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中藥業去年銷售費用增逾70% 健胃消食片銷量下滑

2020-12-17 網易財經

(原標題:江中藥業去年銷售費用增逾70% 明星產品「健胃消食片」銷量下滑)

近日,江中藥業(600750,SH)年度業績報告公布,公司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24.49億元,同比增長39.55%;淨利潤4.64億元,同比下降1.41%。這也是公司近五年來第一次實現每年年初制定的經營目標。

公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費用8.6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2.73%,佔營業收入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28.66%增長至35.47%。

江中藥業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物流成本、用工成本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公司2月已陸續復工生產,通過安排員工錯峰上下班、彈性工作制、錯峰就餐、線上辦公等新型管理方式,努力降低疫情對生產經營的影響,保證全年的經營節奏不被打亂、經營指標達成。3月20日,江中藥業股價報收於11.84元/股,上漲3.68%。

主打單品銷量下降

江中藥業主營業務分為三塊——非處方藥類、處方藥和保健品業務。其中新增處方藥是由於2019年併購了桑海製藥和濟生製藥。但是OTC非處方藥仍然是江中藥業的業績保障,也是其賴以生存的支柱業務,相關產品包括江中健胃消食片、草珊瑚含片以及利活乳酸菌素片。

不過,作為江中藥業的明星產品,健胃消食片的銷量卻出現下滑。2019年,江中健胃消食片銷售量1.77億盒,較2018年的1.81億盒,下降2.11%,實現10.9億元的單品銷售業績。相較2015年銷售量超2億盒的表現,江中健胃消食片的銷售量出現下滑,未來能否持續保住10億元級別的單品銷售業績,值得關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江中藥業傳統OTC業務的下滑和近年來行業的政策變化有關。首先,2015年新廣告法要求OTC藥企廣告去掉明星代言人;接著,藥店分級分類管理推行,存量藥方縮減;隨後,處方外流導致藥店銷售OTC品類佔比變小。上述變化使得身處這一大環境下的江中藥業心有餘而力不足。

另外,傳統的廣告打法效果遞減,而對於新媒體傳播方式的探索,公司一時間也未找到好的門道。加上銷售渠道的影響,也就導致了原有OTC業務的銷量下滑,但是江中藥業在健胃消食片銷量下降的情況下,通過提價保證了一定的市場地位。

江中藥業處方藥板塊主要為公司原有的江中牌蚓激酶腸溶膠囊等,以及桑海製藥和濟生製藥的處方藥產品。兩家公司的處方藥覆蓋婦科、腸道、呼吸等領域。因新增併入桑海製藥和濟生製藥業務,報告期內本板塊經營規模大幅增長,實現營業收入4.37億元,同比增長660.76%。

江中藥業另一主營業務為保健品,主要包括初元系列產品、參靈草系列產品等。報告期內,該板塊業務以效益為核心,以梳理定位、升級產品、拓展渠道為主要策略,為未來品牌發展儲蓄力量。

江中藥業表示,受行業遇冷、高端禮品需求下降影響,本板塊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46億元,同比下降25.65%。

銷售費用大幅增長

江中藥業公告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24.4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94億元,增幅39.55%,主要系公司本期合併範圍增加所致。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成本為8.1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45億元,增幅42.95%,主要系公司本期合併範圍增加所致。

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費用為8.6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66億元,增幅72.73%,佔營業收入的比重由上年同期28.66%增長為35.47%,銷售費用增長主要系公司合併範圍增加以及公司原有業務的廣告宣傳費用和促銷推廣費用同比增加所致。江中藥業表示,與同行業雲南白藥、華潤三九、同仁堂、康恩貝、葵花葯業等其他上市公司相比,公司銷售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重處於中等水平。

另外,在報告期內,江中藥業管理費用為1.6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0.71億元,增幅為74.75%,佔營業收入的比重由上年同期5.44%增長為6.81%。管理費用增長主要系公司合併範圍增加所致。

相比35.47%的營銷費用,江中藥業2019年的研發費用僅佔公司營業收入的2.28%,處於行業的中等水平。

江中藥業表示,研發方面包括,以「中醫藥創新研發及產業轉化」為中心,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兩輪驅動,圍繞品牌OTC及大健康的戰略,豐富產品體系。聚焦固體製劑成型技術、矯味技術,深化研究打造核心競爭力;戰略開發益生菌、功能肽等大健康產品。

