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學家發現一具新的棘龍尾巴化石,它將改寫恐龍歷史

2020-12-12 動物與環境

恐龍是生活在距今6500萬年前的史前巨獸,恐龍的體型巨大,以往古生物學家認為恐龍只是傳統的陸生動物(翼龍和蛇頸龍不屬於恐龍)。然而古生物學家在一次考古中發現了一種能夠水路雙棲的恐龍,這種恐龍的出現「重寫了恐龍歷史」,也徹底否定了非鳥類恐龍從未入侵水生世界的說法。成為世界上迄今為止第一種被證實能夠適應水下生活的恐龍。

這種被正式能夠下水的恐龍,並不是新發現的恐龍亞種,而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棘龍。棘龍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獸腳類肉食性恐龍,它們的體長能夠超過15米,體重達到20噸,比目前發現最大的霸王龍還要長3米。

在生物學家證實棘龍能夠在水中生存之前,其實已經考證出棘龍具有親水性。早在2014年,就有研究人員稱棘龍適應在水生中生活。它的腳很平可能有蹼,鼻孔高高地長在頭上,還有稠密的骨頭,這可以讓它在遊泳時控制自己的浮力。但是,在那時這只是個想法,並沒有證據能表明棘龍在水中如何遊泳。

經常多年的探索與考古,古生物學家在摩洛哥發現一具新的棘龍尾巴化石,在研究後表明這頭掠食性棘龍,有一個寬的、像槳一樣的長尾巴,它的行為更像今天的鱷魚尾巴,而不是其他食肉恐龍的尾巴。

為了測試棘龍尾巴在水中的表現,研究人員製作了一個塑料模型,並把它連接到一個機器人控制器上。他們發現,這條尾巴在水中產生的推力非常強大,這種專門針對尾部推進運動的新證據表明,棘龍是在水中捕食獵物的水生動物。

同時根據研究人員完整的骨骼重建發現,這次發現的棘龍化石是很年輕的個體。它的尾巴約有11米長,體重超過4噸,具有鱷魚般的下巴,不同於大多數食肉恐龍的尾巴,棘龍的尾巴骨頭沒有交織在一起,這表明尾巴可以蛇狀的運動來回波動。

古生物學家認為棘龍的食譜非常廣泛,它們不僅能夠捕獵普通的水中魚類,還能夠捕獵鯊魚一類的水中猛獸。

毫無疑問,棘龍在水中遊泳能力很強,但它的化石也在內陸被發現,所以它可能在陸地和水中生活得很舒適。

我們做個大膽的假設,假如不是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生物大滅絕,棘龍很可能會進化成為一種完全的海洋生物,以棘龍巨大的牙齒和龐大身軀,在海洋中將成為絕對王者。然而小行星撞擊地球後,棘龍和它的獵物們一起從地球上消失了,最終成為一塊塊化石,留給世人無限遐想。

