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嫁給愛情的女王

2021-01-12 正解局

她愛上他,一頭栽進她的命運,並不打算解脫。是愛情太短,遺忘太長。

作者:黃二小

她在位時期是英國發展的巔峰時期,擁有的領土幾乎佔了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4;她一連生了9個孩子,後代遍布歐洲,被人們奉為「歐洲的祖母」;在利益交換的政治聯姻中,她和丈夫阿爾伯特的結合堪稱是完美愛情的典例。

她就是亞歷山德麗娜·維多利亞,日不落帝國的女王。

在她丈夫逝後,她為他穿了近40年的素衣。她瘋狂地為他作傳,為他立雕像,用各種方式紀念他……

她的愛,像夏天那麼熾熱,像冬天那麼漫長。

維多利亞是一個年輕的女王,也是一個可憐的女王。

她的童年並不快樂。

童年維多利亞

她不知道父親長什麼樣,他在她出生後不久就逝世了。

她一直生活在母親的掌控之下,直到18歲成年,她還要跟母親睡一間房。

而她母親非常信賴她的顧問約翰·康羅伊,似乎愛他更勝過自己的女兒。

後者曾當眾嘲笑維多利亞身材矮小(她身高大概152釐米),而她母親就在一旁靜靜看著一切發生。

等她長大後,他們想通過控制她獲得權力。

她討厭被控制,登基後就立刻疏遠了他們。

1840年,維多利亞和比她小三月的表弟阿爾伯特結婚了。

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的婚禮

雖然是政治聯姻,但是他們兩情相悅,她在日記中寫道:「即使在夢中,我都沒想到我會如此深愛一個人。」

但是由於有母親等人的陰影在,剛開始維多利亞不想讓丈夫接觸她的內政。

他們中間橫跨了一道隔閡。

為此婚後他們有不少小摩擦。

他們經常會因為一些小事爭吵,這時阿爾伯特要麼躲得遠遠的,要麼把自己鎖在房間。

有一次,兩人又吵起來了。

阿爾伯特在盛怒之下把自己鎖在了房間。維多利亞緊追而來,敲門想要進去。

「誰?」

「英國女王。」維多利亞的語氣毫不饒人。

門後面一片寂靜。

維多利亞的敲門聲像鼓點般密密砸來。

「誰?」阿爾伯特繼續發問道。

維多利亞給了和之前一樣傲慢的回答。

門後面又是一片寂靜。

就這樣重複了一遍又一遍。突然,維多利亞的敲門聲柔了下來。

「誰?」

「你的妻子,阿爾伯特。」

門立馬開了。

維多利亞經常會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但每次爆發後她又是最先投降的那個。

後來她學會了每次爭吵後主動去徵求丈夫的諒解。

他們開始慢慢接受對方,把對方納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他們學著去改變自己,也學著去改變對方的缺點。

她本是倔強的百鍊鋼,遇到他之後,她甘心化作繞指柔。

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

與阿爾伯特結婚後,維多利亞女王的生活幾乎都是在生孩子中度過。

17年裡,她一連生了9個孩子。

維多利亞一家

人們調侃說,在前期執政生涯裡,女王幾乎都在忙著懷孕。

她不得不把部分工作交付給阿爾伯特。

事實證明,阿爾伯特做得非常好,他充分顯示了作為一個親王應有的才幹。

阿爾伯特的影響力逐漸擴大。

在他的影響下,維多利亞漸漸拋棄了之前那種瘋狂的日子。

她不會再跳舞跳到凌晨兩點了。

他們的生活越來越像一首田園詩,越來越快樂了。

每天一大早,他們不約而同跳下床,一起溜到林間散步。

英劇《維多利亞》劇照

林間很靜,「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

她聽著阿爾伯特向她講解那些樹與樹的區別,聽著阿爾伯特告訴她有關蜜蜂的一切。在他面前,她全然是一個專心聽著老師教導的學生。他的話是那麼的通俗易懂,他的聲音是那麼的別致好聽,像是有魔力般,一字不漏地跳進了她的腦海。

