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阿拉丁生化」)95%以上的營收來自「阿拉丁」品牌科研試劑,「芯矽谷」品牌實驗耗材作為科研試劑的配套補充產品,銷售佔比僅3%左右。
目前,國內科研試劑市場較為匱乏且集中在中低端產品市場,在高端試劑市場較為依賴進口的科研試劑產品,如Sigma-Aldrich、Thermo Fisher、TCI等外資品牌在國內的市場售價佔據優勢。
阿拉丁生化作為是集研發、生產及銷售為一體的科研試劑製造商,長期根植於科研試劑領域,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科研試劑產品廣泛應用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航空航天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企業的研發機構。業務涵蓋高端化學、生命科學、分析色譜及材料科學四大領域。
電商毛利率高 但產銷率偏低 渠道待完善
據招股書,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分別為1.26億元、1.66億元、2.10億元;持續經營淨利潤3294.54萬元、5335.74萬元、6369.10萬元;未分配利潤0.86億元、1.08億元、1.23億元。業績維穩增長。
2017-2019年度,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73.07%、72.72%、70.79%;淨利率分別為 25.27%、32.12%、30.39%,利潤率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
可以看到,阿拉丁生化主營業務毛利率與可比上市公司的平均值基本持平。
由於我國科研試劑尤其是高端試劑行業的起步相對國外較晚,並且高端試劑市場缺口較大,截至目前,國內科研試劑行業的代表性企業有國藥試劑、藥石科技(300725,股吧)等。但國藥試劑是以提高市場份額為首要目標,主要從事銷售代理業務,自有產品銷售佔比較少。而藥石科技、阿拉丁生化則打造自有品牌產品,放棄了代理國外品牌快速提高銷售額的發展模式。
加之外資品牌在國內試劑市場處於壟斷地位,在市場佔有率方面,2017-2019年,阿拉丁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僅為0.17%、0.2%、0.22%,前述市場規模未考慮企業R&D支出對應的科研試劑及實驗耗材市場規模,若考慮該部分則公司市場佔有率整體更低。
另外,由於科研用品客戶分散、購買頻繁且單次購買量小的特點,阿拉丁生化逐漸形成了線下生產、線上銷售的經營模式,目前公司主要收入來自於自主電商網站,此外,通過京東等第三方平臺作為銷售補充。
但發貨及時性是影響電商企業客戶體驗的重要指標,另外,科研試劑專用性強,往往使用劑量較小,單一品種銷量偏低。近三個財年,阿拉丁科研試劑產銷量一直不高。截至2019年銷量為1410.45件。
阿拉丁生化有通過降低價格來提高產品的銷量,然而,報告期內公司線上銷售科研試劑產銷率依舊偏低,分別為80.06%、71.53%、95.13%。
而且國內90%以上市場份額被外資企業控制。想做大業績,提升市場份額,只能走帳經銷商。
可以看到,近年來,阿拉丁生化的經銷商佔比不斷提升,截至2019年已經上升至36.11%。然而,經銷商比重不斷擴大的背後,源於阿拉丁生化給了不少讓利,比如延長回款周期。
據招股書,2019年,來自第二大客戶北京伊諾凱科技有限公司的應收帳款大幅提升,餘額276.96萬元,佔比14.56%。其中一組去年籤訂的合同,至今仍「正在履行」。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阿拉丁生產機械設備的成新率為50%。
應收帳款減少 存貨攀升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帳款帳面淨值分別為 1,497.80 萬元、1,491.79 萬元、1,804.10 萬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不斷下滑。
而公司存貨的帳面價值在不斷攀升,截至報告期各期末,存貨的帳面價值佔到佔公司流動資產的比例不斷上升,分別為 32.91%、44.81%、47.21%;其中,庫存商品佔比最大,近三個財年佔比分別為74.81%、76.57%、80.37%。
公司存貨佔資產總額的比分別為 14.89%、21.69%、24.83%,在總資產中佔比較大,甚至部分存貨庫齡較長,其中庫齡3年以上的存貨餘額佔比分別為11.65%、16.66%、17.20%。
由此可見,阿拉丁生化在渠道上有待完善。
研發投入略低
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籤署日,阿拉丁生化擁有專利112項,其中發明專利11項、實用新型專利40項、外觀設計專利61項。
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合計達到3,729.93萬元;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維持在7%。核心技術人員僅4人。
與同行可比公司相比,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佔比略低於平均水平。
據悉,公司此次募集資金額4.33億元,分別用於高純度科研試劑研發1.48億元、雲電商平臺及營銷網絡建設以及補充營運資金1.8億元。
(責任編輯:劉海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