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諸葛亮究竟是躬耕於南陽還是襄陽呢?

2020-12-05 騰訊網

諸葛亮在《出師表》裡稱:「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如今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崗和湖北省襄陽市隆中都建有武侯祠,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諸葛亮躬耕之處究竟是在南陽還是襄陽?

隆中地理位置在襄陽城外二十裡,行政區域卻在南陽郡的鄧縣,所以說襄陽南陽都對。由於歷史與現實的差異,對古地名的解釋出現分歧其實是常見的學術現象。

比如「杏花村之爭」,「赤壁之爭」,「蘭陵之爭」等。歷朝歷代行政區劃的變化草蛇灰線,伏脈千裡,各地邊界並非一直清楚無虞。

兩地的爭論自然是為地方經濟發展尋找IP資源,但這終歸是專業的學術問題,還是交給純粹的學術研究為好。沒有定論的情況下非要將某個地名劃於自己名下,吃相併不太好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易中天:湖北襄陽是躬耕之地,隆中古時屬南陽,現在屬襄陽
    古時城區位置跟現在截然不同,不要以現在城區規劃來想當然近兩千年前的古南陽,南陽武侯祠建於魏晉時期早於湖北武侯祠,其實大家說這麼多都沒用,建祠時間先後說明了一切問題,誰早就是誰的,南陽武侯祠草廬為八角,古柏亭位置從來沒有變過,襄陽的都是後人建的。諸葛亮的出師表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這是諸葛丞相親說。在三國那個時代,劉表把州治遷到襄陽,襄陽名氣比南陽大。
  • 訪南陽、襄陽、漢中:踏尋諸葛亮遺蹤,領略三國文化
    去年春天,跟隨二弟自駕遊,去了南陽、襄陽和漢中,一路經過河南、湖北和陝西,觀山賞水、尋古訪賢,是一次很有趣的文化之旅,至今記憶猶新。這次出遊,最初想法是踏尋諸葛亮遺蹤,領略一下三國文化。先訪南陽,再訪襄陽、漢中,三處都有武侯祠,一處勝似一處,算是一次系列之旅。而漢中,更早還是漢家文化起源地,更值得探訪。
  • 理直氣壯高揚「諸葛亮躬耕於南陽」偉大旗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諸葛躬耕地,三國看南陽! 在這個新時代裡,南陽必須直面問題,敢於亮劍,主動出擊,有所作為,必須緊緊把握諸葛文化引領權和主動權,牢牢掌控臥龍文化意識形態話語權!
  • 隆中在東漢時期究竟屬於哪裡呢?
    他在離襄陽西約20裡處的地方。隆中的面積約為200多平方公裡。在2020年初,隆中被我國的文化局和旅遊局正式批准為五A級風景區。近些年來隆中在東漢時期究竟是屬於南陽還是襄陽一直以來爭議不絕。在我看來。在東漢雖然現在隆中屬於襄陽管轄,但是在東漢時期應該是屬於南陽郡。
  • 襄陽武侯祠只是諸葛紀念地而非躬耕地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諸葛亮如是說。而襄陽在歷史上也建設有武侯祠,並且一個襄陽老人——習鑿齒,把自己家鄉襄陽的武侯祠在自己著作《漢晉春秋》中認定為諸葛亮躬耕地,號曰隆中,而襄陽武侯祠其實只是一個諸葛亮紀念地,自有其應有價值,而非陶醉於爭奪躬耕地。
  • 諸葛亮到底是哪裡人?他的躬耕地為什麼有爭議?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開篇便寫道: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後也。父圭,字君貢,漢末為太山都丞。亮早孤,從父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會漢朝更選朱皓代玄。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
  • 換手率高得驚人,三國時的「南陽」有多重要?
    漢末三國,此地幾易其手,領取該郡「房產證」的主人大多以悲劇收場,什麼原因造就了「南陽魔咒」呢?這四個地區都是古代經濟發達地區,南陽盆地位居其中,堪稱「中央大平原」,其重要性顯而易見。三國時期,南陽無論是荊州還是許昌,起到了戰略屏障的作用。
  • 諸葛亮到底是哪人?河南湖北山東三地相爭,其中一地建有2個景點
    在比鄰商業街區中,這座公園以諸葛亮生平為主線,建有諸葛亮銅像、回音壁、武侯雙闋、聖賢路、諸葛宗祠等景點,遊客能充分領略到一代智聖的豐功偉績及陽都的人傑地靈。於一個外地遊客來說,原以為沂南城打造這樣一處諸葛亮公園是為了弘揚傳統文化,而在當地人帶領下前往下一個關於諸葛亮的景點,突然在景區門口發現,這裡居然寫著「諸葛亮故裡」字樣。
