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故宮四季主題書畫展收官 館藏冬景作品展出

2020-12-21 中國新聞網

12月18日,「冬雪妖嬈—瀋陽故宮藏冬景書畫展」在瀋陽故宮師善齋、協中齋開展。 於海洋 攝

中新網瀋陽12月18日電 (韓宏)「冬雪妖嬈—瀋陽故宮藏冬景書畫展」,18日在瀋陽故宮師善齋、協中齋開展,遴選30餘幅瀋陽故宮館藏明清及近現代冬景題材的書畫作品。

瀋陽故宮博物館館長李聲能介紹,瀋陽故宮以冬景為主題的書法繪畫作品數量較多且不乏佳作。「冬雪妖嬈—瀋陽故宮藏冬景書畫展」是瀋陽故宮「春夏秋冬」四季主題書畫展中的收官之作,它以時代為序列,詮釋中國冬景繪畫的理論發展、風格流變以及繪製技巧,希望民眾在觀賞千裡冰封的北國風光同時,能夠欣賞到歷代書畫家對冬天景物的描繪和他們寄物抒情的精神世界,從而對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遊客在觀展。 於海洋 攝

本次展覽以「蒼山負雪」「冰雪寒禽」「歲寒三友」三個單元為脈絡,分別展現雪景山水、枯木寒禽的大自然冬日美景和借凌霜傲雪的松、竹、梅以詠君子之志的文人情懷。

碎玉飛墜,瓊枝橫斜,自古以來,雪引來無數文人士子的詩心與詠嘆。「蒼山負雪」單元展出的書畫作品涵蓋了明清及近現代名家,如明代文徵明的《設色雪景山水圖》、藍瑛的《設色斷橋殘雪圖》、清代張宗蒼的《設色寒江釣雪圖》等,或景色壯麗,或氣象清幽,或肅穆凝寒。

其中,尤以清代張鵬翀50歲時所作《墨筆古木寒山圖》為精品,畫家用簡率疏淡的筆法,描繪出曲岸雜樹,一水橫亙,禿峰荒嶺的蕭瑟景象。圖左上部自題五言二句詩:「古木無人徑,寒山帶夕陽」。後署款「丁巳九月,南華山人畫」,款下鈐「張鵬翀」白文方印。圖右下角鈐「虛齋秘玩」朱文鑑藏方印。

「冰雪寒禽」以冬日花鳥為主題,展出了明代林良的《墨筆雪梅四喜圖》和陳嘉言的《墨筆梅鵲圖》,清代餘省的《設色寒梅凍雀圖》,民國王震的《設色梅雀圖》等,這些作品或揮灑寫意,或精巧工致,雖技巧不同,神態各異,卻生動地表達了鵲鳥不畏嚴寒的特質,為畫面平添勃勃生機。清代沈德潛的行書七言聯「月明滿地看梅影,露下前溪聞鶴聲」更是引人無限暇思。

「歲寒三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是品格高潔的象徵,古往今來常作為書法、繪畫的題材。本單元代表作品是「明代三才子」之一徐渭所繪《雪蕉梅竹圖》,畫中短竹細梅,破蕉數葉,藉地染墨為雪,用筆簡略而構圖新奇。圖右上側自題七言律詩:「冬爛芭蕉春一芽,雪中翻笑老梅花。世間好事誰兼得,吃厭魚兒又揀蝦。」同時展出的還有清代畫家惲壽平的《墨梅圖》、金農的《墨筆梅花圖》,黃慎的《設色踏雪尋梅圖》,鄭文焯、吳昌碩、商笙伯合繪的《設色歲寒三友圖》等。

本次展覽將持續到2021年2月28日。(完)

