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人但凡有點錢,都會把祖墳修得很豪華?真能改變子孫命運?

2020-12-21 文史怪

為何古人但凡有點錢,都會把祖墳修得很豪華?真能改變子孫命運?

古代的中國封建社會,最主要的儒家學說,就是以忠孝為精神來教育後人,這也養成了中華民族千年來良好的美德,值得一提的是,古代人始終對祖墳是非常看重的,但凡是有點錢,或者是做上了大官,都會把祖墳修得很豪華?這真能改變子孫命運嗎?

總結原因,還是因為重在孝道。首先第一點,古代生產力落後,條件艱苦,人均壽命往往也很短暫,很多人四五十歲的時候就去世,47歲的人,就可以被稱為「晚途」,等到孩童長大,很多父母也就不在人世,對於墳墓來說就成為了他們唯一的哀思。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幼年疾苦,兄嫂對其多有幫助,朱元璋成為起義軍領袖之後,就開始了以及故去的父母還有兄嫂陵墓的修築,從1366年到1379年,於安徽的建陽縣建造了佔地二萬畝的龐大明皇陵,以此來寄託自己對他們的哀思。

古人常常有風水這一種說法,晉朝人郭璞有一本風水學名著《葬書》認為:「葬者乘生氣也,經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風水。」因此墳墓和風水,始終是連在一起的。

為此,一個行業直接孕育而生,那就是風水先生,如果子孫將先祖的墳墓葬在了風水寶地,那麼就可以保證子孫官運亨通,永世榮耀,如果萬一撞大運,埋葬到了真龍穴,那可就不得了了,這一家將來肯定會出一個皇帝,雖然這很迷信,然而那時候的人們就還真的相信。

歷史上關於記載將祖墳埋葬到風水寶地上,後代非富即貴的故事非常多,相傳漢朝的開國將軍韓信,就將母親埋葬在一塊寶地上,有了後來的官運亨通,而朱元璋葬父親,也是剛好將墳地選擇在了龍運真穴上,有了朱姓277年江山。

至於清朝皇室,乾脆是將東北地區視為了自己的「龍興之地」,嚴禁平民進入打獵和挖採山參,並且設立了「柳條邊」隔離,擅自闖入者重罰,一直到了19世紀以後,為了促進生產力,這才放開了邊禁。

因此,過去盜墓賊盜人錢財,毀人墳墓,也往往被視為是最缺德的事情,歷朝歷代關於這種搗毀先人陵墓的事,也是有著嚴重的刑罰,唐朝就規定「開劫墳墓」甚至與「十惡忤逆、故意殺人、放火持杖」是屬於同一類型的死罪。

然而實際上官府也沒少幹這樣的事情,一些帝王將相作為懲罰或者是迷信,就希望能通過挖祖墳達到自己的目的,比如說唐朝大宦官魚朝恩就動過挖政敵郭子儀祖墳的念頭,好破壞他的官運,結果被郭子儀識破,一張狀書直接告給皇上,魚朝恩只好作罷。

武則天也曾經挖過反臣徐敬業的祖墳,最有名的還是明朝倒數第二位國君天啟皇帝,他為了洩女真人的王氣,好挖斷大清龍脈的需要,專門派人將北京西南大房山以及九龍山附近的金國帝王陵寢全部搗毀了,然而這個做法從後來看很不明智,直接引起了女真的對立情緒,也被努爾哈赤寫進了十大罪裡面。

不管怎麼講,古人對祖墳這麼看重,實際上也是賦予了傳統孝道的必要性,如今不少農村也保持著土葬的風格,其實趁著父母在世間,好好孝敬,比死後修築祖墳,還是要有意義多了的,讀者們你們認為呢?

