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出彩路上 你我這樣走過】蘭考縣:新時代縣域治理樣板

2020-12-12 澎湃新聞

「祝賀我縣榮登2020年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全國縣域經濟競爭力400強榜單!」近日,蘭考縣連續兩年入圍「百強」的消息引爆了該縣各個工作群,大家在爭相祝賀的同時,也為蘭考縣縣域經濟突飛猛進感到振奮。

從貧困縣到投資潛力百強縣,從率先脫貧到喜獲全國文明縣城稱號,這不僅是蘭考87萬幹群拼搏奮鬥的結果,更是該縣在「十三五」期間弘揚「三股勁」,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視察時提出縣域治理「三起來」(把強縣和富民統一起來,把改革和發展結合起來,把城鎮和鄉村貫通起來)要求的結果。該縣根據自身特色不斷探索縣域經濟發展新路子,逐漸形成具有典型經驗的「產業集群」模式和「普惠金融」模式。

打造「產業集群」

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走進蘭考縣堌陽鎮徐場村,臨街打造提升古色古香的建築,家家門口掛著不同樣式的招牌旗幟,和不時飄出古箏、琵琶等民族樂器彈奏的天籟之音,讓人仿佛置身於山水畫卷之中。近幾年,藉助發展的春風,徐場村成為遠近聞名的民族樂器產業村,僅村裡從事樂器生產的作坊和企業就有82家,從業人員500餘人,產值1.2億元,樂器生產還帶起鄉村旅遊業,每年接待遊客30多萬人。徐場村是蘭考縣民族樂器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是該縣三產融合、民族樂器產業集群發展的見證,更是該縣創新「產業集群」模式、加快縣域高質量發展之路的有益探索。

該縣以強縣富民為主線,把發展產業作為強縣之基、富民之本,摒棄產業轉移路徑依賴,深入研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立足本地優勢,持續培育壯大蘭考特色產業體系,目前城鄉統籌、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產業布局基本形成,在增加財政收入的同時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致富。

針對蘭考木製品產業基礎,通過研判房地產和消費變化,該縣確定「品牌家居」產業發展定位,制定規劃、整合資源、系統推進。在產業集聚區,突出強縣功能,引進總投資100億元的恆大家居聯盟產業園項目,歐派、曲美等6家上市企業陸續投產運營,TATA、立邦等龍頭企業順利投產,家居產業龍頭集群初見成效;在鄉鎮,圍繞就業,突出產業配套、鏈條延伸,規劃提升6家鄉鎮專業園區;在農村,立足富民,突出前端供應和加工,大力發展群創產業,全縣家居及木製品行業產值達300億元。

針對農業大而不強不優的特點,蘭考縣確定了以畜牧產業化引領農業現代化、5~7年時間實現綠色發展形成綠色品牌的思路,引進正大集團、北京首農、禾豐牧業、青青草原、華潤五豐、田園牧歌、中科華構等龍頭企業,雞鴨牛羊驢和飼草「5+1」畜牧產業體系日益完善,探索「龍頭企業做兩端,農民兄弟幹中間,普惠金融惠全鏈」的產業帶富模式,畜牧產業鏈條更加完善,有效帶動種植業結構調整。

圍繞「無廢城市」創建,一體化推進垃圾減量、清掃、儲運、處理,該縣依託光大國際、沐桐環保、萬華禾香等推進生產生活廢棄物實現全利用,獲批「全國循環經濟產業示範基地」。圍繞智能製造,建設蘭考科技園,富士康環保包裝項目、智慧型手機蓋板玻璃項目投產達效,本地務工就業率75%以上;以焦裕祿幹部學院、蘭考三農學院為引領,做強文旅培訓產業,建業紅天地、蘭陽古鎮、黃河灣鄉村振興示範區正在加快建設。