相關焦點

  • 來瀋陽故宮 看看古代畫家筆下的冬天
    在觀賞千裡冰封的北國風光的同時,不妨到瀋陽故宮,欣賞古代畫家筆下的冬天。12 月 18 日," 冬雪妖嬈——瀋陽故宮藏冬景書畫展 " 在師善齋、協中齋開展。展覽遴選瀋陽故宮館藏明清及近現代冬景題材的書畫作品 30 餘幅,文徵明、吳昌碩等名家作品展出。本次展覽將持續到 2021 年 2 月 28 日。瀋陽故宮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展覽以 " 蒼山負雪 "" 冰雪寒禽 "" 歲寒三友 " 三個單元為脈絡,展現雪景山水、枯木寒禽的大自然冬日美景和借凌霜傲雪的松、竹、梅以詠君子之志的文人情懷。
  • 瀋陽故宮與中國國家博物館合作辦展——金滿堂,玉滿堂擺駕進京展典藏
    200餘件清宮文物盡現「金玉滿堂」此次「金玉滿堂——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展」,以皇權與秩序、生活與習俗、陳設與清供、藝術與信仰、文治與武備為脈絡,展出瀋陽故宮館藏清代宮廷文物200餘件(套),同時中國國家博物館精選館藏30餘件(套)清宮器物參與展覽。
  • 2020故宮蘇軾主題特展觀展指南(時間+地點+門票)
    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圖片來源圖蟲網(編號>本展覽不單獨售票,憑故宮博物院門票免費參觀。  ➤購票入口:官網購票 | 特惠購票  ➤展覽簡介:  展覽藏品的時代跨度從北宋至近現代,類別涵蓋書畫、碑帖、器物、古籍善本等,收錄了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書畫、碑帖、器物類蘇軾主題文物。
  • 瀋陽故宮首次展出明清兩朝皇帝專用禮制服裝
    原標題:瀋陽故宮首次展出明清兩朝皇帝專用禮制服裝 瀋陽故宮8月30日首次展出明清兩朝皇帝專用禮制服裝——袞服。 袞服在古代有著悠久的使用歷史,是中國古代傳統服飾之一,歷經千百年的演變和傳承,最終成為明清兩朝皇帝專用的禮制服裝。
  • 展出以冬奧會和紫禁城為靈感的新作,故宮開幕蔡國強藝術展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1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由北京冬奧組委和故宮博物院主辦的「遠行與歸來」蔡國強藝術展,今天下午在故宮博物院開幕。本次展覽共展出蔡國強藝術作品180件,以對話東西方文明的創作形式,呈現藝術家近年「一個人的西方藝術史之旅」項目的精選作品,及以冬奧為主題和以紫禁城為靈感創作的新作。其中,《銀河嬉冰》以故宮博物院館藏《冰嬉圖》為靈感,連接2022年北京冬奧會主題,呈現在銀河中溜冰的想像。展出作品還包括《花瞬二》《夢遊紫禁城》作品組。
  • 瀋陽故宮首次以文創產品為主體辦展 用「盛京禮物」賀新春
    中新網瀋陽1月17日電 (韓宏)甲冑鮮明、威嚴肅穆的八旗士兵賣起萌來什麼樣?八角重簷、金龍盤柱、相輪寶頂、梵文天花,清代盛京皇宮內舉行重大活動最莊嚴神聖的大政殿,能激發多少種設計靈感?17日,瀋陽故宮舉辦「盛京禮物——瀋陽故宮迎春文化創意展」。
  • 築夢計劃丨鄭州:新興領域青年開展主題書畫展活動
    為有效服務新興青年群體的成長發展需求,展現新興青年群體的創意創造和向上向善的精神氣象,鄭州團市委啟動「青繪夢想 築夢前行」活動,在全市範圍內根據不同主題徵集青年書畫工作者的作品進行展覽,幫助其搭建實現夢想的平臺。
  • 瀋陽故宮哪些寶貝上日曆 請您推薦
    瀋陽最有名氣的大IP——瀋陽故宮終於要有自己的日曆了。瀋陽故宮博物館將推出《2021年瀋陽故宮日曆》,日曆選用瀋陽故宮100件百姓最喜愛的文物,每件文物附多張圖片和說明文字,面向公眾做最精彩的展示、最深入地解讀。
  • 「文化共享·美好生活」2020年遼寧省青少年創意畫展在瀋陽開幕
    人民網瀋陽12月5日電 (李進媛)12月5日,由遼寧省文化演藝集團(省公共文化服務中心)、遼寧省教育廳主辦,遼寧省文化藝術研究院(省文化資源建設服務中心)、遼寧教育學院、M56美術館承辦的「文化共享·美好生活」2020年遼寧省青少年創意畫展在M56美術館開幕。
  • 瀋陽故宮再展國寶級文物:袞服首展,看皇帝「大場合」穿什麼
    瀋陽故宮敬典閣「館藏珍寶展」展廳再次更換展品,本次「限定期」文物是首次展出的明清兩朝皇帝專用禮制服裝——袞服。據悉,這件袞服是皇帝在「大場合」,如朝會、慶典等重大活動時所穿用的。8月30日,記者看到了這件國寶級文物。