  • 諸葛亮是哪裡人?或許王朗才知道答案!
    《出師表》的作者無疑是諸葛孔明自己,這個毋容置疑,裡面所寫的天下大勢固然可能不全對,但諸葛亮自己哪裡人,不太可能錯誤。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看起來很簡單就有定論,但沒那麼簡單。首先,這個南陽是不是如今的河南南陽呢?
  • 「四聖」收集,蒼天好好照顧南陽(附上南陽旅行策略)
    四聖集群,蒼天負責南陽一個朋友叫大李去南陽,去武侯祠,大李說他會去,但大李又問去哪裡,他的朋友沒有「再」,也就是說,朋友不知道南陽必須去哪裡。現在李用來普及科學:南陽、張衡、張仲景、範蠡、諸葛亮稱為「四聖」,即科聖張衡,張仲景,商聖範蠡,智聖諸葛亮。
  • 《三國演義》120回,其中32回與襄陽有關,襄陽為何如此重要
    襄陽,是今湖北省西北部的城市。在三國時期,其屬於荊襄九郡,是曹、孫、劉逐鹿的重要根據地和戰場。《三國演義》洋洋灑灑120回,有32回與襄陽有關。 上圖_ 東漢時期 襄陽.樊城 的位置所在 三國君主與襄陽 為什麼有人說三國始於襄陽呢?
  • 諸葛亮真實的背景,他可不是簡單的布衣,荊州城裡都是他的親戚
    #真讀三國,不看演義#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提到:「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和「先帝不以臣卑鄙」。諸葛亮與劉表的親戚關係相傳荊州沔南(襄陽)名士黃承彥曾經對諸葛亮說:「聽說你要選擇妻子,我家有個相貌醜陋的女兒,黃色的頭髮,黑色的皮膚,才華倒是可以配得上你。」諸葛亮毫不猶豫地答應了這門親事,迎娶了黃承彥的女兒。
  •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獨三國時期謀士眾多,其他朝代謀士鮮有?
    三國時期是有不少朋友都非常感興趣的一個歷史時期,在這個歷史時期不僅出了非常多的武力高強的英雄人物,同時這也是非常多的,比如諸葛亮和周瑜等人都給大家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不過有很多人也會感覺到非常好奇,為什麼在中國的歷史上面只有在三國時期才出現了這麼多的謀士,而在其他時期並沒有出現這麼多的謀士呢
  • 探析襄陽在三國的重要戰略地位,解析「三國歸晉」
    在三國鼎立的時代,襄陽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比較強盛,在襄陽設「北津戍」成為楚國北部最重要的要地。 到了東漢末年,劉表為荊州刺史,將中心由漢壽遷到了襄陽。
  • 諸葛亮為三國頂尖人才 曹操為何不邀他出山呢
    但是看完這段故事後,小編一直有一個疑問,曹操是有名的求賢若渴,為何沒有去邀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自己呢?諸葛亮當時年齡很小有人說「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然而事情並不是這樣的。劉備邀請諸葛亮出山時,諸葛亮才27歲。而諸葛亮去荊州的時候,年僅16歲。諸葛亮當時只是個小孩子,不出山是很正常的。
  • 三國史話:龐德公為啥隱居襄陽鹿門山?
    三國時,劉備兩個軍師諸葛亮和龐統,都是司馬徽推薦的。諸葛亮和龐統為蜀漢立下的功勞世人皆知。可是司馬徽、諾葛亮、龐統三個人又都敬重一個人,這就是龐統的叔叔龐公。他們三人都拜龐公為師,「水鏡」、「臥龍」、「風維」的美稱,就是龐公給取的。龐公住在峴山下的白沙曲。
  • 三國諸葛亮那麼厲害,為什麼曹操不登門請他出山?
    三國時期,群雄並起。諸葛亮是群雄之中神一般存在的人物。現代文學家魯迅就曾經用8個字來評價諸葛亮:「諸葛之多智而近妖。」是說諸葛亮聰明得跟妖孽一樣。在真實歷史中,諸葛亮比羅貫中小說《三國演義》中塑造的諸葛亮形象,更加強悍。特別是在劉備死後,諸葛亮面對著一個皇帝年幼無知、名臣武將逐漸凋零、曹魏孫吳虎視眈眈、南蠻各族蠢蠢欲動的爛攤子,堪稱舉步維艱。
  • 南陽四聖為全民抗疫加油,這些「防疫表情包」請收下!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 這不 咱們南陽的歷史名人 張仲景、諸葛亮、張衡、範蠡 也加入了抗疫大軍
  • 南陽晚報讓老南陽文化「活」了起來
    也許是冥冥之中的安排,2000年10月的一天,他到村部辦事,在聊天過程中無意瞥一眼辦公桌上的那張《南陽晚報》,信手一翻便被吸引了,又找來幾份以前的報紙帶回家仔細看,周圍鄰居也都爭相傳閱。2001年,村裡組建建築公司,騫振參與了企業創辦,隨後又加入黨組織。儘管公司訂有晚報,他還是自費訂了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