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乖寶寶」陪媽媽上班走紅,寶寶聽話背後,是喪偶家庭的悲哀

2020-12-22 奶果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現在有很多父母為了能讓自己的孩子過上更好的生活,過著一邊打拼事業,一邊照顧孩子的生活。如果是父母一起努力,日子也算美滿,但是最悲哀的莫過於"喪偶家庭"。

5歲"乖寶寶"陪媽媽上班走紅

何女士的兒子今年5歲了,是一個乖巧懂事的小男孩。由於丈夫去世了,所以照顧兒子的重擔就降臨在了何女士的肩上。為了能夠給孩子好的生活,何女士不得不一邊打拼工作一邊照顧孩子。

最近她的工作特別忙,總是早出晚歸。但是她又不放心孩子,於是就把孩子帶到工作的地方。兒子來到了媽媽的公司後依舊十分聽話,媽媽在工作的時候,這個5歲的乖寶寶就安安靜靜的坐在旁邊陪媽媽上班,不吵不鬧,十分乖巧。

何女士的同事也了解到何女士家庭的狀況,看到這個情景之後都表示:寶寶真的很聽話懂事,但這的確也是他們家庭的悲哀。

"喪偶家庭"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

1、孩子缺乏完整的愛

喪偶家庭的悲哀,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在於孩子會缺少完整的愛。每個孩子的成長都離不開爸爸和媽媽的愛和陪伴,而缺少完整的愛,就會給孩子帶來打擊,久而久之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2、孩子性格可能變得敏感

喪偶家庭的存在,會讓孩子缺乏完整的父母愛,那麼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就會變得很容易受傷,進而形成敏感自卑,沉默寡言的性格。這種情況的出現,讓孩子表面上看起來非常的聽話,但是實際上是敏感自閉的表現。

3、孩子或缺乏安全感

缺乏完整的愛,那麼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就會不再這麼積極健康,而是很容易形成缺乏安全感的狀況。沒有父母完整的陪伴在身邊,孩子就會缺乏安全感。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這幾點不要忽略:

1、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呵護。

無論家庭成員是否都健在,身為孩子的家長,就應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呵護。即使是單親家庭或是喪偶家庭,父母都應該儘自己所能地去愛孩子,畢竟孩子獲得的愛已經有所殘缺,不要讓孩子的成長有更多的遺憾。

2、多陪伴和多關心孩子。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多陪伴和多關心孩子都是很重要的,同時,孩子的心靈是很脆弱的,只有多關心孩子,多陪伴孩子,孩子才會從父母的關愛中獲得安全感。

3、多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多幫助自己的孩子建立自信心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自信心對於孩子的人生而言是很重要的,不要缺失對孩子自信心的培養,這會影響他的人生。

