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人但凡有點錢,都會把祖墳修得很豪華?真能改變子孫命運?
古代的中國封建社會,最主要的儒家學說,就是以忠孝為精神來教育後人,這也養成了中華民族千年來良好的美德,值得一提的是,古代人始終對祖墳是非常看重的,但凡是有點錢,或者是做上了大官,都會把祖墳修得很豪華?這真能改變子孫命運嗎?
總結原因,還是因為重在孝道。首先第一點,古代生產力落後,條件艱苦,人均壽命往往也很短暫,很多人四五十歲的時候就去世,47歲的人,就可以被稱為「晚途」,等到孩童長大,很多父母也就不在人世,對於墳墓來說就成為了他們唯一的哀思。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幼年疾苦,兄嫂對其多有幫助,朱元璋成為起義軍領袖之後,就開始了以及故去的父母還有兄嫂陵墓的修築,從1366年到1379年,於安徽的建陽縣建造了佔地二萬畝的龐大明皇陵,以此來寄託自己對他們的哀思。
古人常常有風水這一種說法,晉朝人郭璞有一本風水學名著《葬書》認為:「葬者乘生氣也,經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風水。」因此墳墓和風水,始終是連在一起的。
為此,一個行業直接孕育而生,那就是風水先生,如果子孫將先祖的墳墓葬在了風水寶地,那麼就可以保證子孫官運亨通,永世榮耀,如果萬一撞大運,埋葬到了真龍穴,那可就不得了了,這一家將來肯定會出一個皇帝,雖然這很迷信,然而那時候的人們就還真的相信。
歷史上關於記載將祖墳埋葬到風水寶地上,後代非富即貴的故事非常多,相傳漢朝的開國將軍韓信,就將母親埋葬在一塊寶地上,有了後來的官運亨通,而朱元璋葬父親,也是剛好將墳地選擇在了龍運真穴上,有了朱姓277年江山。
至於清朝皇室,乾脆是將東北地區視為了自己的「龍興之地」,嚴禁平民進入打獵和挖採山參,並且設立了「柳條邊」隔離,擅自闖入者重罰,一直到了19世紀以後,為了促進生產力,這才放開了邊禁。
因此,過去盜墓賊盜人錢財,毀人墳墓,也往往被視為是最缺德的事情,歷朝歷代關於這種搗毀先人陵墓的事,也是有著嚴重的刑罰,唐朝就規定「開劫墳墓」甚至與「十惡忤逆、故意殺人、放火持杖」是屬於同一類型的死罪。
然而實際上官府也沒少幹這樣的事情,一些帝王將相作為懲罰或者是迷信,就希望能通過挖祖墳達到自己的目的,比如說唐朝大宦官魚朝恩就動過挖政敵郭子儀祖墳的念頭,好破壞他的官運,結果被郭子儀識破,一張狀書直接告給皇上,魚朝恩只好作罷。
武則天也曾經挖過反臣徐敬業的祖墳,最有名的還是明朝倒數第二位國君天啟皇帝,他為了洩女真人的王氣,好挖斷大清龍脈的需要,專門派人將北京西南大房山以及九龍山附近的金國帝王陵寢全部搗毀了,然而這個做法從後來看很不明智,直接引起了女真的對立情緒,也被努爾哈赤寫進了十大罪裡面。
不管怎麼講,古人對祖墳這麼看重,實際上也是賦予了傳統孝道的必要性,如今不少農村也保持著土葬的風格,其實趁著父母在世間,好好孝敬,比死後修築祖墳,還是要有意義多了的,讀者們你們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