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自戀源流:「人人都愛「的董明珠和」下周回國」的賈躍亭

2020-12-14 山西商人網

「董明珠是不是自戀狂?」

這個話題在百度貼吧中貼出來後,引發部分網友的討論。支持者的證據之一便是:「格力員工都要用開機畫面是董明珠的格力手機。」

董明珠曾在2017年參加新華網的一場活動時專門解釋過這個問題。提問者問:格力手機的開機畫面是董明珠,是因為長得美嗎?董明珠回答說:

「更多是代表承諾,而不是代表我美不美。」

從世界手機第一大佬賈伯斯到中國手機新晉大佬雷布斯,從沒有老闆敢在手機裡向用戶展示自己,董明珠是第一個這麼做的。

「董明珠」這三個字已經成為格力對消費者的品質承諾,至少董明珠自己是這麼認為的。

不過,最近浙江工商大學一篇碩士論文卻直接說到了本質上:董明珠這麼做是因為自戀。

這篇題為《CEO自戀及其經濟後果——以格力電器為例》的論文中,用評價指標嚴格衡量了董明珠的「自戀指數」,其中有一條指標是:CEO發布自己照片佔所有照片的比率。

作者對此的解釋是:在微博、博客等社交網站中發布自己的照片,能衡量CEO對自身外在形象的滿意度,「這是自我崇拜的表現之一」。

作者非常有心,專門統計了董明珠個人微博中發布帶有自己形象的照片數。結果發現:董明珠總共發布433張微博照片,其中140張是自己本人的照片,比例高達32.33%。相比而言,美的CEO方洪波的這一比例只有13.77%。

作者以此為一個維度,證明董明珠比方洪波更自戀。只是不知作者有沒有考慮過:女人比大老爺們愛發自拍照,本身就無可厚非?

這屆年輕人,果真不講武德!

高調「自戀」的深層邏輯

中國有一個家喻戶曉的明星,他代言過的國產消費品幾乎都陷入銷售困境,堪稱「代言死」。唯獨有一家企業逃脫了「魔咒」,這就是格力。

其實格力也沒有什麼秘訣,主要就是在這位明星代言了四年後,及時換了人。

2014年開始,董明珠自己出面,為格力產品代言。而這位明星在被格力換掉後,轉身就去代言了另一個國產空調品牌:志高。

2020年10月13日,志高控股發布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6.34億元,虧損7.22億元。今年9月2日,已有貿易商向法院申請,對志高空調進行強制清算和破產。

儘管2014年董明珠「拋頭露面」開始代言後,格力的業績增速沒有明星代言時那麼快,但好歹撐住了場面,沒有像志高一樣,滑向破產清算的泥潭。從玄學的角度講,董小姐的自戀挽救了走在錯誤道路上的格力。

但經商做生意不是玄學,董明珠從2014年開始高調露面,背後有著深層次的邏輯。

在董小姐還在格力當總經理的時候,公司就鬧過多輪股權爭奪戰。大股東格力集團背後的珠海市國資委與格力電器的管理層之間矛盾不斷,甚至影響了格力的業務發展。

2003年時,格力集團單方面宣布:格力電器將進軍小家電和廚具市場。那年蘇泊爾和九陽電器都沒上市,要論起來,小家電和廚具也算是資本市場上的稀缺品種,增加這一塊業務利大於弊。只是沒想到幾天後,格力電器發布《嚴正聲明》:「格力只生產空調!」

這一份聲明,把當時的格力電器董事長朱江洪和珠海國資委的矛盾擺到了明面上,格力電器不會乖乖就範於國資委的經營安排,這是當年就劃下的底線。

最後,朱江洪贏了,國資委撤換了格力集團的董事長,這才兩下罷兵。兒子養大了不由娘,尤其是2004年格力集團曝出5名高管的腐敗醜聞後,國資委對格力電器的影響力逐漸減弱。2006年開始,格力電器引入戰略投資者、實施股權激勵,進一步稀釋大股東格力集團的股份。

從那以後,珠海市國資委一直就沒能插手過格力的具體經營。2012年朱江洪卸任董事長時,又成功頂住了國資委的壓力,將格力電器交棒給董明珠。

從那一刻起,董明珠大概比誰都希望向世人展示:這是我們的格力。

2018年,董明珠在對話「最強大腦」蔣昌建的時候如此解釋自己的「自戀」:「我是一個不希望跟別人爭利益的人,但我在這個崗位上必須去爭,這不是我個人的利益,而是集體的利益,這是我的責任。」