吃過早飯,她坐在一旁繡著十字繡,這是貴族們打發時間的方式之一,而阿爾伯特則坐在另一旁為她高聲朗讀哈勒姆的《英國憲法史》。

有時,阿爾伯特興致來了,會向她擺弄他新買的風琴。而她也會向他一展歌喉,雖然不小心唱錯了幾個音符,可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

她覺得自己太幸福了,幸福到有時懷疑這一切是不是真的。

她還記得兩人訂婚時,她不無自豪地跟梅爾本勳爵談起她的驕傲,「阿爾伯特從不注意別的女人,即使是漂亮的女人。」

「不,那種事情很可能以後才發生。」

頓時她的驕傲被毫不留情踢入谷底。

她忽然間慌了,難道阿爾伯特日後會對她不忠?

在當時的社會,一個男人擁有幾個情婦是非常正常的事。

她覺得胸口很悶,喉嚨像被什麼卡住似的。她又匆匆地跑到斯託克馬爾男爵那裡,他接觸過阿爾伯特並有相當的了解。

沒想到斯託克馬爾聽後笑了起來,他信誓旦旦地向女王保證,這種事情在別人身上可能發生,但是阿爾伯特不會。

阿爾伯特的性子更像是一個理工男,比起女人來,他似乎更熱衷於那些科技和藝術。

在阿爾伯特5歲時,他曾參加一個孩子的舞會。一個小女孩來到他面前想要做他的舞伴,他討厭並惱怒地尖叫起來。

即使成年後,他這一「禁慾系」的特性也有增無減。

有一次遊歷佛羅倫斯,人們詫異地發現,這位來自德國科堡的帥氣小哥對舞會上明豔動人的漂亮女士們居然毫無興趣,相比之下,他不斷穿梭於那些知識淵博的學者間,和他們相談甚歡。

