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1個你不可不知的情緒管理技巧!

2021-01-15 自媒體小吳哥

要擁有不抱怨的關係,重點不在學會做什麼事,而是學會當什麼人。當你成為一個能輕鬆擁有不抱怨關係的人時,其他人在你面前就會不一樣了。——威爾.鮑溫,《不抱怨的關係》

情緒,常常是破壞我們人生的兇手,所幸情緒管理的技巧是可以學習的,我們可以用一些情緒管理的技巧,來驅趕我們內心負面的情緒,讓自己更積極、讓自己的身心都處在一個更好的狀態。11個你不可不知的情緒管理技巧:

1、接受已經無法改變的事實

人生最浪費時間的莫過於糾結於那些無法改變的事情,包括出生環境、已經發生的事等等,當你無法放下那些無法改變的事實,就容易陷入負面的情緒。

創新工場創辦人李開復曾說:「用勇氣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用胸懷接受不能改變的事情,用智慧分辨兩者的不同。 」

2、每天都「活在當下」

「活在當下」是一項很有威力的情緒管理技巧,當你只把心力放在每天的當下,你就不會去多想其他的事,你只會關注於眼前的事,在這樣的情況下,你的身心會處於一種很好的狀態。

每天給自己一些目標與希望,多付出行動、活在當下,很容易就能感到快樂,你的情緒也會變得更好。

3、每天都要吃早餐

吃早餐看似一件很平常的事,但卻不容忽略,吃早餐會給人一種滿足感,一天三餐裡面最重要的一餐就是早餐了,古人云:「一日之計在於晨。」就是這個道理。

想要一整天都保持愉悅的心情,就一定要吃早餐。

4、定期的運動

《跑者瑜伽:讓你不受傷、跑更遠、卻不累的完整解答》的作者蕾克希威廉森指出:「跑步是一種極佳的心血管運動,能讓體內充滿帶來愉悅感的腦內啡。」

研究已經證明,運動可以讓人的心情變好,養成每天運動的習慣,就能很好地調適自己的身心,也會比較快樂。

5、轉移情緒的焦點

你關注的焦點本身會產生能量,當你把焦點放在「怪罪別人」上,就容易抱怨他人、產生負面情緒;但是當你把焦點放在解決問題上,就能把注意力放在問題本身、而非抱怨上。

「轉移情緒的焦點」是情緒管理很有威力的一項技巧,停止負面情緒滋生的方法,就是重新將專注的焦點移轉到可以解決問題的事情與方法上。

6、養成不抱怨的習慣

抱怨很可能是一種習性,而且很容易養成習慣。《練習不抱怨:我的21天不抱怨挑戰,選擇幸福的未來》的作者克莉絲汀.勒維齊指出:「停止抱怨,就是不再讓自己的情緒,堆積成無法攀越的高山,不再放大自己的憂慮,停止用抱怨來滋養這些情緒。」

只要養成不抱怨的習慣,你就會發現自己糟糕情緒的時刻越來越少,正向情緒的時刻越來越多。

7、積極行動就能驅逐負面情緒

積極的行動不只可以驅散內心的恐懼感,還可以驅趕負面情緒,想要創造好的情緒,就要讓自己積極的行動,面對未知所帶來的「焦躁」,只要能以積極的行動來面對,很快就能讓這股負面情緒煙消雲散。

8、尋求好友的協助

與好友相約出來聊天,可以幫助自己度過低潮時刻,當你感到無助的時候,不妨就尋求好友的協助,好友與親人會給你不一樣的感覺,每個人都需要朋友,跟朋友多聊聊,很快就能獲得能量。

9、把注意力放在「解決問題」上

當你認清楚抱怨無法解決問題時,你就會專注在解決問題上,而非把問題推給別人解決。「認清所有問題都是自己造成」的情緒管理技巧,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它讓你把注意力放在改變自我上,而不是企圖改變他人、抱怨環境。