相關焦點

  • 在一座神秘島上,古生物學家意外發現了恐龍的新物種
    根據美國《sciencealert》報刊8月14號的科學報告中指出,古生物學家在考察英國的島嶼時,意外地在一座名為懷特的島嶼上面,發現了恐龍的新物種,而這一新物種之所以能夠被發現,完全是因為歷史長河遺留下來的恐龍化石,而這一發現也被古生物學家,發表在了「古生物學論文」中。
  • 恐龍種族曾發生嚴重內訌?古生物學家發現新證據,化石上全是咬痕
    俗話有雲,「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凡是有生物活動的地方,必定會有痕跡留下,這便是歷史。考究歷史,可以追溯過去,為未來的發展方向點燃明燈。「恐龍是如何滅絕的」,是考古學家一直以來追尋真相的問題。提及「恐龍」這一物種,相信沒人會感到陌生。無論是在科普書籍還是影院熒幕上,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恐龍的身影。
  • 棘龍化石揭示其可能是個遊泳高手
    加拿大皇家泰瑞爾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Donald Henderson認為,棘龍頭重腳輕,能漂浮得相當不錯,但這種龐然大物不太可能在水下沉沒和追逐獵物。而周三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棘龍肯定是個遊泳高手。得益於2018年年底發現的各種新骨頭,研究人員已經能夠重建棘龍的尾巴,證實了它是一個遊泳高手,能夠在水面下操縱和追捕獵物的說法。
  • 古生物學家發現恐龍新物種
    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一個以前未知的恐龍物種,其外觀與科學家們所描述差異很大。 它有長矛狀的齊肩毛狀物和鬃毛。 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白堊紀研究》期刊上。這種恐龍的個頭不超過現代的雞禽,大約於110萬年前生活在如今的巴西境內。
  • 科學家得出5種恐龍新發現,霸王龍還有一個老表,來自加拿大
    至今恐龍已經滅絕超過6600萬年,但是直到現在我們仍然在不停地研究它們,這裡有5個關於恐龍科學家的新發現,不知道你聽說嗎? 讓我們來一睹為快: 1. 泰坦龍有…..有角?
  • 300 萬美金換一具恐龍骨架,「化石界蒙娜麗莎」帶你回6700 萬年的...
    目前,在加拿大的一個實驗室中,一組專家正合力對它進行清理,將恐龍化石從包裹著它們的巖石中分離出來,然後運往墨爾本。預計明年年底,它就將正式面世,對外免費展出。「這是有史以來最具全球意義的恐龍發現之一。」林利·克羅斯威爾說。
  • 科學家在中國東北部發現兩具完好的新恐龍物種化石,距今約1.25億年
    據海外媒體於9月22日報導,科學家們在中國東北部發現了兩具保存完好的恐龍化石,並且證實它們屬於第一次發現的新的恐龍物種,存活於距今約1.25億年前。
  • 重大發現!棘龍是長魚尾巴的遊泳高手!
    重大發現!棘龍是長魚尾巴的遊泳高手!棘龍(Spinosaurus)一直以來都是知名度非常高的巨型肉食性恐龍,曾經與霸王龍爭奪最大食肉恐龍的寶座。隨著越來越多化石的發現,我們也越來越接近棘龍真實的模樣。古生物學家剛剛公布了新發現的完整棘龍尾椎,顯示它的尾巴上有寬大的鰭,能夠左右擺動,就像鱷魚一樣。
  • 大發現!棘龍原來是長魚尾巴的遊泳高手!
    古生物學家剛剛公布了新發現的完整棘龍尾椎,顯示它的尾巴上有寬大的鰭,能夠左右擺動,就像鱷魚一樣。這一發現再次改變了棘龍的形象,讓它成為最會遊泳的恐龍! 大發現引發的大發現 位於非洲北部的摩洛哥是古生物學家的天堂,因為這裡具有豐富的古生物化石。
  • 如何證明恐龍會遊泳?棘龍:一條扁尾巴
    非洲北部的沙漠裡,不僅塵封著數千年前的法老亡靈,還埋藏數千萬年前的恐龍化石,等待幸運的探險家將其喚醒。1912年,德國古生物學家恩斯特·斯特莫(Ernst Stromer)在埃及發現了巨大的肉食恐龍骨骸,包括一人多高的背椎、巴掌大的錐狀牙齒,還有超過一米長的下巴。
