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垃圾分類創意展 | 廢舊物品打造個性花盆
垃圾分類創意展 | 廢舊物品打造個性花盆 2020-12-18 20: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滄鼓勵居民垃圾分類家中備個發酵桶廚餘垃圾不出門
在海滄東孚街道過坂社區,不少居民家中都備了個大發酵桶,居民「洗菜、種菜施肥,都靠它」。記者了解到,因為居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行動,街道試點贈送了一批發酵桶,希望大家做好垃圾分類,實現垃圾減量的目標。【典型】廚餘用來做酵素,洗菜洗碗特別乾淨每天,過坂社區都會有垃圾分類收運車輛定時經過每戶居民家,村民在家門口就可以投放垃圾了。林巧玲家有兩個白色大發酵桶,她和家人平時拎垃圾去投放,垃圾量其實並不多,主要是紙巾、塑料包裝袋等其他垃圾。
-
垃圾分類作品展 | 一起製作垃圾分類風鈴,好看又好「分」
垃圾分類作品展 | 一起製作垃圾分類風鈴,好看又好「分」 2020-12-25 16: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農村廚餘垃圾難分類?廈門變廢為寶有高招
廈門創新突破,因地制宜破解農村廚餘垃圾分類難的問題,逐步形成減量化、實用化、生態化、資源化等新模式,取得明顯成效,既節省了處理成本,又促進源頭減量,提高資源化利用率。農村廚餘垃圾處理沒有現成經驗可以借鑑。廈門市垃圾分類中心負責人表示,島外各區、各部門正積極探索農村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的好經驗、好做法。
-
北京房山區舉辦2020年國際志願者日「垃圾分類創意市集」活動
2020年12月5日是第35個「國際志願者日」,值此契機,12月4日上午,北京房山團區委、區委宣傳部、區委政法委、區委社會工委區民政局、拱辰街道工委、區志願服務聯合會共同舉辦房山區2020年國際志願者日「垃圾分類創意市集」志願服務活動。
-
泉州:分類好的垃圾去哪兒?「圾不可失」變廢為寶
臺海網7月29日訊 據泉州網報導 人類生活必然會產生各類垃圾,如何以妥善、有效、環保方式進行處理,事關今後生態環境。2017年泉州開始實施垃圾分類工作,從垃圾分類進社區、進校園,到確定一批垃圾分類試點單位,再到今年提出的「全市公共機構基本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目標,泉州垃圾分類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
-
垃圾分類有創意,這裡的垃圾桶裝上了「神器」
垃圾分類有創意,這裡的垃圾桶裝上了「神器」 2020-10-28 2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彩色畫筆助力垃圾分類—清和街道聯合西安小學舉辦主題創意大賽
近日,為積極響 應上級部門的號召, 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 類工作,朝陽區清和 街道辦事處聯合西安 小學舉辦了以《垃圾 分類,從我做起》為主 題的創意大賽。此次大賽為期三 天,3月30日至4月1 日期間,西安小學的 學生在老師帶領下, 首先通過學校的校園 網網課學習了垃圾分 類的有關知識,並結 合所學知識自創以垃 圾分類為主題的手抄 報等繪畫作品。通過 線上報名、評選作品 等程序後,組委會將 作品上傳至微信公眾 號進行群眾投票,前 三名獲獎。學生們參 賽熱情高漲,畫作個個精良。
-
垃圾分類我先行!
「垃圾混置是垃圾,垃圾分類是資源」。為提高幼兒的環保意識,實現「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文明整個社會」的教育理念,桐華幼兒園中二班從幼兒的興趣出發,生成主題活動,通過具體的實際操作和親身感受,引導幼兒學習垃圾分類知識,並在實踐中深化垃圾分類的認識,培養了幼兒愛護環境、自覺參與垃圾分類的意識。
-
用生活垃圾製造創意作品 這群小學生的腦洞值得打滿分
6月20日,重慶召開全市生活垃圾分類暨立體綠化工作現場推進會。在上午的現場觀摩階段,參會人員來到歇臺子小學了解這裡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的情況。「請大家猜猜我做的這個是什麼?」劉芷樂說,學校從去年8月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活動以來,很多同學都利用生活垃圾製作了自己的創意作品。她也是在學校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活動中獲得了靈感,製作了這個作品。五年級學生王胥忱的創意作品也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他把自己平時吃的冰糕棒都收集起來,製作成了一艘帆船。這艘帆船的手工精細,外觀精美。船身是用冰糕棒一層一層的堆疊而成,船身的不少裝飾也是用冰糕棒製作完成。
-
北下關街道垃圾分類精耕又細作
長河灣小區是北下關街道頭堆社區中,垃圾分類做得較好的小區,參觀學習的隊伍紛至沓來。在聽到大家的誇讚時,小區居民已經習以為常。不少居民認為,「這有啥好誇的,本來就是我們該做的。垃圾分類其實也不是什麼難事。」
-
酵素還能拿來澆花?簡單這幾步,教你輕鬆自製環保酵素!
