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是生活在距今6500萬年前的史前巨獸,恐龍的體型巨大,以往古生物學家認為恐龍只是傳統的陸生動物(翼龍和蛇頸龍不屬於恐龍)。然而古生物學家在一次考古中發現了一種能夠水路雙棲的恐龍,這種恐龍的出現「重寫了恐龍歷史」,也徹底否定了非鳥類恐龍從未入侵水生世界的說法。成為世界上迄今為止第一種被證實能夠適應水下生活的恐龍。
這種被正式能夠下水的恐龍,並不是新發現的恐龍亞種,而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棘龍。棘龍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獸腳類肉食性恐龍,它們的體長能夠超過15米,體重達到20噸,比目前發現最大的霸王龍還要長3米。
在生物學家證實棘龍能夠在水中生存之前,其實已經考證出棘龍具有親水性。早在2014年,就有研究人員稱棘龍適應在水生中生活。它的腳很平可能有蹼,鼻孔高高地長在頭上,還有稠密的骨頭,這可以讓它在遊泳時控制自己的浮力。但是,在那時這只是個想法,並沒有證據能表明棘龍在水中如何遊泳。
經常多年的探索與考古,古生物學家在摩洛哥發現一具新的棘龍尾巴化石,在研究後表明這頭掠食性棘龍,有一個寬的、像槳一樣的長尾巴,它的行為更像今天的鱷魚尾巴,而不是其他食肉恐龍的尾巴。
為了測試棘龍尾巴在水中的表現,研究人員製作了一個塑料模型,並把它連接到一個機器人控制器上。他們發現,這條尾巴在水中產生的推力非常強大,這種專門針對尾部推進運動的新證據表明,棘龍是在水中捕食獵物的水生動物。
同時根據研究人員完整的骨骼重建發現,這次發現的棘龍化石是很年輕的個體。它的尾巴約有11米長,體重超過4噸,具有鱷魚般的下巴,不同於大多數食肉恐龍的尾巴,棘龍的尾巴骨頭沒有交織在一起,這表明尾巴可以蛇狀的運動來回波動。
古生物學家認為棘龍的食譜非常廣泛,它們不僅能夠捕獵普通的水中魚類,還能夠捕獵鯊魚一類的水中猛獸。
毫無疑問,棘龍在水中遊泳能力很強,但它的化石也在內陸被發現,所以它可能在陸地和水中生活得很舒適。
我們做個大膽的假設,假如不是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生物大滅絕,棘龍很可能會進化成為一種完全的海洋生物,以棘龍巨大的牙齒和龐大身軀,在海洋中將成為絕對王者。然而小行星撞擊地球後,棘龍和它的獵物們一起從地球上消失了,最終成為一塊塊化石,留給世人無限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