總結:父母的陪伴和關愛是孩子成長路上很重要的一部分,這直接影響了孩子日後的生活。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各位父母一定要好好的關注孩子的事情,不要讓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愛。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奶果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4歲「乖寶寶」陪媽媽上班,安靜地待在桌子底下,乖巧得讓人心疼
    帶娃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一件事,尤其是孩子還不會走路時,要照顧這樣的寶寶是十分消耗精力的。所以許多寶媽選擇辭職來全職照顧孩子,直到孩子上幼兒園之後,才能有時間去工作,但是也有一些家庭除了父母之外,沒有其他大人來幫忙照顧孩子,而那些周末需要上班的寶媽就不得不帶上孩子去上班。
  • 「超級乖寶寶」火了,陪媽媽幹活乖巧呆在角落,懂事得讓人心疼
    前兩天看了一個視頻,視頻裡一個"超乖寶寶"火了,4歲的男寶陪媽媽上班,乖巧地呆在角落裡實在是太聽話了,網友看後紛紛評論說:簡直懂事得讓人心疼。這位寶媽媽大概平時工作比較忙,沒有時間回家照顧孩子,但是兒子這麼小,身邊沒有大人照顧很難放心,所以寶媽媽一咬牙就把孩子帶到了公司,讓只有4歲的孩子陪著他上班。
  • 俄羅斯19歲「超人媽媽」走紅,帶2個娃送快遞,網友:爸爸去哪了
    其實現在很多家庭都出現了爸爸是甩手掌柜,只有媽媽在帶娃,明明自己有老公,卻活的像個單親媽媽一樣。俄羅斯一名19歲的美女「超人媽媽」走紅網絡,她為了生活,帶著2個娃去送快遞,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俄羅斯19歲「超人媽媽」走紅,帶2個娃送快遞這位來自俄羅斯的19歲美女媽媽名叫拉達,兩個寶寶,大寶是拉達在17歲時生下的,而小寶才出生沒多久。
  • 「喪偶式」爸爸是家裡負能量?就算媽媽很優秀,孩子也多半沒出息
    可生活中,大部分爸爸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反而「喪偶式爸爸」越來越多,與此同時,不聽話的孩子也越來越多。 如今孩子已經5歲了,和爸爸一點都不親,有時一天也說不上一句話,這種親子關係直接導致孩子越來越不愛說話,性格越來越內向。
  • 「最懂事寶寶」走紅,陪媽媽上班不哭不鬧,網友:乖得讓人心疼
    有一組寶寶的照片引發了許多的關注,與其他孩子不同的是,照片裡的孩子是在媽媽工作單位的辦公桌下乖乖看著動畫片。這個寶寶的媽媽是個奔波於工作和家庭的寶媽。令人感到溫暖的是,這個寶寶並不吵鬧,而是在一旁靜靜看著動畫片,看動畫片累了就玩下玩具或者寫寫作業,不給媽媽的工作造成任何影響。這個被全網成為"最懂事寶寶"的孩子引起了許多網友的關注,網友直呼:怪得讓人心疼。
  • 輕鬆培養「聽話」乖寶寶
    但隨著歐文一天天長大,他開始變得不聽話,和父母頂嘴,這使得高校畢業的我也常常感到挫敗和困惑。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但我卻沒能成為合格的媽媽。我開始意識到:孩子的叛逆可能是我的教育出了問題。當我把這些方法和技巧運用到我和孩子的溝通時,我發現歐文越來越聽話,慢慢變成了一個小暖男。等到小奧莉出生,我天真地以為我可以掌控全局,現實又殘酷的打臉。奧莉妹妹簡直是傳說中的」魔鬼寶寶",每天半夜醒來無數次,哭鬧,只讓媽媽抱,吃飯少不吸收,長得瘦小,幾乎所有差評寶寶的指標她都達到了。
  • 「最懂事寶寶」:陪媽媽上班,安安靜靜不哭不鬧,乖巧得讓人心疼
    不過,與復工復產的進度相比,孩子們開學的進度還是要慢上一截的,這樣一來也就產生了問題:媽媽爸爸要上班,寶寶怎麼辦?這不,最近網上瘋傳的這張照片,就給出了一份答案:寶寶跟著媽媽一起上班。照片裡,寶寶安靜地躲在媽媽的辦公桌下,辦公桌—靠墊加坐墊—小桌子共同圍成了一個小空間,寶寶就這樣自己乖乖地用平板電腦看動畫片,小桌子上還放著一個被啃了幾口的蘋果和一盒牛奶。小小寶寶陪媽媽上班,安安靜靜不哭不鬧,乖得讓人心疼,網友們都誇他是「最懂事寶寶」。
  • 寶寶不聽話咋辦,育兒小妙招學起來,收穫一枚聽話的乖寶寶
    很多寶媽遇到這樣的情況都是不停地嘮叨孩子為什麼不聽話,為什麼這麼調皮,小編覺得這樣的處理方式是非常不對的,這樣會讓寶寶產生聽覺疲勞,無視你說的話; 達不到媽媽們想要的教育效果。小編覺得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還沒有掌握方法的父母,只要方法正確了,寶寶也能養成媽媽所希望的樣子;平常對寶寶說話的時候也不要過於嘮叨,例如在寶寶比較鬧騰的時候,你可以簡單直接跟寶寶說讓他坐下來一會,但是不要過多的說讓寶寶不要鬧騰,不要跳來跳去,以這樣責備的語氣說話,寶寶的行為是需要爸爸媽媽的指點,小編覺得相對於言語交流,與寶寶進行更多的親密互動是更好的。
  • 乖寶寶長到三歲卻不聽話了,還喜歡唱反調,到底是咋回事?
    有人說:「家有3歲孩,媽媽的災難自然來」。一聽這話,就是對孩子不了解。雖然這種說法不正確,但是有一部分家長卻贊同,這不冉冉媽就是其中的一個。冉冉媽之所以贊同這種說法,是因為眼下正為3歲的寶寶的事情而頭疼。
  • 孩子頂嘴不聽話怎麼辦?3個小妙招,養成「乖寶寶」
