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西方的話語權壟斷,兩個層面主動出擊,突破就從澳大利亞開始

2020-12-06 品質中國

六爺阿旦公眾號:六爺阿旦 。專注宏觀趨勢,國際戰略和投資分析。

最近所謂西方的文明國家,居然幹出了這種事,因為一幅諷刺澳大利亞軍方在阿富汗濫殺兒童的漫畫,他們不是去譴責澳方這種反人類的罪行,而是指責中國不應該去指責澳大利亞,大部分正常人類聽到這種消息的第一反應是:啥,這也行?

先是紐西蘭站出來力挺澳大利亞,接著是英國,法國和美國,都在反過來指責我們不應該揭醜。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奇怪的點,澳大利亞過去是英國流放罪犯的殖民地,他們的主體民族是盎格魯撒克遜人,而紐西蘭,美國,這都是英國過去的殖民地,他們也都是同根同種的,所以他們在一起搞了一個五眼聯盟,那麼英美和紐西蘭站出來支持澳大利亞也還可以理解,那法國是怎麼回事?

法國是高盧人,跟英國人長期尿不到一個壺裡,為什麼在這件事上會同流合汙?法國前幾天剛因為諷刺漫畫釀成了恐怖襲擊,舉國上下誓死捍衛漫畫諷刺的自由表達權,怎麼到了我們跟前又開始玩起雙標了呢?

這實際上跟西方的話語霸權和法國所扮演的角色有關係。

西方話語權壟斷

現在世界上往往會出現兩個聲音,一個叫主流聲音,一個叫非主流聲音,啥是主流聲音?國際上往往把西方國家幾大主要媒體發出的聲音稱之為主流,而我們的聲音往往變成了非主流,往西方國家傳播不僅缺少渠道,也沒嗓門。這事實上造成了西方國家在話語權上的壟斷,他們數十年如一日的抹黑我們,只要我們做的好的他們就詆毀,只要做的不夠好的就放大,很多發達國家的老百姓還以為中國是農耕社會,也不知道他們把中國最先進的5G技術和農耕社會拼湊到一起,這是怎麼做到的,這洗腦術,太神奇了。

這樣的現狀是怎麼形成的呢?實際國際上的話語權,最本質的是規則的制定和解釋權,說起這個就一肚子火,因為二戰後國際規則和秩序的制定,中國缺席了,那個只會在日記裡罵「娘希匹」的人,作為二戰最主要的戰勝國之一,美蘇英秘密籤訂「雅塔爾協議」時,把咱們給耍了,在國際權利的爭取上,這是個歷史罪人,還不如北洋政府。

二戰後最主要的國際規則與秩序,是成立了聯合國,確立了五常地位,但實際上主要的國際規則,都是由美國和蘇聯制定的,用腳趾頭也想得到,肯定會是以他們的利益最大化,而由於我們的缺席,很多權利都沒法爭取,很多利益也沒法保護,在國際上更是沒有太多渠道發出自己的聲音,我們直到1971年才恢復了聯大的席位。

所以國際規則的主導,在二戰後由美蘇兩方共同執行,話語權也是平分天下,直到蘇聯解體後,這個局面被徹底打破,話語權逐漸被美國壟斷。國際規則制定,本應該是在聯合國框架下的政治協商,但實際上聯合國五常裡面,美英法三個佔了多數,再加上國際貿易體系的規則完全由他們主導,就逐步形成了以美國為核心,英法為輔的國際話語權壟斷。

話語權壟斷除了掌握規則外,第二個保障是解釋權,最主要的是輿論控制,現在國際上有四大通訊社,分別是美國的美聯社和合眾國際社、英國的路透社、法國的法新社。這跟上面說的,美國為核心,英法為輔的國際話語權壟斷體系是剛好吻合的。

說到這裡我們就知道了,為啥這次法國人要站出來替澳大利亞發聲了,我們這次是一次對國際話語權進行主動出擊的挑戰嘗試,而且佔據的是絕對的道義高點,因為澳大利亞軍方在阿富汗幹的那些都是滅絕人性的事,而且又是他們自己正式調查報告確認的,所以替弱者發聲,完全是體現了一個五常的大國擔當。

