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不懂佛教的人,最裡面也會念叨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佛祖保佑。」似乎「南無阿彌陀佛」現在已經成為佛家的標籤話,又好像成為人們廣泛流傳的一句口頭禪。
但是說著一樣的話,卻有很多人,都不懂話裡的含義。人們似乎只在乎局外的事情,又如話外音,對話本身的含義,缺少了幾分揣測,和磨練。
「南無」便是無明。何為無明?並不是將雙眼緊閉,不去在意,不看不聽,不聞不過。而是佛陀所說:「無明無性,方為不動。」不動的是本心,更是智慧。佛陀菩薩的智慧,代表其能將無明的無體,變為隨心的個體。
無明的本性,便是佛陀的無上智慧。在覺悟了之後不至於迷茫。而口中的「南無阿彌陀佛」便是一個信念,我們感受到了萬法的本性,在外在的變滅之後,甚至從眼睛也是剎那間的虛無。人的眼睛,時會有0.1到0.4秒的暫留,這期間,會發映出另一個世界。
這個世界,叫做虛無。便是佛陀常說的:妄起無明。我們看不到,不代表沒有,我們見不到,不代表不存在。不管是人間的「色受想行識」,亦或是佛陀說的:「譬如病目,見空中花。」無論如何,我們都是在壓力中度過一生,在痛苦裡度過一世。
只有看透這事件真相,將輪迴裡面的虛妄所看破,無論是色法、受法、想法、行法、還是識法,我們都會用心去感受它。都像用生病的眼睛去看,才會將一切,化為實有。
如果懂得之後,那麼便會處處小心,我們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方,便不會亂走,讓眼睛來適應周圍的環境,讓心去感受周圍的輪廓。等到腦海裡面漸漸出現了之後,才會小心翼翼的去探路,一步一步走。唯有如此,才算是行者多行,智者多智。
於周易之中,得到無明之道,便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將內心化為純陽,充滿智慧,保持警惕。我們雖然處於輪迴之中,身為凡夫俗子,的那卻不可妄言,更不能隨意斷卻。三思而後行,三行而後言,打開自己只會之後,再用眼睛,照亮行動。
佛陀說的輪迴是輪轉五道,為什麼現在卻是六道輪迴呢?
學佛就一定要吃素嗎?在佛陀的時代,出家人又是怎樣飲食的呢?
佛陀時代只有精舍,為何傳到了中國卻出現了無數寺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