相關焦點

  • 古人云:「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有什麼講究?
    ——白居易《夢微之》司馬遷曾在《史記》中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勝敗乃兵家常事,生老病死亦是如此,人生在世走一遭,都逃不過生老病死這4個字,只不過看這個人死的到底有沒有價值。而人在死了之後,都會有家屬操辦後事,為他們水一塊稍微好一點的風水寶地,在人們看來,除了能讓逝者安息之外,還跟生者的運勢有很大的關係。
  • 古人為何把風水看得比命還重要
    在古代可不是這樣,大部分古人把風水看得比命還重要,這是為什麼呢?一起來看看吧。風水一詞,來源於晉代郭璞的《葬書》,書中云:「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清人範宜賓先生作注說:「無水則風到而飛散,有水則氣止而風無,故風水二字為地學之最,其中以得水之地為上等,藏風之地為次等。
  • 60歲的郭子儀掌管兵馬萬千,為何被人挖了祖墳?郭的反擊真絕了
    而作為國之棟梁的郭子儀,也自然難逃遭奸人陷害的命運,不過,和嶽飛和比幹的命運不同的是,郭子儀運用自己的智慧,成功地化解了一次次的危難,並且最終兒孫滿堂,甚至還活到了85歲。那麼,郭子儀究竟是如何應對奸臣陷害的呢?魚朝恩,他是歷史上一個有名的宦官。
  • 古人為何規定筷子長度7寸6分?有何特殊含義?華夏子孫必須了解
    其實古人的智慧表現在如今生活的方方面面,只不過大多數人都沒有在意罷了,站著連其中的含義也不知道,比如說古人規定筷子的長度是7寸6分,規定16兩為一斤,裡面也是隱含著一些特殊含義的,從中可以看出古人的大智慧,作為華夏子孫,我們必須應該了解一下。
  • 鄭強教授:祖墳守不過4代!但有一個地區為什麼能守到40代
    自古中國人對祖墳非常重視,上至帝王,下至黎明百姓沒有一個不為自己家的祖墳選擇一個風水寶地的,以達到福澤子孫後代。不過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正如太原理工大學鄭強教授所說的,祖墳守不過4代!但是有一個地方祖墳為什麼可以守到40代呢?
  • 佛教講:因果報應,自作自受,那為何還會殃及子孫?背後道理很深
    其實很多人在骨子裡,都是希望有因果報應的,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正義,希望看到好人有好報,但是生活中所看到的現實,卻總是讓自己充滿迷惑感,比如說,一個善良的人,命運為何不好。惡人卻財源滾滾,兒孫滿堂。對於這些種種的疑問,因果報應的真假,總是在腦海中環繞。慧遠大師在《三報論》中講到:「因俗人疑善惡無現驗作。」
  • 農村常說葬得好能興旺,分享5種祖墳案山參考,後代努力才更重要
    案山有大小氣局之分,小氣局案山距離較近,百步轉欄為案;大氣局案山則比較遠,幾公裡到幾十公裡不等。向上距穴山最近的山是20公裡,向上20公裡的山叫案山,案山以外的山,距離越遠山越高,一般向上20公裡到40公裡的高山叫朝山!案山是朝山的延伸,案山能使穴前縈繞更周密,更能凝聚生氣。
  • 人的命運真的可以改變嗎?正確認識命運改造技術
    如果你對「命運是否可以改變」持有質疑,讀完此文後,相信你應該會有自己的觀點!對於命運,相信很多人都認為上天不公平,都會覺得上天辜負了自己,都想著自己的命運什麼時候可以改變。這些環境、物質,無時無刻的影響人類的命運,也影響著每個人的命運,如果一個人沒有了食物,或都得了癌症,在古代能活過來的機會不多,而現在還有生存的機會,這就是命運的改變。第二個問題:人的命運能改到什麼程度?
  • 中國古人總結:決定命運的五大力量
    人們經常聽說這句話:「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明確地指出了一個人的命運是由什麼力量決定的。理解了這句話,也就掌握了改變命運的鑰匙。那時候的讀書人常會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這五樣都得具備才能考上。如果考不取的話,是命中不該有。現代人要想做官,也得考大學、考公務員。
  • 古人講「千人掙錢,不如一人睡覺」,到底何意?老祖宗的美好夙願