    9歲的婷婷媽媽因為孩子頂嘴不聽話特別鬧心。上學之前,婷婷長得可愛嘴又甜,真的可以說是媽媽的小棉襖了。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起,她學會了發脾氣。並且就算知道自己做錯事情,媽媽說她幾句,就開始頂嘴。媽媽說她一句,她後面有十句等著,婷婷媽媽因為這個事情甚至動手打了她很多次。但是每次都是因為婷婷外公外婆介入後,事情就無疾而終了。婷婷媽媽白白生了一肚子氣,孩子白白挨了一頓打,但是什麼事情都沒有解決。
  • 為什麼孩子表面聽話,背後又是一套?當心家裡出了「叛徒」!
    被凱凱欺負的孩子,往往都不敢反抗,要麼是乖乖和他玩,當他的手下,要麼哭著回家找媽媽了。小區裡的其他家長也向凱凱媽媽反映過過這個問題,說你家孩子是不是太橫行霸道啦?沒想到凱凱媽媽一臉驚訝,說孩子在家就是個乖寶寶,讓幹啥就幹啥,很聽話呀。
  • 「喪偶式育兒」是一種什麼感覺?3個媽媽說出了真心話
    其中有一個孩子說:父愛如山就是不管媽媽有多忙,爸爸永遠坐在那裡一動不動,穩如泰山。還有孩子大笑著說爸爸像算盤,媽媽撥一下,動一下。孩子們的回答聽上去很好笑,但是卻很形象地描述出了一些爸爸在家中的狀態。「喪偶式育兒」、「隱形爸爸」這樣的名詞近些年層出不窮,家有「隱形爸爸」的媽媽們經歷「喪偶式育兒」是一種什麼感覺?聽聽這3位媽媽的真心話。
  • 5歲女孩每天翻跟鬥100個走紅背後:3歲寒假去嵩山習武,單親媽媽希望...
    5歲女孩小豆芽最近火了,她乾淨利索地側空翻、鏗鏘有力地大喊「我最棒」,每天能翻100個跟鬥,乖萌又英姿颯爽的樣子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許多網友為她加油點讚,同時也有人提醒她注意身體和安全,還有人認為她應該被選入體操隊……一個年僅5歲的小女孩,為何要努力練習側空翻?她又是如何克服困難練成了這樣的「功力」?
  • 「媽媽,你為什麼去上班?」媽媽不同回答決定孩子格局,值得學習
    小孩子對父母的依賴以及安全感,不太能接受和父母分開,每當父母出去工作時,面對孩子的不舍,常常會提出「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這個很深奧的問題。你是選擇在家陪孩子,還是選擇上班呢?在如今市場經濟下,社會上每個家庭的經濟條件都會存在落差,如果在家陪孩子或去上班,當孩子發現自己的父母「不如」別人父母時,做家長的又該如何引導孩子避免產生自卑感呢?看看媽媽不同回答,或許能給你一些啟迪。第一位媽媽,戚薇高智商回答,值得你學習相信大家對戚薇都不陌生,她既是演員、歌手,又是一名媽媽。
  • 闢謠:寶寶愛黏人,只因媽媽陪得少?心理學家:注意「心理陪伴」
    其實我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身在一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陪孩子玩玩根本不是個事兒,姥姥姥爺太爺太奶誰不是爭搶著要「帶娃」。饒是這樣,如果有人試圖幫他,鏘寶也會大喊:「你不是我的媽媽,我要我的媽媽!」第一個角度:3歲寶寶的心理成長規律在《發展心理學》中,心理學家將3-6歲定義為「童年早期」,而3歲剛好是兩個階段的臨界點。三歲一過細心的媽媽就會發現,在家的小寶寶已經開始「手長腳長」有了兒童的模樣,與此同時他們的心理也在發生著劇烈變化。
  • 孩子交給寶寶巴士,節後安心上班
    爸爸媽媽又不得不上班去了,春節在家,孩子已經習慣了父母的陪伴,如果父母突然去上班,孩子可能會產生些許不適應。作為上班族的父母,如何在安心工作的同時,又能合理安排孩子僅剩的幾天假期,讓TA過得充實而有意義呢?
  • 日本媽媽「偷拍」兒女睡照,走紅網絡,網友:這才是正確曬娃
    日本媽媽「偷拍」兒女睡照,走紅網絡,網友:這才是正確曬娃 2020-12-21 20: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心情好的媽媽,才能養出幸福的孩子!寶寶痴迷的動畫片,令我深思
    通常來講,碰到類似的情況,大多數家長會很生氣,把寶寶一通指責,最終的場面往往是大人怒火攻心,寶寶哇哇大哭。豬媽媽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解決問題的範本——與其壓抑寶寶的天性,用壞情緒處理問題,其實還有更好的方法。後來,喬治也跳泥坑的時候,佩奇就學著豬媽媽的樣子,告訴喬治要穿上靴子。育兒書裡都說,管教寶寶的時候,要溫和而堅定。溫和就是指像豬媽媽這樣,遇到事情不慌張,不隨便發脾氣。
  • 堪稱婚姻中的「避孕藥」,這部日本電視劇狠狠扎了喪偶式家庭一刀:你不願分擔,但也別添柴
    這些年來,媽媽帶著孩子自殺的新聞頻頻出現在媒體上。 就在不久前的5月,便接連爆出兩起類似事件。福建惠安一位母親帶兩兒子服農藥自殺,大兒子12歲,小兒子才6個月大,幸好及時搶救後三人均無礙,江西九江一24歲媽媽帶著2歲女兒在轎車內自殺,很遺憾兩人被發現時已經沒有了呼吸......
  • 佛系媽媽講啟蒙經驗:我是如何陪0~3歲寶寶讀繪本的?
    佛系媽媽講啟蒙經驗,我是如何陪0~3歲寶寶讀繪本的?每次和身邊的媽媽們聊孩子閱讀啟蒙的事情,她們都會有一大堆問題拋過來:「幾個月的寶寶看什麼繪本,能看懂嗎?」有位媽媽說,自家寶寶不知道愛惜繪本,總會拿來撕、扔、丟,花大價錢買來的繪本,卻讓孩子搞得面目全非,丟得到處都是。這是不是沒必要繼續進行了?其實,對於幼兒來說(3歲前),他們很難把書本和玩具區分開,會認為兩者並無實質性區別,把玩的花樣也就更多了。不管不顧地扔、撕,其實也符合這個年齡孩子的生理、心理髮育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