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評論:英國禁華為 中國當然不能無動於衷

2020-11-24 網易財經

(原標題:社評:英國禁華為,中國當然不能無動於衷)

英國政府宣布,從今年底開始英國運營商從華為購買任何5G設備都將是非法的,另外政府要求運營商到2027年將華為設備完全從英國的5G網絡中移除。詹森政府今年初曾決定允許華為有限參與英國5G建設,現在它的態度出現重大反轉。

這對華為來說無疑是一個打擊。英國5G網絡建設接納華為對其他國家是一個正面示範,反之有可能加劇其他國家的猶豫。

不過,英國給出到今年底停止購買華為設備和到2027年移除華為設備的緩衝期,表明禁止華為對它來說是一個艱難的行動。英國電信運營商普遍反對將華為趕出英國,政府官員也公開承認,最新決定意味著英國將推遲2到3年推出5G網絡,並增加20億英鎊的成本。

英國這樣做顯然是華盛頓強烈施壓的結果,香港的事情讓倫敦做出這個決定在國內輿論上更加安全。不過用不用華為說到底是技術和經濟問題,只要華為能夠頂著美國的打壓生存下去,並且繼續保持技術領先,英國的決定就註定是「階段性的」,華為仍有在英國市場上再次翻盤的機會。

華為的幾個歐洲競爭對手有點像「扶不起的阿鬥」,西方哄著它們,用「皇糧」餵它們,不會幫著它們強大起來。所以華為不要灰心,愈壓愈強、越挫越勇是它的唯一選擇。

英國是「五眼聯盟」重要成員,「五眼聯盟」也是目前美國最忠誠的「戰略禁衛軍」。英國這次是割了肉做出決定的,其他歐洲國家是否會步英國後塵自我割肉,值得高度懷疑。英國與華為的切割有些「藕斷絲連」的味道,其他歐洲國家就更難與華為一刀兩斷了。

華為的最新財報顯示,它今年上半年的銷售額在疫情泛濫的情況下繼續同比增長了13.1%,這是很棒的成績。一些西方國家在態度上響應了美國,但一直以來做了不少對華盛頓「陽奉陰違」的手腳。美國不是也反覆特批與華為之間的部分銷售和買入合同嗎,對華為說一聲「再見」真的不容易。

中國需要對英國做出必要的報復,否則我們豈不太好欺負了?這樣的報復應該是公開的,讓英國感到痛的。但同時它未必要搞成一場中英對抗的海嘯。英國不是美國,也非澳大利亞,非加拿大,它其實是「五眼聯盟」中相對的「薄弱環節」。從長遠看,隨著香港問題的淡化,英國沒理由與中國過不去。

中國的電信技術要加快發展,那些卡脖子的位置要盡全力突破,這是根。會有很多國家和很多公司在美國的壓力下搖擺,在中美兩大國之間反覆猶豫,中國影響它們的最有效方式將是增加我們的實力和吸引力,而不是別的。

