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導大師:為何說第十八願是「王本願」是佛本願?

2020-12-24 重樓逾陀

我們在這個世間,最關心的是能不能往生、是怎樣往生,所以,關於這一條願(指第十八願),也就被引用的特別多,也就被說的特別廣泛,然後,也就把它說成是「本願」。

並不是說其他的願(其他四十七願)不是本願,其他的願也是本願,但是內容不一樣。剛才說過了,第一願是「無三惡道」之本願,這第十八願叫做「念佛往生」本願,那你要往生,你當然抓住這一條願就對了。

【《無量壽經》第十八願是本願的核心】

本願的「本」是根本的意思。四十八願都叫做本願,但是,四十八願有一個核心,有一個根本,有一個主幹,這就是第十八「念佛往生本願」。為什麼這條願作為整個四十八願的核心呢?那我們想一想,第一條願「無有三惡道願」,這是講去了極樂世界之後,沒有三惡道,如果你不能往生,這第一條願有意義嗎?沒有意義。第二條願「不更三惡道願」,如果你沒有去往生,第二條願有意義嗎?也沒有意義。乃至所有四十七條願,如果我們不能去往生,通通沒有意義。

那如果我們能往生呢?第一條願,你不知道,你不會背,你不清楚,你就只會念佛,只知道第十八願念佛往生。往生到極樂世界一看,有三惡道嗎?不可能有三惡道。所以,你得到第十八願,整個四十八願就全部得到!你失去第十八願,整個四十八願全部失去!你能往生,自然沒有三惡道、不更三惡道、無有好醜、身皆金色、六種神通、證悟不退、無量智慧光明等,你通通得到,阿彌陀佛一一兌現。

他沒有說:「某某,你在娑婆世界沒讀《無量壽經》,不知道我的四十八願,你現在到極樂世界來了,我暫時不給你兌現。」不會的,到那裡去,自然都有了,因為這四十八願都濃縮在第十八願當中,又濃縮在六字名號當中,等我們到了極樂世界,完全兌現。

【四十八願濃縮在六字名號中】

六字名號,就好像阿彌陀佛開了一個法界大銀行,銀行當中的所有財產功德,統統濃縮在六字名號裡邊,交給你娑婆世界罪惡凡夫眾生。你拿著這張支票就決定往生極樂世界。到了極樂淨土,阿彌陀佛銀行馬上兌現,所有神通都出來了,所有功德都在這六字名號裡面,毫無欠缺——這叫功德行,不叫銀行。經中講:往生極樂淨土,須臾之頃,如諸菩薩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具足成就,無有差別,無有好醜,都是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所以,以總願來講,四十八願都稱作「本願」。如果以別願來講,則單指第十八願為「本願」,也叫「本願王」、「王本願」。在《無量壽經》裡邊有這麼四句話,叫做《本願成就之偈》,是釋迦牟尼佛親自命名第十八願為本願。是這樣說的: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這說得很清楚了:「其佛本願力」明確提出了本願,這是說哪一條願?說「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當然是稱念名號往生了,當然是第十八願了。所以,善導大師又解釋說: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也是把「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的第十八願稱為本願,說「望佛本願」,這個叫做「佛本願」。