但是這種對傳統國際利益體制的挑戰,自然就威脅到了包括法國在內的相關國家,因為他們都是過去的受益者,你看法國遭遇中東難民的襲擊時,從來只有法國人在發出自己的聲音,中東國家什麼時候有機會發出自己的聲音了呢。

這次我們的主動出擊,還只是一次嘗試,是一個序曲,這會揭開一個反擊的大幕,而澳大利亞就是一個開始,為什麼要從他開始呢?因為他最完美的暴露出了當今世界這種話語體系的矛盾,從他開始反應最直接。

反擊為什麼從澳大利亞開始

西方國家軍隊,在別國發動戰爭,過去是在聯合國框架這個國際規則體系下進行的,發動戰爭相當於是對規則的維護,是一種執法權。但是咱普通人都知道,執法者必須守法,而澳大利亞軍隊,作為西方國家的執法者之一,幹的卻是違法的事,違的什麼法?西方國家發動戰爭時往往藉口就是人權,可澳大利亞軍隊幹的恰恰就是踐踏人權的事,這是自己打自己臉的典型中的典型。

執法者犯法,還不讓說,背後的實際意思就是,咱們也屬於被執法者,執法者之間可以相互監督,被執法者沒資格說三道四。這簡直是霸權到極致了,咱們也是二戰主要的戰勝國,也是核大國,你們這麼想的時候為什麼不站在鏡子跟前呢?是不敢面對自己嗎,尤其是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這十年來,最大進口國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國也是中國,最大的順差來源也是中國,這是經濟地位上的真實寫照,但是在政治層面卻處處與中國作對,美國要搞新印太戰略,他是最積極的,美國制裁華為,他是第一個全面禁止華為5G設備的國家,總之完全把自己定位為一個衝在最前面的打手角色,同時還呼籲中國在雙邊貿易商不要採取反制措施,他的行動真的是讓人很費解,一般正常國家幹不了這種事。

我們的反制措施首先是從經濟領域開始的,因為澳大利亞就是所有西方國家中,對我們經濟依賴最深,卻最反華的國家,兩項都是第一,沒有之一。從去年以來,我們從旅遊,留學服務開始,到今年的限制大麥,紅酒,龍蝦,再到現在的煤炭的進口,是在逐步加大反制的力度,但這好像還不太好使,澳大利亞鬧的依然很歡。

就像很多人說的,可能人家根本就不在乎錢,你得用他們能聽得懂話語體系來表達你的不滿。不在乎錢的資本主義國家還真沒見過,但這次確實是用他們聽得懂的話告訴他們的,咱們是在他們的社交軟體推特上發的帖,用的形式是法國人喜聞樂見的諷刺漫畫,配文都是用的英語,

沒想到還真是那麼回事,一下就戳到澳大利亞的肺管子上了。

澳大利亞不是現行國際規則和秩序的制定者,只是美國後面的跟屁蟲和打手,它沒有任何道義基礎,他之所以在現行秩序裡能夠分一杯羹,一是因為他們是安格魯撒克遜的血統,另一個靠的就是每次都甘當衝在最前面的打手,不然以他們在世界上的地理位置,和歷次世界戰爭中糟糕的表現,是不配擁有現在的生活的。

在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時,澳大利亞特遣隊就是英國軍隊中的一部分,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這是他們國防部的文件,記錄當時在北京犯下的罪行。

在1951年的韓戰中,澳大利亞也沒有缺席,不過被狠狠教育了一頓,

澳大利亞軍隊投入了一支千餘人的部隊,和志願軍進行了8次作戰,在整個韓戰中澳大利亞軍隊一共陣亡了746人,再加上傷病、被俘、失蹤等減員人數總計1416人,超過了其入朝時一個營的總人數,其損失可謂是非常慘重。