民族樂器產業集群形成過程中,該縣探索出以搭建服務平臺、建立研發機構、培育特色品牌、培訓音樂人才、打造特色小鎮為主要內容的蘭考產業集群創新體系構建模式。

徐場村家庭式作坊,已經成為蘭考縣民族樂器產業的創新擴散源和產業孵化園,當原有的家庭式作坊滿足不了市場需要的時候,他們就搬遷到民族樂器工業園區標準車間進行標準化生產。堌陽鎮規劃建設佔地1080畝的民族樂器工業園區,目前已經入駐規上企業17家。該縣注重政產學研用的緊密結合,與音樂學院籤訂樂器產業戰略合作協議,成立蘭考民族樂器研究所,建立蘭考民族樂器產品品質等級體系、質量檢驗體系,進一步提升行業形象及產品層次,打造核心競爭力。注重品牌建設和高質量發展,大力培育龍頭企業,由政府出資引導民族樂器產業向高端化、品牌化發展。由政府出資舉辦古箏、古琴免費培訓班,培訓音樂人才。通過舉辦民族樂器論壇、發布會、大型音樂會、學術交流會等一系列的大型推廣活動,提高了村民的音樂素質,豐富民族樂器之鄉的文化內涵,提升蘭考民族樂器產業知名度,向行業推介蘭考品牌。以堌陽民族樂器業為基礎,打造獨具特色的樂器小鎮,形成產業集聚、人才集聚、技術集聚、品牌集聚、大數據集聚、資本集聚,努力成為「匠人原鄉,大師部落」,提升民族樂器產地的品牌形象。

該縣以城鄉貫通為途徑,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堅持走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城鎮化路子,持續開展城市綜合提升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水清、樹綠、乾淨、有序的城鄉面貌更具質感。以改革發展為動力,激發縣域發展活力,堅持「以改革激發活力」,系統謀劃了「服務企業、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縣域改革體系,發展動力活力進一步釋放。

夯實「普惠金融」

讓「金融活水」滋潤縣域經濟

「縣域改革發展,支點在金融,發力點在金融。」該縣金融工作局負責人告訴記者,藉助「普惠金融」春風,蘭考縣切實改善了農村金融的覆蓋面、可得性和滿意度,為穩定脫貧奔小康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了有力支撐。

2016年12月26日,「普惠金融」的勁風吹到這個小縣城。作為縣域這個最小單元,「普惠金融」在解決農村金融供給「最後一公裡」問題、突破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瓶頸中起到關鍵作用。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落戶蘭考,讓這個因焦裕祿精神發源地而頗受關注的小縣城,再次匯聚人們關注的目光。

「金融活水」的注入,讓蘭考幹群脫貧奔小康的步伐更快、更穩。該縣圍繞「普惠、扶貧、縣域」三大主題,不斷加大先行改革和創新示範力度,聚焦群眾反映最強烈、需求最迫切的痛點和頑疾,「普」「惠」並重,「線上」「線下」雙輪驅動,從「個人、農戶、村莊」三個維度,確立「三個100%全覆蓋」目標,初步探索出具有新時代中國特色的普惠金融發展之路,找到了普惠金融落地的有效路徑,形成了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取得積極成效。

在普惠金融發展過程中,該縣探索形成了以數字普惠金融綜合服務平臺為核心,金融服務體系、普惠授信體系、信用建設體系、風險防控體系為主要內容的「一平臺四體系」普惠金融模式。

「一平臺」,即數字普惠金融服務綜合平臺。針對傳統金融機構在開展普惠金融工作中存在的成本高、效率低、風控難等問題,運用數位技術,建設市場化運營的數字普惠金融綜合服務平臺——「普惠通」App,對接各類金融服務資源,實現金融服務的「觸手可及」「人人均享」,使農村地區群眾真正享受到數字金融的紅利。建立縣、鄉、村三級金融服務體系。傳統的農村金融服務主要由銀行網點和惠農支付點提供,但銀行網點建設成本高、覆蓋率低,只有鄉鎮政府所在地才有銀行的網點,無法滿足大部分農村群眾的金融需求;而村級的惠農支付點多局限於開展支付、取現業務,功能較為單一。蘭考試驗區探索將普惠金融內嵌於縣、鄉、村三級的便民服務體系,將村服務站建在黨群服務中心便民服務臺,與農村基層黨建相結合,打造「基層黨建+就業扶貧+普惠金融」三位一體服務平臺,明確主辦銀行(農業銀行、中原銀行、縣農商行),提供「4+X」服務:「4」即基礎金融服務,包括小額現金存取、支付繳費、惠農補貼查詢、社保費繳納等;信用信息採集更新,協助開展農戶信用信息採集、核實、更新等工作;貸款推薦和協助貸後管理,發揮駐村工作隊、村「兩委」幹部對本村村民情況熟悉了解的優勢,協助銀行篩選客戶、提交貸款申請、催收貸款等;金融消費權益保護,開展金融政策、業務、知識宣傳教育,推廣應用數字金融,接受金融消費投訴;「X」即各主辦銀行提供的特色金融服務。

金融活,經濟活。該縣按照「龍頭企業做兩端,農民兄弟幹中間,普惠金融惠全鏈」的工作思路,組建金融扶貧「1+1+1+2」(單位一把手、主抓副職、業務科長和兩名業務骨幹)專職金融扶貧隊伍,制定金融扶貧政策宣傳明白卡,將政策要點、辦理程序傳導至每個建檔立卡貧困戶,做到一戶一卡,普及金融扶貧政策、貸款產品和貸款用途,廣泛動員群眾通過金融扶持發展產業促進增收。利用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大數據比對,通過數據運算,確保有貸款意願的貧困戶「應貸盡貸」。