對於酵素大家並不陌生,其實酵素也可以拿來澆花的,雖然不是萬能的,但是總體來說效果還是不錯的,尤其是北方偏鹼性的土壤,使用環保酵素根系明顯變好。環保酵素含有單糖和胺基酸類的營養物質,所以可以供給植物生長所需。
-
棲霞區龍潭街道垃圾分類交出高分答卷
創新垃圾分類工作方式 激發文明實踐生命潛力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龍潭街道主動作為,不斷想妙招、出實招。針對一些居民仍存在著扔垃圾不分類的「老習慣」,街道創新工作方式,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為契機,用塑料盆和鐵夾「兩大法寶」,幫助和引導居民做好垃圾分類工作,倡導自覺養成保護環境、爭做文明人的好風尚。
-
汽車路街道 邁入垃圾分類新時代
近段以來,汽車路街道的人民路社區、三聖殿社區、南嶽宮社區被選為垃圾分類試點社區,面對人口老齡化、人員流動頻繁、非戶籍人口多和老舊小區多、設施老化等難題,街道圍繞如何高質高效推廣垃圾分類進行了實踐探索。 改變生活習慣,觀念先行。
-
古城街道垃圾分類活動:社工「敲敲門」 分類知識進家門
我們是社區黨委的,來給您介紹一下垃圾分類知識。」9月5日,北京石景山區古城街道不少居民家都響起了敲門聲,一個個垃圾分類宣傳大使就站在門前,準備為他們送上「豪華禮包」。當天上午,燕堤南路社區工作人員來到居民趙彥博小朋友家中,向他宣傳垃圾分類知識,並通過圖文競猜、知識問答的形式讓他更加深入地了解垃圾分類。
-
南京大廠街道 垃圾分類教育從娃娃抓起
原標題:南京大廠街道 垃圾分類教育從娃娃抓起 全民推廣垃圾分類,不是一蹴而就的易事。
-
垃圾分類?江北新區這麼做!
《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預計將於今年11月實施。新區率先選取2個小區(包含物業管理和街道託管兩類)先行先試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選取10家單位(包含機關、學校、醫院、商務辦公樓、物流電商企業、餐飲企業、賓館酒店七類)先行先試源頭減量、分類投放。
-
東城街道:黨建引領聚合力 垃圾分類你我行
近年來,東城街道以垃圾分類工作作為提高基層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升級垃圾處理系統的重要牽引、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重要契機,努力探索「黨建引領、社區主導、物業協同、志願參與」的垃圾分類新格局,讓垃圾分類真正「入戶入心」。
-
「定時定點」投放 廈門江頭街道開啟垃圾分類新模式
本周一開始,江頭街道在轄區內138個小區和部分辦公樓全面推行「定時定點」垃圾分類投放——住戶只能在早晨7點至9點和晚上6點至8點兩個固定時段扔垃圾。該行動執行效果如何,居民反饋如何?近日,記者走訪江頭街道多個垃圾投放點,聯繫街道了解他們的下一步工作計劃,並請專家對這一舉措進行解析。
-
團委舉行「做好垃圾分類 共創美麗校園」主題講座
為了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加強同學們的垃圾分類意識,倡導「垃圾分一分,環境美十分」的環保新理念,2019年12月9日下午校團委在自強樓音樂廳開展了垃圾分類知識講座活動,學校邀請了長沙市青年志願者中心的石惠老師和長沙禮熹公益創始人魏楚君來校授課。團委韓金濤書記、張越老師及300為師生參加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