當你把注意力放在「解決問題上」,就如同轉移自己的焦點一樣,此時的你不會抱怨,而是會想把事情做好,而這樣的狀態能讓你的身心處於正向的情緒中。

10、時常把微笑掛在臉上

研究指出,你的情緒會反應你身體的狀態,即使你原本不開心,但是只要你的臉上帶著微笑,你自身的情緒就會受到影響,進而變得比較開心。

時常把微笑掛在臉上,除了可以讓自己心情變好,還能將好的情緒傳染給他人,是一舉兩得的方式。

11、每天都懷抱「感恩」的心

只要常說謝謝,並且懷抱著感恩的心,就能吸引更好的事物進入你的生命裡。當你充滿感恩的心時,你不會到處抱怨,你會感謝你所擁有的。

無論你現在的情緒如何,只要對周遭的人、事、物充滿感恩的心,你的內心就會獲得一股「平靜感」。

相關焦點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們該如何理解范文正公的醒世良言?
    因為景色觸發登樓者的悲傷——這裡就是後面「不以己悲」所提到的「悲」,也就是對於「遷客」被貶謫身份的「傷」。第四段則想像了一種完全不同的情境。進入北宋,詩、文、詞飛速發展,同時儒學藉助佛道思想迅速進入哲學範疇,最終成為理學。
  •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才能擁有心靈的自由和快樂
    紀伯倫說:「當你的歡樂和悲哀變大的時候,世界就變小了。」這裡所說的世界,當然是情感的世界,心靈的世界。確實如此,當我們的情感發生巨變時,心理承受能力,也會隨之而改變。不論是歡樂,還是悲哀,只要是突然間變大,都會使人的思想空間、想像空間、心靈空間,隨之變窄、變小、變弱。
  • 對待壓力,我們要學會自我調節,參考以下7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當今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面臨著一個又一個的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如果再來個天災人禍,有些人更是感到沒法過了。對於有些人來說,一片迷茫,無可奈何。生活的壓力是無所不在的,只要知道如何正確面對,並適當地加以排除,為它找個出口,它就不會對精神帶來很大的傷害。杜飛以前一直是個開朗樂觀的人,同樓的人總能看到他在樓下一邊健身、一邊說笑的樣子,快樂的氣氛能夠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得到是一種失去,失去是另一種得到
    每個人都想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到什麼程度呢?「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而真正達到這個境界的也只有世外高人,我們也只能盡全力靠近之。不因外物的好壞影響自己的心情,我們大概沒有辦法完完全全做到這一點,但是掌握這樣的思想,卻是十分有必要的。去過我們能夠熟知這種心理調節機制,就可以無限接近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視老來難,這樣才不愧對人生。早安
    2、不要總以為生活辜負了你什麼,給生活一個微笑,也給自己一個微笑,時光不會倒流,人生只是單行線,每個人的一生都是這樣不能走回頭路。無論是男是女終將被無情歲月的流水中衝刷得退盡風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視老來難,這樣才不愧對人生。星期二,早上好!
  • 抱在一起沒感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有人說中年夫妻就是搭夥過日子,其實能夠搭得開心,有個牽掛你的人,何嘗不是中年愛情保鮮的方式每年的三月十一是公公的生日,在這一天我都會為家裡的這兩位男士備禮物,不是為了討個好兒媳、好媳婦的名聲,是習慣於每年的這個舉動,和老公相處的二十年了,看著他用著我給他的禮物,他開心,我也開心;他也會說聲謝謝老婆,並送上一個淺吻。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看問題的方式有千百種,最重要的一種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和優秀的人在一起,你也會變得更優秀,隨緣、惜緣、不攀緣。路就在腳下,不能見路不走,要實事求是,解放思想,走可持續發展道理,踐行科學發展觀。今天的話題是從電視劇《天道》我們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 水皮:「談股論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尤其是深圳市場的兩個指數,深成指上漲1.66%,創業板上漲3.11%。不管創業板,還是深成指都創出了近期新高。而推動指數創新高的主要力量,就是來自於機構抱團的白酒股和新能源車兩個板塊。昨天這兩個板塊的調整幅度比較大,市場上一度有觀點認為:機構抱團股開始崩潰了。但是今天這種觀點就被打臉。明天會不會繼續被打臉就不好說,因為現在的位置出現反攻倒算的行情,可持續性的確是要打個大大的問號的。
  • 王陽明:修煉一顆強大的內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世界都為你讓步
