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後現代作家之一,寫了本關於家庭成長的書,英國版尋夢環遊記

2020-12-03 阿凱閱讀

前段時間,尼爾·蓋曼剛過了自己的60歲生日

很難想像,這位奇幻文學代名詞、帥到沒朋友的寶藏作家已經這麼大年紀了。

小兒子安東尼·蓋曼也遺傳了老爸的超高顏值,

看著他奶聲奶氣地給老爸唱生日歌,熊貓君的直男心都萌化了。

有一說一,蓋曼絕對是個可以靠顏值吃飯的人,卻偏偏選擇靠才華。

他被譽為十大後現代作家之一,代表作《美國眾神》一出版就轟動整個英語世界,包攬了6項世界幻想文學大獎大滿貫!

他一個人拿過4次雨果獎,2018年更是提名諾貝爾「新學院文學獎」史蒂芬·金稱他是「裝滿了故事的寶庫」。

至今還記得讀《美國眾神》時,爽到渾身顫顫顫顫抖的感覺!設定又酷又現代,讀著又爽又燒腦!

但如果你以為蓋曼只擅長寫設定極酷的成人向小說,那你就錯了!

作為蓋曼大大的頭號粉絲,小編發現他其實還是一個大寫的暖男。

他不僅經常在網上分享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點滴,也寫了很多關於家庭和成長的書。

《墳場之書》《遺忘之海》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這兩本書的設定都是小男孩突然遭遇奇幻世界,經歷了一段奇妙之旅,最終安全回歸人類世界。

《墳場之書》更多是在講孩童成長、勇敢、家庭、教育和為人父母,是英國版《尋夢環遊記》。

《遺忘之海》則更多關注於成人世界和孩童世界的差異,關於成年人失去了的童年記憶。

從作者的寫作動機中,我們很容易看出這兩本書是在為誰而寫,誰更適合閱讀這兩本書。

《墳場之書》講述了孤兒諾伯蒂(Nobody)被一群墳場內的鬼魂撫養長大的奇幻經歷。

故事靈感來源於25歲的蓋曼看到18個月大的大兒子在附近的墳場騎小三輪車。男孩諾伯蒂的原型其實就是蓋曼的大兒子。

寫《墳場之書》的想法一直在蓋曼的腦海裡發酵,但寫出來花了整整23年,按照他自己的話說:

「有那麼一刻,我為寫下這本書的遙遙無期而感到絕望,但我依然愛著墳場,愛著這一靈感」。

故事最後,16歲的諾伯蒂離開了墳場。現實世界裡蓋曼的大兒子也已25歲,離開了父親,開始獨自生活。

寫完《墳場之書》,蓋曼留下了動情的淚水

《墳場之書》出版後一口氣狂攬20項國際大獎,蓋曼曾坦言他對《墳場之書》的喜愛遠超他的所有其他作品

蓋曼曾表示:讓一本書成為成人讀物的,有時候是他描述的世界只有你自己是成人的時候才能理解。

這也就是為什麼《墳場之書》適合大人和孩子一起共讀,而《遺忘之海》是一本更適合成年人的書。

只有經歷過童年的成年人,才能對失去童年以及童年時的孤單、困惑和恐懼有更深的共鳴。

《遺忘之海》(曾譯名《車道盡頭的海洋》)的靈感來源於蓋曼買的一輛迷你車。迷你車背後的故事,勾起了蓋曼遺忘已久的童年往事。

關於這本書的創作,他曾表示:「書裡的家庭不是我的家庭,發生的事不是我的親身經歷,但故事發生的場景有我幼時的影子,主人公的視角就是七歲時的我。

故事圍繞一段奇異的童年記憶展開,敘述視角來自一個7歲男孩。

那段記憶裡,保姆是來自異世界的怪物,鄰居是神秘莫測的女巫。海洋能被裝入水桶,人沉在海洋裡可以無所不知。

那段記憶裡,我認識了一位女巫朋友萊蒂,她看上去比我大三四歲,但也許是三四千歲。

那段記憶太過奇妙,卻又無比真實。站在遺忘之海的岸邊,我隱約看到了沉睡其中的萊蒂……

蓋曼表示:「我從未寫過一本如此貼近自己內心的書,關於記憶、魔法以及身為孩子所要面臨的恐懼與危險。」

蓋曼本想寫一個短篇,然而漸漸變為中篇,最後成了一本書。

他對這本書傾注的感情和對現實的深刻洞察相得益彰,讓這本書既懷念童年,也頗感真實:

「大人們沒指望,就算我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講給他們聽,他們也不會信。」「事實上,除非走投無路,迫不得已,我從來不向大人求助。」「大人不能哭泣,我知道這一點,他們沒有母親在身邊安慰他們。」

小編特別喜歡尼爾·蓋曼的這段話:

「在世界上的某個地方,有某個人需要這樣的故事。故事能讓他們看到不同的風景,令他們成為一個不同的人。有這樣的故事相伴,他們就會獲得希望、智慧、善意或慰藉。

這也是強烈給大家推薦《墳場之書》《遺忘之海》的原因。

讀完這兩本書,你將獲得滿滿的溫暖,以及無窮無盡的力量和愛。

相關焦點

  • 電影《尋夢環遊記》:不僅是尋夢,更是尋愛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作者:高旭堯 責任編輯:楊紅電影《尋夢環遊記》一開場便用家庭矛盾的糾葛去拷問觀眾:為了夢想,是否應該拋棄家人?這個命題貫穿整部影片,並最終通過眾人的和解,而給出答案。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長徵副刊」版的報導——《尋夢環遊記》海報影片《尋夢環遊記》的靈感源於墨西哥亡靈節。以此為背景展開講述了12歲男孩米格追尋自己音樂表演夢想,和魅力十足的落魄樂手埃克託在神秘世界的奇妙冒險故事。影片伊始以剪紙的形式,向觀眾講述了主人公的家族史。一段簡單的旁白裡,我們看到一場離別,以及一位單親母親的自強和韌性。
  • 以《尋夢環遊記》《生命之書》為例,淺析墨西哥文化
    知道《尋夢環遊記》的小夥伴有很多,但聽過《生命之書》的人卻很少,這是什麼道理呢?其實早在《尋夢環遊記》問世之前,《生命之書》就提前敘說了墨西哥的死亡文化。從視覺審美和物件的重疊度來說,這兩部作品的相似度極高,以至於部分網友對此存在質疑。
  • 《尋夢環遊記》:重刷仍然看哭的電影,一份關於生死的詮釋
    文:Granat編:迷之菌子神奇菇重刷《尋夢環遊記》,皮克斯工作室總是讓人不失所望。《魔弦傳說》的日式美學同樣是墨西哥文化的動畫電影,描述亡靈節的不止是《尋夢環遊記》。早在14年便有一部,名為《生命之書》。
  • 尋夢環遊記好看嗎講了什麼故事 尋夢環遊記豆瓣評分幾分
    電影尋夢環遊記好看 尋夢環遊記是生命之書的續集嗎 皮克斯動畫電影《尋夢環遊記》上映以來口碑票房一路高歌猛進,影片由安東尼·岡薩雷斯、班傑明·布拉特等擔任配音,那麼電影《尋夢環遊記》好看嗎,豆瓣評分多少?
  • 《尋夢環遊記》:在愛的記憶消失前,請記得我
    但是,皮克斯卻做到了,她憑藉電影《尋夢環遊記》向全球的孩子們重新定義了死亡,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忘記才是。《尋夢環遊記》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第19部動畫長片,由華特·迪士尼電影工作室、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聯合出品,該片的靈感源於墨西哥亡靈節,講述了熱愛音樂的小男孩米格和落魄樂手埃克託在五彩斑斕的神秘世界開啟了一段奇妙冒險旅程的故事。
  • 《尋夢環遊記》:夢想還是親情?這本應不是一個對立的概念
    對於這些問題,《尋夢環遊記》給出了一個答案。在故事中,男主米格爾是鞋匠世家的一員,他的命運在其降臨於這個家庭的時候便已寫好了指南。如果不出意外,他會繼承父輩的意志,成為一名鞋匠。但這只是如果,米格爾喜歡的不是製鞋,而是音樂,而這恰恰是整個家族最不能容忍的選擇,也是他的祖父曾經做過的選擇。
  • 豆瓣9.1《尋夢環遊記》|死亡,值得慶祝
    死亡是墨西哥人最鍾愛的玩具之一,是墨西哥人永恆的愛。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墨西哥作家奧克塔維奧·帕斯《尋夢環遊記》是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第19部動畫長片,豆瓣評分9.1,top250中排名34,由李·昂克裡奇、阿德裡安.莫利納執導,李·昂克裡奇是一位大神,參與執導過皮克斯的很多動畫如
  • 《尋夢環遊記》:用死亡「逼問」生命的意義
    在2017年墨西哥亡靈節的前3天,墨西哥上映了一部關於亡靈節的迪士尼動畫電影《尋夢環遊記》。這部影片用動畫的形式,通過一個墨西哥小男孩追尋音樂夢想的故事,用富有想像力的動畫語言,在大銀幕上再現了「亡靈節」這個墨西哥人祭奠去世家人的傳統節日。從節日的含義上而言,亡靈節和中國的清明節非常類似。
  • 《尋夢環遊記》 讓我們都看哭了
    第二周迎來票房逆襲上映12天破5億《尋夢環遊記》取材墨西哥亡靈節,講述了一個關於家庭和親情的故事。和皮克斯以往出品的很多動畫片一樣,《尋夢環遊記》上映之初的票房表現並不好。到了12月1日,賀歲檔大幕拉開,當天有10部新片上映,其中還包括了《煙花》《維京:王者之戰》《至暗時刻》《奪金四賤客》《末日重啟》《空難餘波》6部進口電影。