孔子像前被擺上健胃消食片

本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張梅_NF2100

相關焦點

  • 江中藥業年報公布:明星單品「健胃消食片」銷量再下滑
    原標題:快訊|江中藥業年報公布:明星單品「健胃消食片」銷量再下滑   3月20日晚間,
  • 江中藥業難以「消化」的增長難題:明星產品褪去光環 布局20年的...
    產品「江中健胃消食片」銷量持續兩年下降,布局20年的保健品業務營收持續大幅下滑。明星產品退去光環,新產品後續乏力成了江中藥業難以消化的難題。   和君醫藥醫療事業部營銷與戰略專家史萬奎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健胃消食片作為認知度很高的大品牌,銷售下滑主要是因為營銷理念陳舊。現在市場環境和消費行為已經發生很大變化,企業的營銷理念不能刻舟求劍」。
  • 夜間生活少不了攤兒,也少不了幾片江中健胃消食片
    地攤美味配江中健胃消食片,美味消食兩不誤 人人都逛攤,但地攤上消費最多的,恐怕還要數美食攤兒了。年輕人們自然是拉動夜間經濟的消費主力軍。面對眾多燒烤、炸串、麻辣燙、酸辣粉、煎餅、涼皮……這些地攤美食,叫人根本挪不動步。 成都衝上地攤經濟top1,可能就和成都的夜間消費習慣有關。成都好吃的太多,三餐不夠還得加一兩頓宵夜。
  • 華納藥廠科創板IPO過會:銷售費用大增 藥品陷專利糾紛
    重營銷輕研發,銷售費用大增招股書披露,華納藥廠的銷售費用近幾年一路上漲,從2017年1.14億元增長至2019年3.72億元,銷售費用率從30.29%增長至45.07%,這個比例略微高於同行業上市公司的平均值,而在銷售費用中,最大的用途來自市場推廣費中的學術推廣費用。
  • 一盒健胃消食片外賣背後的食尚成都:成都人「飲食哲學」推動美食經濟
    >訂單成都健胃消食片全國排名第3僅次於北京、上海斯達舒全國排名第3僅次於北京、上海嗎丁啉全國排名第4僅次於上海、北京、杭州一頭是經濟去年成都餐飲業零售收入達794億元同比增長12.4%佔四川省餐飲收入31.92%一頓烤串啤酒宵夜過後,25歲的小張又點了一份特殊的外賣——一盒健胃消食片。
  • 孔子像前擺健胃消食片,「腸胃不好」的不是孔子
    近日,一則「孔子像前擺健胃消食片」的消息觸中了人們的萌點,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在這張照片中,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在孔子像前擺放著許多「貢品」。僅肉眼可見,這其中就有健胃消食片、橘子、礦泉水、可樂等物。 在網絡平臺上看到這則消息之後,我刻意將「新聞圖片」放大了尺寸「近眼旁觀」:在健胃消食片上寫著一行字,「聖人保我上岸,我才是最懂你的人。PS:1次3粒」。這俏皮的語言直擊網友的內心,對此逗逼網友們紛紛進行回應:考慮的還挺周到;一次三粒嗎?我之前都吃錯了。一時間,評論區裡充滿了快樂。
  • [年報]江中藥業:2016年年度報告
    根據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綜合統計排名,江中牌健胃消食片獲2016年度中國非處方藥產品「中成藥 消化類」第一名,公司獲2016年度中國非處方藥生產企業「二十強企業」。③ 為保證正常銷售,公司合理增加健胃消食片、參靈草口服液、初元營養品、乳酸菌素片及蚓激酶腸溶膠囊的庫存,導致庫存量增加。 (3).
  • 水井坊營收增25.53%:高端酒銷售下滑 散酒銷量佔35%
    不能忽視的是,2019年公司低端散酒銷量已經佔到全年白酒總銷量的35%,然而收入總額4359.95萬元,僅佔1.24%。大量的庫存散酒與未來的減值風險仍是一個需要關注的點。銷售費用率高達30% 散酒銷量佔35%2019年水井坊白酒業務毛利率增加0.86個百分點達到82.87%,毛利率水平僅次於茅臺。不過其銷售費用率依然居高位。
  • 百威亞太:半年淨利下滑70%,銷量降22.2%,被青啤、雪花遠遠拋下
    百威亞太(1876.HK)上半年業績出現大潰退,營收、銷量都大幅下滑超過20%以上,淨利潤崩塌式下滑69.47%。在中國啤酒市場的三國爭霸戰中,百威英博繼續快速掉隊,已經被華潤啤酒、青島啤酒遠遠拋下。7月30日,百威亞太公布了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未經審核中期業績及2020年第二季財務資料。
  • 中國家庭常備腸胃藥榜單出爐,江中牌乳酸菌素片上榜!
