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來說,廣西歷史並沒有出現真正的皇帝,如果不太嚴格的話,廣西還是出現過一些「皇帝」的。
一. 南北朝齊朝齊明帝——蕭鸞:
蕭鸞其實並不是地道的廣西人,而是祖籍山東,因為繼承始安貞王之位(封國位於今廣西桂林),從而成為廣西人。蕭鸞是齊宣帝蕭承之之孫、始安貞王蕭道生之子,齊高帝蕭道成之侄、齊武帝蕭賾堂弟。因為齊朝皇帝爭奪激烈而殘忍,到了後面死的死、失敗的失敗,始安貞王蕭鸞遂撿了個漏,當上了齊朝的第五任皇帝,是為齊明帝。
二.宋朝長生國昭聖皇帝——儂存福:
儂存福,本身北宋王朝廣南西路邕州下屬廣源州的一名壯族首領曾任邕州下屬儻猶州知州。儂存福雖然為北宋人,也為北宋王朝廣南西路邕州下屬儻猶州知州,然而這個都是明面的。當時的交趾已經獨立建國,不再是中央王朝的直接管轄之地,而是躍升為藩屬國。而儂存福所在的廣源州、儻猶州雖然名義上是宋朝屬地,但是實際上卻被交趾所控制。儂存福雖然是宋朝壯族首領、宋朝儻猶州知州,但是實際上儂存福及其部族經常受到交趾的壓迫和剝削。史書記載:「廣源雖號邕管西羈縻州,其實服役於交趾。
後來儂存福不堪交趾的壓迫和剝削,起兵反抗交趾,建立長其國又稱長生國,並自立為昭聖皇帝,並封自己的兒子儂智高為南衙王。後來儂存福在抗擊交趾中,兵敗被殺,長生國也就此滅亡。
三.宋朝南天國仁慈皇帝——儂智高:
儂智高,是儂存福之子,在儂存福兵敗交趾被殺後,儂智高繼承父親意志,繼續帶領壯族先民起兵反抗交趾,建立大曆國。
儂智高帶領的壯族部族屢屢受到交趾的壓迫,遂多次請求內附宋朝,然而皆被宋朝拒絕。後來儂智高一怒之下在起兵反抗交趾的同時也反抗宋朝,並將大曆國改成了「大南國」、「南天國」, 自立為 「仁慈皇帝」。而且南天國得到了迅速壯大,攻破廣南西路治所邕州,並且繼續揮師東進,一路打入廣南東路、圍困廣南東路治所廣州。後來儂智高在崑崙關被北宋名將狄青打敗,南天國滅亡後儂智高不知所蹤,後來被傳流落到了大理國並成為了後世廣西農氏的祖先。
四.清朝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
清朝後期,身為廣東客家人的洪秀全,因為在廣東傳教屢屢失敗,遂跑到鄰近的廣西東部傳教。因為當時的廣西東部,居住著很多從廣東遷徙而至的客家人,因而同為廣東客家人的洪秀全,在廣西東部傳教極受歡迎、並且取到了極大的成功。
後來洪秀全在廣西桂平金田聚集廣大「拜上帝教」教徒,發動起義,建立太平天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金田起義」和太平天國。洪秀全不屑於稱皇帝,他認為「天王」之稱比「皇帝」之稱更大,遂稱為天王。
總結:
中國很多省份在歷史上都出現過皇帝,比如陝西省、河南省、江蘇省、浙江省、四川省、山東省、河北省、陝西省等;然而也有很多省份是沒有出現過皇帝的,比如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