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劉氏政權自稱漢室後裔,是真是假?東漢的開國皇帝呢?

2020-12-15 小龍談古論今

在三國時期不少劉氏割據政權都自稱是漢室皇族後裔,其中最有名的是劉備,不過學界多數人對劉備皇族後裔的身份存在質疑。

而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卻是貨真價實的皇族後裔,他祖上這一脈源於漢景帝酒醉後臨幸事件,正是因為意外的臨幸為大漢王朝延續了近兩百年的歷史。

劉秀劇照

為什麼說劉備皇族後裔的身份可疑?

一般來講古代很多農民起義軍領袖都想方設法提高軍隊的號召力,在冷兵器時代,強大的號召力是制勝的法寶。

比如秦朝末年,起義軍遍布全國,當時起義軍領袖都爭先擁立原六國國君後裔為王,原因很簡單,那是因為他們在當地很有號召力。

西漢滅亡後,王莽執政後期,農民起義軍風起雲湧,人心思漢,當時有很多起義軍領袖紛紛擁立漢室後裔為王為帝,甚至還有人謊稱是漢成帝遺落民間的兒子。

他們這樣做一來可以增強自己軍隊的影響力,二來打出「匡扶漢室」的旗號可以為自己正名,他可以藉此告知天下,我的軍隊不是雜牌貨色。

劉備打出「匡扶漢室」的旗號無非也是這兩個原因,但是到目前為止沒有強有力的證據可以證明劉備漢室後裔的身份。

劉備沒有挑選一位離他生活的時代較近的漢室皇帝認祖歸宗,而是挑選西漢的中山靖王,中山靖王離他生活的時代相隔三百多年,而且這位中山靖王有一百多個兒子。

這就是劉備的精明之處,獨苗單傳的後裔都是限量版的,有族譜編號,不好操作,而子孫後代成千上萬的中山靖王才是最佳人選,加之離他生活的時代又那麼遙遠,根本無法查明真相。

說白了,劉備就是一個賣草鞋的小商販而已。

劉備劇照

劉秀第一次上戰場騎著牛,連馬都騎不起,是不是他的身份也有假?

如果大家這樣想那麼就誤會劉秀了,劉秀確實是漢室後裔,他的五世祖是漢景帝劉啟第六子劉發,劉發的出生源於漢景帝酒後的一次犯錯。

當時漢景帝本來要到程姬宮中過夜,時逢程姬月事,程姬為了迴避,讓她的侍女唐氏替自己陪侍,結果那天晚上漢景帝酒醉不知,誤把唐氏當程姬,唐氏後來生下皇六子劉發。

劉發因為母親身份卑微的緣故,並不受父親待見,所以他被封到蠻荒之地長沙國。

後來劉發到宮中參加漢景帝的壽宴,表現得非常機智,漢景帝一高興加封他三個郡,劉發瞬間成為當時佔地面積最廣的諸侯王。

那麼劉秀為什麼會淪為種地漢?

這要從推恩令開始說起,所謂「推恩令」就是削藩,漢朝到了文帝朝時,中央政府與地方諸侯之間的矛盾逐漸尖銳,到了漢景帝政權期間,他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推行了「削藩策」,卻引發了西漢規模最大的一次諸侯王叛亂。

到了漢武帝時期,雄才大略的漢武帝自然也意識到了諸侯王勢力強大對中央政權帶來的威脅,於是他採納大臣主父偃的建議,推行「推恩令」,這項政策比漢景帝的「削藩策」高明。

漢武帝劇照

「推恩令」就是讓諸侯王把自己的土地平均分給自己的兒子們,從表面上看是一種恩惠,實際上就是削弱諸侯王的勢力。

史載,推恩令」執行後,當時諸侯王的封國大的不過十幾城,小的卻只有十來裡地。

隨著皇室子弟不斷繁衍,中央政府進行再分配,一代一代分割下去,到皇室子弟手中的土地越來越少。

我們來看看劉發一脈的分配情況。

長沙王的第十三子劉買封為舂陵節侯——劉買之子劉外被封為鬱林太守——劉外之子劉回被封為巨鹿都尉——劉回之子劉欽被封為南頓令。

南頓令就是地方縣令,而劉欽就是劉秀的父親,雖然劉秀父親官職不大,但也能養家餬口,畢竟靠著宗室子弟的身份還能領取一份固定工資。

劉秀劇照

可是還沒有等到劉秀長大,他的父親就去世了,無依無靠的劉秀只能投靠叔父劉良。

此時的劉秀已是落魄皇室子弟,但也不至於淪落到種地為生。

那麼是原因導致劉秀淪為種地漢呢?

