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文化之興朝通寶古幣

2020-12-22 和元文化

興朝通寶鑄造於明朝末年,四川張獻忠義子大西政權首領孫可望所鑄,屬起義軍錢。

1644年,清朝軍隊攻入四川,張獻忠犧牲,其義子孫可望繼承統治了張獻忠大西軍,大西軍政權曾一度改稱興朝。

興朝通寶折十

大西軍在1647年入軍雲貴,為聯合抗清,大西軍首領孫可望與南明永曆皇帝於1649年和談,孫可望被封為東平王,於永曆三年(1649年)開鑄興朝通寶,形制三式:背工;背五釐(折銀五釐);背壹分(折銀一分)。雲南在歷史上大量使用貝幣,1647年大西軍進入雲南後,廢除了不適應經濟發展的貝幣,鑄造「大順」、「興朝」通寶,「禁民用貝,違其令者則劓(yi,割掉鼻子的酷刑)之……」。

興朝通寶折十

興朝通寶最大的特點,是錢文出自匠人之手,這與其他朝代用文人字體或皇帝御書做錢文不同,文人所做之文字,充滿藝術氣息,而興朝通寶古拙樸素,開創了一派自己的風格——滇派,內郭、外郭都較其他錢幣為寬,錢好打磨不甚精整;用材多為銅幣;鑄工較粗糙,錢體分量十足。這種風格對後世吳三桂的「利用」、「昭武」及其孫吳世璠的「洪化」諸錢都有較為明顯的影響。直到清朝鹹豐、同治朝,滇貴所鑄大錢亦隱約可見其蹤影。其影響十分深遠。

