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宴天下酒店,大廳及雅間都能看到拒絕浪費的提示標語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如今餐桌上的浪費是否有所緩解?人們對「打包」的接受程度是否有所增加?相關部門出臺哪些措施實施「光碟行動」?8月18日,記者對平頂山市、洛陽市部分餐飲行業進行了走訪調查。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王俊生 郭帥 陳琳 李書寶
■見習記者 高君曉
實習生 羅聰 王昊宇/文圖
【平頂山】 讓「吃不了兜著走」成新風尚
8月18日,記者來到平頂山市潤澤園酒店,一進門,一張「光碟有我、一起行動」的展板就映入眼帘。
「現在國家倡導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像今天中午的這一場婚宴,我們都提前做好對接工作,協助客戶做好人員核算,及時對就餐人員進行管控調劑,既為客戶節約了費用,又避免了浪費。」該酒店總經理助理楊延輝告訴記者,他們一直倡導節約文化,引導客人理智消費、適度消費。
隨後,記者在用餐房間看到,每個餐桌上都有一個「文明用餐 節儉惜福」或「光碟有我 一起行動」的宣傳牌。「點餐時,服務人員都會提醒市民少點、勤點;點菜後,看哪個房間點菜存在浪費或不合理的情況,及時調整;飯後,服務人員會主動拿打包袋讓客人打包;全部吃完的,還會送特色菜券一張。」前廳經理溫盼盼說,酒店的這項舉動不僅杜絕了浪費,也受到市民的歡迎。
「服務很貼心,細心提醒我們來多少人點多少菜,吃不完的會主動幫忙打包讓我們帶走。」市民吳女士說。
8月18日晚上8點左右,在平頂山市湛河區西苑小區老友記餐廳裡,大廳內24張桌子坐滿了人。記者發現,雖然每桌人數不同,但菜基本上是一人一份。
一個多小時後,市民張先生跟朋友就餐完畢,他示意服務員打包。記者看到,除了打包餐桌上剩下的肉類,他還把青菜也打包帶走。張先生告訴記者,每次朋友聚餐,他都會主動打包,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榜樣,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而在店內的桌面上,也醒目地擺放著「文明餐桌公約」的標牌標語,時刻提醒消費者「光碟行動」。
「無論是中午還是晚上,廚餘垃圾裡的剩菜剩飯,比以往也少了很多。」該餐廳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在餐廳營業的3年裡,能明顯感覺到餐桌浪費的行為在不斷減少,「吃不了兜著走」已成為一種習慣。
記者從平頂山市文明辦獲悉,為制止浪費,倡導節約,目前該市已經出臺「勤儉節約文明用餐」倡議書,號召商家、市民集體踐行「光碟行動」。
倡議書號召市民要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外出就餐按需點菜,做到不剩飯、不剩菜,吃不完要打包,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以「光碟」為榮,以「剩宴」為恥。同時,倡議書要求餐飲行業強化自律與引導,自覺清理最低消費、包間費等限制,不強推高檔宴席、高檔菜品和奢華附加消費,積極倡導「半份半價」「小份適價」「熱菜拼盤」的服務方式;餐飲服務單位要在餐桌上擺放「節約惜福、文明用餐」標識牌,服務人員要做到主動提醒顧客適量點餐,避免消費者產生餐桌浪費,營造良好餐飲文化環境。
「總體看來,餐飲企業、市民都很響應,勤儉節約、吃不了兜著走正在成為一種新的風尚。」平頂山市文明辦一位負責人如是說。
【洛陽】
趕製新標語
提醒客人適量點餐
宴天下老城店位於洛陽市「網紅街」——十字街上,不僅本地消費者常來,也有不少外地遊客來此品嘗洛陽美食。「點餐時我們會提醒顧客夠吃就行,不夠了再點,最後也會主動問顧客是否需要打包。」宴天下老城店總經理薛彩霞告訴記者,特別是外地遊客,對飯店菜量不熟悉,還想多吃幾道洛陽特色菜,不知不覺就會點多,所以點餐時服務員都會提醒消費者。
記者看到,一個包間內6名用餐顧客點了6個菜一個主食,基本上菜盤都見了底。「還有幾個包子沒吃完,我們肯定打包。」這位顧客告訴記者,今天是朋友聚餐,大家都知道要勤儉節約,沒必要鋪張浪費撐門面。
「文明餐桌我們一直在做,之前是光碟行動,疫情發生以來我們提倡公勺公筷,這幾天我們又專門趕製了一批新的桌籤,提醒消費者理性消費。」薛彩霞說,包括婚宴,服務人員都會主動提供打包袋,避免浪費。
記者走訪中發現,洛陽市很多飯店都有「文明餐桌」「光碟行動」這樣的提示標語,同時面對服務人員的提醒,大部分顧客表示能接受,而且會照做。
「覺得非常好,服務人員提醒我們適量點餐,不僅是文明餐桌,還會讓我感覺很安心,相信這家店沒有最低消費等強買強賣行為。」一位顧客說。
薛彩霞告訴記者,疫情之後感覺不少消費者的觀念都更加理性了,鋪張浪費的情況改善了很多。
據了解,近年來,洛陽市文明辦、商務局等部門在全市廣泛開展「文明餐桌」進商圈、進機關、進校園等活動,廣大市民積極參與,「文明餐桌」逐漸普及。與此同時,洛陽市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也在公務接待中開展「文明餐桌」行動。
1
責任編輯:鄭國鋒
有新聞想爆料?請登錄《今報網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撥打新聞熱線0371-65830000,或登錄東方今報官方微信、微博(@東方今報)提供新聞線索,聯繫郵箱:jinbw2004@126.com。
【來源:猛獁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