劉秀出生的那個年代漢朝皇室已經衰落,先後由王氏、傅氏掌權,劉姓皇帝沒有什麼發言權,尤其是在王氏外戚派獨攬大權後。

當時王太后有一位名叫王莽的侄兒,他在朝中呼風喚雨,獨攬朝政。漢哀帝去世後,王莽攝政。為了方便攬權,王莽不願立年長的皇子為帝,立年僅九歲的劉衎為帝,可是劉衎只當了六年的皇帝就去世了,相傳王莽是幕後黑手。

後來王莽索性直接稱假皇帝,立年僅兩歲的劉嬰為太子,看到沒,王莽立的是太子,不是皇帝,王莽此時的身份跟皇帝沒有什麼區別。

當了幾年假皇帝的王莽覺得不太過癮,索性直接當真皇帝,於是他開始創造輿論,不久篡漢稱帝,建立新朝,西漢就此走向了滅亡。

這一年劉秀十六歲,王莽篡漢對宗室子弟影響很大,首先是地位下降,其次是沒有固定工資可以領。

無奈之下,劉秀只能去放牛、種地,劉秀也有抱負,也有理想,他想通過讀書來改變自己的命運,於是他打算去長安求學。

劉秀建立東漢

劉秀的家在今天河南的南陽,要去長安(今西安)讀書,可謂是路途遙遠,尤其是在古代交通不發達的情況下,後來劉秀只能和同學一起租了一輛驢車。

劉秀畢業以後,他並沒有到朝廷做官,而是回到家中,繼續放牛種地,直到他二十八歲時,跟隨哥哥劉演一起起兵反新朝。

劉秀劇照

劉秀跟後來的李世民有幾分相似,都是打感情派的高手,後來他在眾多割據政權中脫穎而出建立東漢王朝,不過很多小夥伴可能會認為,劉秀是皇族後裔,當皇帝很容易。

其實不然,劉秀打天下的難度不亞於劉邦建立西漢的難度,至少劉邦起義時還是個公務員,劉秀完全是白手起家,在他的艱苦奮鬥下,最終建立東漢王朝,為大漢續命近兩百年。

相關焦點

  • 真正的三國是怎樣的?劉備建立的蜀漢政權,算不算漢朝延續?
    在中國歷史上,漢朝分為「西漢」和「東漢」,西漢由劉邦建立,東漢由劉秀建立,前前後後,兩者共歷29帝,享國407年江山,其間,還有一段「新莽」政權。有人說,不對,那劉備建立的「蜀漢」呢?是不是也應該算作漢朝的延續?
  • 劉秀作為一代開國之君,為何甘為做一個繼承西漢的皇帝?
    但東漢與西漢不同,東漢是兩個完全斷代的朝代,兩漢交融時期,王莽建立了新朝。新朝滅亡後,天下仍存在一種短暫的割據局面,群雄並起,中原逐鹿。打倒王莽後,劉秀得了隴望蜀,一統天下,最終建立了東漢。儘管這裡面的劉秀也算是劉邦的後代,屬於皇族。但是他並非皇族直系親屬,血緣關係較遠,且劉姓宗室經過漢武帝推恩令洗牌後,早已經不是那麼值錢了。劉秀起兵的時候只是南陽的富農。
  • 三國時期的封禪是什麼樣的?
    太傅許靖、安漢將軍糜竺、軍師將軍諸葛亮、太常賴恭、光祿勳(黃權)〔黃柱〕、少府王謀等上言:『曹丕篡弒,湮滅漢室,竊據神器,劫迫忠良,酷烈無道。人鬼忿毒,鹹思劉氏。……臣等謹與博士許慈、議郎孟光,建立禮儀,擇令辰,上尊號。』即皇帝位於成都武擔之南。」
  • 曹操當你有能力做皇帝的時候,你為什麼沒有成為皇帝?
    如果曹操無法抗拒並直接稱自己為皇帝,那麼他之前的誓言將成為一個笑話,對漢室的忠誠呢?很多可能會有大量漢臣投奔其他諸侯,甚至士兵也會叛變。因此曹操只能將自己與周文王相比較,讓兒子成為周武王並創建一個新的王朝。「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
  • 三國時期誰是正統王朝呢?曹魏、蜀漢還是孫吳呢?
    三國時期,說三國誰是正統王朝,有說是曹魏,有說是蜀漢,而東吳從來沒有人去提及,這也體現出正統位置之爭就在曹魏和蜀漢之間,那到底誰是正統呢? 公元220年,曹丕得漢獻帝禪位,成為曹魏的開國皇帝,從這時開始正式進入三國時期,次年劉備稱帝,而東吳的孫權最晚稱帝,在229年才稱帝,此時的華夏大地上有三位皇帝,人們對於誰是正統王朝也存在爭執。
