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書法家米芾名氣很大,書法風格鮮明,卻有大缺點

2020-12-15 文藏書畫

米芾是宋代書法新風的代表人物。宋代書法是能與晉唐相提並論的。宋四家中,米芾同蘇軾黃庭堅三人的書法是北宋書法新風的代表,而米芾名氣主要得益於書法。

米芾的書法使轉縱橫,窮極變化。《戎薛帖》四行,前兩行行書,筆筆壓紙,筆筆離紙;而後兩行忽作草書,連綿宕逸,體現出他認為的王獻之書的運筆如「火箸畫灰,連屬無端末,如不經意,所為一筆書者」的審美情趣。

北宋米芾《論書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北宋米芾《珊瑚帖》 故宮博物院藏

《珊瑚帖》筆勢雄奇,較之他中年「入晉格」的《論書帖》似更雄暢縱逸,凌厲飛動,真如山谷所評:「如快劍斫陣,強弩射千裡。」中間又恐文字不能達意,竟隨意畫出一個珊瑚筆架,並注「金座」二字,後又自書絕句一首,淋漓揮灑,意趣橫生。這個筆架的示意圖,或可稱為米芾唯一的繪畫作品了。

北宋米芾《研山銘》 故宮博物院藏

他的大字《多景樓詩》、《虹縣詩》、《研山銘》等寫大如寫小,筆勢跌宕,有暢逸飛舞之態。三帖《研山銘》同《多景樓詩》、《虹縣詩》又有不同。

宋 米芾《虹縣詩卷》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二詩縱橫恣肆,略顯乾枯蒼率,是過分逞才使氣的「故作異」,還是老態橫出,衰頹之氣不能掩,總之是有些怒張靜脈,險怪躁露之態。即山谷所說的「似仲由未見孔子時風氣」。《虹縣詩》從「長安又到人徒老」可知,此帖書於崇寧二年(1103年),即五十三歲以後。《多景樓詩》無年月,但帖後何執中跋為:「崇寧元清明前一日」,則知此帖必書於崇寧元年之前。此帖曾入清內府,有乾隆內府諸璽,但《石渠寶笈》沒有著錄。

宋 米芾《淡墨秋山詩》故宮博物院藏
宋 米芾《參政帖》 上海博物館藏

據邵松年說,是因為「賞給成親王,後遂流入人間」。今原件藏上海博物館,另有一摹本,原為葉公超舊物,有印本行世。本文的評論,基本上還是本人上世紀八十年代為《中國美術史》撰寫宋代書法史的觀點。但今天重看這些大字,特別是《多景樓詩》,忽然悟到,米芾的有些大字同所用之筆是有很大關係的。

宋 米芾《拜中嶽命詩卷》故宮博物院藏

米氏中小行書,皆用硬毫,點畫使轉的迅疾刷掠,筆畫的方圓肥瘦,精緻微妙,都可說得心應手。但寫一些大字,卻似軟毫所書,鋒穎缺失,使轉不靈,結果只能字就筆勢,顯得拖沓枯燥,以致使人懷疑其為偽書。《多景樓詩》的這種特徵,亦可見於《虹縣詩》、刻本的《自敘帖》,甚至壯年的《吳江舟中詩》等大字。

