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界弟 醫學界
脫髮剋星來啦!
人類和頭禿的對抗,可謂由來已久。
古有北歐海盜用鵝糞製造生髮水;希波克拉底在鴿子糞裡,混合山葵、小茴香和蕁麻,一邊抹一邊禿;在亞洲多國,萬物皆可擦腦門,包括鹽巴、大蒜、生薑、陳醋、首烏……
而今,我們研發出生髮水、口服藥;戴上能覆蓋全頭皮、同時發射81束雷射的生發帽;抽血、提取血小板、注入頭皮;亦或在身體其他毛髮濃密處,取出毛囊,一個個種上去。
我們不遺餘力,卻贏面不大。根據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此前發布《中國脫髮人群調查》,2016年,中國有約2.5億脫髮人群。其中1.6億為男性。這較2013年數據,增長約30%。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但,我們在不拋棄、不放棄中,仿佛看到曙光。
近日,英國《星期日郵報》報導,1年前,該報花費1.6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3.8萬),給兩名頭禿志願者做了開創性「生發手術」。結果非常好:兩人頭部所有區域發量幾乎翻番。
左圖是志願者在治療前(2019年10月)的頭頂部毛髮情況。右圖是志願者頭頂部同一位置於2020年10月的情況。/The Mail on Sunday
先來認識下幸運的入選者之一:英國助理護士、現年35歲的保羅·雷德。
「我的父親40歲就禿了。我知道自己會不可避免的禿。」保羅說,21歲後,他嘗試了一切,生髮水、噴霧、凝膠、血液治療,效果都一般。植髮雖一時有用,但髮際線仍不斷後退。
保羅·雷德,攝於2018年。/The Mail on Sunday
還有一名志願者,是51歲的助理講師娜塔莎·斯託曼。2019年初,她開始服用類風溼關節炎藥物。症狀得到控制的同時,頭髮卻越來越少。
「我沒用任何治禿藥。而是戴假髮,在頭上披絲巾。」她說。
娜塔莎·斯託曼(左),攝於2018年。/The Mail on Sunday
然而,得到《星期日郵報》支持、完成治療的1年後,娜塔莎宛如換了一個頭,濃密長發自帶飄逸功能。
娜塔莎·斯託曼,攝於2020年10月。/The Mail on Sunday
《星期日郵報》稱,保羅和娜塔莎接受的是「脂肪幹細胞治療」。主要分3步:第一,在局部麻醉下,使用細空心針,從腹部抽出200ml脂肪。第二,從脂肪樣本中,分離出幹細胞,與生理鹽水混合、製成溶液。第三,將混合溶液注入頭皮,每1平方釐米約需打100針。
1個月後,娜塔莎看到效果。「我很少在白天去健身房,怕暴露我的頭皮。但那天,我心血來潮去了。然後,在淋浴時,我突然發現,即使頭髮一縷縷,但一塊塊的白禿不見了。」
2020年10月,倫敦註冊整形外科醫生奧利維·阿瑪獲邀,為兩名志願者評估發量。他發現,娜塔莎枕後部的毛囊增加60%,此處頭髮直徑增粗30%。兩側太陽穴上方的發量增加70%,頭頂發量明顯增厚。而保羅頭頂發量厚度增加50%,兩側太陽穴上方的發量增加40%。總體而言,兩人的頭髮都更密了。
倫敦註冊整形外科醫生奧利維·阿瑪,攝於2019年。/Facebook
「醫學界」發現,2001年,脂肪來源幹細胞被發現並提純。此後,脂肪移植越來越多地應用於再生醫學領域。大量研究發現,脂肪來源幹細胞具有多向分化的潛能,可分化為上皮細胞、成纖維細胞、軟骨細胞等,為各類組織缺損提供新的材料。同時,它能分泌各種生長因子,可通過旁分泌作用促進受損組織和細胞的修復。
而作用到頭上,在2015年國際植髮協會會議上,英國、西班牙等國聯合研究團隊做主題報告,稱為9名脫髮患者注入脂肪來源幹細胞。為期6個月的隨訪後,研究人員發現,所有脫髮者的頭髮數量/密度都有明顯改善。在男性早期脫髮患者中,頭髮數量/密度平均增加29%,平均差為每平方釐米40根頭髮。
同年,BMC medicine報導,中國研究表明,重度斑禿患者在接受幹細胞治療後,毛髮再生和生活質量均得到改善。免疫組化顯示,幹細胞治療後,毛囊恢復正常免疫特性,且能保護新生毛囊。
圖片來源於BMC Medcine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醫師歐陽天祥在《脂肪來源幹細胞治療脫髮的作用機制及臨床研究進展》一文中指出,脂肪來源幹細胞治療脫髮,具有多種作用機制。
首先,它可能通過外分泌作用,調節毛囊周期,促進毛囊中上皮細胞和毛乳頭細胞的增殖,從而促進毛髮生長。
其次,不同類型的脫髮皆伴有頭皮局部的炎症反應。即使是雄激素性脫髮,亦可在毛囊周圍找到纖維化及炎症細胞浸潤的證據。而脂肪來源幹細胞具有一定的抗炎、抗氧化作用,能緩解毛囊局部的炎症反應和氧化應激,減輕毛囊損傷,進而降低脫髮的發生率。
