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推送規則更新啦!快把嚴肅買房報告設置為☆星標關注,文末點擊在看,才不會錯過每一篇推送喔
---買房,誰最糾結?
當然是,資金夠又不是很夠的---剛需上車一族。
一沒經驗,二沒多少錢,三還有著沒怎麼被現實毒打過的幻想。
總體來看,首次上車買房的剛需用戶,基本都有以下兩個特徵:
一是預算有限,地段、面積、產品、品牌顧全一個都很難,選擇有限;
二是未來多半有換房的需求,因此需要產品具備高流通性,換手快。
此外,房子=功能價值+儲蓄價值+金融價值,房產本身一直是金融屬性最好的載體。在實現自住的同時,還需要滿足保值和投資的意義。
因此,手頭並不寬裕的剛需們,在北京首次買房,都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01
不要滿槓桿式買房
越是捉襟見肘,就越要給自己留退路。
家庭月收入只有2萬,但月供卻是3萬。超額部分各種拆東牆借西牆,不是借遍親朋好友,就是通過各類方式從銀行融資套錢。
以貸養貸。
100倍槓桿的故事,可能適用於ABS的螞蟻集團,但不適用於剛需個體。
儘管過去的20年,很多購房人通過花式槓桿,實現了高收益。但這不意味著可以盲目忽視房地產的風險,尤其是橫盤已久的當下。
閉眼買房就能躺賺的時代,的確是過去了。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數據,2019年戶主年齡在26~35歲的居民家庭債務參與率、戶均債務規模、資產負債率、債務收入比都要高於其他家庭,年輕人的負債壓力偏大。
在房貸債務方面,高學歷、剛需型家庭的壓力更大,資產負債率、金融資產負債率和月償債收入分別為24.2%、151.3%和33.0%,分別高於平均水平7.7、49.8、4個百分點。
此外,今年三季度,我國房貸同比增速達到20.8%,處於是2018年以來的較高增速水平。
當下,中國家庭槓桿率已略高於歐洲和日本,為60%左右,遠遠超過新興經濟體20%以下的平均值。當前,唯一在該指標上超過中國的,只有美國,約為77%。
經濟內循環下,去地產化嘗試已經開始,房價橫盤期被拉長,天花板抬頭可見。
天花板下的購房人們,槓桿空間也著實有限。
02
能買二居,就不要買一居
今年開年北京金茂國際社區一居產品的熱銷,讓人們感知到了,剛性上車需求到底有多井噴。
但放眼全局來看,一居產品在新房市場,依舊是少數。目前待開盤項目中,有一居產品的,有仨:東小口奧森ONE、稻田中海寰宇視界,以及採育的住總興創如遇。
今年已開盤的項目中,有小戶型一居產品的,不完全統計也只有:中海寰宇時代、金融街武夷·融御、熙紅印、金茂北京國際社區、綠城·奧海明月、招商·臻瓏府、京投銀泰臻御府。
其中,大多數還是用作填補用途的邊角料戶型。
究其原因,主要是一居的購房人相對小眾,要麼單身,要麼丁克,因此市場供應也就少。
再來看二手市房場。
根據貝殼二手房在售數據,70平以下一居共12443套。其中,樓齡在15年以上的7329套,佔比高達59%。而樓齡在5年內的僅141套。
多為政策房、福利房、職工房。這樣的一居居住體驗差,室內多是暗廳。
這類房子僅就戶型而言,完完全全處於市場產品鏈的底端,若非有學區加持,未來在二手市場中,完全沒有競爭力可言。
在買房前就要想好,這套房子以後會有誰願意接手。
03
第一套房≠最後一套房
作為資金有限的剛需上車人群,永遠不要把買的第一套房,當成是人生最後的一套房。
除非你工作生活都停滯不前,否則後半生置換一定是大概率的。它一定不是你的終極居所。
很多人第一次買房時,無論是地段、環境、教育,還是園林、物業、戶型,都幻想能夠面面俱到,無可挑剔。
房子沒有十全十美,如果有的話,那它唯一的缺點就是貴。
因此,關鍵點在於---它的缺點,你是否也能夠接受?
在手裡的錢確實有限的情況下,如若不僅追求完美,還想抄底市場,上車就更加難了。
市場瞬息萬變,難以琢磨,能夠踩準節點,真正抄到底的人少之又少。
如若不是站在現在去回看歷史,又多少人能預料哪是「底」呢?
數據來源:安居客
現實往往是,只有當你真正上車後,才能擁有和人換位置的資格。
當然,今夕不同往日。當年的北京,麵粉直逼麵包價,所以不得不趕緊上車。
如今,房住不炒,房價趨穩,就算是上車也沒必要急吼吼,可以悉心挑選。
橫盤期,對於剛需購房者來說更是個置業好階段。
04
選有大量已拍空地的區域
剛需上車,預算有限,城中心區域買不起,遠郊交通不便,過於雞肋。因此,只能選擇近郊。
近郊的板塊中,選擇通地鐵的,通地鐵的板塊中,選擇通主幹線的。這是人盡皆知的要訣。
那如果可選的區域都不太成熟,要怎麼辦呢?
可以看看板塊內,有沒有已經拍出的空地,若是知名房企拿地的,就更加。原因有二:
一是說明了該板塊還有發展的空間,也就是升值空間;
二是大量空地被拍賣,尤其是一些宅地樓面價已經接近或超過區域樓盤均價的,價值紅利的兌現更是指日可待。
房產的價格是有傳導機制的,同一個區域的樓盤,享受同一片資源。一個小區的漲價,勢必會傳導到相鄰的小區,逐步外延,形成規模效益。
麵粉貴過麵包價格的案例,在以往的北京樓市中屢見不鮮。在當下也有跡可循。
譬如中海在亦莊拿下的不限價商品房地塊,成交樓面價為40276元/平,而周邊樓盤的成交均價區間4.22萬/平-6.17萬/平。
雖然高價地並不能完全代表未來市場售價,但諸多利好集中出現的情況下,未來房價很難不受到影響。
05
寫在最後
今年的北京新房市場,不限價地塊接連入場,千萬級豪宅接踵而至,熱的發燙。
難道北京沒有剛需了嗎?
當然不是。
細看前十個月的網籤數據,中海寰宇時代、萬橡悅府、亦城亦景家園、金茂·北京國際社區、北京城建·仁悅居,這些剛需熱盤皆榜上有名。
無論是剛需盤,還是剛需購房人,都存在被低估的現象。
就剛需上車的購房人本身而言,最好的購房時機永遠是當下,尤其是橫盤已久的當下。
畢竟北京樓市,沒有周期,只有預期。
互動時刻:
你認為剛需上車,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嚴肅君互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