相關焦點

  • 聞其名號丨本願稱名,順彼佛願,決定往生
    (3)本願稱名善導大師這一系,對於「稱名」是立足於什麼立場?我們也可以配對著第二點作一個對比說明。善導大師所解釋的稱名,他不講事持、理持,而是講「本願稱名」,這就高了,角度就不一樣了。為什麼說高了、角度不一樣了呢?蕅益大師所講的理持、事持,還是一時、一地、一機之法;善導大師講的「本願稱名」,是普時、普地、普機之法。
  • 「淨土宗」宗祖師論淨土的「生因」究竟是什麼?
    如上文所言,此生因法建基於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故此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引《無量壽經》所言,並給予第十八願高度的評價,云:「法藏比丘,在世饒王佛所,行菩薩道時,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
  • 只有這一願才能完成這個任務
    佛在《金剛經》裡講了一句話:「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佛是要一切眾生都進入無餘涅槃之境,四十八願也是要讓眾生進入滅度之境。「滅度」是什麼意思?滅度是不是消滅掉?很多人說就是把眾生都消滅掉了。也可以說是把眾生「消滅」掉了,因為眾生沒有了,都成佛了。有一首偈子講「廣度生死流。」
  • 佛法: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
    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六方如來舒舌證,專稱名號至西方;到彼花開聞妙法,十地願行自然彰。——善導大師《往生禮讚》上面這首偈稱為善導大師的贊佛偈,非常契合修淨土的人,針對性很強。說的也是直接明了。關於阿彌陀佛身相的描述,經文上有一段記載:當知無量壽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
  •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的核心,在這5大願!
    (一)住定證滅願:「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本願是攝眾生願的核心願,傳遞阿彌陀佛悲智本懷,欲令十方眾生往生淨土必定成佛。凡夫修行有三層面的困難——脫離生死輪轉難、證入不退轉位難、直趨大涅槃難。阿彌陀佛以其宏大願力加持護念眾生順利渡過三關,令難行易行, 難能得能。
  • 阿彌陀佛第十八大願 十念皆生我國願
    儒家亦云:「至誠感物,不誠無物。」世間法尚且強調真誠感通,出世間法尤甚。淨業行人要以至誠心念佛。由於阿彌陀佛名號,是真誠心的結晶,唯真誠才能感通真誠,以虛假的心是無法感通名號之實德的。行人願樂往生的心,一定要真誠無偽。第二是「至信心」。至信即是深信,不夾雜任何懷疑。所信法義略有:信憑經中佛說念佛定生淨土;信念佛定得諸佛護念;信念佛,臨終定得佛來迎接;信念佛,往生定得不退轉地。
  • 乘佛本願力,往生極樂國!
    印光大師說;以真信切願,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是為特別法門。所以修淨土的人這地方要轉變觀念,觀念轉不過來,就往生就難了!下面介紹無量壽經一首偈語,是解釋第十八願地,告訴我們往生是乘佛本願力。下面是原文;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第一句;其佛本願力,其佛,的就是阿彌陀佛,本願,就是第十八願,力,就是力量。這一句的意思就是說,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有力量。
  • 《地藏菩薩本願經》中「本願」意思很深,願是有根本的
    在《地藏菩薩本願經》中『本願』兩個字意思很深。本是根本,是說這個願不是這一生才發的。佛法講一切眾生都有過去,也有未來,所以講三世。地藏菩薩在過去生中就發這個願,過去還有過去,過去無始,無始劫來生生世世都發這個願,我們稱這個願叫本願。所以這個願是有根本的,不是這一生當中才發的。
  • 「人渣的本願」作者橫槍萌果繪製「咒術回戰」圖片更新
    「人渣的本願」作者橫槍萌果繪製「咒術回戰」圖片更新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 阿彌陀佛第十大願 不起貪計身見願
    這一願也稱為「得漏盡通願」。漏是煩惱,漏盡就是煩惱斷盡的意思。本願中講不起貪計身見,即破除身見我執,斷見思惑,得人我空。並斷盡法執,就得法我空。如是證得人法二空,就叫「漏盡」。身見我執,是吾人與生俱來最大的煩惱與顛倒,非常堅固。
  • 印光大師: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他所開示勸我們專修淨土