「自戀」走向岔路

董小姐的初心似乎不錯。但上述論文認為,在她接手格力電器後,自戀和自負卻逐漸偏離了「守護利益」的本意,開始走向岔路。

格力電器股權結構分散。在高瓴入股前,格力集團是第一大股東,佔股18.22%,以經銷商為主體的京海擔保佔股8.2%,其餘股東大部分為財務投資人。

格力電器常年不買大股東的帳,這使得董明珠實際上在公司裡擁有一言九鼎的話語權。

論文認為,董明珠在2012年以後經營上的種種行為都透著她的自戀。例如強調「領導集權」,定向增發收購珠海銀隆時,大批中小股東反對,認為董明珠「亂投資」侵害股東利益。董小姐在股東大會上直接懟到場的中小股東:「我5年不給你們分紅,你們又能把我怎麼樣?」

格力做手機也被認為是不明智之舉。自從2013年底和雷軍公開打賭10個億以後,董明珠顯然「戰略上藐視雷軍,戰術上重視小米」,並積極籌划進入小米的同一賽道:智慧型手機。

在手機和銀隆都宣告失敗後,論文認為董明珠依然固執己見,不願承認決策失誤,表現出極度自戀的人格,例如她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說:「我從來沒有失過手,我從不認錯,我永遠都是對的。「

這樣的「自戀」甚至影響到了格力電器的家電核心業務。董明珠上臺後,提出了「每年增長200億」的口號,在頭三年的確這個目標都實現了。但作者通過詳盡的財務分析指出:格力電器通過向經銷商壓貨的方式勉強完成了董明珠的「200億」承諾,透支了日後的業績,這使得格力在2015、2016兩年遭遇銷售滑鐵盧。

董明珠上任後,格力看似完成了2018年銷售額2000億的目標,但在與「友商」美的集團的比較中,格力的業績表現波動起伏很大。論文作者認為董明珠的自戀,讓格力錯失多元化良機,經營上偏重於冒險決策,固執己見,影響了格力進一步發展。

從「自戀指數」出發,結合董氏個人風格對企業經營的影響,以案例和財務分析作為論據,論文邏輯堪稱嚴密。這篇文章能夠被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等文獻平臺選登,證明其的確有可取之處。

不過在引發熱議後,上述兩大國內論文平臺迅速刪除了這篇文獻。11月19日,中國知網上就已經無法查到這篇文章,而萬方數據依然可以通過「付費30元」的方式下載該文。11月21日,萬方也對該文「下架」處理。

CEO自戀成管理學常見課題

事實上,研究CEO或公司領導的自戀,是管理學裡面常見的課題之一。

在國外知名學術平臺上,僅2019年以來就有數百篇學術論文圍繞「CEO自戀」來展開,其中也不乏「指名道姓」的研究,特斯拉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蘋果公司前CEO史蒂夫·賈伯斯是此類論文常見的研究對象。

和很多知名企業一樣,格力電器已經帶上了董明珠個人的烙印,這一點不可否認。但僅從董上任格力董事長這幾年來的表現看,一些商業舉措固然可以看作是董明珠的自戀,但也不失為格力整體策略的一部分。

2015年的時候,有三樣生意幾乎人人做得:共享單車、P2P、智慧型手機。羅永浩砸個冰箱都能玩出一臺手機來。

在格力的「手機史」中,董明珠有一條主線是清晰的:手機為主業服務。儘管她到處放豪言:「分分鐘銷量千萬臺。小米不算什麼,國產手機裡華為老大,格力老二。」但她也明確說過:「格力手機就是一款為家電量身定製的遙控器。」

格力在手機上的投入總額並不算多,內部說法是「數億元」。格力在2014年之前每年光在央視的廣告投放額就有七八億,「格力手機」若能為格力帶來一定的傳播效應,整體上還是合算的。這效果和2018年董明珠說要「斥資500億元造晶片」是一樣的。

至於銀隆,董明珠最終沒能拗過股東大會,放棄定增入股,轉而以個人名義入股。虧的是自家的錢,並沒有損害上市公司格力電器的利益。

董明珠性格張揚,對權力有極度的渴望,支配力強,不過這一切都不能代表其經營管理能力。當能力和性格不能匹配時,的確會影響到公司的經營決策和未來發展。從這個角度來說,論文指出了董明珠可能會遭遇的問題。

