階段的戰士們的自控力可想而知。
侯營還有更充分的理由:軍隊是為打仗而存在的,哪怕是周末也必須保持良好的戰備狀態。試想一個前一天夜裡玩手機到深夜的駕駛員,又怎麼能有良好的身心狀態?
眾多為部隊發展考慮發出的聲音,讓該旅部隊管理科科長張毅濤深刻認識到,抓好手機管理工作,必須考慮得更加周全、理性與具體。
該旅一名領導說,手機管理一定要遵循一個原則——既要有利於官兵健康成長,更要有利於部隊戰鬥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