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期的八大名將,個個戰績卓越,看你認識幾個

2020-12-17 騰訊網

大唐時期繁榮鼎盛一時,各項水平在歷史上也是排的上號的。而在這個期間,也有一些千古名將流芳百世,他們的戰績個個都是讓人十分敬仰。下面就給大家盤點下大唐時期的八大名將:

李晟

李晟(727年-793年),字良器,洮州臨潭(今屬甘肅)人,唐朝宰相、軍事家。

李晟原為邊鎮裨將,以戰功累遷至右金吾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涇原四鎮北庭都知兵馬使,封合川郡王。後來,李晟入朝任右神策軍都將。

建中二年(781年),李晟以神策先鋒都知兵馬使討伐反叛的河朔三鎮。建中四年(783年),涇原兵變,李晟前往奉天勤王,加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京畿、渭北、鄜坊、商華兵馬副元帥。

興元元年(784年),李晟收復長安,平定朱泚之亂,兼任鳳翔、隴右、涇原三鎮節度使、行營副元帥,改封西平郡王。貞元三年(787年),李晟被罷去兵權,改封太尉。

貞元九年(793年),李晟去世,追贈太師,諡號忠武。

李光弼

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國唐代營州柳城(今遼寧省朝陽)人,契丹族。李光弼於唐天寶十五載(756)初,經郭子儀推薦為河東節度副使,參與平定安史之亂。乾元二年(759)七月,任天下兵馬副元帥,參與鎮壓浙東袁晁領導的農民軍。宦官程元振、魚朝恩等素與李光弼不睦,光弼晚年為宦官所讒。病死徐州,年五十七歲。追贈司空、太保,諡曰武穆。李光弼墓,在富平縣覓子鄉別家村西北約1公裡處。

郭子儀(697年-781年),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軍事家。

郭子儀早年以武舉高第入仕從軍,積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

安史之亂爆發後,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率軍勤王,收復河北、河東,拜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公元757年,郭子儀與廣平王李俶收復西京長安、東都洛陽,以功加司徒,封代國公。758年,進位中書令。759年,因承擔相州兵敗之責,被解除兵權,處於閒官。公元762年,太原、絳州兵變,郭子儀被封為汾陽王,出鎮絳州,不久又被解除兵權。

公元763年,僕固懷恩勾結吐蕃、回紇入侵,長安失陷。郭子儀被再度啟用,任關內副元帥,再次收復長安。公元765年,吐蕃、回紇再度聯兵內侵,郭子儀在涇陽單騎說退回紇,並擊潰吐蕃,穩住關中。

公元779年,郭子儀被尊為''尚父'',進位太尉、中書令。781年,郭子儀去世,追贈太師,諡號忠武。

王忠嗣

王忠嗣(706年-749年),初名訓,祖籍山西太原祁縣,後移居華州鄭縣。唐朝名將。官至河西、隴右、朔方、河東四鎮節度使,封清源縣公。

父王海賓以驍勇聞名,官至太子右衛率、豐安軍使。王忠嗣九歲時,王海賓戰死於吐蕃松州保衛戰中,追贈為左金伍大將軍。忠嗣接入宮中撫養,玄宗收為假子,賜名忠嗣,常與忠王李亨一起遊玩。有一次玄宗和他論兵法,他''應對縱橫,皆出意表''。

開元十八年,出任兵馬使,隨河西節度使蕭嵩出徵。開元十八年在玉川戰役中以三百輕騎偷襲吐蕃,斬敵數千,吐蕃贊普倉皇逃走。後接替王侄擔任隴右節度使。開元二十六年北伐契丹,率十萬騎兵,北出雁門,於桑乾河三戰三捷,奚、契丹聯軍全軍覆沒。天寶初年,大敗突厥葉護部落,取烏蘇米施可汗首級至長安。

天寶元年,對吐蕃的青海湖會戰,大破吐蕃北線主力,吐蕃死傷數萬人,兩王子陣亡。吐谷渾降唐。

玄宗晚年好大喜功,令王忠嗣攻吐蕃石堡城。王忠嗣奏稱,石堡形勢險固,不宜輕舉妄動,玄宗不聽,王忠嗣只得出兵,結果大敗而回。宰相李林甫對王忠嗣嫉恨,誣陷王忠嗣''欲奉太子''。唐玄宗對王忠嗣嚴加審訊,打算處以極刑,但在哥舒翰苦求下,將其貶為漢陽太守,一年後抑鬱以終,年僅四十五歲。天寶元年,追封為兵部尚書。