在美國發動越南戰爭時,澳大利亞又派出了大量部隊投入越南戰場,

從1964年到1972年,澳大利亞的正規軍數目從22000 人增加到39000人,1970年最多達到44000人。在此期間,63700名國民軍戰士, 通過抽籤以四比一的比例成為正式軍人。不到四分之一的義務兵──15542人和26395名志願兵一起先後在越南作戰。在越南戰爭中,澳大利亞的傷亡率約為九分之一,整個戰爭中共有474人陣亡,4307人多傷。

幾乎是只要有美國發起的戰爭,就有澳大利亞軍人的身影,說他是美國的打手毫不為過,所以如果想打破西方對於話語權的壟斷,澳大利亞幾乎是個最好的突破口,就是跟著英美啥壞事都幹了,但是又沒有他們那麼強大的經濟實力,也沒有太大的政治影響力,更沒有啥強大的軍事實力,相當於是混在列強隊伍裡最喜歡出來挑釁對手的那一個,先滅下他的氣焰讓他原形畢露,他背後的隊友自然也就不會那麼囂張了。

但實際上,從大局上來說,反制澳大利亞,並不是為了反制而反制,而是為了一個更大的戰略局面做服務,我們從經濟到政治,層層推進,就是為了後面更大的目標,這個目標是啥呢?

現行國際規則與經濟基礎不匹配

二戰結束已經75年了,國際形勢早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來的國際規則制定者之一,蘇聯三十年前已經解體,自此之後,話語權被西方壟斷,而西方的經濟實力卻在逐步的陷入衰退困境中,在全世界範圍來看,目前東亞是世界三大經濟體之一,在2019年,中日韓三國的經濟總量為21.087萬億美元,與美國的21.43萬億美元不相上下,超過歐盟28國的18.41萬億美元。

此外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全世界最大的製造國,工業生產總值佔世界的四分之一,超過美國日本德國的總和。但是現在的世界,在經濟上,國際貿易體系,金融上,全球貨幣體系,東亞以及我們的經濟地位與話語權是完全不匹配的,在國際規則上,日本是戰敗國沒資格參與,但是我們作為二戰戰勝國,話語權被嚴重的忽略了。

忽略了就忽略了吧,咱也不說啥了,但是現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居然還要進一步改寫世界貿易規則,多次威脅退出世貿組織,要另起灶爐搞各種區域化貿易體系,這事實上就意味著現行的國際經濟貿易體系和規則正在被瓦解。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貿易體系既然將要瓦解,那麼作為國際政治上層建築的基礎,國際規則體系面臨瓦解就是遲早的事

現行國際規則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呢?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平等,現在美國所主導的世界產業鏈分工體系,很多發展中國家沒有比較優勢,連加入的資格都沒有,而加入了的國家,在利潤分配上又主要是由美歐主導,這就是一重不平等。現在歐洲搞碳排放權的額度分配,想讓發達國家要佔大頭,嚴重壓縮發展中國家的發展空間,這又是一重不平等。

在國際政治上,西方國家有指責和幹預其他國家的權利,動輒發動戰爭,反過來不管他們國內發生了啥,別的國家都不能說,更別提組個隊去他家裡維護和平了,這是政治上的不平等。國際規則的不平等,其實延伸到西方國家內部,也是同樣的問題,他們最大的問題不是沒有自由,而是沒有平等,最大的不平等就是經濟資源和地位的不平等。

所有的不平等走到極致的時候,就是平衡被打破,那麼很多規則可能都會瓦解重建,這個瓦解的發端,就可以從澳大利亞開始,來解構國際規則與話語權,西方話語體系裡最喜歡講的就是人權,從美國開始到其他國家,人權不是沒問題,而是受害者沒有話語權,在國際上被壓迫的那一方也沒有話語權,就變成了今天他們說啥就是啥,別人啥也不能說的局面。