那些「自戀」的企業家們

中國受傳統的「士農工商」階層思維影響,商業人士長期靠低調掘金維持社會生態平衡。企業家一般被冠以「神秘」的比較多。被稱作「高調」的屈指可數,遠有陳光標,近有馬雲。

高調和「自戀」無法完全劃上等號,但在中國特殊的文化背景裡,敢於高調的企業家一定是對自己有著充足的底氣,以至於對自己的決策過於自信,忽視外界的評價,導致「自戀」的結果。

剛剛說自己「真還」了的羅永浩是個典型的自戀者。帶著新東方講臺上積攢下來的一肚子段子,羅永浩走上創業之路後並不順利,直到2011年9月抱怨西門子冰箱密封條不密封,這才踏上他人生的巔峰之路。

重新站到聚光燈下之後,老羅去見了一次雷軍。他認為憑自己多年的手機應用體會,以及雷軍不到2年的手機實業經驗,二人應該是能碰出火花的。沒想到雷軍並不認同羅永浩的建議。老羅一生氣,和「自戀」的董明珠一樣,自己做起了錘子手機。

羅永浩的名言就是:「我的人格力量遠勝賈伯斯。」說這話的時候賈伯斯已經仙逝了,羅永浩認為自己的機會來了。

錘子手機最高時估值達到30億,最終玩砸了。老羅現在靠直播還錢,據說真的還了一部分。

羅永浩還不是玩的最大的一個。曾在2017年12月31日被北京市證監局連續三次喊話責令回國的賈躍亭,才是自戀到極致的那一個。

在老羅站到大黑屏幕之前演講之後,賈躍亭也迅速學會了這一招。這大概是自戀者的最好舞臺:除了黑色,滿場的目光只能聚焦於演講者。

以一個不入流的視頻網站為起點,賈躍亭試圖覆蓋超越視頻內容的所有熱門領域:網際網路、手機、汽車、P2P……只要想得到的,賈布斯全想做,爭取讓每個人為夢想窒息,「錢根本不是問題,只要樂視模式被大家認同。」

貿然走向新能源車這一步,賈躍亭肯定是步子邁大了。他把上市公司的錢大量挪用到自己的汽車業務上,導致本來基礎就不牢靠的樂視網被抽血後崩塌。但直到蔚來、理想、小鵬等同時代起步的「造車新勢力」美國都上市了,賈躍亭的FF汽車還沒影子。

自戀的人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容許自己犯錯。

即使所有人都知道董明珠錯了,但她恐怕也不會承認。所有人也知道賈躍亭下周回不了國,但他還算沒有徹底當個騙子。今年11月13日,賈躍亭轉發了法拉第未來的官方微博,稱FF電動車專利組合與特斯拉不相上下。官網消息稱,FF91將在完成一輪融資後約9個月啟動量產。