薛仁貴

薛仁貴(公元614年-683年3月24日),名禮,字仁貴,漢族,山西絳州龍門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將,著名軍事家,政治家。

薛仁貴出身於河東薛氏世族,在貞觀末年投軍,徵戰數十年,曾大敗九姓鐵勒,降服高句麗,擊破突厥,功勳卓著,留下''良策息幹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故事。

李勣

英國貞武公李績(594年-669年,''績''音''績''),原名徐世績,字懋功。唐高祖李淵賜其姓李,後避唐太宗李世民諱改名為李績,漢族,曹州離狐(今山東菏澤東明縣東南)人,唐初名將,與李靖並稱,被封為英國公,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早年從李世民平定四方,後來成為唐王朝開疆拓土的主要戰將之一,曾破東突厥、高句麗,功勳卓著。

李績一生歷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將入相,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為長城。顯慶二年(657年)奉旨與許敬宗、蘇敬、孔志約、于志寧等編《新修本草》二十卷,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藥典。

總章二年(669年)十二月初三戊申日,李績卒,享年七十六歲,唐高宗輟朝七日,贈李績太尉、揚州大都督,諡號貞武,陪葬昭陵。

侯君集

侯君集(?-643年),豳州三水(今陝西旬邑土橋鎮侯家村)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唐朝名將。官至兵部尚書。封陳國公。早期不學無術,而以勇武自稱。後入秦王府隨李世民徵戰,立下戰功,逐漸被李世民賞識,後與尉遲恭力勸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唐統一後,侯君集官位越來越高,開始學習,參與選拔人才等。曾隨李靖學習兵法,卻誣告李靖有造反之心。貞觀年間,隨李靖討平突厥,後又領大軍滅高昌國。功勳卓著,開始居功自傲,因討滅高昌時私取寶物而被下獄,得釋後開始心生怨恨,先後勸大將張亮、太子李承乾謀反。貞觀十七年,侯君集因太子李承乾謀反事受到牽連被處死。家人被遷至嶺南。

衛國景武公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藥師,雍州三原(今陝西三原縣東北)漢人。隋末唐初將領,是唐朝文武兼備的著名軍事家。後封衛國公,世稱李衛公。李靖善於用兵,長於謀略,原為隋將,後效力李唐,為唐王朝的建立發展立下赫赫戰功,南平蕭銑、輔公祏,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去世後諡曰景武,陪葬昭陵。著有數種兵書,惟多亡佚。