記者也從蘭考縣相關部門了解到,截至2019年年底,蘭考縣財政收入25.20億元,較「十二五」末增長98.43%。今年1~5月份,全縣財政收入11.2685億元,高於全省平均水平5.9個百分點,高於全市平均水平1.3個百分點,增速居省直管縣第5位。

全媒體記者:魯傑

圖片:開報集團全媒體

原標題:《【「十三五」出彩路上 你我這樣走過】蘭考縣:新時代縣域治理樣板》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十三五出彩路上,你我這樣走過·我家故事】70歲「豬倌」脫貧記
    【十三五出彩路上,你我這樣走過·我家故事】70歲「豬倌」脫貧記 2020-12-22 11: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十三五」出彩路上,你我這樣走過】通許縣:產業轉型升級增添...
    「十三五」以來,通許縣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新型工業化為目標,以工業企業「三大改造」為抓手,深入實施科技創新戰略,狠抓重點企業培育,產業轉型取得較好成效,為縣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撐。
  • 【轉發改革網報導 | 開創新時代縣域振興新境界——訪中共吉林省...
    「十三五」規劃中更是將支持區域經濟發展列為重點內容,提出區域經濟建設要具有新的全局觀念,將推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重點放在支持全國的縣域經濟一體化發展上面。那麼,在「十三五」規劃輝煌收官、「十四五」規劃勝利開啟的關鍵時間節點,縣域經濟發展應如何以更大的魄力、更足的勇氣破解新經濟背景下面臨的深層次矛盾,在的新形勢下,縣域經濟發展應如何把握機遇、應對挑戰?
  • 【大象時評】「東風啟中原」系列評論之四:縣域強 省域強
    在採訪中,記者聽到了這樣一句口頭禪:園區好則縣域強;縣域強則百姓富;百姓富則天下安。  再看縣域:  2020年「中國縣域經濟百強榜」中,江蘇有25個,前五名佔四個,前十名佔六個,多年位居全國第一。可以說,「園區經濟」已經成為江蘇縣域經濟高速發展的「主力軍」,全省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  由此聯想到河南,縣域面積佔全省近九成、常住人口佔全省七成以上、經濟總量佔全省六成以上……縣域經濟對河南來說,那不是一般地重要。
  • 開封發文支持縣域經濟發展!蘭考、尉氏、杞縣等地將迎巨變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縣域治理「三起來」重大要求,加快推進開封市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根據《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結合開封實際,開封市近日印發了《中共開封市委開封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 【十三五我們一起走過】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開啟幸福生活
    十三五期間,內蒙古鐵路運營裡程 從2015年的1.35萬公裡達到目前的1.48萬公裡,已覆蓋全區十二個盟市,與周邊八個省區連接,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也延伸了人們的幸福感,十三五期間,呼和浩特地鐵1號線,2號線相繼投用,方便了百姓出行。呼和浩特市民楊美蓮:「我是從一家村上的,到新華廣場也就十分鐘,開車得四五十分鐘,這樣就方便了不少」。
  • @全國漫畫愛好者:等你,一起描繪出彩新時代!
    人民網濟南6月3日電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為充分展示山東省婦女事業發展成就,展現廣大女性新時代巾幗風採,山東省婦聯、省漫畫家協會聯合舉辦「齊魯巾幗美,出彩新時代」全國漫畫大賽,向奮戰在各條戰線的齊魯巾幗致敬,凝聚建功新時代的磅礴力量。
  • 山東費縣:用新理念引領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費縣副縣長譚成亮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今年以來,該縣縣委、縣政府紮實開展「重點工作攻堅年」「重大項目突破年」和「橫向打擂臺、縱向抓攻堅」活動,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越走越寬。  以創新為引領,突出抓好新舊動能轉換  「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基礎。」
  • 「新時代縣域警務」嶽陽市經開區長石橋村「三措並舉」推動縣域...
    新時代縣域警務工作部署開展以來,長石橋村緊緊抓住社會治理創新這個重點,突出風險隱患防控,追求平安創建實效,紮實推動縣域警務工作落地見效。一、全面統籌,科學規劃。一是堅持黨建引領。長石橋村把新時代縣域警務工作納入黨建工作的重點內容,圍繞「幸福長石橋」黨建品牌創建,將縣域警務列入黨建工作考評考核,著力推動縣域警務工作開展。二是形成工作合力。
  • ...中爭當縣域發展排頭兵——訪長沙市委常委、瀏陽市委書記黎春秋
    黎春秋表示,瀏陽要圍繞總書記提出的打造「三個高地」、擔當「四新」使命和落實五項重點任務,找準位置、找準坐標、找準方向,對瀏陽的工作思路、目標要求、推進措施等進行再審視再謀劃再提升,努力交出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的優異答卷,在總書記賦予湖南的戰略定位實施中爭當縣域發展的先行者排頭兵。
