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有很多優秀作品改編自經典文學名著,這是文學對電影的貢獻。有些名著甚至被改編過多次,比如託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等等。這在電影史上是常見的。而不常見的,是一部經典電影被各國改編翻拍的次數,遠遠大於任何一部文學名著,這部電影就是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的《七武士》。
《七武士》拍攝於1954年,故事講述一個山村面臨著山賊的威脅,村中長老決定去請武士來保護村莊的安全。幾經考慮後,武士勘兵衛等七人答應村民的請求,攜手保衛村莊。
武士們以死相搏,最終幫助村民們擊退了山賊,但也傷亡慘烈。村莊恢復了往日的秩序,武士們卻被村民遺忘。黑澤明通過構圖、剪輯、鏡頭運動等表達了一種超越文化和國族界限的生命觀,使本片成為經典。四年後,好萊塢迫不及待地將《七武士》改編成了西部片《豪勇七蛟龍》。
故事的地點改到了墨西哥的小村莊,村民們找來七個美國搶手幫忙對付強盜,不料七個搶手因為某個村民的出賣竟然被強盜繳械。七個槍手為了報仇,殺了一個回馬槍將強盜全部幹掉。影片中人物的行為動機更加明確,故事線更加清晰,但相比《七武士》缺少了對複雜人性和社會問題的探討。
《豪勇七蛟龍》匯集了尤·伯連納、史蒂夫·麥圭因、詹姆斯·柯本等當年好萊塢一線的硬漢明星,同時主題曲也非常出色,成為流傳至今的電影音樂經典。
1966年,好萊塢拍攝了一部續集《豪勇七蛟龍歸來》,算是翻拍改編的第三部「七武士」電影。 故事還是發生在被軍閥政府統治的墨西哥,講述革命分子找來七個搶手對抗軍閥統治,解救村民。這一版整體比較平庸,幾乎沒有什麼亮點。
1972年,好萊塢又弄出一部《七好漢》,加入了對主人公的個性展示,將他置於道德困境之中——他開始拒絕參與,直到他己的妻子在搶劫案中遭殺害,朋友也因抓強盜而被殺,他才意識到自己有責任行動起來。雖然有了這種個性因素,但《七好漢》仍然未能超越《豪勇七蛟龍》。
1983年,義大利拍攝了《七武士》的羅馬英雄版《神鬼七武士》。
該片以《七武士》為藍本,講述一位羅馬軍官率領一批神鬼戰士保護小村落免受強盜侵襲,而他們的秘密武器則是一把神奇寶劍。一位女英雄的加入,使該片有了一些新意,但也僅此而已,除了身著性感服飾的女英雄摔跤的場面十分驚豔之外,幾乎沒有可圈可點之處。
1989年,香港電影人拍攝了中國版「七武士」:《忠義群英》。
電影講述民國軍閥割據年代,以戚大富為首的七個俠客義士來到某個小山村,協助農民擊退土匪的故事。該片演員陣容堪稱豪華,有鄭少秋、洪金寶、梁朝偉、張學友、林國斌、莫少聰、午馬等人參演。
如果說黑澤明的原作是一曲悲壯的英雄輓歌,《忠義群英》經過本土化之後則變成了一部典型的香港打鬥鬧劇,洋溢著港片單純直接的風格,與其說是改編黑澤明,不如說是照搬了《豪勇七蛟龍》的故事情節和角色設定。
綜上所述,一部經典電影能在幾十年內被不同國家的電影人翻拍,這是電影作為藝術的榮幸,而翻拍的效果越來越差,這是電影作為商品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