  • 琥珀中發現史上最小的恐龍化石
    來自緬甸的一個壯觀的新琥珀化石擁有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小的史前恐龍的頭骨:一種生活在9900萬年前的類鳥生物,並不比今天活著的最小的鳥大。今天在《自然》雜誌上描述的這具化石,從後腦勺到鼻尖只有1.5釐米長,大約是指甲的寬度。
  • 研究發現:古生物學家在阿根廷西北部發現兩種泰坦龍化石
    報導稱,2016年3月,黑興萊特納帶領考古小組第三次來到該地挖掘,一位地質學家發現一塊紅色巖石的石背很像恐龍的股骨,科研人員後又發現了肋骨化石,最後發現3隻埋藏了7000萬年的恐龍遺骸的完整化石。尾椎骨化石顯示,這是泰坦龍至今不為人知的兩個屬種。
  • 南康等地重大發現一批恐龍化石!
    近日我國古生物學家在研究江西贛州出土的一組竊蛋龍孵卵化石後發現
  • 古生物學家在猶他州發現了新的食肉恐龍品種化石
    古生物學家宣布在猶他州發現了一種新的恐龍,這個新物種被命名為異特龍Jimmadseni,新物種是食肉動物,估計長約26至29英尺。異特龍Jimmadseni重約4000磅,大約在1.57億到1.52億年前在北美漫遊,是異龍的最古老物種。
  • 科學家顛覆性發現:這種比霸王龍更大的食肉恐龍可能生活在水中
    與大多數恐龍不同,歷史上最大的食肉恐龍之一的棘龍似乎更喜歡水。棘龍已經進化出水生的特徵這個觀點基於本周三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對埃及棘龍尾部化石的分析。棘龍是一種獨特的大型獸腳類恐龍,在過去的歷史上,被認為是在水域邊緣以魚類為食的近岸生活的大型恐龍。這種恐龍比霸王龍和暴龍都要大,它們生活在白堊紀時期,距今約1.455億至6550萬年前。研究人員說,在摩洛哥東南部撒哈拉沙漠西北邊緣的距今9500萬年前的凱姆凱姆河床中發現了一條幾乎完整的亞成年棘龍尾巴。
  • 中國發現神奇恐龍,化石保持睡覺姿勢!
    中國發現神奇恐龍,化石保持睡覺姿勢!距今1.23億年前的早白堊世時期,兩隻小恐龍正在地下的洞穴中休息。突然間,地動山搖,洞穴瞬間塌方,小恐龍還沒有來得及逃出去就被活埋。它們並不知道,自己的屍骨會變成化石,並且被人類發現,成為2020年被命名的中國新恐龍。
  • 盤點八大珍貴化石:可吞食恐龍的史前巨蟒(圖)
    2.可吞食恐龍的史前巨蟒化石  場景復原圖 古生物學家發現一條6700萬年前巨蟒的化石。這條巨蟒正盤繞在一堆恐龍蛋的旁邊,在巨蟒包圍圈中還有一隻剛剛孵出的小恐龍。這是第一次發現蛇類吃恐龍的證據。古生物學家感嘆,「這是我一生中最驚人的一次發現。」
  • 撒哈拉沙漠發現史前巨型河怪,體長15米、重20噸,以巨魚為食!
    據日前(4.29)發表於《自然》(Natural)的一篇研究報告表明,通過對摩洛哥東南部撒哈拉沙漠西北側發現的棘龍尾巴化石分析,背部長著一塊巨大長棘的棘龍,成年體長可達50英尺(15.24米),重達20噸,而且屬於水棲動物,是一個遊泳高手。而這研究也正式推翻了古生物學家將棘龍是」純地棲恐龍「的定義。
  • 古生物學家發現全新「死神」霸王龍物種
    據外媒CNET報導,距離古生物學家上一次在加拿大發現一種新的霸王龍已有50年了。 現在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一種稱為Thanatotheristes degrootorum的新霸王龍物種。 這種霸王龍的歷史可追溯至大約為7950萬前,比此前任何其他已知的加拿大霸王龍物種更古老。
  • 《侏羅紀公園》的這種恐龍,不是你想的那樣
    新發現的化石證實,棘龍的尾巴非常適合遊泳,有力地支持了這種觀點:棘龍大部分時候都待在水中。古生物學家Nizar Ibrahim和同事一直在這裡挖掘棘龍骨架。 Ibrahim利用新獲得的化石、之前發現的骨頭和Stromer的文章,試圖重建棘龍。研究成果發表於2014年的《科學》雜誌,文章稱,這些摩洛哥化石可以代替二戰中失去的那些埃及化石。重建後,他們發現成年棘龍身長15米,超過成年霸王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