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398995
新華網北京11月30日電(新華網記者 張道營)2015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講話一經公開,立即引起了國內外輿論的廣泛關注。
回望軍改一年間,演訓場上真槍實彈,武器裝備捷報頻傳,謀打贏,中國軍隊蓄勢備戰走得蹄疾步穩。這場歷史性的軍隊改革是如何布局的,軍改元年我們都取得了哪些成就、帶來了哪些深刻變化,對於未來還有哪些期待?新華網邀請到軍事專家尹卓教授、網絡大咖劉仰、資深軍迷李小健,與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軍改一年間的那些事。
主持人:
大家都說這次改革是最牛軍改,我們請尹教授給我們分析一下,您覺得它「牛」在哪裡呢?
尹卓:
此次軍改的重要性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它繼承了軍隊建設的根本宗旨和光榮傳統;二是在習主席提出改革強軍的口號下,對軍隊的指揮體制、管理體制等方方面面進行了深入的改革。
在繼承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光榮傳統上,主要在黨指揮槍這一方面。這次軍改非常明確地踐行了軍委管總原則,軍委是代表黨中央的,軍委主席是黨中央的總書記,我們實行的是軍委主席負責制,充分體現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體現了黨指揮槍的原則。
另外,在我們整個軍改當中,仍然堅持了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了政治建軍的基本原則。我們從各梯隊的體制編制設計裡面就能看出這一條。因此,這就堅持了軍隊的光榮傳統。
回想我們軍隊長期處於敵強我弱的態勢下,我們在紅軍時期、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以及建國初期打了很多大仗,戰爭年代長達2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靠什麼來取勝?我們不是靠武器裝備,我們的武器裝備比敵人弱得多,也不是靠指戰員的文化水平,我們指戰員的文化水平比人家低得多。我們靠什麼勝利?第一是人民,所以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這是這次軍改必須堅持的根本宗旨;再一個是黨的領導,從上到下都體現了黨指揮槍的原則,正是由於有黨指揮槍的原則,我們有政治工作上的優勢,所以在戰爭中才能無往不勝,在處於兵力劣勢、武器裝備劣勢的情況下都能取得勝利,所以這次軍改我們堅持了人民軍隊的根本性質。我想今後我們在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內仍將處於敵強我弱的態勢,我們的對手在武器裝備上,在軍事理論上及其他方面可能還對我們有一些優勢,但是我們還是有信心,今後在反侵略戰爭裡會取勝,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我們有這樣的政治優勢。
再一個,這次體現得很清楚的就是我們深化改革,這次通過改革來強軍。我們強軍有一個強軍的目標,但是怎麼達到這個強軍目標,習主席提出改革強軍這樣一個基本的路線,我想這次改革是充分體現了這個路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