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雅冰
離鄉十餘載,返鄉的腳步近了,我已經隱隱約約看見霧與炊煙糾纏著、掙扎著,從瓦房頂一點點竄過竹林,懸掛山腰。
村口,那棵比爺爺還年長的苦楝樹杈上,空蕩蕩的鳥窩仰天張開大嘴……樹下,一隻抱雞母雙爪刨出一個坑後便趴在裡面一動不動……
方言在心房左衝右突,把我講臺上修煉了近30年的普通話驅趕得無影無蹤,不經意間就侵佔了返鄉的每一個腳步。「鴉雀雀,板板梭,客來了,做饃饃,客走了,快洗鍋。」每次家裡來了客人,孩童們都會圍著客人拍著小手念唱這童謠,今日,可有人為我再把這童謠念起。四奶的墳頭已經荒草萋萋,她顛簸著小腳、癟著嘴巴教育我要孝順的歌謠卻格外清晰:「轟隆隆,一炸雷,渾身打得像烏墨,背心上,把字批,忤逆兒媳命該追。」院外的竹林,依然青翠欲滴,兒時頑劣的我對月亮愛恨交加,看見天邊那個白玉鐮刀,總忍不住要伸出手去指,每到那時,奶奶就會立即拉回我的小手,嚇唬我:「不能指,指了月亮會半夜來割耳朵。」並用唱歌的聲音教我對著月亮念:「月亮婆婆,你莫割我耳朵,我給你燒個饃饃,你吃瓤瓤,我吃殼殼。」兒時我調皮,但也勤勞,常常幫著媽媽做事,最喜歡幫媽媽養蠶。每到捉亮蠶上草山(用麥稈做的蠶窩,供蠶結繭)時,必定邊捉邊對著蠶兒念:「蠶婆婆,快絮窩,三天絮個鐵繭;你也忙,我也忙,早點絮起好趕場。」媽媽說,這樣蠶就不會偷懶,結的蠶繭就又大又白,還不會有雙頭繭和黃繭,別說,我家的蠶繭還真的每次都可以賣個好價錢,我的學費、書包、新衣服都是賣蠶繭換來的。
踏進故鄉,回憶混亂而又清晰。那兒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花一葉、一石一瓦,還有那時時在腦海糾纏的方言,早就偷走了我的心,盜走了我的夢。
【徵稿啟事】
方言一出,忍俊不禁。四川方言龍門陣《蓋碗茶》版面推出以來,得到省內外四川方言作者的大力支持。為讓《蓋碗茶》更加活色生香,方言故事層出不窮,我們向「有故事」的方言作者長期徵稿。有好的方言故事,有趣的方言傳說,都可以給我們投稿。字數1200字左右。投稿信箱:7301568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