  • 侯國漢代|湖南劉氏大部分是「漢室之後」?
    歷經十二年的拼搏,他光復了漢室,建立了東漢王朝。這個勵志故事與湖南有關。起兵前已經淪為平民身份的劉秀,其先祖是長沙定王劉發。劉發的兒子劉買在舂陵(今湖南寧遠縣)建立了舂陵侯國,劉秀是舂陵侯的後人。歷史的定數在於它必然要按照客觀規律運行,歷史的變數在於誰也不知道它會選擇以什麼樣的方式和什麼樣的人來完成那些必然的進程。
  • 看史書才知道:三國爭霸,原來是漢室宗親與開國功臣的家族之爭?
    東漢末年,群雄爭霸,用諸葛亮的話來說,那就是「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但是我們翻看三國梟雄的家譜,就會發現三國爭霸,其實漢室宗親與開國功臣家族之爭,他們數十年混戰,最後卻讓叛臣後裔司馬懿撿了便宜。
  • 東漢和西漢是一個王朝嗎?東漢是西漢的延續還是一個獨立的王朝?
    光武帝劉秀自認是漢朝的繼承人和復興者,而不是新王朝的開國皇帝「人心思漢,劉氏當復」是東漢主流的歷史敘述。光武帝劉秀在當時人看來,就是毫無疑問地復興漢室之舉,他是漢王朝的復興者與繼承者,現代的一些書籍開篇就將其稱為一個叫作「東漢」的王朝的「開國皇帝」,這不僅是錯誤的,而且在當時人尤其是光武帝劉秀本人看來,是語無倫次、不知所以然的。
  • 擁有這些姓氏的日本人,自稱是中國後裔,專家:不想認可但是真的
    在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當中,中國人一直都有「落葉歸根」傳統,哪怕是移居國外,也會經常返回家鄉祭祖,自從中國同日本建交,不少的日本人都自稱是中國的後裔,申請來中國祭祖。在這些祭祖的人當中,最有名的還是當屬前日本首相羽田孜,他多次在公開場合穿中山裝,說自己是徐福的後裔,2002年,羽田孜就攜帶家屬來到了贛榆縣金山鎮徐福村尋根祭祖,除了他以外,還有大量的日本人都自稱是劉邦的後裔,不過他們的的確確是中國後裔。
  • 東漢政權是如何站穩腳跟的?淺析劉秀護衛政權安全的四張網
    一般來說,一個政權的滅亡,跑不出以下四個主要因素:軍事力量對政權的直接威脅,以及政治結構對皇權的威脅、經濟水平對統治基礎的威脅、文化思想對社會安定的威脅。 我們對照更始政權的滅亡,來分析一下劉秀是如何布開這四張安全網,確保東漢政權順利度過安全期的。
  • 世人都說東漢是西漢的延續,其實,這根本就是兩個不同的朝代
    190年,董卓挾漢獻帝遷都長安朝廷大權旁落,揭開了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序幕。 劉秀,劉邦的九世孫。按照血脈關係看,他有著高貴的皇室血統。當時,人們就認為:漢室被王莽變著法的給奪了,當然,後來的朝代得由劉氏的後人再去繼承。這個觀點其實是有點「自圓其說」的意味,如果,新朝的各項改制能推進的很好,還有東漢的事麼?
  • 劉氏宗譜為何沒有他的名字?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們或許都認為劉備是走哪兒,都要宣布一下自己「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孝景皇帝陛下玄孫」的身份,是當今漢獻帝劉協的叔叔輩人物,憑藉這個身份,劉備從當初的一無所有成為蜀國的開國皇帝,蜀國又被稱為蜀漢,由此可見漢室宗親的身份帶給劉備的光環加持有多麼厲害!
