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畫家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廣。
我們回顧一下歐洲繪畫藝術史就會發現,始於文藝復興的近代繪畫,確立了科學的素描造型體系,把明暗、透視、解剖等知識運用到了造型藝術之中。
而印象派則是完成了繪畫中色彩造型的變革,將光與色的科學觀念引入到繪畫之中,革新了傳統的固有色觀念,創立了以光源色和環境色為核心的現代寫生色彩學。所以說印象派是現代繪畫的起點。
例如油畫《草地上的午餐》,是畫家莫奈在戶外直接完成的。畫中描繪的是外光的生動和景物的真實自然。陽光透過林木灑在人物身上和地面景物上,透明燦爛,令人耳目一新。
印象派畫家根據當時科學的發展,了解了光的構成,光和色彩的關係,也明白了物體之所以呈現不同色彩,是由於它們吸收和反射不同的光所造成的。例如物體全部吸收日光便呈黑色,全部反射日光則為白色,反射藍色光波而吸收其他光波呈現藍色等。印象派畫家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對象的光和色在視覺中造成的印象,然後用繪畫的方式把這種印象再現出來。
了解了這些,對我們欣賞印象派藝術作品非常有幫助。其實印象派只是一個同傳統藝術一脈相承的畫派。只不過傳統藝術主要是在遵循模仿寫實的道路上發展,印象派並未放棄這個基本點,它的目標不過是更真實地從光和色的角度認識和再現對象。不同之處僅在於傳統藝術只注意了對象的明暗關係變化,印象派卻研究了光在物體上造成的豐富的色彩變化效果。
作為印象派的先行者,莫奈特別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奈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塗式的輪廓線。
畫作《印象·日出》是莫奈創作於1872年的一幅油畫,描繪的是初春薄霧中的勒阿弗爾港口日出的景象,以紅、黃、藍等華麗的色彩,表現日出的氣氛,著眼點在色彩的趣味。
畫面沒有細節,只有海面日出時的總體印象,那就是旭日初升、霧氣迷濛,海面波光粼粼。這幅油畫是印象派畫家莫奈最具世界聲譽的作品。
莫奈自己說:「創作這幅畫時,我從窗口望出去,太陽隱在薄霧中,在前景上,船的桅杆指向天空……人們問我它的標題,以便編入目錄。很難說得上是勒哈弗爾的風景,就寫『印象』吧」。
莫奈是印象主義大師中最有影響的一位。在有代表性的印象派畫家中,唯有莫奈以其86歲的漫長人生始終如一地將創作熱情傾注在印象派技法上。其他的印象派畫家,都是短期的探索者。比如雖然沒有參加過印象派八次畫展卻被視為印象派的領袖和奠基人的畫家馬奈。再比如擅長於畫人物的雷諾瓦在他的藝術人生中,前期和後期是從事印象派探索時期,中間十幾年的時間裡,則將熱情轉向了古典主義。
1874-1886年間,巴黎舉辦了八次印象派畫展,畢沙羅參加了每一次畫展,他曾說:「我的一生與印象主義的是完全符合的。」而莫奈第五、六次和最後一次均未參加展出。由於在這三次展覽中的作品已經有悖於原來的創作手法。為了堅持信仰,莫奈拒絕參加展覽以示反抗。這是莫奈始終如一的堅持印象派信條的表現,也是莫奈在印象派中影響力最大的一個原因。
莫奈常常可以從普通的風景中挖掘其魅力。莫奈觀察景物細緻入微,對光線的變化十分敏銳。莫奈可以就同一處場景畫出十幾幅作品。如《谷堆》《睡蓮》等。而這僅僅是為了表現同一場景的不同天氣、光線下的不同表象,這是其他畫家很難做到的。
莫奈像個隱士,有時有很強的孤獨感。這一方面由於他的性格使然,他生性沉默寡言,喜愛思索;另一方面,因為莫奈是印象派中的先行者,當他不得不單槍匹馬奮力前行的時候,自然有一種寂寞寥落的感覺。
可以這麼說,是印象派的探索才使得人們在把握色彩方面完成了一次偉大的變革。現在美術院校教授的色彩理論,以及條件色、對比色、色彩三要素等廣為人知的色彩知識均源於印象派對色彩的研究成果。
而被稱為「印象派領導者」的莫奈 ,特別善於從光與色的相互關係中發現前人從未發現的某種現象。他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光與色上,從而找到了最適於表達光與色的明度差別變化的形式,他把這種光色明度差別變化從繪畫的各種其它因素中抽象出來,把它提到了不可攀登的高度。
(聲明: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來自您的閱讀是對我們最大的幫助!歡迎收藏、關注、點讚及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