很明顯,這位未來的皇夫不愛美人只愛學習。

成為皇夫後,他這一興趣表現得更為明顯了。

他總是興致勃勃地參與到那些新發明中。

他最令人矚目的一項成就是1851年,在歷時兩年的坎坷準備後,他成功在倫敦籌辦了英國第一次具有世界性的博覽會。

1851年萬國博覽會

這次博覽會使他在英國獲得非常高的民意。

維多利亞越來越依賴於阿爾伯特了。

阿爾伯特則越來越賣力地投入到他的工作中。

桌上的那盞綠色檯燈亮得越來越早,曾經挺直的背越來越有彎下去的趨勢,他的髮際線越來越像一個純正的英國王室血統者。

阿爾伯特

1860年,阿爾伯特在訪問科堡時因一場意外差點喪生。

一年後,他們在劍橋讀書的大兒子和一個女演員陷入緋聞。

為了避免事件繼續惡化下去,阿爾伯特不得不拖著病體前去規勸。

在途中,他不幸染上了傷寒。

回來後,他又馬不停蹄地繼續工作。最終,他使英國避免了一場無謂的戰爭。

此舉換來的結果是,他徹底倒下了。

他的身體一天天變糟。

曾經那麼魁梧的一個人,成了病床的嬰兒。

醫生說他已經病入膏肓了。維多利亞非常氣憤,拒絕再接見他。

她每天用各種安慰麻痺自己。

她每天守候在他床前,給他讀書,逗他開心。

她表現得非常鎮靜,因為阿爾伯特不喜歡她誇張地流露感情,她要把自己最佳的狀態展現在他面前。

這些年來她一直生活在他的庇護下,幾乎每一件事情都要找他商量,她越來越離不開他了。

每天清晨,他總是起得最早的那個。

他一絲不苟地幫她打理政務,人們都說,他越來越滄桑了。

她看著他消瘦的臉,強忍著眼淚。

他就像她的人生導師:他一直容忍她,容忍她傲慢的脾氣,默默幫她糾正她身上的缺點。

他本是科堡耀眼的一顆明星,遇到她之後,甘心成為她窗前的風景。

傍晚時分,僕人慌張地告訴她,他快不行了。

她踉蹌跑來,感覺自己全身都在發抖。

她跪在床邊。生命流逝的聲音是這麼的真切。

電影《年輕的維多利亞》劇照

她看著他:深深地呼吸,淺淺地呼吸,最後……

她尖叫起來,一聲撕心裂肺響徹城堡。

阿爾伯特走後,維多利亞的笑容為他收起。

朝氣蓬勃的她變得鬱鬱寡歡,她每年從溫莎往返奧斯本,或從奧斯本再到巴爾莫勒爾,這些都是阿爾伯特常待的地方。

除此之外,她不願再去其他地方。

她變得與世隔絕起來。

她用黑色的衣裳將自己武裝起來。

晚年的維多利亞。黑色的服飾陪伴了她近40年

阿爾伯特不喜歡她誇張地流露感情,於是她從不過度地表現她的悲傷。

直到有一天,她沒有抑制住。她和薩瑟蘭公爵夫人一起來到阿爾伯特親王的房間,突然情緒一下子爆發。她伏在親王的衣服前痛哭不已,懇求公爵夫人告訴她,親王的美德是否有人超越。

是啊,她怎麼接受得了他的離去?

她再也聽不到他優美的琴聲,再也看不到檯燈下擺放整齊的文件,沒有人告訴她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他拋下了她,留她一人面對這冰冷的世界。