    印光大師: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他所開示勸我們專修淨土【印光大師開示】刻實論之,大乘法門,法法圓妙。但以機有生熟,緣有淺深,故致益有難得與易得耳。善導,彌陀化身也。歷敘初、二、三、四果聖人,及住、行、向、地、等覺菩薩,末至十方諸佛,盡虛空,遍法界,現身放光,勸舍淨土,為說殊勝妙法,亦不肯受。以最初發願專修淨土,不敢違其所願。善導和尚,早知後人者山看見那山高,渺無定見,故作此說,以死盡展轉企慕之狂妄偷心。誰知以善導為師者,尚不依從。則依從之人,殆不多見。豈夙世惡業所使,令於最契理契機之法,覿面錯過,而作無禪無淨土之業識茫茫、無本可據之輪迴中人乎。哀哉!
  • 「人渣的本願」作者橫槍萌果繪製「電鋸人」合集公開
    「人渣的本願」作者橫槍萌果繪製「電鋸人」合集公開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 藥師法門|依仗藥師佛的本願加持獲5種福報
    藥師佛的功德也就有此五種,所以修持藥師法門的人,業障消除的話,依仗藥師佛的本願加持,就能得到這五種福報。這些都是有佛的金口所言的,且看如下的經文所節錄的重點:「長壽」:若此經寶流行之處,有能受持,以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及聞名號;設已奪者,還得如故,身心安樂。
  • 如何慧悟佛心,與佛相應,乘得彌陀大願船
    我們念佛怎麼跟佛相應啊?怎麼相應呢?一念信心,這就相應了。譬如,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造成了六字名號的大願船開來,慈悲地說:「你只要相信,只要念佛,一步跨上來就行。」只要你能至信,上的大願船去,這就是「相應」,這就叫與佛心相應。古德云:「唯有念佛得度。」我們距離智慧的彼岸就隔著一條大河,背著累劫的業報到彼岸,要很長的時間和精力,經歷無數的業障和輪迴,一般人很難做到,終不得度。
  • 「人渣的本願」原作橫槍老師為「電鋸人」電次繪製的生日賀圖
    「人渣的本願」原作橫槍老師為「電鋸人」電次繪製的生日賀圖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 ...是「本願寺顯如」「松永久秀」「淺井長政」三位大名的詳細介紹。
    官方也公布了「本願寺顯如」「松永久秀」「淺井長政」三位大名的特徵與能力,我們也將其整理排版,希望能幫助到正在啃著生肉的各位玩家們!【遊俠網】《信長之野望:大志》開場動畫本願寺顯如之志「往生極樂」  - 座的代價:商圈的投資費用增加本願寺顯如之志「往生極樂」的特徵  本作的新要素「志」系統,能凸顯大名家的特性,讓戰略更富有多樣性。
  • 阿彌陀佛為何要以「國無惡道」作為四十八願的首願?
    第一「無三惡趣願」:「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一 《無量壽經會疏》的解釋前兩條願都提到三惡道,所以這兩條願明顯是講拔苦的。拔什麼苦呢?首先是拔三惡道的苦。《會疏》對四十八願的每一願都作了解釋,開頭都說「述曰:佛本何故發此願耶?」這特別像曇鸞大師的《往生論注》,曇鸞大師解釋二十九種功德莊嚴,對每一種功德莊嚴,都說「佛本何故興此願?」所以,這似乎是模仿曇鸞大師。而且,他的文字、義理都很好。《會疏》解釋這一願,說:「述曰:佛本何故發此願耶?
  • 藥師佛十二大願:第一大願至第六大願!(詳解)
    大家都知道在《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中清清楚楚的記載者,藥師佛的十二大願,小禪好不容易找到其十二大願的「譯文」。下面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能所幫助!(第一願至第六願)第一大願,正報莊嚴 --- 相好如我願:「願我來世成佛時,自身能放大光明,熾然遍照無量無邊世界,並以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圓滿莊嚴自己的佛身,而且令一切眾生,皆如我一樣莊嚴。」
  • 「有生之年」系列—「貓願三角戀」
    在這之中一些作品已經展現在了人們眼前,脫離了「有生之年」的行列,就比如近幾年的「驅魔少年聖徒」、「魔法禁書目錄3」以及「刀劍神域 愛麗絲篇:異界戰爭」。 「貓願三角戀」又名「貓戀」,是由日本漫畫作家藤原裡作創作的漫畫作品,本作連載於網絡漫畫雜誌「FlexComix Blood」上,是一部圍繞美少女們和貓咪們展開的一部充滿喜劇元素的漫畫。
  • 眾生不問根器利鈍,儲積三資糧—信、願、行,往生可蒙佛接引!
    華嚴經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佛能度一切眾生,但不能度一不信的人。一般學佛者,一說到淨土三經,便會懷疑它們的真實性,因為淨土法門確是太便利,太難思議了。也因此佛陀在阿彌陀經中才要一再叮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又說︰「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歷代祖師則或以言語,或以身行,讓眾生明白勤修淨土的殊勝,由此可知淨土法門是以信為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