  • 《尋夢環遊記》為何能夠「封神」?它傳達的價值觀值得每個人深思
    夢想是《尋夢環遊記》的主題之一,出生在鞋匠世家「裡韋拉」的主人公米格不顧家人的反對,一直都在偷偷追求自己的音樂夢,之所以要偷偷摸摸,是因為老祖父埃克託為了自己音樂夢「拋妻棄子」,和傳奇音樂家德拉庫斯一起遠走他鄉,從此杳無音信。
  • 最好的《尋夢環遊記》,開啟了皮克斯的下坡路
    追述上次採用此譯名的作品還是《Up》(《飛屋環遊記》),裡面的老人卡爾與男孩羅素便對應了《尋夢環遊記》中的埃克託和米格。不過,《尋夢環遊記》更為在意的是那些頗具現實意義的話題,和美國好萊塢的傳統價值觀。
  • 皮克斯的下坡路,始於《尋夢環遊記》
    不過,《尋夢環遊記》更為在意的是那些頗具現實意義的話題,和美國好萊塢的傳統價值觀。最初米格因為夢想與家庭背道而馳,選擇去尋找他以為的親人德拉庫斯,直到最後他才發現自己的追夢路上,其實一直都有家人的陪伴,旁邊那個邋遢、遭人唾棄的埃克託就是他一直想找到的精神寄託。在關於家庭的觀念上,《尋夢環遊記》依舊保持了好萊塢最主流的價值觀念。
  • 承認吧,《尋夢環遊記》是最被過譽的皮克斯電影
    ——《尋夢環遊記》還是相當不錯的。雖然並沒有達到《機器人總動員》或《頭腦特工隊》的巔峰水準,但卻遠遠超過了《玩具總動員4》之類日益乏味的玩具廣告片。除非你真的想就此寫一篇本科論文,否則,請忽略前面提到的關於亡靈世界階級結構的看法。只管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傾聽,這部電影會讓你沉浸其中。
  • 北美票房:《尋夢環遊記》首映奪魁
    北美票房:《尋夢環遊記》首映奪魁 2017-11-27 10:40:4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郭炘蔚
  • 電影院復工第一天,《尋夢環遊記》又把我整哭了
    這一回,讓我願意邁出這一步的,是《尋夢環遊記》。桌上的指示牌寫著:「此臺面已消毒,每小時消毒一次,7月20日。」休息區關於消毒的提示牌影廳門口,已不再是數月前門可羅雀的模樣,換上了幾部復映的電影海報。《尋夢環遊記》是首批覆映的電影之一。該片曾於2017年11月2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入場後,相鄰的座位都被封上了黑黃色的膠紙。
  • 豆瓣9.1分《尋夢環遊記》|死亡不是永別,遺忘才是
    然而墨西哥人,恰恰相反,他們接近死亡,調侃死亡、愛撫死亡、與死亡同寢、慶祝死亡,死亡是墨西哥人最鍾愛的玩具之一,是墨西哥人永恆的愛。2017年11月24日,大名鼎鼎的皮克斯動畫工作室,推出了一部以墨西哥亡靈節為藍本的動畫電影《Coco》(譯名《尋夢環遊記》)。
  • 豆瓣9.3的影片《尋夢環遊記》:用簡易故事傳達了嶄新的生死觀
    《尋夢環遊記》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第19部動畫長片,並且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這部影片沒有大起大落,反倒用舒緩的劇情讓你情不自禁的落淚,算得上是皮克斯的一部經典之作。單看影片的題目或者簡介,你也許會認為這是一部關於追夢的勵志故事。
  • 重溫《尋夢環遊記》:充滿童趣的畫面,帶給我關於人生全新的思考
    《尋夢環遊記》是2017年11月份上映的一部動畫片,導演是著名的皮克斯,原名是《Coco》。這部動畫片的特殊之處在於講述的是亡靈世界的事。《尋夢環遊記》在豆瓣上評分高達9.1分,在TOP250中排名第30。這部片子是以墨西哥的「亡靈節」作為背景,小主人公米格出生在一個鞋匠家庭,但他自己狂愛音樂,想借用已故祖先的遺物吉他偷偷參加音樂比賽,誤闖入了亡靈國度。在太陽升起之前,他必須得到一位親人的祝福,否則他就會永遠的留在這個世界裡。
  • 尋夢環遊記:劇情俗套但很真實,夢想和親情應該如何選擇?
    《尋夢環遊記》就是一個關於夢想和親情的故事,一個不被家庭認可的音樂男孩米格,踏上尋夢之路,一次意外踏入到亡靈世界,在這個奇異的世界,遇見了他的已故親人,小男孩在他們的幫助下再次回到現實世界,回到曾祖母的身邊。
  • 《尋夢環遊記》之後,皮克斯再難拍出經典
    追述上次採用此譯名的作品還是《Up》(《飛屋環遊記》),裡面的老人卡爾與男孩羅素便對應了《尋夢環遊記》中的埃克託和米格。不過,《尋夢環遊記》更為在意的是那些頗具現實意義的話題,和美國好萊塢的傳統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