    12月5日,「2017—2018年度中國家庭常備藥品排行榜」揭曉,江中牌乳酸菌素片入圍中國家庭最常用腸胃藥榜單。調查結果顯示,江中牌乳酸菌素片等18種藥品入選了中國家庭常備腸胃藥的榜單。近年來,隨著大眾健康意識的提升,一些家庭在家裡都準備了「小藥箱」,為家人備一些常用藥品,以備不時之需。有關專家表示,近期,隨著氣溫持續走低,腸道功能容易紊亂,腸道疾病增多,而江中牌乳酸菌素片可以幫助平衡腸道菌群,調理腸道健康,而且不論大人小孩都可使用。
  • 連續四年銷量下滑、去年目標完成率不足六成 東風風行難掩「邊緣化...
    半路掉隊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11月,東風旗下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為4.51萬輛,其中東風風神、風光、風行和啟辰分別銷售0.77萬輛、1.79萬輛、0.94萬輛和0.91萬輛,同比分別下滑30.9%、14.7%、16%和12.3%。
  • 花王上半年銷售下滑7.5%至445億,但珂潤、芙麗芳絲表現出色
    與去年同期相比,4月縮水27%,5月縮水25%,6月縮水14%,2020年上半年銷售額共縮水了16%。主要原因有三:日本本土入境客流答大幅下降;戴口罩常態化;限制出門和臨時關閉商店等。上半年,花王消費品業務下滑4.1%,化學品業務下滑5.2%。
  • 劇情逆轉:電子書銷售下滑 印刷業不死
    隨著讀者群逐漸遷移至電子設備,2008年到2010年,兩年的時間電子書銷量飆升了1260%。那時消費者喜歡在實體書店選好書單,然後到線上下載電子書,這給廣大書商陷入了驚恐。列印出版的紙質書銷售縮減,書店幾乎陷入了垂死掙扎的地步,出版商及作家都擔心這些廉價的電子書終有一天要侵蝕掉他們的謀生事業。
  • 田中科技2020年上半年淨利559.24萬下滑24.14% 生產銷售規模均比...
    來源:挖貝網挖貝網8月14日,田中科技(839224)近日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截止2020年6月30日,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0,909,405.70元,同比下滑19.30%;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592,445.86
  • 車企年度排名基本確定,這幾家銷量大幅下滑
    乘聯會數據顯示,一汽-大眾前11月累計銷量達187萬輛,同比增長1.4%,佔據高達11%的乘用車市場份額。大眾汽車品牌依舊是一汽-大眾的銷售主力,寶來、速騰、邁騰、探嶽均在各自細分市場上取得增量;「捷達」獨立後主攻中低端市場;奧迪品牌則在豪華車市逆勢增長的大環境下,也取得銷售增量。可以說,一汽-大眾憑藉完整的品牌及產品布局,繼續在市場上領先。
  • 大博醫療逾300萬行賄曝光:去年銷售費用達4億元,同比增長238%
    本次受賄案件涉及石獅市總醫院骨科多名醫務人員及廈門大博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兩名銷售代理,數額或超過300萬元。目前法院已對其中兩名受賄人員吳某和王某進行判決,贓款予以沒收,上繳國庫。去年銷售費用達4億大博醫療成立於2004年,法定代表人林志雄,主營業務系醫用高值耗材的生產、研發與銷售,主要產品包括骨科創傷類植入耗材、脊柱類植入耗材、關節類植入耗材、運動醫學及神經外科類植入耗材、微創外科類耗材、口腔種植類植入耗材等。
  • 商用車前十一月銷量分析:貨車銷量增速掉頭向下,為近八個月新低
    1-11月,商用車銷售467.6萬輛,同比增長20.5%。同期汽車行業整體銷量同比下降2.9%,商用車累計銷量增速大幅跑贏汽車行業整體。近五年及2020年前十一月商用車銷量數據如下:
  • 凱迪威2019年淨利223.78萬下滑63.82% 銷售費用、研發費用上漲
    挖貝網 4月22日消息,凱迪威(834509)近日公布的2019年年度報告顯示,2019年營業收入為110,383,594.90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6.43%;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237,782.09元,較上年同期下滑63.82%;基本每股收益為0.05元,上年同期為0.1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