  • 淺談新時代縣域警務工作體會
    戴峻峰縣域警務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公安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國全省全市工作會議精神,是湖南經驗在現代化警務創新的開創性舉措。常德市七裡橋街道是全市54個一類風險等級鄉鎮(街道)之一。轄區面積17.6平方公裡,共有6個社區,是柳葉湖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常住人口在6萬人以上。
  • 美麗城鎮省級樣板公布!金華有23個!你的家鄉上榜了嗎?
    2020年度新時代美麗城鎮建設 省級樣板名單金東區:傅村鎮 東陽市:湖溪鎮 義烏市:佛堂鎮、蘇溪鎮 永康市:龍山鎮 浦江縣:鄭宅鎮 武義縣:柳城畲族鎮 磐安縣:尖山鎮 2020年度新時代美麗城鎮建設
  • 雲巖區:積極探索打造先進「雲巖治理」樣板
    基層社會治理好壞,事關人民安居樂業、事關社會安定有序、事關國家長治久安。「十三五」期間,雲巖區以加強社會治理、增進民生福祉為核心,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領域上,積極探索打造先進的「雲巖治理」樣板,不斷推動全區治理體系、治理能力邁向現代化。
  • 託起穩穩的幸福(「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十三五」以來養老...
    自2016年11月到2020年2月,全國共有200多個像衡陽這樣的城市被納入試點範圍。家門口有這樣一個社區養老驛站,周奶奶的女兒也很高興。這個佔地600多平方米的養老驛站有8張日間照料床位,康復區、餐廳、閱讀區、活動室、助浴間等設施一應俱全,附近社區老人的服務需求基本都能滿足。
  •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天更藍 地更綠 水更清
    為有效改善人居環境,哈密市不斷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先後制定並出臺了《哈密市生態功能區劃》《哈密市生態環境綜合整治行動方案》等,明確了各級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環境保護工作職責,堅決守住生態保護底線。截至2019年底,全市高效節水面積達117.9萬畝,佔灌溉面積的88.56%;新增造林面積2.35萬畝,實施草原禁牧工程1207萬畝,達到草畜平衡草原3404萬畝;礦山環境治理恢復土地面積3.7萬畝;城市綠化覆蓋率達39.23%。
  • 託起穩穩的幸福(「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
    自2016年11月到2020年2月,全國共有200多個像衡陽這樣的城市被納入試點範圍。   「十三五」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加強頂層設計,民政部等部門積極跟進,推動養老服務快速發展,初步實現了從重視機構建設向居家社區機構協調發展的轉型,從補缺型、碎片化向體系化、制度化、多元化的轉型,為構建成熟定型的中國特色養老服務體系奠定堅實基礎。
  • 「新時代縣域警務」嶽陽市公安局召開全市公安機關新時代縣域警務...
    12月18日,嶽陽市公安局組織召開全市公安機關新時代縣域警務調研成果評審會。受副市長、公安局長唐文發委託,市局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夏榮才出席並講話。會上,市公安局縣域警務辦負責人通報了理論研討工作籌備及推進情況。交警支隊、治安管理支隊、嶽陽樓分局、經開區分局等單位先後就調研課題進行了匯報,與會評委進行了點評指導。會議要求,一要大興調研之風。調查研究、實事求是的「行動哲學」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寶貴經驗,彰顯著共產黨人求真務實的政治品格。各單位要切實支持鼓勵調研工作,讓調查研究這個法寶在嶽陽公安得到傳承發揚。
  •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2021-01-06 12: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十三五」成就巡禮·縣域篇②】嘉魚:花香蝶自來
    【「十三五」成就巡禮·縣域篇②】嘉魚:花香蝶自來 2020-12-23 22: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東「十三五」「三農」工作巡禮——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
    「十三五」時期,全省各級農業農村(漁業)部門把「三農」工作置於重中之重,鄉村振興步步推進,憑藉勇立潮頭的實踐探索,奮力書寫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新篇章。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自然災害、非洲豬瘟等風險挑戰,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業領域新舊動能轉換,農業農村工作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