市值最高達到過1700億元的樂視網,如今的K線圖永遠定格在2020年7月20日。比起董明珠的格力電器來說,賈躍亭自戀的代價更加讓人唏噓。

相關焦點

  • 董明珠自戀害了格力?這篇論文神了|查理說
    陳舒心同學的論文,通觀全文後,說實話,是一篇論理嚴謹、數據翔實而又邏輯自洽的文章,文章的核心主題說得非常清楚,那就是——董明珠的自戀導致了格力多元化經營不善。 具體來說,舒心同學認為,「董明珠傾向於採取冒險決策和固執己見的自戀人格表現,導致格力電器多元化失敗,使得格力電器至今仍未找到新的增長點」。
  • 「下周回國」賈躍亭不再PPT造車?網友:這次改成GIF圖了!
    不過在這塊市場,不得不提到的就是賈躍亭主導的法拉第未來(FF)。而已經背上「下周回國」名聲的賈躍亭最近也動作頻頻,在與恆大分手之後,FF又不得不賣掉洛杉磯總部,用來籌集資金維持公司的運營。緊接著在3月25日,九城與FF宣布籤訂協議,雙方共同建立合資公司,在中國製造、營銷及運營電動汽車。九城與FF各佔合資公司50%股份。
  • 賈躍亭FF 91生產車間曝光,工人在手工組裝,網友:都是老演員了
    而比董明珠更早接觸造車的另一位大佬,就是賈躍亭,他在2016年就創建了法拉第未來,次年1月就發布了FF 91,這個效率十分驚人,但是,如今已經2020年即將結束,賈總的造成夢還未實現,FF 91至今沒有量產。
  • 「下周回國」的賈躍亭又又又又要「回來」了 還有人願意相信他嗎?
    (微信公號:CNWAUTO)繼40億元的離婚索賠事件,那個為夢想窒息的賈躍亭又上熱搜了。7月2日,賈躍亭在個人微博和公眾號同時發文《打工創業、重啟人生 帶著我的致歉、感恩和承諾》。在信中,賈躍亭表示隨著FF合伙人制的實施和他個人破產重組方案的生效,他將用打工的方式創業,重啟人生、兌現承諾,並且有機會能夠「踏上」回家的路。 又又又又又又要回國了?在賈老師微博熱搜的評論中,「下周回國」幾乎已經成為人盡皆知的「笑話」,有網友評論,「一個好演員,活生生被耽誤了。」而那些被賈躍亭坑慘的股民,已經苦苦熬了三年。
  • 董明珠被指因自戀型人格耽誤格力
    同時探究了董明珠自戀人格的形成過程和環境,包括其自身的工作經歷和公司治理環境,在特定的公司治理環境下,CEO 自戀更容易發揮其對企業的作用力:1)國有企業的股權性質;2)股權較為分散;3)存在CEO 二元性。
  • 研究董明珠自戀衝上熱搜的碩士論文 從知網「消失」了
    來源:中新經緯作者: 閆淑鑫 「格力電器CEO董明珠傾向於採取冒險決策和固執己見的『自戀人格』表現,導致格力電器多元化失敗,使得該公司至今仍未找到新的增長點。」近日,一篇題目為《CEO自戀及其經濟後果研究——以格力電器為例》碩士學位論文在網絡上引起熱議,#碩士論文研究董明珠自戀#的話題一度衝上微博熱搜。目前,涉事雙方均未對此事進行回應,但相關論文已從知網「消失」。
  • 浙江一高校學生碩士論文研究董明珠「自戀人格」,作者已畢業
    「在格力電器進入穩定發展的成熟期後,由於董明珠自戀人格的影響(偏好高風險和固執己見),致使其多元化業務發展受到阻礙。」近日,一篇題為《CEO自戀及其經濟後果研究——以格力電器為例》的論文,因研究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明珠的「自戀人格」引發關注,上述結論便出自該論文。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該論文系浙江工商大學會計專業研究生陳舒心的碩士學位論文,提交日期為2020年1月,指導老師為謝詩蕾。
  • 碩士論文稱董明珠太自戀,對企業弊大於利!網友:年輕人,不講...
    同時,探究了董明珠自戀人格的形成過程和環境,包括其自身的工作經歷和公司治理環境。在特定的公司治理環境下,CEO 自戀更容易發揮其對企業的作用力:1)國有企業的股權性質;2)股權較為分散;3)存在CEO 二元性。
  • 董明珠未完成的「造車夢」,賈躍亭能否在珠海拾起?
    賈躍亭要回來了? 幾天前,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張文(化名)的多個微信群彈出同一則消息:賈躍亭旗下的法拉第未來(FF)在珠海橫琴成立了新公司——法法汽車(珠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FF珠海公司」)。 「產業圈和投資圈都有一些討論,但熱度很快過去了。
  • FF若能量產落地,賈躍亭是不是就有可能回國還債了?
    如果不是賈躍亭及FF發聲,大部分人幾乎已經忘了這個遠避美國的「老賴」。一句「下周回國」,給了惦記著他的債權人們希望,但此後的賈躍亭卻一直住在美國的別墅,再沒有回來過。 不過,賈躍亭及FF近期卻頻頻釋放消息。