在李靖的戎馬生涯中,他指揮了幾次大的戰役,取得了重大的勝利,這不僅因為他勇敢善戰,更因為他有著卓越的軍事思想與理論。他根據一生的實踐經驗,寫出了優秀的軍事著作。

相關焦點

  • 唐朝名將是如何排名的?
    唐朝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偉大的朝代,尤其以其軍事力量強悍,而唐朝初年也是名將輩出,對唐朝初年的名將進行簡單的排名。第一名:天策上將,秦王李世民。不能因為李世民做了帝王就忽略其軍事能力。李世民的主要戰功有:一,破薛舉,淺水原之戰平定隴西薛仁杲,剷除了唐朝來自西方的威脅。
  • 曹操手下戰將很多為何只有張遼入選72名將,張飛戰績不多卻能入選
    所謂的七十二名將是指武廟中用來陪祭主祭呂尚(姜子牙)的七十二位古代名將,唐朝時,武廟從最先的武廟十哲到六十四名將,宋朝時,陪祭增加到七十二名將,是為了對應文廟中孔子有七十二門徒陪祭。
  • 王者榮耀百裡玄策原型,唐朝名將王玄策,一介書生打服印度五國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孫子兵法唐朝是一個名將輩出的朝代,每一個仁人志士都有一個報效邊境的狂熱內心,在這些名將身上都有擁有者無數傲人的戰績。甚至有:不滅幾個國家,不好意思說自己唐朝名將的說法。的確在唐朝時期,國力強盛,士兵英勇,將軍善戰。很多名將身上都有滅國的戰績。
  • 三國張姓八大名將,張飛僅排第二,有一人比張飛都厲害
    三國中,除了曹姓、孫姓、劉家這幾個大姓,還有一個姓氏也出現了非常多的名將,這就是張姓,其中張飛更是大名鼎鼎。然而,其實在這些名將中,張飛僅能排第二,有一人比張飛都厲害,此人是誰?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三國張姓八大名將,看看大家都認識哪些?
  • 唐朝追封的十大名將,戰國三人人選,除了白起還有誰?
    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唐朝最早立武廟,是平定安史之亂後,一要對平叛將士論功行賞,二要對那些安史降將盤踞的藩鎮加以籠絡,因此唐朝才設立武廟,通過褒揚歷代名將武之忠義,以示朝廷對武將的重視,從而穩定唐朝各地的藩鎮將領。
  • 日本戰國時代的十大名將你都認識幾個?
    日本戰國時代的十大名將你都認識幾個?中華歷史源遠流長,歷經了各種的戰亂時代,也湧現了各個名將。我們的鄰國日本也有一個戰國時期,其中也出現了幾位名將。一起來認識一下吧!武田信玄戰國第一名將武田信玄,日本戰國時期名將,日本戰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從四位下大膳大夫,信濃守,甲斐守,甲斐武田氏第十七代家督。原名武田晴信,幼名勝千代,通稱太郎,出家後法號德榮軒信玄,清和源氏源義光之後,武田信虎嫡長子。因任甲斐守,並且具有非凡的軍事才能,被稱為「甲斐之虎」。有「戰國第一名將」之稱,也被譽為「戰國第一兵法家」。
  • 不滅個國,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名將,大唐為何名將輩出?
    在中國歷史上,論武工之盛無過於漢唐,但是要論將星之璀璨,就算是漢朝也不如唐朝,從大唐開國至唐玄宗時期,我們可以看到大唐從來不缺名將,李靖、李勣、蘇定方、薛仁貴、高仙芝、封常清等等,可以說大唐百年之間幾乎是滅國無數,就算是到了「安史之亂」之後,大唐依然不缺名將,比如西平郡王李晟以及那個雪夜襲蔡州的李愬,就算是到了晚唐時期,張議潮收復河西讓西域再一次回歸大唐領土
  • 唐朝是個開放的朝代,有許多的外國人在中國當官,你知道有哪幾個
    唐朝是個開放的朝代,有許多的外國人在中國當官。這些外國人經由陸上絲綢之路或海上絲綢之路來到中國,或經商,或留學,或從軍,有的甚至通過參加科舉考試,當上了中國的官。下面,我們來介紹下在唐朝這些有名的外國人。
  • 《封神演義》中,唐朝名將李靖是如何穿越到商朝當上陳塘關總兵的
    我們都知道,在《封神演義》中,哪吒的父親是商朝陳塘關總兵李靖,無獨有偶,在上千年後的唐朝也有一位名將叫李靖,此兩人怎麼看都像一個人,而且商朝時期並沒有一個叫李靖的總兵,只有唐朝時期有個叫李靖的名將,說起來也很尷尬,兩人竟然是同一個人,相信大家很快就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唐朝的李靖穿越到商朝了,他是怎麼穿越過去的?
  • 曹操名將雲集,為何只有張遼入選武廟七十二名將?其他人輸在哪?
    其中三國時期共有有12人上榜,分別是諸葛亮、鄧艾、張遼、張飛、關羽、呂蒙、周瑜、陸抗、陸遜、杜預、羊祜、王濬。可以看到,曹操手下名將雲集,卻只有張遼一人入選,這是為何呢?首先,我們要明白,宋人做出武廟七十二將的排名,是依據這些名將的戰績和個人品德來的,所以說這些名將不僅要有出色的軍事才能,過人的作戰成績,還不能有道德瑕疵,至少你的忠君愛國吧?根據這兩個標準,我們再來看看,為啥曹營中只有張遼能夠入選?
