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米黑米一起煮飯是很好的決策!不僅增加了主食中礦物質和維生素的種類,而且還提高了膳食纖維含量,有助提高飽腹感,還能延緩食物消化速度,幫助平穩血糖,對於糖尿病、高血糖的患者來說是十分有益的。
黑米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米,屬於一種全穀物類食物,相對於我們平時吃的稻米,就是白米飯來說,營養要豐富多了。黑米保留了更多膳食纖維,黑米中的礦物質含量普遍高出稻米2~4倍,如100g黑米含鎂元素147mg,但稻米只含34mg,100g黑米含鉀元素256mg,但稻米只含103mg,黑米的磷元素、流緩速、鐵元素、鋅元素、銅元素和錳元素,也基本比稻米高出2倍左右。維生素來說,黑米含更豐富的維生素B族,維生素B1、B3都更為突出,稻米中維生素B6更為豐富。總之,從整體上來說,黑米的營養價值會比白米飯要高一些,如果把黑米加到白米中混合煮的話,主食所提供的營養價值會更豐富。
另外,現在很多主食類都屬於「細糧」,細糧在包裝前會經過精細的加工處理,經過精細加工處理的稻米雖然雜塵砂石乾淨了,麩殼也沒了,但會損失大量膳食纖維,維生素B族成分,它們煮起來可能口感更細膩,也不用刻意淘米,但卻少了不少有益成分。這些細糧因為更好被消化,所以餐後的升糖速度較快,如果用「升糖指數(GI值)」來看的話,白米飯的升糖指數能高達80以上(高於55屬於較高升糖指數的食物),屬於超高升糖指數的食物。黑米保留了更豐富的膳食纖維,如果是純黑米飯的話,升糖指數僅在50~60,如果把兩者混合的話,升糖指數可以控制在70以內,這不是更好平穩血糖的選擇嗎。平時我們吃的細糧還有很多,比如白饅頭、包子、餃子抄手,這些白麵食其實都可以改善,例如做成全麥麵食物,雜糧麵食,玉米面、蕎麥麵等全穀類的粉也會對血糖更有利,而且還能提高飽腹感。
黑米在古時候被稱為「貢米」、「血糯米」,一般老百姓還吃不到,只有皇宮貴族才有得吃,它具有很好的醫療和保健功效。傳統醫學上海米有助滋陰補腎,益氣強身,還能開胃和脾,補肝明目,養精固澀。一些研究還發現,黑米有潛在提高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的效果,所以常被用於改善一些氣血弱、產後、病後人群的狀態。
黑米中外皮的黑色是因為含花青素,花青素雖然有較強的抗氧化效果,但黑米或其他食物中其實含量都比較有限,如果說有延緩衰老,甚至抗癌降三高的效果那肯定是誇大其詞。不過常吃黑米還是有助改善虛弱,有助提高抗病能力。平時在米飯中混一點黑米是不錯的習慣,除了有助健康外,黑米還有獨特的稻香味,能促進食慾,健胃開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