本文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陳合群_NB12679

相關焦點

  • 環球時報記者手記:聽薩爾瓦多人談薩中建交
    【環球時報報導 赴薩爾瓦多特派記者 王驍波 劉旭霞】8月下旬,薩爾瓦多拋棄臺北並同中國建交,讓很多人將目光投向這個不太熟悉的國度。《環球時報》記者日前趕赴薩爾瓦多採訪,發現儘管遠隔重洋,薩中建交的消息也令當地民眾振奮,他們對了解中國充滿熱情。「這是薩爾瓦多作出的一個勇敢而正確的決定」,在薩爾瓦多首都聖薩爾瓦多,計程車司機勞爾對《環球時報》記者說。
  • 禁購華為這件事上,體現出,英國人的城府深不可測?
    英國文化大臣奧利弗·道登,前幾日正式宣布,英國決定停止在5G網絡建設中使用華為設備。但是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英國是要從2020年12月31日起,停止購買華為5G設備。而拆除已經安裝好的華為設備,則是定在了2027年年底之前。
  • 馬丁·雅克又來了,這次他戳破英國人的迷夢
    更須注意的是,英國種種舉動背後不難看到美國的身影,而美國正全方位對華施壓和挑釁。中英關係在經歷什麼?美國因素在其中發揮了多大作用?《環球時報》記者就此專訪英國知名學者、中國問題專家馬丁·雅克,在他看來,為了國家的未來,英國需要對美國說「不」,但現在卻選邊站隊,回到了那個最古老的盎格魯-撒克遜聯盟。
  • 《環球時報》英文版:中國將成為領先的製造強國
    來源:中國品牌總網9月30日,《環球時報》英文版在商業(Business)版塊刊登了一篇文章,題為《中國將成為領先的製造強國》,聚焦9月世界經濟論壇(WEF)確定9家工廠為代表第四次工業革命(4IR)的「燈塔」工廠,對中國入選的企業代表海爾進行了深度報導。
  • 英國批准華為在劍橋建立研發和製造中心
    華為公司25日表示,華為已獲得英國許可,將在劍橋建立一個研發製造中心,該中心將成為其光電業務的全球總部。
  • 【環球深度】《環球時報》調查四國「Z世代」世界觀
    【環球時報記者 梁燕 青木 蔣豐 紀雙城】編者的話:他們在社交網絡呼風喚雨,但也被指責離現實太遠;他們極富個性,對自身能力相當自信,但老一輩常批評他們知識儲備和思想不深;他們是與全球聯繫最緊密的一代,但也容易因國際合作失敗而悲觀……他們有個統稱——「Z世代」,通常指1995年到2009年出生的人。
  • 漫畫,《環球時報》也出一張
    來源:環球網微信公眾號這個漫畫名為《殺人者的自拍》,作者環球時報英文版劉蕊。畫作完成後,在環球時報官方推特上迅速成為爆款,超過3000名網友參與互動,有網友表示,漫畫所表現的就是真實的情況。來源:環球時報英文版/劉蕊
  • 美國洋洋得意之際,卻被英國擺了一道,難怪輕易答應棄用華為
    掌握了5G技術的華為成為美國的眼中釘,美國感覺到危險後,川普在西方列國進行「遊說」,想要改變這種局面。根據環球時報報導,英國方面已經接受了美國的建議,正式宣布將會放棄使用華為設備。畢竟按照目前的速度,到2027年6G都已經出現了,拆除華為5G就顯得毫無意義,怪不得英國這麼容易答應美國,原來後手留在這呢。根據環球網報導,英國的文化大臣道登表示,英國政府停用華為設備的決定,對國家而言是不利的。畢竟,目前英國5G網絡中很多方面都需要華為設備的支持。
  • 繼英國之後,義大利5G建設也將華為排除在外|英國政府|華為|義大利...
    華為義大利分公司總裁路易吉•德•維奇斯(Luigi De Vecchis)維奇斯還表示:「我們當然感到遺憾,這並不是一場派對,我們將繼續與義大利電信合作,與沃達豐(Vodafone)及其他公司合作。」如今,我們再回頭看英國政府棄用華為這一事件時,其實並不像表面看那麼簡單。
  • 《環球時報》記者探訪多地冷鏈「紅區」的超嚴管理
    【環球時報報導】「紅區」是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一個概念,即把傳染病毒的高汙染風險區稱為「紅區」,用來警戒危險。在國內10多個省份先後在進口冷鏈食品或外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甚至因此成為個別地區疫情反覆的主要原因後,全國多地由此實施針對進口冷鏈食品的嚴格檢疫措施。
  • 「面對中國,英國航母沒有優勢可言」
    以下文章來源於環球時報 ,作者郭媛丹
  • 環球時報:美國輸了?還有更流氓的招數在後頭
