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5年11月24日,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標誌著我國新一輪國防與軍隊改革正式拉開序幕。在隨後的幾個月裡,火箭軍成立、軍委總部制改為多部門制、七大軍區改為五大戰區等一系列重大舉措陸續推出,預示著這次軍隊改革的重要意義。本輪軍改有哪些特點?它是在什麼樣的國內外環境下開始的?《求是訪談》特邀國防大學教授韓旭東,為我們介紹新時期軍改的時代背景。
訪談主持:柴瀟凡
訪談嘉賓:韓旭東(國防大學教授)
精彩觀點:
■從時代背景上看,一個國家的軍隊如果不進行改革,不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那麼這支軍隊就無法打勝仗。
■目前軍事領域發生的重大變化讓我們深深感覺到,如果沒有技術就無法打勝仗,所以我們必須走改革之路,提高軍隊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
訪談實錄:
求是網:2015年11月,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標誌著中國新一輪國防和軍隊改革進入實施階段。這一輪軍改的時代背景有哪些?
韓旭東:從時代背景上看,一個國家的軍隊如果不進行改革,不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那麼這支軍隊就無法打勝仗。恩格斯說過一句話,叫做「技術決定戰術」。目前,經濟全球化和網絡的發展對軍事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通過研究,我們不難發現,目前軍事領域發生的重大變化讓我們深深感覺到,如果沒有技術就無法打勝仗,所以我們必須走改革之路,提高軍隊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
另外,當前的國際形勢也迫使我們必須進行改革。美國在二戰結束之後不斷進行軍事改革,不僅組建了國防部,還成立了空軍,這是美國的重大軍事改革措施之一。1986 年,美國的兩位議員又牽頭出臺了國防部的改組法,使美國軍隊的改革又進一步深化,使美軍為未來的軍事地位打下了基礎。海灣戰爭結束之後,美國又對這場戰爭進行了反思,並開始新一輪的改革。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二戰結束之後美國的軍事改革是不斷向前推進的,這也是美國在世界上能夠成為超級軍事大國的根本原因。
從俄羅斯來看,俄軍在葉爾欽時代進行了改革,但是力度不大。由於俄羅斯的改革沒有取得什麼成效,結果1999年北約空襲南聯盟期間,俄羅斯在軍事上可以說是無所作為的。我們都知道葉爾欽在1999年的12月31號,也就是1999年的最後一天辭去了職務,那麼換上了誰呢?普京。現在俄羅斯鐵腕強人普京面對著俄羅斯軍事發展的頹勢,上任之後對俄羅斯的軍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經過十年的軍事改革,俄羅斯在2008年改革之路上取得了重大的成效。
不難看出,世界上的軍事大國美國、俄羅斯都在進行著軍事改革,並且取得了成效,最突出的標誌就是軍隊的戰鬥力得到了提升。
中國可以說是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和國際環境之下來進行的軍事改革。在結束文化大革命之後,我軍就走上了改革之路。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們搞了一次百萬大裁軍,對軍隊的懶散和戰鬥力低下等等現象進行了轟轟烈烈的改革,並且提出要從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方向轉變。但是最終這些改革取得的成效並不是十分理想,因此在原有改革的基礎之上,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率領我們又走上了一條新的改革之路。
求是網:我國軍隊經歷過許多次不同形式的改革。建國以來,您認為軍隊都有過哪些改革?效果又是怎麼樣的?
韓旭東:新中國成立之後,國內進入了和平建設和發展時期。從大的方面來講,我軍由戰爭年代向和平時期建設的這個方向發展。在韓戰結束之後,我軍就開始進行了大規模的裁軍。
一方面,從總的規模來看,軍隊的規模不斷縮小。改革開放之後,我軍曾進行過多次大裁軍;另一個方面,軍隊人員質量在不斷提高。新中國成立之前,軍中除了少數人員是經過高等學校學習的,剩下的都是貧困的農民和工人。新中國成立之後,通過軍隊院校以及地方上院校的大力培養,我們這支軍隊的人員素質有了很大提高,大多數軍官都是經過高等院校培養的,所以說在教育這個方面我們也進行了重大的改革,使軍隊的人員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指揮方面,我們可以說是不斷地精簡層次,使指揮的效率也不斷提高。以前,我們都知道有四大總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總參謀部還有總裝備部。這四大總部都是行使總部機關的一種職能,可以說同樣一件事總政可以管,那麼總參也可以管,總後也可以管,甚至總裝也可以管,這樣一來對於整個軍隊的發展建設可以說起到了一定的牽製作用。
現在由原來的四大總部改成了在中央軍委領導下的十多個,目前看有15個單位。在中央軍委領導之下,這些單位進行著中央軍委所賦予的職能作用。
我們不難發現,過去發布的各種文件,各種命令,原來總政也可以發,總參也可以發,總後也可以發,總裝也可以發。那麼現在向全軍發布的命令,由中央軍隊辦公廳來統一印發。所以現在行使中央軍委賦予各種任務的十多個職能部門和原來已經不一樣了。通過這些調整,軍隊的指揮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求是網:再次感謝您接受我們的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