對我們來說,話語權的爭取,至少要跟經濟實力相匹配,西方的霸權,建立在經濟金融體系霸權,軍事霸權,和話語霸權上。過去我們在經濟上推進的多,在軍事上做的多說的少,在話語權的爭取上可能就是最弱的了,現在開始,是民間的網友走在最前面,然後是新一代的外交官和官方媒體,也開始在西方的社交媒體上發出聲音,進行話語權的爭奪了,這是個好的開始。

很多人對於話語權的爭奪,有種誤解,其實爭奪話語權,不是文化輸出,像日本,韓國對歐美曾經都有過成功的文化輸出,在西方國家形成過日風韓流,但是他們在國際上,從來就沒有啥話語權,因為話語權不是文化的輸出,而是規則的解釋,眾所周知,只有主辦方才有活動的最終解釋權,所以日韓的文化輸出之後,人家依然還是看不起你,因為他們就是活動嘉賓,而西方國家才是真正的主辦方。

所以爭奪話語權,就是要做主辦方。比如建立上海合作組織,發起成立亞投行,推行一帶一路,包括建立各種自貿協定,這些我們都是主辦方,只要在這些組織裡面,我們就有充分的話語權。包括未來我們通過經濟合作,擴大開放與進口,讓更多國家有機會參與我們的內需規模擴大這一歷史進程,使它們成為我們的命運共同體,這就是當主辦方的好處。

當然過去我們只是在經濟層面的當主辦方多,如果未來是拜登政府上臺,他們最喜歡聯合盟友一起搞各種聯盟組織,這個時候,我們可能就不得不在更多層面去做主辦方,光做主辦方還不行,還需要行使解釋權,對澳大利亞,就是練兵。

最後

國際規則的瓦解與重建,無不經歷血與火的洗禮。話語權的爭奪,則關係著生存和發展空間的爭奪,二戰後由於我們國力貧弱,在國際上真正的立足,都是韓戰後,打退美國以弱勝強,經歷了巨大的犧牲,才給全世界立了規矩,那是第一次建立了一個國際規則,那就是中國軍隊,不可戰勝,當中國說出懸崖勒馬的時候,就應該好自為之。

當先輩們篳路藍縷,讓我們擁有了自己的原子彈和氫彈,這是我們第二次建立國際規則,那就是我們有底氣,可以對任何人,說不。因為現行的國際規則,都是建立在核平衡的基礎之上,不可能允許有超越於這個基礎的不平等國際規則長期存在,在這個意義上,很多人根本沒有資格讓中國說不,雖然我們從不針對他們。

七十年前我們最窮的時候,是世界倒數,那時候能打敗他們一次,七十年後的今天,竟然還有人想再試一次。這麼多年來,我們努力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們今天終於走到了在經濟上可以做主辦方的層面了,如果有的人非得要在,推倒現在的世界規則和推倒我們之間二選一,那不妨就讓我們再給他立一次規矩。