再次,體內和體外實驗證實,脂肪來源幹細胞可以分泌多種生長因子,促進血管的生成,通過改善毛囊周圍局部血運情況,起到促進毛髮再生的作用。
最後,激素通過作用於毛乳頭細胞的雄激素受體,影響一系列基因表達和信號轉導過程,進而抑制毛髮的生長。近年來,多篇文獻報導,脂肪來源幹細胞可以幹擾雄激素對毛囊的作用,從而發揮保護效應。
2020年5月18日,《幹細胞轉化醫學》雜誌發表韓國隨機、雙盲對照試驗表明,脂肪來源幹細胞能增加頭髮密度、厚度,對治療雄性脫髮或具有超大潛能。每一行的左A-C,為幹細胞治療組在基線、8周和16周的情況;右A-C為安慰劑組在基線、8周和16周的情況。/Stem Cells Translational Medicine
過去十多年間,脂肪來源幹細胞在男女雄激素性脫髮和瘢痕性脫髮治療方面,都有嘗試,成績不錯。但,目前還沒到大範圍推廣、臨床使用的時候。
歐陽天祥指出,這其中有技術手段的限制。比如,單純自體脂肪移植操作相對簡便快捷,但通常抽吸脂肪組織中脂肪來源幹細胞含量較少,僅對小面積脫髮治療有良好療效。
就提取手段看,脂肪幹細胞條件培養基的製作過程複雜,可能缺乏活細胞成分,療效持久性有待商榷。若使用血管基質成分濃縮提取脂肪來源幹細胞,需要現場製作,且需耗費較多脂肪組織。
截至目前,相關的臨床研究僅限於數十例病例報導,局限於治療前後的自身對照研究。但缺乏和傳統藥物療法相比較的隨機對照試驗。也就是說,用這一方法可能有效,但未必比其他方法更有效。
此外,有分析指出, 雖然幹細胞治療脫髮未經我國有關部門審批,但相關治療方案在市場上已經悄默聲地推行了。甚至,一些洗髮水也聲稱「含幹細胞、能治脫防脫,適用一切脫髮人群」。但事實上,毛囊是不可再生的。脂肪來源幹細胞能讓休止期毛囊煥發生機,但它和藥物一樣,無法讓毛囊死而復生。
在此提醒為頭髮而焦慮者,幹細胞有很多類型,作用不一。不知其然就掏錢包,繳的可能是智商稅。
當然啦,經年累月、毛囊全死的脫髮者,也不要氣餒。
2020年6月3日,《自然》雜誌發表一項研究,被指「是對抗脫髮路上的重大貢獻,具有劃時代意義」。研究人員稱,他們利用人體多功能幹細胞,在實驗室培養出類似人體皮膚的器官,上面包含表皮、真皮、皮脂腺等,以及可以長毛髮的毛囊。該毛囊移植到免疫系統不完整的小白鼠身上,仍可繼續生長。
如果這一技術成熟走出實驗室、用於臨床,那就意味著:我們將培育出可再生毛囊,想要多少有多少。它還會對很多皮膚科疾病研究和診療,產生顛覆性的改變。
資料來源:
1.Can stem cells from tummy fat make your hair grow back? Three months after a single treatment, Natasha and Paul got their locks back. Daily Mail
2.Hair regrowth in alopecia areata patients following Stem Cell Educator therapy. BMC Medicine volume 13, Article number: 87 (2015)
3.Advances in Regenerative Stem Cell Therapy in Androgenic Alopecia and Hair Loss: Wnt pathway, Growth-Factor, and Mesenchymal Stem Cell Signaling Impact Analysis on Cell Growth and Hair Follicle Development. Cells 2019, 8(5).
4.Baldness could be cured with a £2,000 treatment that REVERSES hair loss, experts say. The Sun
5.Hair-bearing human skin generated entirely from pluripotent stem cells. Nature. 03 June 2020. Volume 582, pages399–404(2020)
6.脂肪來源幹細胞治療脫髮的作用機制及臨床研究進展. 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誌. 2020年1月第31卷第1期
來源:醫學界
作者:燕小六
審稿:田棟梁
校對:臧恆佳
原標題:《脫髮者必看!從肚皮上抽出脂肪注入頭皮,能長頭髮?》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