相關焦點

  • 興朝通寶的由來,價值,鑑賞學習
    興朝通寶是張獻忠義子孫可望稱王后鑄造的。而且興朝通寶與眾不同的一點,便是錢文出自工匠之手,這與其他朝代用文人字體做錢文大大不同,興朝通寶古拙樸素,而文人所做之文字,充滿藝術氣息,正因為如此,興朝通寶開創了一派自己的風格,滇派錢幣,其影響十分深遠,這種風格直到清鹹豐,同治之時,還能從所鑄錢幣上看到其蹤影,這也是興朝通寶最大的成就上口興版的興朝通寶,字跡工整有力,
  • 興朝通寶,大明朝最後的通寶,帝國最後的影子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下明朝最後的錢幣,也是這個王朝最後的影子,他就是南明政權的——興朝通寶。公元1642(崇禎15年)年3月,農民軍領袖張獻忠攻克了舒城,在此設立了政權,年號「天命」。於是,在此期間鑄制的錢幣歸為正溯,孫可望政權的興朝通寶也是南明貨幣的一種。興朝通寶共三種,叫做大、中、小錢,大錢折銀一分、中錢折銀二釐或五釐、小錢折銀一釐;錢文應該出自雲南高手匠人之手,雖然製作較為粗糙,但字體工整、古樸、遒勁,內外郭比較寬,錢體分量很足。
  • 雲南貨幣史上的裡程碑——南明興朝通寶
    興朝通寶(背工)明永曆二年(1648),大西軍餘部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等人控制雲南地區以後,有意改變這種局面,並一度鑄造了原來大西政權的大順通寶投入市場使用,與川版大順通寶不同的是興朝通寶一分、五釐,皆為折銀錢,分別表示折銀一分和五釐。此外,興朝通寶也有一種背「工」的小平錢。為了順利推廣銅錢,孫可望、李定國下令民間禁用貝幣,「違其令者刖劓之」,可見當時律令的嚴格。
  • 康熙通寶及嘉慶通寶賞析
    康熙通寶: 康熙通寶為清代錢幣,鑄於清聖祖康熙年間(1662年~1722年)。康熙通寶錢徑2.5-2.8釐米,重3.8-5.5克,面文「康熙通寶」以真書直讀。
  • 古幣,能避邪嗎?
    一枚古幣從我身上掉了出來,我剛想用手撿起來,可是我的手被踩住了。「那個不能給你,我爺給我留下做紀念的!」「崇寧通寶,行了就這個吧!」刀條臉惡狠狠地朝我瞪了一眼,一把掠過古幣,搖晃著向候車室門口走去。看來這個刀條臉還是個文化人呢?
  • 2020同治通寶最新市場行情及成交價
    清代錢幣收藏愛好者應知同治通寶是一種極具收藏價值的錢幣,同治通寶的市場行情一直在不斷上漲,未來的升值空間也很值得大家期待。但隨著同治通寶價格和價值的不斷攀升,出現了一種假貨。收集的過程中一定要小心一點。您知道同治通寶有多值錢嗎?您對同治通寶的收藏價值有何看法?
  • 財富溯源貨幣文化之大元通寶八思巴文
    元武宗至大四年、五年(公元1310年—公元1311年)鑄當十「大元通寶」八思巴文錢。「大元通寶」八思巴文錢以一當十通行。非年號錢。有漢文及蒙古文兩種, 版式繁多,大小厚薄不均勻。折十蒙文的發行量比較大,較為常見。漢文「大元通寶」分大小兩種,均極其罕見,小型尤少,皆為古錢珍品。
  • 財富溯源之貨幣 政和通寶
    「政和通寶」有小平,折二型銅錢及折三型鐵錢,對錢,有數十種之多,篆書、隸書二種書體, 隸書中雜有楷意,有時也稱作楷書。小平銅錢和鐵錢鑄造量極大,存世較多。另有珍罕的銀質「政和通寶」,古泉大珍。「政和重寶」為折二錢,楷書,錢文瘦金體,直讀光背,徑3釐米,傳世以折二重寶鐵母數種珍品。
  • 為大家介紹一種古幣,講一講背後的故事
    其實,這個金世宗的手段一點都不比雍正差,同為第五任皇帝,一樣的能文能武、能隱忍能爆發,我們再看看明代的第五任皇帝——朱瞻基,一直以來,小編都覺得這三位皇帝的經歷很相似,即位都不容易,卻都是能力極高的守成之君。
  • 「30秒懂幣」盤點明朝時期發行的洪武通寶永樂通寶等貨幣
    明朝發行的古錢幣如下:崇禎通寶、洪武通寶、萬曆通寶、嘉靖通寶、大中通寶、永樂通寶、宣德通寶、弘治通寶、隆慶通寶、萬曆銀錢、泰昌通寶、明-天啟通寶、大明通寶、弘光通寶、隆武通寶、永曆通寶、永昌通寶、大順通寶、西王賞功、興朝通寶、利用通寶、昭武通寶
  • |精品|至正通寶|請欣賞!
    至正通寶至正通寶是元朝順帝至正年間鑄行的錢幣,品類繁多,但規律劃一,錢文端莊秀麗的漢字楷書,背穿上記年或記數用蒙文,以背穿下有無漢字記數可將至正錢分為三大類,地支至正通寶是元朝最後一種鑄幣常規:直徑3釐米 為:銅 「至正通寶」另一大系列,從折一到折十共五品,一面漢字」至正通寶「,一面於穿口上方用八思巴文書數字。
  • 宋代古幣不值錢?專家:古錢幣收藏宜從清錢入手
    今年3月,海口瓊山區居民在自家胡椒地裡挖出130多斤古錢幣,經初步鑑定,古幣年份可追溯至宋代。不過,專家表示,雖然這些錢幣非常古老,但升值空間並不一定高。如何判斷古錢幣的價值?據悉,這件拍品是早前備受關注的民國時期著名錢幣收藏家與鑑定家趙權之舊藏——泰和通寶折十。  有關資料顯示,「泰和通寶」為金章宗泰和年間所鑄,金章宗時期鑄錢水平與宋徽宗崇寧、大觀等一脈相承,在中國古錢幣史中均為佳品。這枚拍品不僅是罕見品種,而且無明顯破損,品相極好,綜合決定了其具有的高價值。
  • 都是鹹豐通寶銅錢,憑啥有些那麼貴?
    在清朝的眾多銅錢之中,鹹豐通寶是非常特殊的存在,通常錢幣材質的差異、鑄造工藝的差異、鑄幣機構的不同,都會對古錢幣的價格產生影響,而鹹豐通寶之間的差異格外巨大,為何會產生這樣的現象呢?文瀚樂拍就來細緻解讀。
  • 唐宋元明清的錢幣——通寶
    「通寶」是中國自唐初至清末銅幣的一種名稱。 早期多以重量作為錢幣名稱,如半兩、五銖。另有元寶、重寶、之寶等錢。開元通寶 除了「通寶」以外,歷代古幣上還多有「重寶」「元寶」等(明朝只有通寶)。
  • 嗣統通寶,一枚有關古代起義的錢幣
    嗣統通寶,一枚有關古代起義的錢幣 據悉,在乾隆嘉慶年間,曾有白蓮教起義之事。白蓮教是中國歷史上最複雜最神秘的宗教,源於南宋佛教的一個支系,崇奉彌勒佛,並混合摩尼教、道教、白蓮宗及其他民間信仰成為一個民間秘密宗教團體,但最終被清廷鎮壓。
  • 利來,利往,通寶、重寶、元寶三者的區別何在?
    在中國過去的貨幣歷史中,其中古銅幣幣面的三種名稱一直為後世人所津津樂道:重寶、元寶、通寶。那麼,這三者究竟區別何在呢?一、面值不同:通寶一般為小面值錢幣,中等面值的是重寶,元寶為大面值錢。有些以寄重形式存在的。
  • 富安國際精品推薦:康熙通寶鑑賞
    康熙元年清政府下令停鑄上代「順治通寶」錢,而改鑄「康熙通寶」錢,並規定以後凡是嗣位改元,所鑄錢制皆如此例。按照背面文字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仿"順治四式"的滿文錢。錢背滿文"寶泉"、"寶源"左讀,是戶、工兩部所造。另外一類是仿"順治五式"滿漢文錢。
  • 5月30日老銀元/古幣圖文成交價。清朝銀錠,殊布當釿,鹹豐通寶
    本次拍賣的目錄:第1號拍品: GBCA-美75 先秦 楚—殊布當釿 十貨 成交4000第2號拍品: GBCA-美82 永樂通寶 成交130第3號拍品: 崇寧通寶 大樣 重11.53g 直徑35.58mm 成交60第4號拍品: GBCA-美80 鹹豐元寶 寶河當百 成交2350第5號拍品: GBCA-美78 雍正通寶 寶雲 成交260第6號拍品: 康熙通寶四枚/祥符通寶壹枚/順治通寶 共六枚
  • 大觀通寶是否有收藏價值
    宋朝貨幣在中國貨幣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是當今世界人民觀賞、收藏的財富。宋元錢幣大觀通寶,是徽宗御題錢文。宋朝不同於以往朝代,每次開爐鑄新幣時都換年號,若年號與寶文相重,則更鑄非年號的錢幣。終宋三百年,通行以小平折二錢為主,其間亦有大錢流通,錢幣外形,大小均有一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