內容整編自:王連起《米芾書法概論》《紫禁城》2011年2月刊,感謝作者及雜誌提供資料,如有問題私信聯繫

相關焦點

  • 北宋米芾的書法風格及藝術魅力
    書法藝術遵循美的創造規律, 探求漢字書寫的藝術表現。莊子曰:「樸素乃為天下之大美。」老子曰:「道法自然。」書亦有道, 大道自然, 樸素與自然乃美之至高境界。米芾集傳統與創新於一身, 其書法藝術及書學思想充滿樸素色彩, 其獨特的藝術思想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
  • 宋代著名書法家米芾,行書真跡《天馬帖》欣賞,筆墨千秋變化無窮
    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如果您關心書法歷史或是米芾的事跡,就不得不感嘆一聲:「這他娘的真是個天才」。沒錯米芾在書法藝術上的確是一個天才,而且天賦秉然,但是很多時候這位大神把這個天賦用在了以假亂真、偷梁換柱、瞞天過海、渾水摸魚的事情上。最多的就是把別人家的古帖借過來,進行高仿。最後把高仿的還回去,要是沒有幾下子功夫還真認不出來。對此他的書法和人格品行就是兩個極端,到後來很多人都願意臨習他的帖子。但是我們必須客觀的評價:可以說唐以後,帖派書法:技法上,米第一;氣韻上,董第一;總體上,趙第一。
  • 宋代書法家米芾對唐詩的學習
    米芾是宋代文人中個性突出者, 其文藝作品具有極強的個人色彩, 彰顯「個性」是其主導的書學思想, 「自我」意識滲透在詩歌創作之中。他在詩、書方面都注意學習古人, 詩學唐, 追求平淡自然的詩風;書宗晉, 在注重基礎點畫同時力求表達真實性情。
  • 米芾書法高清大圖30幅
    米芾(1051~1107),中國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初名黻,後改芾,字元章,號襄陽居士、海嶽山人等。米芾的五世祖是宋初勳臣米信,高祖、曾祖以上多為武職官吏,其父名佐,字光輔,官至武衛將年。其母閻氏,曾為宋英宗趙曙皇后高氏的乳娘。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善詩,工書法,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於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初師歐陽詢、柳公權,字體緊結,筆畫挺拔勁健,後轉師王羲之、王獻之,體勢展拓,筆致渾厚爽勁,自謂「刷字」,與蘇軾、黃庭堅、蔡襄並稱宋代四大書法家。
  • 米芾名氣太高,後人專門拓印其書法作品,合成書法集
    宋代書法是能與晉唐相提並論的。米芾是宋代書法新風的代表人物。宋四家中,米芾同蘇軾黃庭堅三人的書法是北宋書法新風的代表,而米芾名氣主要得益於書法。明清人刻的米帖,有專刻,也有見於匯帖中者,情況複雜。較早的是明弘治九年晉靖王朱奇源為世子時所輯的《寶賢堂帖》,宋以前書幾乎都是翻刻,其中卷十一有米芾兩帖,皆翻自《寶晉齋》。文徵明的《停雲館帖》只刻米芾草書九帖,全為真跡。從米友仁「臣」字款跋可知,九帖匯集一帙當在南宋之初。
  • 兩宋書法,鮮明的尚意之風
    與此同時,詩人、詞人的加入,又給書法注入了抒情的意味。在強調抒情意趣的前提下,宋代書法家還很重視自身的修養,不僅胸次高,讀書多,見識廣,且詩詞、音樂方面的功力也為前人所不及。 宋代自公元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始建北宋至1279年南宋滅亡,歷時長達320年之久。北宋伊始,統治階層思想上漸興理學,使兩宋文化呈現出明顯的東方人文主義的時代特點。
  • 為紀念宋著名書法家米芾而修建,國家級文物,湖北省襄陽米公祠
    殿堂裡珍藏陳列有米芾及宋代大量的墨跡和石刻。拜殿、寶晉齋內懸掛的匾額、楹聯琳琅滿目,"顛不可及"、"妙不得筆"、"與孟鹿門號兩襄陽書傳千古,共蘇黃蔡稱四巨子顛壓三人"等題詞,是後人對米芾書法及人物性格的高度評價。 中軸兩側為東、西石苑、苑內亭、臺、榭廊高低錯落,參差有致,遊魚滿塘。廊壁陳列著米芾、蘇軾、黃庭堅、蔡襄等書法石刻一百多塊,以及當代著名書法家為米公祠留下的墨跡石刻三十多塊。
  • 顏真卿和柳公權書法傳承千年,被後人稱為字帖,米芾:都是醜書
    在書壇上顏真卿和柳公權的書法一直被學習和臨摹,但是宋代有一個人卻說:顏真卿和柳公權的書法是醜書,自從他們開始就有了醜書。在宋四家之中,米芾的年齡最小,書法也最具有特點,他之所以貶低顏真卿和柳公權的書法,主要有兩個原因。
  • 說說宋代書法的天真
    文/一者由於每個朝代文化認識的不同,追去藝術的風格會各異,藝術家的藝術創作富有時代氣息,在中國書法史上不同時代崇尚的藝術精神則以不同。與唐代「尚法」不同,宋代書家崇「尚意」,在宋四家中,創作充滿天真氣息的以蘇軾、米芾為代表,蘇軾提出了「詩不求工字不奇,天真爛漫是吾師」的藝術主張。