相關焦點

  • 顯像技術新突破,海信打破國外壟斷,天價基準級監視器將成歷史
    緊接著,2020年9月,在海信官宣,著名影視演員鞏俐將擔任其全球品牌代言人的同時,正式發布了高端基準級廣播監視器,這一產品再次打破日韓品牌壟斷,很明顯地,海信在顯示行業的成績斐然。從90年代到今天,顯示行業的發展可謂日新月異。以電視為代表的顯示企業經歷了時間的多次洗滌和衝刷,時至今日,才大浪淘沙出像海信這樣不斷創新和跟得上時代的企業。
  • 國產航發新突破,c919或將打破壟斷,中科院10年努力沒白費
    雖然西方國家採取了技術壟斷,但是經過我國多年的努力之後,我國國產航發也是喜迎新突破,那就是C919或將打破西方的技術壟斷,當我國傳出這樣的喜訊之後,也說明我國中科院10年的努力沒有白費。航空發動機的重要性如今,航空發動機對一個國家來說十分重要,因為他除了能用在民用方面,也能被用於軍事領域。如果一個飛機缺少發動機,也就意味著人失去心臟一樣。
  • 打破日本技術壟斷,中企巨頭突破晶片材料,關鍵性堪比光刻機
    只不過光刻膠一直被日本企業壟斷。包括東京應化,富士膠片等日本企業都是光刻膠領域的巨頭。 因為在光刻膠產業有著極大的話語權,所以不少國家都要選擇與日本合作,進購光刻膠。日本長期維持對光刻膠的壟斷,但中國企業傳來好消息,突破了關鍵晶片材料,打破壟斷。
  • 澳大利亞撐不住了!美英法哀嘆施壓毫無作用,中方開始第二輪懲罰
    據外媒12月11日消息披露,在持續奉行外部挑釁策略影響下,澳大利亞已被東方發起的反擊行動所震懾,陷入到一場深深的經貿危機之中,美英法等西方國家對此已失去了對東方進行施壓的信心。眾所周知,經過長期實施韜光養晦戰略,東方的綜合國力逐步增強,現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世界舞臺上擁有足夠的話語權。
  • 中澳漫畫風波導致西方話語權的墮落,澳洲鐵礦砂我們還買不買?
    第三個目的是,一旦承認做了假消息,製造了假的漫畫插圖,那麼澳大利亞軍人殘殺平民的暴行就可以被整個的模糊掉了。很可惜的,上面這三個觀點,在其他的媒體上似乎沒有被充分地提出來。然而,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這樣硬撐下去,出現了兩個敗筆。
  • 日本工程師:從零到掌握話語權,中國這項技術如今已經壟斷世界
    人類有很多科技都是從自然界的動物或者是植物的身上得到啟發,從而發明出來的,當然這一方面是源於人類聰明的智慧和超強的觀察力,另一方面就要感謝這個豐富多彩的大自然了,而且科技的重要程度是不言而喻的,科技在當今的人類社會,是一個強有力的武器,誰的科技發達,誰就更有話語權。
  • 國產航發新突破!CJ1000鈦合金葉片通過測試,C919打破美歐壟斷
    航發一直是國產大飛機的關鍵,如今我國在這一領域又取得了重大突破。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研製的鈦鋁合金髮動機葉片已通過考核,達到理想效果,接下來將裝配到專為C919國產大飛機研製的長江1000發動機上。C919目前已經獲得將近1000架國際訂單,未來量產C919將進軍國際市場,打破波音和歐洲空客的壟斷局面。飛機的心臟是發動機,而葉片是發動機中製造最困難的部分。不僅能減輕重量,而且具有足夠的強度,還能抗高溫腐蝕。採用鈦鋁合金作葉片,中科院金屬研究所團隊研製出一種合適的粘結劑,讓氧化釔不掉渣,可以實現發動機的渦輪碟片和渦輪葉片大幅度減重,最終大大提高飛機的效率。
  • 俄羅斯重拳出擊,三次出手還擊美國,澳大利亞敢怒不敢言
    俄羅斯炮轟澳大利亞 俄羅斯不愧被稱作「戰鬥民族」,武德充沛還雷厲風行。相比起深受「跪美」思想荼毒的西方國家,俄羅斯就是一塊美國想啃也啃不動的「硬骨頭」。此前俄軍方提出的「跪下換不來尊重,不服開槍」如同當頭棒喝,震驚了許多還沉浸在美國的「懷柔政策」下樂不思蜀的國家。
  • 將永久打破技術壟斷!
    除此以外我國在國產晶片、國產作業系統上不斷研究發展也有很多年了,但是到今天依舊未能夠真正的打破自主掌握核心技術的局面,和國外的技術上還有很大的差距,那麼為什麼經過常年的發展之後,國產晶片、國產作業系統依舊很難取得重大突破,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和依賴呢?
  • 擎科生物「雙創」項目打破國外壟斷
    擎科生物「雙創」項目打破國外壟斷 2020-11-
  • 打破國外壟斷,安慶新能源船用發動機研製取得重要突破
