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現屬於中國湖北省襄陽市。是我國的著名旅遊文化名城。他在離襄陽西約20裡處的地方。隆中的面積約為200多平方公裡。在2020年初,隆中被我國的文化局和旅遊局正式批准為五A級風景區。
近些年來隆中在東漢時期究竟是屬於南陽還是襄陽一直以來爭議不絕。在我看來。在東漢雖然現在隆中屬於襄陽管轄,但是在東漢時期應該是屬於南陽郡。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襄陽郡觀點依據不足】
隆中在東漢時歸不歸南陽郡管轄呢?諸葛亮所說的「躬耕於南陽」是指當時的隆中嗎?持「襄陽說」者的觀點對嗎?當我們翻開《中國歷史地圖集》來看,南陽郡和南郡區域劃分很清楚,隆中在南郡轄區而不在南陽郡內。
漢代南陽郡與南郡是以漢水為界的,中國自古就有「山南水北為陽地」的說法,南陽的地理位置在伏牛山以南,漢水之北,又在帝都洛陽之南,所以稱南陽。而隆中在當時更極有可能是在南陽郡。

【文獻記載南陽郡更可信】
襄陽隆中的地理位置在漢水的南岸,在水之陰,所以隔漢水劃在南郡轄區內。《史記·秦本紀》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8年)記載:「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郢為南郡,楚王走。」《史記·秦本紀》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載:「初置南陽郡,在漢水北。」
由此記載可見,南郡設置在前,南陽郡在後,以漢水為界,兩者相隔六年。也就是說,隆中在南陽郡設置前六年,已經劃給了南郡。東晉史學家襄陽人習鑿齒,在《襄陽記》中記載:「秦兼天下,自漢以北為南陽郡……自漢以南為南郡。」《晉書·地理志》也記載「及秦,取楚鄢郢為南郡,……以楚之漢北立南陽郡。」
胡三省注《資治通鑑》記載:「秦置南陽郡,以南山之南,漢水以北也。」漢代科學家南陽人張衡,他寫《南都賦》讚美家鄉時,寫到南陽的地理位置在「陪京之南,居漢之陽。」顯然這裡是指他的家鄉在洛陽的南邊,漢水的北岸。

【隆中在當時屬南陽郡更可靠】
在這眾多史籍中的記載和《中國歷史地圖集》是相吻合的。顯而易見,當時的隆中並不歸漢水北的南陽郡管轄,諸葛亮所言「躬耕於南陽」無疑是指今天的南陽。
在《諸葛亮文集·黃陵廟記》一文中,諸葛亮說「僕躬耕南陽之畝,遂蒙劉氏顧草廬。」和《前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是一致的。
通過這些記載我們可以看出隆中在當時屬於南陽郡的證據更足。

【總結】
南陽在東漢時期,有「南都」「帝鄉」的顯赫地位,是全國六大都會之一,是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是南陽歷史上的全盛時期。諸葛亮由一個普通青年脫穎而出成為天下英才,南陽郡毫無疑問是孕育他成長的搖籃。所以隆中在當時應該是屬於南陽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