    根據英國路透社的報導,在2015年中國與德國、法國、英國、美國和俄羅斯共同籤訂了解決伊朗核問題的「伊朗核協議」後,聯合國安理會還通過了一項名為「第2231號(2015)」的決議。這項決議一方面是對伊朗核協議的通過表達了認可,一方面則制定了一些機制,以督促和鼓勵伊朗遵守該協議,比如取消聯合國之前施加給伊朗的諸多制裁。
  • 《環球時報》公開警告臺灣,兩岸關係到了危急時刻
    編輯:虎威軍校對:查爾斯近日,《環球時報》社評指出,世界進入多事之秋,臺灣不具備在一個大博弈中扮演活躍角色的資本。《環球時報》警告臺灣:事態嚴重《環球時報》評論剛發表,臺灣島內就亂成一鍋粥。不少臺灣專家表示:大陸不會輕易說這種話,說這種話時說明,兩岸關係已是事態嚴重。甚至可能是兩岸開戰的前奏。對此,軍事評論員張彬認為,臺灣的擔心是有據可循的,畢竟從新中國成立之後,官媒發聲往往帶有強烈的警告意味。
  • 外媒解讀:德國新法規對華為意味著什麼?
    【環球時報記者 青木 於文 】「華為在歐洲大陸取得了一場小小的勝利。」《華爾街日報》17日如此評論德國聯邦政府16日批准的《信息技術安全法》。該法為所有參與德國5G網絡建設的設備製造商設定高標準,德國政府除了要對供應商提供的組件進行技術檢查外,還要對其信譽進行「政治評估」。
  • 外媒:華為受到制裁後 中國謹慎回擊美國公司
    (原標題:外媒:中國沒有「簡單報復」在華美企)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
  • 環球時報:2020東京奧運會延期一年 重新籌備任務艱巨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2020東京奧運會延期一年,帶來一堆問題【環球時報記者 周洋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許雲峰】隨著國際奧委會24日晚正式宣布2020年東京奧運會延期一年舉行,今年國際體壇最大的謎團終於有了答案
  • 《環球時報》記者夜探熊本地震災區 超市貨架搶購一空
    《環球時報》記者昨天晚上8時趕到熊本縣,看到災區物資窘迫,災民疲憊但心態平和。由於飛往熊本的航班全部取消,《環球時報》記者17日凌晨從北京出發,當天上午抵達福岡。從福岡到熊本市還有110公裡路程,通常走高速公路僅需1小時15分鐘左右。但由於新幹線停運,大部分高速公路封路,普通公路成了唯一的選擇。記者聯繫了好幾家福岡的計程車公司試圖前往熊本,都以「太危險」為由拒絕。
  • 英媒:英國扛不住美國威逼利誘 可能放棄採用華為5G技術
    美國積極遊說英國政府改變今年1月的決定,不使用中國華為5G技術英國廣播公司報導,該報稱,這一提案是英國更宏大計劃的一部分,在外界對中國公司設備的安全擔憂越來越大之際,要減少英國對華為5G技術的依賴。《泰晤士報》報導稱:由白宮牽頭,美國方面對英國展開積極的遊說活動,勸說英國重新考慮使用華為5G技術的決定。《金融時報》周一也報導稱,英國正在評估美國制裁華為可能造成的影響。該報分析認為,英國的重新評估可能為政府改變此前的決定鋪路。
  • 「五眼聯盟」四缺一,川普從中「挑事」,勸說多國禁用華為
    英國作出決定禁用華為當地時間7月14日,英國自稱做了一個「不輕鬆的決定」:禁用華為5G。英國政府決定,從2021年起,禁止購買華為5G設備,並要求,在2027年之前,將從英國的5G設備供應中移除華為。這也意味著,由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紐西蘭組成的「五眼聯盟」中,加拿大是唯一尚未禁用華為的成員國。
  • 瑞典媒體曝光美國施壓排除華為內幕,華春瑩:再次證明了一點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王盼盼】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月4日主持外交部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說,近日瑞典主流媒體《每日新聞報》網站報導了美方就排除華為參與瑞典5G建設對瑞典施壓的情況。美國駐瑞典大使曾對媒體表示,很高興瑞典為5G建設作出了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同樣的結論。報導還指出,美國沒有能與華為在5G領域競爭的公司。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