  • 粵古代三大政權之後 趙、劉、朱族人今何在
    而入粵趙氏,據言可以追溯到南越國的開國武帝趙佗。 秦朝,真定人(今河北正定)趙佗任南海郡龍川縣令(今廣東龍川),後為南海尉,於秦朝末年兼併了桂林、南海和象三郡,建立了南越國,漢高祖劉邦封其為南越王。此後,趙佗的子孫繁衍於今廣東、廣西兩省之間一帶地區。五代時期,劉龑在廣州建立南漢政權,洛陽人趙光裔、趙光逢、趙光胤三兄弟又在南海安家。
  • 東漢皇后為何頻頻陷入無子境地?皇族婚姻昭示了東漢政權的沒落
    東漢十四帝,除了四位未成年皇帝外,其餘十位皇帝,共計立了十六位皇后,竟然只有四位皇后誕有皇子皇女。這四位皇后是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的郭皇后、陰皇后,漢靈帝的何皇后,末帝漢獻帝的伏皇后。也就是說,東漢從第二任皇帝起,到第十一任皇帝,所有皇后都沒有生育!
  • 漢光武帝劉秀真是劉邦後裔?歷史上,還有多少王朝為劉邦後人創建
    可是天下義士眾多,笑到最後的還是劉家子,也就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劉秀是劉邦的後代,這是肯定的,六世祖是長沙定王劉發。在七世祖劉啟的帶領下,作為皇室子弟,劉秀的父親只是個小縣令。漢武帝實行推恩,這是很正常的事情,當時下面有不少縣令、都尉、太守,大部分都是劉家子孫掌管。
  • 三國三個政權的傀儡皇帝,都是如何對待權臣的
    東漢王朝的滅亡有很多原因,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權臣當道,先有董卓、李傕、郭汜;後有董承、楊奉、韓暹、曹操。最終是曹操的太子曹丕取代了漢室,開創曹魏政權。劉備和孫權也陸續稱帝,自此三國鼎立的局面徹底形成。在這三個政權當中,也有傀儡皇帝,有執政當道的權臣。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三國三個政權的傀儡皇帝和權臣。
  • 劉備諡號是漢昭烈帝,曹操諡號是武皇帝,但孫權的諡號卻讓人無語
    ——巴爾扎克 諡號是對一個人一生的最終評價,而在三國時期,劉備的諡號是漢昭烈帝,曹操的諡號是武皇帝(魏武帝),那孫權的諡號是什麼呢?很無語,甚至都不知道在正統的諡號中,有沒有這個諡號,反正在歷史上,只出現過一次。
  • 劉秀是歷史上存在感最低的開國皇帝,卻是最完美的一個皇帝
    說起光武帝,很多人並不是很熟悉,畢竟在我們的歷史課本上介紹東漢的不多。同時,東漢前有西漢的光芒萬丈,後有三國的人才輩出,劉秀開創東漢這一段的歷史被忽略也就不奇怪了。說到劉秀是歷史上最有文化的皇帝,可能很多同學不明所以。
  • 我國稱絕的開國皇帝,文武雙全,兩千年無人指責,至今被高度評價
    因此,即便現在放在今天,至少北大畢業生的學歷在歷史上是最高的,開國皇帝中,文化最為突出。第二,武力,不僅劉秀有文化,而且武功也很高,自小就練了一身好武藝。長沙王劉發是劉秀的祖輩,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算是根正苗紅的漢室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