    不受煙火不成神,不受折磨不成人,不經風雨,不見彩虹!能受天磨真鐵漢,不遭人嫉是庸才。王陽明強調:「心外無事」,也就是說,在你心外,什麼事情都沒有!心學特別強調: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王陽明特別強調要「靜心」,要「息思慮」,讓自己的心進入空寂境界。
  • 值得抄在筆記本上的溫柔句子|無所畏懼,不悲不喜
    「一個風雨,一個記憶,沒你為的記,」剩下的,只有風雨。默時間久了,人已不繼,我們熟悉地放,已經沒有了你的腳印,那熟悉的味道,又該換什麼忘寬恕夜色不了見美麗,只有霓虹在疲倦中閃爍,我許願給你,我無所謂,我的世界只有我一個人獨醉,微醺情。
  • 冰菓:折木奉太郎的生活態度對管理我們的消極情緒非常有幫助
    折木奉太郎是動漫《冰菓》的男主角,他最大的特點就是對什麼都不感興趣。這樣的他看起來情緒非常穩定,不會因為一點事情,情緒而發生非常大的變化。他是一個非常理智的人。我們在生活當中,對待一些事情總會有自己的情緒。這些情緒影響了我們的工作和學習。
  • 季羨林《心安即是歸處》:情緒始終保持穩定,這是長壽之道
    我們不探討追求長壽的秘訣是什麼,只是讀季羨林老先生的《心安即是歸處》這本書,倒是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保持情緒始終穩定,不驕不躁,不喜不悲,情緒沒有太大的起伏和波動,就是長壽之道。好運不可能永遠伴隨著一個人,我們在走運的時候,要想想倒黴的時候該怎麼辦,就像居安思危,我們處於高位,要知道自己此刻處於高位的原因,不可讓高傲埋沒了自己。也就是說,只要有我們在走運的時候,想到倒黴,才不會在倒黴的時候素手無策,不知道未來的路,不知道該怎麼走才是最好的選擇。
  • 你學或者不學,我就在講臺,不悲不喜;你聽或者不聽,我仍在講解
    你學,或者不學,我就在講臺,不悲不喜;你聽,或者不聽,我仍在講解,音量不高不低;作業,你做或者不做,我仍在批改,不緊不慢;你,心中沒有了師長,我,手中沒有了教鞭,和諧相處,彼此相安……對於學生而言,你學或者不學
  • 關於「福禍」,老祖宗的這3句忠告,不可不知
    比如說,老祖宗的以下3句忠告,可以幫我們識破「福與禍」的真相,不可不知!1、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這句話出自於老子《道德經》第五十八章,意思是說:福與禍並不是絕對的,福禍相互依存,可以互相轉化。有時候,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壞的結果。
  • 經典的情緒管理句子,你不能不知
    一.管好自己的情緒,不要把不良情緒宣洩給愛你的人,她們不是你的垃圾桶,請你們不要給她們增加煩惱二.好的情緒可以讓你的生活,愛情雙豐收,壞的情緒讓你的生活,愛情陷入一團遭三.情緒不好時可以好好哭一場,適當的發洩情緒,也是宣洩情緒最好的方式,誰說男人流血不流淚,誰規定男人不能哭
  • 早安心語:不喜不悲,不哀不怒,安之若素,冷暖自知
    早安心語:不喜不悲,不哀不怒,安之若素,冷暖自知!1、生活和我們是相互選擇的,不該過分計較生活的失言,生活本來就沒有承諾過什麼;它所給予的,並不總是你應當得到的,而你所能取得的,是憑你不懈的真誠和執著所能得到的!
  • 不經坎坷不知路難走不受挫折不知事難成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路走過了才知曲與直事經過了才知喜與悲酒喝過了才知醒與醉話說過了才知暖與冷不經坎坷不知路難走不受挫折不知事難成不醉過酒不知酒性烈不遭拒絕不知愛難求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愛與恨不過一念之間喜與悲不過一瞬之間有與無不過轉眼之間生與死不過睡夢之間
  • 人來人往,不以物喜,不悲觀
    代入感很強,現實感很強,可也找不出什麼別的好處。儘管那個角色讓人親切,無法淋漓的愛,無法發生深刻的聯繫,內心有一點點狡詐和狡黠,但卻終究沒有帶來什麼。連悵惘都沒有。現代的年輕人和知壽多少是有點共性的,雖然可能未必如她這樣孤僻、怪異。青山七惠用她細膩的筆觸描寫了一個年輕女孩的心理問題,孤獨的成長,要怎樣一個人面對未來。
  • 百病生於「氣」,情緒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
    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這是五氣致病的最早記載,以後在宋代陳無擇《三因極●病證方論》中將五氣中增加悲、驚即為七情。 「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怒就是發怒,喜就是高興;「悲則氣消」,悲是悲傷;「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jiong熱)則氣洩,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
  • 但網友不悲反喜,這是為什麼?
    當然,或許在部分網友看來這並不值得任何的大驚小怪(難道電影就不應該在電影院上線嗎?),但事實上隨著各國社會局勢的迥異走向,如今的《花木蘭》似乎已經越發朝著「中國特供」的方向邁進了。而這也就是為何網友在面對下面系列熱搜話題時「不悲反喜」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