普魯斯特說,「當一個人不能擁有的時候,他唯一能做的便是不要忘記。」

維多利亞早已這麼做了。

她下令,溫莎城堡的牆上禁止再出現新的畫,因為之前那些是親王親手掛上去的。她召來攝影師為它們一一拍照,並親手給那些照片做注。

阿爾伯特睡過的房間,裡面所有的東西都要保持原樣。每天晚上,僕人們要把親王的睡衣摺疊好放在床上,就好像他從未離開過一樣。

而維多利亞睡的每一個房間,在床頭前方都要放一張阿爾伯特的半身像。她辦公的書桌上也會放一張,這樣她就可以每天看到他了。

如果人有靈魂的話,她希望阿爾伯特的靈魂回家後不會感到陌生。

一切都還是他離家前的樣子。

不僅如此,弘揚親王的美德成為她餘生一項孜孜不倦的追求。

一本本傳記、一座座雕像都冠以阿爾伯特的名字問世。

她愛上他,一頭栽進她的命運,並不打算解脫。是愛情太短,遺忘太長。

相關焦點

  • 看一看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為什麼被稱為歐洲老祖母?
    維多利亞女王是誰?相信稍稍了解英國歷史的人都知道她。她是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女王,整整統治英國64年,開創了英國歷史上最繁榮強盛的維多利亞時代,她還是第一個兼任印度女皇的英國女王,英國在她手中真正成了日不落帝國。
  • 為什麼維多利亞女王被稱為歐洲王室的祖母(上)
    維多利亞的父親在祖父去世的前六天也去世了。維多利亞一出生就是排在三位伯父和父親之後的第五順位繼承人,1837年威廉四世去世後,維多利亞順利登基,稱維多利亞女王。1840年,維多利亞女王與阿爾伯特親王結婚。婚後生育了9個子女。
  • 維多利亞女王為什麼被稱為「歐洲王室的祖母」(下)
    接上一篇文章1愛麗絲公主,維多利亞女王第三個孩子,第二個公主愛麗絲公主(1843年4月25日-1878年12月14日)1862年,愛麗絲公主嫁給了黑森和萊茵河畔大公路德維希四世,生有5女2子,幼女早逝,其他四個女兒與歐洲各王室聯姻,被稱為「黑森四公主」1878年,黑森爆發白喉,愛麗絲公主照顧孩子感染,一個月後去世
  • 兩位在位時間最長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與維多利亞女王是什麼...
    維多利亞的在位時間長達64年。她也是第一個以「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和印度女皇」名號稱呼的英國女王。 伊莉莎白二世與維多利亞女王是什麼關係? 伊莉莎白女王二世和維多利亞女王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兩位君主。
  • 維多利亞女王養成記:如果王冠是枷鎖,我該如何度過這一生?
    可這段圓滿的婚姻並沒有持續太久,1861年12月14日,42歲的阿爾伯特親王因為傷寒英年早逝,女王在這個時候幾乎失去了一切。作為女人,她失去了愛情和深愛的丈夫;作為女王,她失去了摯友、謀臣和助手。那個思想獨立的女王在面對這樣的情況下,比任何一個人都顯得更無法承受。赫爾曼·黑塞說:"你不是愛情的終點,只是愛情的原動力。我將這愛情獻給路旁的花朵,獻給玻璃酒杯裡搖晃著的晶亮陽光,獻給教堂的紅色圓頂。因為你,我愛上了這個世界。"
  • 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是一個好妻子、好女王,但絕對不是一個好母親
    維多利亞女王1歲喪父,21歲結婚,42歲喪夫。17年生了9個孩子。由於自身成長的環境,導致她有極強的控制欲。她超級愛自己的丈夫,所以把幾乎所有的愛都給了丈夫,剩餘的一點愛給了最小的公主。丈夫去世後,維多利亞女王把控制欲發揮到了極致。
  • 維多利亞女王好強悍,9個子女統治歐洲,一戰是家族內部戰爭
    正是因為王室人丁稀薄,維多利亞才登上歷史舞臺,在自己十八歲的時候就加冕成為英國女王。維多利亞女王從小接受了嚴苛的教育,將責任和擔當刻在了骨子裡。王室之所以重點培養維多利亞,並不是想讓她當一個賢良的君主,而是想讓維多利亞能夠早點綿延子嗣,成為王室的附屬品和傀儡。
  • 維多利亞女王:帝王的珠寶箱裡的故事
    廢話不多說,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大英帝國全盛時期女王、開創了珠寶史上著名的「維多利亞時期」的勝利女王到底有什麼樣的故事吧!其實早在女王17歲那年,母親和舅舅就安排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王子見面,但當時維多利亞被母親管得很嚴,周圍的人都在監視他們,他們對於彼此的印象都不太好。直到1940年,阿爾伯特第二次拜訪女王,女王對這個長大了的表弟再見傾心。
  • 朱利亞·阿伯克龍比《維多利亞女王》
    維多利亞女王在位64年,引領大英帝國走向了鼎盛時期,英國的海外殖民地面積擴充至本土面積的100多倍,其中包括非洲、印度、東南亞和澳大利亞,所以獲得了「日不落帝國」的稱號。維多利亞女王既是英國的女王,也是印度女皇及無數英國殖民地國家的君主,幾乎統治了大半個世界。這些榮耀並不能完全歸功於維多利亞女王的個人才智。在她登上王位之前,英國政權已經從君主轉移到議會手裡,英國君主成了「無法治理國家的木偶」。