  • 賈躍亭要「訂機票」回國了?FF有「大動作」,200億債務有著落了
    這位要「翻身」的富豪就是我們熟知的賈躍亭,提及這個名字想必很多人都認知吧,賈躍亭可是我國商界中的名人。對於他這個人的評價也存在「兩極分化」的情況,有人覺得賈躍亭只是一個騙子到處騙錢;而有人卻表示他是一個有「夢想」的男人,為了自己的夢想付出了太多。而經過多年時間的折騰,賈躍亭離他的夢想是越來越近了!
  • 賈躍亭要回國了?他能靠FF91還債嗎?讓我們看看這款車的實力
    「下周回國賈躍亭」這個段子,這回可能要成真了。日前有消息顯示,樂視創始人賈躍亭的法拉第未來(FF)品牌這個月在國內成立了新公司。此前有外媒報導,法拉第未來宣布完成其基於2019年高級過橋融資貸款計劃的擴充和展期,該貸款將用於支持旗下電動車FF91的落地投產,並繼續支持FF91簡化版車型FF81的研發。有網友據此推測:賈總要回來了。關於FF公司的新聞網上已是鋪天蓋地,至於段子手心心念念的賈總到底有沒有回國這個事情,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
  • 傳賈躍亭即將回國配合調查丨《復仇者聯盟4》登頂IMAX中國最高票房...
    【Uber上市前面臨新問題 紐約等地司機計劃下周舉行罷工抗議】據美媒報導,一家計程車工會表示,紐約的Uber司機將在下周舉行罷工,抗議不公平就業條件。【媒體稱賈躍亭將回國配合調查 赴美即將滿兩年】據PingWest品玩報導,賈躍亭即將回國配合調查。此前,證監會對樂視網和賈躍亭進行立案調查。
  • 賈躍亭正式回應證監局,2017已經翻篇,他的失信能翻篇兒嗎?
    去年7月,身負巨額債務的賈躍亭赴美,回國之日一拖再拖,儘管國內對此臆測紛紛,但他始終沒有回國,也沒有任何回應。  賈躍亭在《關於<北京證監局責令賈躍亭回國履責通告>的回應函》中表示,對樂視體系公司債務危機引發的影響,深感愧疚和自責,針對債務問題會盡責到底。為更好地解決上市公司債務問題,已委託甘薇女士、賈躍民全權代理我行使上市公司股東權利和履行股東責任。包括資產處置等相關工作,也由甘薇女士、賈躍民先生全權負責處理。
  • 賈躍亭:FF 91將在華量產,破產重組完成後就回國
    來源:36氪「即將回國」的口號喊了兩年多,賈躍亭終於給出了新的時間表:待破產重組完成後,他將回國推動FF中美雙主場戰略。美國東部時間12月6日上午10點,在美國司法部下設的債務信託受託人辦公室主持和見證下,已卸任法拉第未來(FaradayFuture,以下簡稱FF)CEO的職位賈躍亭在德拉瓦州出席債權人聽證會。
  • 離開賈躍亭後,她一人能抱3個孩子
    離婚後,甘薇一個人帶著三個孩子,還因為5.33億的欠債,和賈躍亭一起被列為執行人。雖然賈躍亭下周回國,但始終是一直都沒有回來。 就像很多網友說的,都是母親,而且甘薇和賈躍亭還欠下了億萬債務,但是甘薇他們的生活卻依然富有。
  • 賈躍亭、羅永浩、馮鑫:殊途不同歸
    賈躍亭的「高明」之處在於,隨著FF合伙人制的實施和他個人破產重組方案的成效,賈躍亭的債務將轉化為FF汽車的股份,債權人只能期待法拉第未來(FF)汽車成功分紅。另外,「仁慈」的賈躍亭還在債權人信託中,預留了不超過10%的比例,主要用於樂視網股民的補償。賈躍亭和其債權人與股份,再無直接的利益瓜葛。
  • 韭菜的第一輛專屬車來了:賈躍亭在國內成立汽車公司了
    日前,「下周回國」賈躍亭的法拉第未來(FF)在珠海成立了新公司——法法汽車(珠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法法汽車),新公司的業務範圍主要是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和生產測試等。難道首個韭菜專屬的汽車要來了?
  • 深度丨16年,悲情的賈躍亭在希望、解脫和窒息中迎來曙光
    經過1995到2003年的努力後,賈躍亭基本實現了財富自由,完成了從農村人到首都人的華麗蛻變。賈躍亭是有夢想的。2004年,樂視網正式成立,不管你現在怎麼看不起賈躍亭或者怎麼嘲笑人家,但老賈本人的能力和眼光卻很讓人佩服。
  • 賈躍亭破產金蟬脫殼 只留得那部《歸來》撫慰人心
    自此,賈躍亭的人生就似乎跟造車緊緊的捆綁在一起,而後的事情早已眾人皆知,「下周回國」也變成了一個梗,卻也如同一根刺,深深的卡在與樂視有著利益、債務、股權關係的每一個人的喉嚨裡。 時隔六年,賈躍亭再次發生已是帶有一絲魔幻現實主義的黑色幽默,他通過公眾平臺宣布已完成個人破產重組。並表示,對其個人而言,這意味著人生的重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