    而是說賺錢的方法有很多種,如果1000個人賺錢的方式不對,那麼還不如一個睡覺的人收入多。實際上這句俗語提到了一個現代名詞,那就是睡覺也能賺錢的「睡後收入」。隨著科技日新月異賺錢的方法也多種多樣,單純憑體力賺錢早已是過去時。而通過個人的智慧和能力去賺錢,有的時候即使看起來非常輕鬆,好像是沒有付出任何努力就可以賺錢。
  • 湖北一老農家中祖墳曾冒出青煙,專家挖開之後,要求封鎖整座山
    古人見到自家的祖墳冒出這種青煙,會覺得自己的祖先成仙升天了。哪家祖先成仙有了法力,自然會保佑哪家升官發財、吉祥如意。祖墳冒青煙也成了對古人成功之道的一種鑑定。祖墳的那些事古代中國儒教為尊,雖不言亂力神怪,但儒家倡導的宗族文化,注重祖先崇拜,當然也就對祖墳特別關注。
  • 廣東河源紫金一村民10多年的祖墳被人故意損毀,什麼怨什麼仇?
    根據藍塘網友爆料稱,自家的祖墳曾在十多年前就在藍塘鎮告坑村泥陂的一個小山坡上,因為地方比偏僻,所以不知為啥原因,被人為所毀壞。場地一片蒼涼。從圖片中可以看到,遍地一片石頭碎片,是人為故意破壞的。是後代感到痛憾的事。
  • 安徽挖到清代武舉人墓,挖掘到一半,墓主後代趕來:不要挖我祖墳
    ——紀伯倫 我國古代有著非常多的制度,其中喪禮制度是為數不多傳承到現在的制度,古代人們對於死者是十分重視的,死者為大便是最好的解釋,古時每當家中有人死去之時,即便是家中略顯貧寒,也會將死者進行風光大葬,雖然不如王權富貴家庭那般豪華,但也會盡其全力辦得風風光光,只希望逝者在另一個世界可以保佑後代安康。
  • 《偶然發現的一天》為何只有一天能改變端午的命運?原來是穿越劇
    女主是有名字的配角,男主是連名字和樣貌都沒有的小配角。就是這樣的兩個漫畫中的配角,卻依然在做著改變命運的事情。儘管所有人(魷魚絲)都告訴他們這樣做幾乎是不可能的,可是他們還是有血有肉的或者,按照自己的意識活著。當然,端午(女主)的命運卻只能靠一天(男主)才能改變,而一天的名字是端午起的,一天也是因為端午才清醒的。但是為什麼只有一天才能救端午呢?
  • 曾仕強:能改變你命運的不是性格,而是這一點。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相信很多人對於這個問題都會有肯定答案。 因為大家認為,一個人的一生成就跟性格息息相關。當我們翻開厚重的歷史,也能發現「性格決定命運」的事跡。 項羽性格剛愎,所以在烏江邊上演了經典的「霸王別姬」;成吉思汗性格強悍勇猛,打開了中國歷史新篇章;李白性格狂放飄逸,才寫下了眾多千古流傳的不朽佳作。
  • 古人非常注重修族譜、家譜,為何有些現代人都不修了?
    雖然現在社會發展後,宗親之間不如從前那般親密了,有人認為現代對都不重視修家譜了,其實也不盡然,有些地方依然還能重視家譜與宗祠的,至於不具備家譜的人,一般不外呼以下幾個原因:現代的年輕人更追求當下的自我生活,除了祖父母及父母親以外,對於上幾輩的認同感普通很低
  • 誦經念佛的人,為什麼會改變命運?答案在這裡
    誦經念佛的人,命運為什麼會改變?學佛不僅能夠得到智慧,學佛之後生命完全不同,哪怕只是念一句佛號功德就大得不得了,念佛獲益多多。學佛以後會知道,人的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我們種下什麼因,就得什麼果。為什麼誦經、拜懺、禮佛等等會改變我們的命運呢?是不是佛菩薩幫助我們處理了不好的因果了,然後幫助我們改變命運了呢?當然不是!
  • 古人投河前,為何要放一雙鞋子在岸邊,專家的解釋,讓人肅然起敬
    這顯得很奇怪,為什麼古人自盡都要把鞋子放岸邊?有專家對此研究過,給出了以下幾點理由。 所以古人還會進行屍檢,檢查屍體是否有他殺的證據,如果沒有,那便以自殺結案。
  • 佛教:改變命運,有3種方法,屢試不爽,效果顯著
    命運這個千古的話題,註定要伴隨我們一生,我們可以把命運理解為一個人一生的遭遇與狀況。每個人的情況從出生就不一樣,有人生來,家中就有權有勢,生活富裕。有人則降生到瀕臨死亡邊緣的地方,如非洲的一些貧困地區。
  • 張居正死後被清算 傾巢之下的張氏子孫們命運如何?
    (原標題:張居正死後被清算,傾巢之下的張氏子孫們命運如何?) 張居正死後被清算,傾巢之下的張氏子孫們命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