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8月19日引述"中國兵器試驗"官方公眾號的消息稱,近日解放軍駐贛某部隊,在兄弟部隊配合下,完成了"山貓"全地形車的直升機裝卸、運輸和吊運測試。"山貓"全地形車並不是新鮮裝備,其早在2年前的珠海航展上就已經露面,但是用於搭載和吊裝"山貓"的直-8L直升機卻是首次公開亮相。直-8L直升機的出現,不但填補了我國15噸級直升機的空白,同時也讓解放軍的直升機運輸、兵力投送能力上了一個新臺階。
(直-8L直升機首次公開曝光)
直-8直升機英文代號Z-8,是我國上個世紀以法國SA321"超黃蜂"直升機為藍本,進行測繪仿製,從而研發的一款13噸級中型多用途運輸直升機。法國SA321型直升機原本是為海軍設計的多用途直升機,因此直升機的機腹採用船型底設計,同時直升機兩個主起落架設計單獨的收納艙,同時還兼作浮筒。所以SA321型直升機可以兼顧在水面、軍艦和陸地上起降,具備很高的通用性,所以被解放軍"相中",前後總計採購達14架。
(1980年5月的"580"行動,讓SA321和中國結緣,並成就了如今的直-8直升機家族)
當時我國最初引進SA321型直升機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為了保障國產遠程運載火箭的全程測試。因為當時國產遠程運載火箭的有效射程超過1萬公裡,無法在本土進行全程測試,因此在1980年5月,我國組織海軍共18艘各型艦船組成代號"580"的編隊,前往南太平洋。18日,我國從本土向南太平洋指定海域發射遠程運載火箭,當時海軍的SA321型直升機僅用5分鐘便準確打撈火箭數據艙,在多艘國外軍艦、飛機"圍觀"下,成功完成任務。
(我國071型兩棲攻擊艦上搭載的直-8直升機)
由於我國建國時工業基礎薄弱,而且有限的資源還要優先投入戰鬥機、坦克等主戰裝備的研發工作,所以我國的直升機產業一直發展較為緩慢,通過數次檢測後,SA321型直升機的性能讓當時的解放軍比較滿意,所以我國軍工隨後展開對SA321直升機的測繪仿製,並把國產型號定為直-8直升機。直-8直升機採用了加拿大普惠公司研製的PT-6型渦軸發動機,單發最大功率接近2000馬力,而且壽命還大大延長,因此其載荷航程和原版的SA321都有較大提升。功率強勁的發動機所帶來的卓越性能,無疑是直-8系列直升機得到解放軍青睞的重要原因,但是隨著國際局勢的緊張,使用進口發動機也是直-8直升機最大的"軟肋"。
(成建制裝備陸軍航空兵的直-8G型直升機)
直升機在現代戰爭中有著重要的戰術意義。1965~1975年的越南戰爭、1979~1989年的阿富汗戰爭,都證明直升機憑藉著高度靈活的特性,可以將部隊成建制快速投送到戰場任何地點,從而為部隊贏得巨大的戰術優勢。特別是在1979~1989年的阿富汗戰爭期間,受後勤保障的限制,蘇軍駐阿富汗的部隊始終維持在十多萬人,能夠常年對抗總兵力近200萬的阿富汗抗蘇武裝,很大程度就是依靠直升機快速調動部隊的能力。
(直-8G)
對於解放軍而言,提升陸軍的機動能力,也是建設現代化軍隊的重要方面,所以為部隊配備大量運輸直升機就是提升部隊機動性的必然之選。直-8系列直升機作為目前我國能夠量產的噸位最大的直升機,自然倍受重視,從近年來多次演習不難看出,陸軍航空兵部隊已經列裝了大量直-8系列各型號直升機。
(山貓全地形車,早期只能由米-17直升機搭載,如今直-8L也可以輕鬆搭載)
新曝光的直-8L型直升機就是以往被網友們戲稱為"8"的直-8寬體式直升機。直-8L和原先的老型號直-8直升機相比,最大起飛重量從13噸提升到15噸,擴大了飛機的有效載荷,可以運送更重型的作戰裝備,而且很重要的是,將直升機的貨艙適當加寬,把原先部署在機艙底板下的設備,轉移到機身兩側的起落架整流罩內,提升了載荷適應性。早先的直-8雖然噸位夠用,但是由於機艙狹窄,即使搭載"山貓"這樣的小型全地形車也非常吃力。如今加寬機體,並且改變機艙布局後,不但可以搭載無武裝的"山貓",甚至於搭載了107毫米火箭炮、反坦克飛彈以及120毫米迫擊炮的山貓突擊車也可以輕鬆裝卸。
(扛著120mm迫擊炮的"山貓")
以往我軍一個空中突擊旅下轄3個運輸直升機營,全部出動一次也只能運送2個摩步連,而且還缺乏必要的重武器。如今如果改用直-8L直升機,不但一次可以運送一個營的部隊,而且還可以帶上火箭炮、迫擊炮、反坦克飛彈等重裝備,從而具備更強的作戰效能。考慮到我軍長期患有嚴重的"火力不足恐懼症",直-8L除了機艙載荷外,還可以用吊運方式運輸AH-4超輕型155毫米榴彈炮等重型裝備,從而保障我軍機降部隊的重火力支援,由此可見,這"火力不足恐懼症"已經晚期,估計是已經沒救了。
(火力不足恐懼症晚期,真的沒救了。)
如今我國首艘075型兩棲攻擊艦已經進入出海試航階段,直-8L直升機的亮相顯然意味著我國兩棲攻擊艦在服役時將會具備更強大的兵力搭載和投送能力。
(直-8L和075的完美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