  • 維多利亞女王——俺也要談一場甜甜的戀愛
    與康熙相比,維多利亞獲取政權的道路容易太多。當維多利亞踏入白金漢宮那一刻,她以為獲得了自由,其實哪有那麼簡單:年幼的維多利亞,只有勇氣和仁愛,面對一群政壇老手,以及平靜之下湧動的暗流,或明或暗的利用和較量,困難何其之大。
  • 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一生是全世界職業女性的終極夢想
    唯有上帝的寵兒維多利亞女王,不僅叱吒世界近六十四載,還擁有一位志趣相投的夫君阿爾伯特親王,讓我們來羨慕嫉妒恨一下吧!即位之初的女王她對愛情也曾有過憧憬,在登上王位前,她曾有過一位初戀情人,他就是後來成為俄羅斯沙皇的亞歷山大二世,當時的俄羅斯王儲,但兩位王位繼承人的婚姻從來都不可能是自己的事,國家的利益永遠是在個人感情之上的
  • ...維多利亞女王|威廉·亨利·福克斯·塔爾博特|阿爾伯特親王|...
    1952年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第一次通過廣播發表聖誕講話作為凝聚國家力量的象徵,英國王室通過鏡頭傳遞能量、塑造威嚴。皇家攝影師為王室宗親拉近了與民眾的距離。英國皇室與攝影藝術有著怎樣千絲萬縷的聯繫?這還需從維多利亞女王統治時期說起。
  • 英王室秘史:維多利亞女王與印度男僕有段黃昏戀
    在英國女王維多利亞執政的六十四年裡,「日不落帝國」逐漸成長為世界霸主。不過鮮為人知的是,被視為偉大君主的維多利亞女王的私生活確實有些混亂,比如她和印度男僕的黃昏戀就曾引人關注。1887年,英國舉行維多利亞女王即位五十周年慶典,亞歐各國的王室應邀參加,其中包括兩名來自印度的王子。為了照顧印度王子的飲食習慣,維多利亞女王決定招募印度侍者來照顧印度王子。於是,一名名叫卡裡姆的印度小夥被選中了。卡裡姆在日記中寫道:「我作為勤務員被派往英國。」
  • 聽聞愛情,十有九悲。女王的愛情,卻該死的甜美
    說起維多利亞女王,大家肯定先想起她在位時的英國巔峰「日不落帝國」時期,同時也被稱為維多利亞時代。但是我今天想說的可不是她的政績,而是她的愛情故事。維多利亞女王於1839年與薩克森-科堡與哥達的阿爾伯特親王相遇,1840年舉行婚禮,結為夫婦。
  • 維多利亞女王的男人,一個優秀的珠寶設計師,一個寵妻狂魔
    雖說最是無情帝王家,但縱觀國內外歷史長河,也有那麼幾對夫妻的愛情令人動容,今天來說的這對賢伉儷,可是在歷史上大有名氣,他們就是維多利亞女王和她的丈夫阿爾伯特親王。維多利亞女王夫婦與他們的孩子(圖源網絡)他們的故事讓人羨慕,在歐洲的珠寶史上也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為什麼會這麼說呢?首先,女王就是一個頗具審美,並且喜歡珠寶的女士,以一己之力開啟了珠寶史上的維多利亞時期。
  • 9個孩子的母親與印度女皇:「鑽石女王」維多利亞的多面傳奇人生
    英國歷史上有兩位在位時間超過60年「鑽石女王」,一位是現任伊莉莎白二世,從1952年至今,已經做了68年的英國女王;另一位則是成就「日不落帝國」的維多利亞女王。從血緣關係上來說,維多利亞女王是伊莉莎白二世的高祖母,而這兩位女王之間也有非常多的相似之處。她們都在年輕時成為女王,早早開啟執政生涯,統治時期超過60年。
  • 《維多利亞女王》:如果王冠和枷鎖是命運,我會用盡一生定義自己
    從一個翩翩的公主變成服飾暗淡的老嫗,維多利亞女王的一生經歷的太多。英國歷史學家露西沃斯利刪繁就簡,選取了她一生中幾個不同的生活片段,來向我們講述女王不為人知的故事。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走進維多利亞女王的生活,來近距離地了解她。
  • 看維多利亞5個女兒的長相,就懂了
    維多利亞女王有「歐洲祖母」的稱號,與阿爾伯特親王生育有4子5女, 大女兒維多利亞公主成為了德國腓特烈三世的皇后 維多利亞女王的二女兒愛麗絲公主嫁給了黑森和萊茵河畔大公路德維希四世,而 愛麗絲公主的小女兒亞歷山德拉·費奧多蘿芙娜成為了俄國末代沙皇的皇后
  • 維多利亞女王:為愛痴情,為政鐵腕,女人做到這個份上此生也值了
    當時的她像所有初戀少女一樣毫不掩飾的表達了對這位深情英俊的俄國皇儲的愛情。但她不是普通女人,她是女王!這註定了她不能和俄羅斯未來的沙皇結婚。後來她向阿爾伯特求婚,兩人在皇家教堂舉行了婚禮,她身著一襲中國製造的白絲綢婚紗,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穿白婚紗的女人!
  • 維多利亞女王:既不中產,也不普通,卻是19世紀英國中產家庭象徵
    在英國歷史學家露西·沃斯利看來,維多利亞女王還有一個深層次的矛盾性:她既不中產,也不普通,但卻成了19世紀英國中產階級的代言人。從表面上看,維多利亞對外展示出的愛情、婚姻、家庭等,都堪稱當時英國中產家庭的範本。而身為一國君主的身份,又讓她和真正的中產家庭之間有著鴻溝般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