  • 瀋陽故宮推出神獸巧克力 小眾「甪端」成主角 創意團隊:也是對文物...
    日前,瀋陽故宮博物院推出一款文創巧克力,引發關注。巧克力採用神獸「甪端」的卡通形象,頑皮可愛。不過也有網友指出,相比其他形象,神獸「甪端」似乎有些太小眾了,「很多人可能都不會讀『甪』這個字吧?」7月14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瀋陽故宮文創部門了解到,該款巧克力將於7月18日正式上市,定價48元。
  • ...美術館藏李少言《一二〇師在華北》木刻組畫展巡展(西安站)」開幕
    開幕儀式嘉賓合影三個多月前,在重慶美術館揭幕的「向前進——重慶美術館藏李少言《一二〇師在華北》木刻組畫展」一度讓四川美術學院版畫系資深教授康寧都格外感慨:多年前,正是李少言老師引領自己走上了藝術道路。如今,這個展覽走出重慶了——11月24日,由重慶美術館主辦、陝西省美術博物館協辦的的「向前進——重慶美術館藏李少言《一二〇師在華北》木刻組畫展巡展(西安站)」在陝西省美術博物館開幕,展覽將一直持續到12月20日。
  • 一周觀展指南|臺北故宮摹山水實景,巴黎蓬皮杜憶大地藝術
    書法則顯示其青年時代即具有的胸懷視野和書藝天賦,進衍至晚年裹鋒如篆、散卓如草,如蒼龍拏攫,如老藤盤曲的線質丕變,而最終以自我特質的書法線性。石影墨痕——南北名家文房石畫展地點:上海芊荷藝術空間(上海市長寧區愚園路716號101室)展期:2020年6月27日—7月26日中國繪畫作品中以石入畫的歷史悠久,此次展覽展出丘挺、湯哲明、劉欣、許俊華、沈偉、邵仄炯、施江城、徐鋼、錢軼士、謝興濤、廉亮近30件畫石作品。
  • 終見真章:臺北故宮展出五件珍藏書法作品
    7月4日起,「筆墨見真章——臺北故宮博物院書法導賞」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展出,展出包括漢《曹全碑》墨拓本軸、傳晉王羲之《大道帖》卷、傳元趙孟 《書急就章》冊 、明董其昌 《臨十七帖》卷 、明湯煥 《遊西山詩》冊等。有意思的是,展出的王羲之《大道帖》與趙孟《書急就章》冊均為存疑之作,所以都用「傳」字命名用以區別。
  • 靈川舉辦脫貧攻堅主題書畫展
    為了進一步鼓舞全縣各級各部門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勇擔重任,11月25日至12月15日,靈川縣「脫貧感黨恩·奮進新起點」美術、書法作品展在縣文化館開展。展覽共展出80餘幅作品,包括書法、國畫、油畫、水彩畫、水粉畫等不同類別的脫貧攻堅主題精品書畫,充分展現了脫貧攻堅工作中幹部群眾奮進奔小康的精神面貌,讚美了家鄉新變化,傳遞了社會正能量。
  • 鄭板橋(鄭燮)作品賞析:故宮博物院藏及其他館藏
    鄭燮的詩、書、畫世稱「三絕」,專長於畫蘭、竹、石、松、菊等,偶亦寫梅,筆法直接取法石濤,又多從徐渭、高其佩等畫家中得其意。剪裁構圖崇尚簡潔,筆情縱逸,隨意揮灑,蒼勁豪邁。其題材雖然局限於傳統的文人畫「四君子」範圍,但通過題詩、題跋寓社會倫理教育於畫中,能時出新意。其書法以畫法入筆,折中行書和隸書之間,自稱「六分半書」。
  • 瀋陽故宮的兩張熊皮曾是傳說中的「鎮殿侯」
    來源:遼寧日報客戶端在瀋陽故宮博物院展出的文物當中,有一對熊皮在清代一直頗具神秘色彩。這對熊皮現懸掛在瀋陽故宮清寧宮東側的東配殿當中,與瀋陽故宮展出的各類宮廷用品對比,不僅顯得過於粗糙,甚至看上去非常破舊。
  • 故宮主題書畫特展 與蘇軾來一場跨越千年對話
    9月1日,「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在故宮文華殿開展。展覽通過78件(套)文物精品,勾勒出一個生動而立體的蘇軾形象,帶領觀眾回到蘇軾所處的那個文化昌盛、群星璀璨的時代。風流韻勝的書畫作為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的重要展覽之一,此次蘇軾主題書畫展籌備時間長達一年多。
  • 建陽宋書《文選》臺北展出 被奉「鎮館之寶」
    建陽崇化書坊陳八郎宅刊行本《文選》   閩南網4月24日訊 臺灣「中央圖書館」為慶祝館慶,日前推出館藏古籍特展,眾多稀世名書紛紛亮相。展品中的一部「福建宋書」——建陽崇化書坊陳八郎宅刊行本《文選》,因為是宋刻、宋印,極為珍貴,被奉為「鎮館之寶」。本報駐臺記者日前特別獲邀進入該館特藏庫房,一品書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