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值就是戰鬥力,在武器裝備中同樣如此!
當然我們拒絕小鮮肉,不要花瓶要戰鬥力,在航空工業領域以往由於機型主要源於仿製,談不上自我創新。再加上時代因素,以前機型甚至採用純金屬色調,或者綠色、紅色等,看起來讓裝備顏值下降不少。
比如下面這款,美制F-15戰鬥機用上了殲-8標準塗裝,這一刻終於明白了顏值才是戰鬥力的真諦。
F-15中式塗裝
回到中國航空工業,經過多年發展包括空軍三劍客,殲-10、殲-16以及殲-20完美裝備。另外如陸航武直-10武裝直升機,直-20多用途通用直升機,也讓一樹之高反坦攻堅、海空10噸級通用運輸直升機不再受限,近二十年來成果輝煌顏值也在水漲船高。
看起來航空工業這些年進步很大,不過在兩個領域還是有很大不足,第一款當然是久久沒有音信的轟-20。另一款則是大型直升機,從直-9、直-10、直-20裝備情況來看,輕型、中型直升機都已實現配套。但在大型/重型直升機方面,只有一個勉強堪用的13噸級直-8(法制SA321「超黃蜂」),雖然和15-20噸級大型直升機還有點差距。
SA321「超黃蜂」直升機
直-8憑藉著個頭大,有搜救型、反潛型、預警型、運輸型等多種改型,早期主要是海軍作為艦載機使用。不過對於海軍大量中小型驅護艦來說無法上艦,然後就慢慢開始上岸使用,基於現有航空工業水平,要想立刻就擁有美國CH-47「支奴幹」,或者CH-53「海上種馬」這類重型直升機有點難度。因此基於直-8進行大改,得到一款過渡型大型直升機成為現實需求,它就是新型直-8L寬體直升機。
直-8直升機
相對原型機鼻前伸,直-8L機身兩側有類似「海上種馬」的副油箱短翼,第一次從這個角度看話有點認不出來。好像國產直升機中沒有這一型號,感覺機腹很寬大,其實是兩個副油箱帶來的視感效果。
直-8L寬體機
看下面這張照片就清楚多了,由於兩側副油箱短翼的加入,直-8L看起來相當厚實。
直-8L寬體機
直-8L寬體機和原型對比,從一個精瘦型變成膀大腰圓大漢,考慮風險因素直接將機體寬度增大。同時將原來機身下方副油箱改到兩側短翼中,比早期陸航採用內置油箱增大航程方式相比,很明顯艙內可以搭載裝備更多更大,而且航程也隨之直線上升。
直-8L寬體機
在直-8L寬體型還有個G高原型,採用PT6B-67A發動機,起飛功率約1300KW。可以搭載30多名全副武裝士兵飛行1000公裡,具備晝夜和複雜氣象條件和全地域飛行能力,不過對於全地形車等大件裝備還是採用外吊式。
直-8G直升機
直-8G直升機
最新型的直-8L寬體機,換裝1600KW渦軸發動機,功率可以增加30%。以往神龍見首不見尾,不過最新照片顯示它已經批量入役,一組直-8L寬體機吊運「山貓」全地形車試驗曝光,主要進行實戰化條件下裝運、吊運試驗,以檢驗該車輛在空中運輸途中的穩定性及安全性。
直-8L寬體機吊運「山貓」全地形車
直-8L寬體機吊運「山貓」全地形車
發現直-8L寬體機的顏值主要來自底部仰視角度,升空高度越大,從下方看機型更厚實。和原型相比直-8L估計已要進入15噸級,如果將來發動機能夠得到進一步升級,還是有可能跨入20噸級行列,妥妥的中國版「海上種馬」。今後可以配套用於海軍,比如正在批量生產首艦已經在海試的075型兩棲攻擊艦,也可以配套陸航空中突擊旅。
剛好和直-20協同作戰,直-20作為通用直升機運送步兵機降突擊,直-8L則可以負責拉大件重裝備。比如「山貓」全地形突擊車,也可以吊運輕型火炮、戰術飛彈等重火力,兩者結合絕對是好搭檔。
直-8L寬體機吊運「山貓」全地形車
直-8L寬體機吊運「山貓」全地形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