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鏈」填補華為空缺
經過華為的不懈努力,國內5G技術先拔頭籌;然而,馬斯克的「星鏈」也開始落地,讓人不禁想到,此舉有針對華為5G的嫌疑,意在扳回一城,這並非是空穴來風,最近SpaceX「星鏈」便獲得了聯邦通信委員會高達8.86億美元的補貼。
據悉,該補貼是由聯邦通信委員會下屬的農村數字機遇基金提供的,補貼將用於35個州,為64萬戶鄉村家庭和企業提供「星鏈」寬帶服務;原先,鄉村地區的網絡服務均與華為有關,華為是其偏遠地區的最佳合作夥伴。
簡而言之,「星鏈」填補了華為的空缺,因為「星鏈」是衛星網絡,所以將華為的設備更換為「星鏈」終端設備更划算,美蒙大拿州的農村「星鏈」用戶表示,「星鏈」的下載速度為174Mbps,上傳速度為33Mbps,自我感覺良好。
馬斯克搶生意
事實上,馬斯克的「星鏈」不僅在本國填補華為的空缺,還要搶佔全球通信行業的「下沉市場」,何謂「下沉市場」?下沉市場通常是指小城市,而全球通信行業的「下沉市場」指的是偏遠地區,包括了非洲等地。
華為在全球通信行業的「下沉市場」中,佔有極大的市場份額,比如非洲國家、東歐獨立國協國家(獨立國協是指蘇聯解體後,原成員國組成的鬆散聯合體)。雖然華為是全球通信設備供應商,但是資歷比不上諾基亞和愛立信,發展初期只能瞄準「下沉市場」。
近幾年來,由於某國的圍追堵截,華為甚至轉戰非洲,一方面是某國在非洲的影響力十分有限;另一方面是非洲更喜愛華為設備的「便宜大碗」,比如非洲大型通訊公司Safaricom和Rain,均採用華為的5G設備。
馬斯克明擺著搶華為生意,「星鏈」是衛星網絡,說是6G都不為過,相較於地面鋪設的通信基站,衛星網絡的成本極低,更適合非洲等「下沉市場」,這對於華為而言,是個巨大的挑戰。
「星鏈」朝著土著社區出發
非洲有大量的土著社區,而北美也有不少的土著社區,一般稱為原住民社區,這些原住民的定居地十分偏遠,而馬斯克的「星鏈」抓住了原住民的「痛點」,加拿大的Pikangikum First Nation原住民定居點便是最好的例子。
經了解,該定居點的兒童、年輕人佔到了社區人口的75%,如果缺乏了網絡,那麼會影響其一生的發展。最近,原住民們收到了Space X「星鏈」提供的終端路由器,順利接上了網絡,馬斯克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
其實,馬斯克無意搶華為生意,此舉乃是「妙手偶得之」。馬斯克發展「星鏈」是為了探索火星,一方面可以利用「星鏈」實現地球與火星的通信;另一方面借著「星鏈」進入土著社區等「下沉市場」,為火星移民提供資金。
結語:中國正在努力
全球約有30億人口,其遍布在70%以上的地理空間內,此生註定與網際網路無緣;馬斯克無意中搶了華為的生意,「星鏈」也填補了華為在美的空缺,而馬斯克確實是一位「義士」,為偏遠地區的網絡建設貢獻了力量。
當然,國內也有類似「星鏈」的衛星網絡,叫做「行雲工程」,清華大學等高等學府也在積極探索6G技術,正在為偏遠地區的居民努力,令其獲得改變命運的機會。對此,您有何看法?歡迎您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