  • 唐朝名將李靖是怎麼成為託塔李天王的呢?
    唐朝名將李靖是怎麼成為託塔李天王的呢?首先給大家科普一下歷史上的唐朝李靖,然後再說說他是怎麼成神的!李靖,字藥師,初唐時期傑出軍事家 、名將,封衛國公 。李靖儀表魁偉,文才武略,熟知兵法。初仕隋朝,拜馬邑郡丞。晉陽起兵後,效力唐朝。
  • 放下民族和國家仇恨,這幾人都是二戰時期日軍名將,讓世界都害怕
    抗日戰爭已經距離我們幾十年了,今天再回憶起抗日戰爭,除了為中華大地帶來的滿目瘡痍還有民族的傷痛,歷史都是由人組成的,如果拋開國家和民族仇恨,這幾個日本將軍的軍事指揮實力讓人佩服,今天一起來扒一扒二戰時期,日本的那些名將第一個是山本五十六,雖然偷襲珍珠港有所謂美國的陰謀之說,但就憑他對戰爭有清楚的認識這一點
  •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名將(下)
    現在我們延續上內容,繼續來盤點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名將,準備好了嗎?我開始咯!6、大明第一名將——徐達徐達,元末明初名將,明朝開國元勳,他為人謹慎,善於治軍又有勇有謀,戎馬一生,他推翻了元朝的統治,並打擊元朝的殘餘勢力,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勳,被明太祖朱元璋稱為「開國第一功臣」。
  • 4位花滑冠軍名將攜手出鏡,個個氣質不凡美豔動人
    近日,昔日花樣滑冰冠軍名將陳露在個人社交平臺上曬出了最新的照片,並且寫道:「 看看大家還能認出幾個冠軍來。」從圖片可以看出陳露是攜手畢文靜、王麗萍、錢紅三大冠軍名將出境了,因此這一張照片真的是一張意義非凡的合影了,要知道她們四個在職業生涯時期上都是戰績不俗的冠軍選手,四大名將齊聚一堂真的是令人興奮不已啊。
  • 三國時期吳國孫權手下的十位名將,看看你能認識幾位?
    小說《三國演義》中,曾以「太史慈酣鬥小霸王」半個回合的筆墨來渲染太史慈和孫策的戰鬥,除了突出太史慈的勇武,也表現了孫策的知人。在歷史上,所謂「太史慈酣鬥小霸王」確有其相應的記載,而太史慈最終決定加入孫策陣營,很大程度上在於其同孫策有強烈的共鳴。 戰績:號稱雙戟無敵的子義兄。
  •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國外十大名將
    朱可夫,蘇聯著名軍事家、戰略家,1896年出生,在二戰期間因其在蘇德戰爭中的卓越功勳,被公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優秀的將領之一,曾四次榮膺蘇聯英雄稱號,1941年被授予蘇聯元帥軍銜,是蘇德戰爭中繼史達林後第二位獲此殊榮的蘇軍統帥,1974年朱可夫因病逝世,享年78歲蒙哥馬利,英國陸軍元帥
  • 盤點世界斯諾克十大名將,你都認識嗎?
    盤點世界斯諾克十大名將,你都認識嗎?他在少年時期就顯露出打斯諾克的天賦,職業生涯以其精湛的球技和輝煌的戰績贏得了「金童」的美譽,獲得過7次世錦賽冠軍(1992-1996年5連冠)、6次大師賽冠軍、4次大獎賽冠軍等榮譽。TOP2、「天然金塊」史蒂夫·戴維斯
  • 趙雲張郃死後,後三國時期還有哪些名將?誰能排第一?
    那麼隨著趙雲和張郃去世後,後三國時期還有哪些名將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後三國時期,排名前五的名將,他們都是誰?第五、姜維姜維的出場是令人比較深刻的,因為他成功識破了諸葛亮的計謀,並且將計就計,設法伏擊了趙雲。趙雲在面對姜維時,短期內竟然拿不下姜維,而且回到陣營後,對姜維的槍法也是十分讚賞。
  • 家境貧寒的薛仁貴憑藉這一招獲得唐太宗賞識,最終成為唐朝名將
    可在歷史上薛仁貴的經歷要比影視劇中的薛仁貴坎坷的多,在其本人成為唐朝名將之前也經歷了一段困苦的時期。那麼薛仁貴又是怎樣發跡的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講講薛仁貴的故事。但此時薛仁貴覺察這是個露臉的好機會,於是上前叫陣。最後薛仁貴憑藉自己的一身武藝,身騎白馬在敵軍中橫衝直撞,大有萬夫不擋之勇。在戰爭結束後,唐太宗對當時只是士卒的薛仁貴印象很深,於是特地召見了薛仁貴,並封其為將軍。之後唐太宗又詢問了薛仁貴的家世,得知他是北魏名將薛安都的後代,於是對薛仁貴更為青睞。
  • 封神演義中,李靖明明是唐朝的名將,為什麼會出現在商朝
    大家都知道,李靖是唐朝的名將,是唐太宗李世民手下的得力幹將,功勞極大。奇怪的是,在《封神演義》中,李靖為什麼會出現在商朝,成為姜子牙手下的得力幹將,而且後來拜師燃燈道人,還肉身成聖,還有三個兒子都肉身成聖。確實不可思議。其中的原因,筆者是這樣認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