  • 書法鑑賞標尺:從字體結構的空間分割分析書法家的風格
    漢字的組合結體過程就是造型,這個過程又有客觀和主觀性。由於字體結構的不同,如上下結構、左右結構等,結構是固定的,是客觀的。結字方法則是主觀的,受書寫主體的主觀意識支配,寫出來書法就有了不同的造型,這就有了不同風格問題。寫書法就是一個藝術創作過程。
  • 蘇軾與米芾書法,孰高孰低?
    以筆者之間,其實重點並不在高低上,而是在差異上,一種比較可能代表著一種方向和道路,高低其次,但撥開雲霧之後,必然有更廣闊的思想空間。 在宋四家的書法之中,歷來也爭論不休。其中蘇軾和米芾爭議更大,誰的書法造詣更高?
  • 書法轉化到硬筆書法,我們從米芾行書《離騷經》作品欣賞開篇!
    硬筆書法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廣泛應用,但是人們可能學習到的知識是關於實用性硬筆書法多,還沒有達到藝術性硬筆書法,那麼我們今天從欣賞古人的毛筆書法裡面,吸取古代的書寫特點,運用到藝術性硬筆書法的書寫當中。
  • 曹寶麟被譽為當代米芾,他的書法古風撲面,這才是書法
    在中國現代書壇中,有這樣一位知名的書法家,他的書法作品法度嚴謹,筆筆精到,功力深厚,可謂是古風撲面,不少網友看了他的書法作品說:「這才是書法,很有看頭。」曹寶麟也被人譽為當代的米芾。曹寶麟,江蘇無錫人,當代中國著名書法家、書法理論家、學者、教授、博士生導師、暨南大學書法研究所所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滄浪書社社員、國際書協副主席。
  • 看宋徽宗書法,再看蔡京的書法,才發現帝王和書法家的區別!
    歷史上但凡被稱為書法家的,大抵出身名門望族,很少有寒門學子,比如三國鍾繇、東晉王羲之、唐代歐陽詢等。事實上,在書法史上,帝王的書法也是一大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宋徽宗趙佶的「瘦金體」。然而,「瘦金體」徽宗寫可以,其他人寫卻不行,幾百年來學者無數,有成就的沒有一個,對於「瘦金體」後人給予的評價是——看著漂亮,寫著難,學著更難。徽宗一朝可以說是整個宋代藝術的巔峰,人才輩出,「宋四家」全部誕生於此。接下來要說的,便是其中爭議最大的一位,他就是蔡京。
  • 米芾說他善於刷字,這是優點嗎?他的書法看起來是不是有點發飄
    別人在皇上面前都是恭恭敬敬,可是米芾在皇上面前可以放縱驕橫,連皇上拿他都沒有什麼辦法,並不是拿他們有什麼辦法,而是真心喜歡這位放手寫心的書法家,米芾之所以在當時他那個朝代有不俗的藝術地位,與皇上的推崇是有密切關係的。
  • 米芾經典書法真跡:《濃墨秋山詩帖》、《道林詩帖》欣賞
    導讀米芾,原本名為黻,後來改成了芾,字號很多,比如鹿門居士、襄陽漫士、中嶽外史、海嶽外史等等等等。米芾的性格方面比較怪異,而且有潔癖,擅長書法,尤其是行書方面的造詣很高,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書法家,「尚意」書法風格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時也是當時有名的收藏家。
  • 這才是米芾最巔峰的作品,流傳了900年,被譽「天下第八大行書」
    米芾《蜀素貼》康有為曾說:「唐言結構,宋尚意趣。」意思是為宋代書法家講求意趣和個性,而米芾在方面及其突出。米芾的書法中,行書成就最大,之後的南宋多喜歡以米芾的行書為篆刻參本,影響深遠。在當時,米芾的書法、繪畫藝術,也是及受當時的皇帝宋徽宗的喜愛。
  • 米芾大罵柳公權是「醜書」之祖師,究其原因是什麼?讓小編告訴你答案!
    米芾 一個書法界裡誑語不斷的書法「鋼鐵直男」 他幾乎將唐代所有書法名家挨個都罵了個遍 如以下大書法家 懷素、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 而其中他罵的最厲害的又是誰
  • 米芾行楷《離騷經》筆法精練,字勢勁爽,結體奇異,姿態優美
    米芾是北宋著名的書法家,畫家,書法理論家。與蘇東坡,黃庭堅,蔡襄合稱為「宋代四大家」,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等職務。他的祖籍是山西,遷居湖北襄陽,後來定居江蘇鎮江。他能詩文,精書法,擅繪畫,書法得王獻之筆意,尤工楷,行,草。
  • 米芾《紫金帖》超清單字賞析
    書法課程 文化核心 | 中國書法 | 最高藝術 不可一日無此君 右軍鄉石力疾書 ——米芾《紫金帖》超清單字賞析