    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據安徽省發改委官網消息,日前,由省重大新興產業專項承擔單位——安慶中船柴油機有限公司自主研製的ACD320天然氣/雙燃料新能源船用發動機研製取得重要突破。該型船用發動機具有低碳、環保、高效等特性,整機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2000至4000千瓦新能源發動機動力輸出區間,可打破國外壟斷,填補國內空白,並已獲得中國船級社認可,率先在天然氣/雙燃料領域實現市場準入,可為海工船、拖船、貨櫃船、散貨船、冷藏船、大型LNG運輸船等提供主推或輔助動力。
  • 拜登顧問大放厥詞,華為「打臉」西方!
    長期以來,西方國家一直秉持著「自己優先」觀念,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科技研究,他們都只會認為自己是引領者,任何打破壟斷的行為都被認定為是「攪局」。近日,拜登的顧問坎貝爾「大放厥詞」,揚言只要中國不進入人工智慧、5G、晶片等高科技領域,就可以放開對中國企業的限制。
  • 中國成功研發「超級鋼板」,打破西方壟斷,全球僅3國可以生產
    在外部技術封鎖的前提下,中國軍工科研人員經過多年努力攻關,終於打破了西方國家的長期壟斷,成功取得了技術突破。目前,「山東」號航母所使用的鋼材,就是性能一流的國產航母超級鋼。為何航母超級鋼的技術含量如此高?事實上,這和航母的作戰理念息息相關。與傳統戰艦相比,航母自身的武器系統基本可以忽略,其依賴的王牌殺手鐧就是艦載機。
  • 中科院突破5nm光刻技術壟斷?事實殘酷卻又是把雙刃劍
    「中科院突破5nm技術」消息引網上熱議2020年7月以來,一則「中科院突破5nm技術打破EUV光刻機壟斷」的話題刷爆網際網路,相關消息提到,中國科學院的論文中介紹了最新研發的一種「5納米超高精度雷射光刻加工方法
  • 打破美國杜邦壟斷 自主研發芳綸屏蔽材料填補國內空白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塗競玉 9月25日,一款「高電氣強度絕緣芳綸紙」在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正式亮相,這款由贛州龍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高端戰略性新材料,打破了美國杜邦公司的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了自主可控、進口替代。
  • 總理PK漫畫家,澳大利亞人的腦子可能有點問題
    看得出這個操作對澳大利亞刺激很大,被人揭傷疤的感覺不好受。澳總理莫裡森當天就跳出來指責中國發布偽造的照片。我一開始沒看到這幅圖,先看到了莫裡森的指責。當時我還在想,無論澳大利亞如何混蛋,公開發布偽造的照片終歸還是不太合適。不過等我真的看到這幅圖的時候,才發現這根本就不是什麼照片,而是一幅漫畫。
  • 隆華科技:新材料隱形冠軍 打破壟斷、國內唯一
    作者|秦亮 編輯|WY 半導體上遊材料中的靶材也是我國正在突破的細分領域之一,這塊主要還是美、日等西方國家壟斷,特別是高端材料進口較大。不過在中低端領域,國內部分公司已經實現了突破,打破國外壟斷,甚至對三星、LG等韓企供貨。
  • 陝鼓自主研製全球最大軸流壓縮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陝鼓自主研製全球最大軸流壓縮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2020-09-02 11: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德日壟斷一先進技術,賺取高額利潤,中國出手,耗時12年打破壟斷
    因為在前兩次工業革命中,我們沒能抓住機會,大大落伍於西方國家,所以在很多技術領域,都處於追趕者的行列,為此付出了高額的代價。就拿盾構機來說,當時我們不能生產,只能從國外進口,不但每臺費用以億元計,而且還得面對其它種種的刁難。
  • 華為突然加入「聯盟」,目標是打破美國壟斷!
    華為突然加入「聯盟」,目標是打破美國壟斷! 為打破美國軟體封鎖,本月早些時候,華為發布了其自研的手機作業系統—鴻蒙OS 2.0。 眾所周知,美國的蘋果以及谷歌公司幾乎壟斷了全球移動端作業系統,其中,以安卓系統的影響力最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